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也是主要死因。目前临床尚无特效治疗方法。DN早期临床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其后可出现持续性蛋白尿、高血压及进行性肾功能下降。近年来,我们应用阿魏酸钠(SF)辅助治疗30例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并观察了其对尿微量白蛋白(UAE)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华糖尿病杂志》2011,(5):365-365
微量白蛋白尿可早期预测糖尿病肾病(DN)和早期(premature)心血管疾病。研究者考察了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治疗是否会延缓、预防尿白蛋白正常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  相似文献   

3.
袁移安  陈智龙 《山东医药》2011,51(41):77-78
目的分析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DN)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微量白蛋白尿的相关性。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227例DN患者进行基础实验室指标、hs-CRP及微量白蛋白尿检测,根据白蛋白尿水平将患者随机分为正常及微量白蛋白尿组,根据hs-CRP四分法将患者随机分为H1~H4四组,比较不同分组方法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患者hs-CRP与微量白蛋白尿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白蛋白尿组相比较,微量白蛋白尿组在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hs-CRP升高,体质量指数(H1~H4)、血压(H1与H3、H1与H4)、甘油三酯(H1与H3、H1与H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hs-CRP升高,微量白蛋白尿比例依次升高(χ2=9.09,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s-CRP及收缩压为微量白蛋白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或〈0.05)。结论 hs-CRP及收缩压与微量白蛋白尿独立相关,参与早期DN肾损伤进程。  相似文献   

4.
樊华 《实用老年医学》2008,22(6):474-475
积极防治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二级预防的重要内容,对DN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是制定有效防治策略的前提和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是肾脏早期损害的灵敏指标,也是DN临床诊断的主要指标,本文旨在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期为DN的早期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毛睿睿  薛耀明  周琳 《山东医药》2009,49(20):16-1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氧化应激状态的关系。方法将7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无微量白蛋白尿的糖尿病组(DM组)和伴有微量白蛋白尿的糖尿病肾病组(DN组),选择30例无糖尿病患者作正常对照组(NGT组),测定三组的血清丙二醛(MDA)水平、生化指标及年龄、身高、体质量指数。结果DN组MDA水平明显高于NGT组及DM组,MDA水平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有显著相关性。结论与无微量白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肾病患者存在着严重的氧化应激状态,这可能与UAER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与24 h尿白蛋白定量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89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35例、微量白蛋白尿组32例和大量白蛋白尿组22例。分别观察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24 h尿白蛋白定量、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清抵抗素水平。结果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的24 h尿白蛋白定量、hs-CRP和抵抗素水平依次升高(P〈0.05或〈0.01)。相关分析显示,DN患者的抵抗素水平与24 h尿白蛋白定量呈明显正相关(r=0.342,P〈0.05)。结论抵抗素可能在DN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作为DN严重程度的评判指标。  相似文献   

7.
55例2型糖尿病并心衰患者,按其尿白蛋白排泄量将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25例(24小时尿白蛋白〈30mg)、微量白蛋白尿组30例(24小时尿白蛋白30-300mg),分析比较两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变化。结果:微量白蛋白尿组较正常白蛋白组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明显升高,EF值显著下降,以LVEF〈50%计算,微量白蛋白尿组发生率明显升高。结论:2型糖尿病并心衰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提示了左室功能的显著减退,同时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显著增加,临床预后差。  相似文献   

8.
丹红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将4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除给予控制血糖治疗外,治疗组加用丹红注射液静滴,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微量白蛋白尿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尿微量白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认为丹红注射液治疗可显著减少早期DN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  相似文献   

9.
阿魏酸钠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目的 观察阿魏酸钠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作用。方法 将90例伴有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RTG组)和阿魏酸钠治疗组(SFG组),进行治疗观察。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SFG组UAER及尿ET均显著降低(P<0.01),并且脂质代谢紊乱亦有改善;而RTG组UAER与尿ET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阿魏酸钠具有降低DN患者肾脏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和改善脂代谢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拮抗ET与其受体结合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糖尿病(DM)大鼠肾组织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一氧化氮(NO)及24h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变化,探讨糖尿病肾病(DN)时上述指标问的相关性。方法Wistar大鼠,造成DM模后第6、8、10、12、14周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肾组织中CGRP、NO及24h尿微量白蛋白的改变。结果CGRP与NO、24h尿微量白蛋白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动态观察肾组织中CGRP、NO的含量变化有助于DN的早期发现。  相似文献   

11.
尿微量白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冠心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冠状动脉造影的相关研究,分析尿微量白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范围的相关性。方法冠状动脉造影患者127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分为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测定其尿微量白蛋白。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相比,尿微量白蛋白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三支病变组与单支、双支病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单支与双支病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心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两者呈正相关。结论尿微量白蛋白与冠心病密切相关,尿微量白蛋白随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增加,可作为预测冠心病发生和发展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冠心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冠状动脉造影的相关研究,分析尿微量白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范围的相关性。方法冠状动脉造影患者127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分为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测定其尿微量白蛋白。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相比,尿微量白蛋白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三支病变组与单支、双支病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单支与双支病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心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两者呈正相关。结论尿微量白蛋白与冠心病密切相关,尿微量白蛋白随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增加,可作为预测冠心病发生和发展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启动子区-634C/G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 在昆明地区汉族人中,应用PCR—RFLP方法和等位特异PCR(ASPCR)方法,对246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正常白蛋白尿组88例,微量白蛋白尿组93例,大量白蛋白尿组65例)和101例健康对照者(NC组)的IL-6基因启动子区-634C/G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 (1)微量白蛋白尿组、大量白蛋白尿组、微量、大量白蛋白尿组的G/G基因型频率均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P=0.001),大量白蛋白尿组亦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组(P=0.045)。(2)大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微量白蛋白尿组的G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P=0.031),大量白蛋白尿组亦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组(P=0.005)。(3)T2DM组中,GG基因型组UAER明显高于CG、CC基因型组(P〈0.01)。(4)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IL-6基因启动子区-634G/G基因型、病程是DN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在昆明地区汉族人中,IL-6基因启动子区-634G/G基因型可能是DN发生的危险因素,此基因型携带者UAER明显增高;G等位基因可能是DN发展的危险因素之-。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糖尿病肾病(DN)的早期检出率和判断。肾脏损害的部位、范围,我们对82例糖尿病患者的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白蛋白(Mb)及尿免疫球蛋白(IgG)进行联合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唐振媚 《内科》2008,3(6):856-858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98例(T2DM组),糖尿病合并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患者(T2DM+IMT组)55例,正常对照组64例,分别测定空腹血糖、血脂、尿微量白蛋白,并统计微量白蛋白尿的阳性例数及阳性率。结果T2DM组、T2DM+IMT组空腹血糖、血脂、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及阳性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T2DM+1MT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及阳性率高于单纯T2DM组(P〈0.05),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呈正相关(r=0.22,P〈0.05)。结论T2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杂志》2005,13(9):594-594
该文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微量白蛋白尿组及非微量白蛋白尿组在临床特征及心脏结构诸指标方面的差异并探讨其临床意义。以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停服抗高血压药物2周后,检测其晨尿白蛋白浓度(Alb)及肌酐(Cr)水平,并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其室间隔厚度(IVS)、左室后壁厚度(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计算左室重量(LVM)及左室重量指数(LVMI)。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albumin/urine creatinine ratio, ACR)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鸡西鸡矿医院收治的55例DN患者作为DN组,另选同期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 T2DM)患者55例作为T2DM组。采集所有入选对象尿液标本,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uria, MALB)、尿肌酐(urinary creatinine, UCR)及MALB/UCR(ACR)。比较两组MALB、UCR及ACR水平,并绘制ROC曲线风险MALB、UCR及ACR诊断DN的临床价值。结果 DN组的MALB为(108.59±7.25)mg/L、UCR水平(2.72±0.27)g/d、ACR水平(39.92±3.54)mg/g,均高于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显示,MALB、UCR、ACR诊断DN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3、0.698、0.926,ACR诊断价值最高。结论...  相似文献   

18.
洪世华  肖常青 《内科》2008,3(6):839-841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联合苯那普利及前列腺素E1(PGE1)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DN)微量白蛋白尿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临床确诊2型糖尿病(T2DM)早期肾病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的基本治疗是控制饮食和胰岛素皮下注射降血糖。对照组在基本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苯那普利,治疗组在基本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PGE1及苯那普利,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UAE),血肌酐(SCr)j尿素氮(BUN)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自身对比,24小时UAE均有显著性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UAE下降更为明显(P〈0.05)。治疗前后血肌酐均无明显的变化(P〉0.05)。治疗后对照组BUN明显上升(P〈0.05),而治疗组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ACE1能降低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在ACEI治疗基础上加用PGEI,降低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方面疗效优于前者。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肾病(DN)发病机制复杂,足细胞损伤是DN发病的早期事件如微量白蛋白尿(MA)、肾小球肥大等的重要病因,与肾小球硬化、肾功能下降有关系。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清  韩文霞  廖琳 《山东医药》2009,49(27):107-108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常见、最严重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引起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DN病程迁延,发病隐匿,早期多无症状,易延误诊断。DN一旦出现,肾功能迅速恶化进入终末期肾病。为及时发现DN,糖尿病患者应每年常规行尿微量白蛋白的筛查。T1DM于确诊5a后进行初筛,T2DM确诊后应立即开始筛查。尿微量白蛋白增高者于3-6个月内收集2次尿标本重复检测,3次标本检测结果有2次达到标准则可确诊。确诊后应采用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