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液病患者ABO血型抗原减弱及其输血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ABO血型抗原减弱与疾病的关系,以制定相应的输血措施。方法查阅1993-2005年所有ABO血型抗原减弱患者的病历,记录诊断及输血情况,随机选择同期血型抗原正常表达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输血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2年间共查出57例血型抗原减弱患者,其中AML41例、CML3例、MDS10例、MF3例。均予同型血输注,疗效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ABO血型抗原减弱在血液病患者中较常见,最多见于急、慢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随疾病缓解,减弱的血型抗原可恢复正常。输血时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不必输“O”型洗涤红细胞。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ABO血型抗原减弱表现形式、正确鉴定方法及其与输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该院血液科收治的AL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鉴定ABO血型,筛查出ABO血型抗原减弱的患者,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法(PCR-SSP)分析ABO血型抗原减弱的患者基因分型,根据基因分型结果对患者行同型输血,并与同期血型抗原正常组输血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200例AL患者中ABO血型抗原减弱发生率为24.00%(48/200),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占34.40%(43/125),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占6.67%(5/75)。经基因分型,48例ABO血型抗原减弱患者中,A抗原减弱18例,确定为A血型;B抗原减弱22例,确定为B血型;A/B抗原均减弱8例,确定为AB型血。ABO血型抗原减弱输血反应情况与血型抗原正常组相似,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患者ABO血型抗原减弱发生率较高,多见于AML患者,对ABO血型抗原减弱患者行血型基因学检测将有助于区分ABO血型,从而实现同型输血,以改善患者抗原功能,恢复患者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急性白血病ABO抗原减弱患者与抗原正常患者的差异,初步探索ABO抗原减弱现象在急性白血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10例(AML 68例;ALL 42例)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及68例正常对照者进行ABO血型抗原凝集强度的检测,然后对比AL患者ABO抗原减弱组与抗原正常组在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白血病危险度分级及ABO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等因素之间的差别。结果:11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中有9例出现ABO抗原减弱,均为AML患者。ALL组和健康对照组ABO血型均无抗原减弱现象。ABO抗原减弱组与抗原表达正常(ALL)组在ABO血型分布、年龄、肝脾淋巴结肿大、血小板计数、骨髓原幼细胞比例、免疫表型、LDH、危险度分级等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抗原减弱组男性比例明显高于抗原正常组(77.8%vs 30%),白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平含量均明显低于抗原正常组(32.26×10~9/L vs 82.69×10~9/L)(64.00 g/L vs 85.94 g/L),ABO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程度明显高于抗原正常组(18.91%vs 10.76%)(P0.05)。结论:ABO抗原减弱患者以AML男性患者最多见,ABO血型抗原减弱患者ABO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明显高于抗原正常患者。  相似文献   

4.
正确的ABO血型鉴定,是临床安全输血的关键。临床上某些疾病如白血病及肿瘤等可以造成ABO抗原减弱或缺乏,影响血型的准确鉴定。现将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血型B抗原减弱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输血治疗在临床抢救危重患者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确鉴定ABO血型是保障临床输血安全的前提。临床上血液病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会导致患者ABO抗原减弱或ABO抗体效价降低,造成ABO血型鉴定正反定型不一致,给临床  相似文献   

6.
血型是人体的一种遗传性状 ,受控于第 9号染色体长臂的 3个等位基因。在某些情况下可引起血型抗原减弱 ,表现为血型暂时性变异。如注射同位素后、肠道恶性肿瘤和白血病等 ,但临床极少见 [1 ] 。我们将临床上所遇 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血型变异 ,结合近几年文献报道 4例 ,就其因血型变异而输注异型血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   6例均系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均经骨髓穿刺确诊。详见表 1。表 1  6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临床资料例序性别年龄 (岁 ) FAB分型入院时血型及输血量化疗后确诊血型及输血量化疗方案1男 36M2 a “O”型全血 360 …  相似文献   

7.
恶性肿瘤和血液病患者ABO血型抗原弱表达及输血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恶性肿瘤及血液病患者ABO血型抗原弱表达进行系统性分析并对其输血对策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恶性实体肿瘤及血液病患者198例,查阅诊断和输血情况,并对抗原弱表达的病例进行吸收放散、唾液中和等试验鉴定正确血型,同时将两种病情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发现两种病情均有呈现ABO血型抗原弱表达情况,分别为1.65%、20.78%,血液病患者抗原弱表达明显高于恶性实体肿瘤病例(χ2=18.58,P〈0.05)。因贫血而导致的血液病输血病例中,输注同型血与输注洗涤红细胞后血红蛋白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6,P〉0.05)。结论采用血清学正反定型试验、吸收放散试验和唾液血型物质检测的方法可以更为准确对ABO血型抗原弱表达的病例进行血型鉴定,输血时以输注正确鉴定的同型血为原则,特殊情况下输O型洗涤红细胞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8.
ABO血型鉴定是临床患者输血前的一项重要检查。在某些疾病的影响下,可以导致ABO血型中的抗原或抗体减弱,出现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而鉴定困难的情况,从而影响输血配型。广西贵港市中心医院2009年10月-2010年1月收治的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患者正反定型不符,采用PCR-SSP基因分型方法正确定型后输血,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已成为治疗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多种疾病的有效方法。由于ABO抗原不依赖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leucocyte antigen,HLA)基因复合体而遗传,ABO血型不合可以进行骨髓移植,但是异基因骨髓移植在供受者双方ABO血型不合时有发生溶血反应的可能,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在血型转变过程中,应加强输血前检测,根据受者血型改变的情况及时调整输血方案。现对1例ABO血型不合的异体干细胞移植患者的输血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肿瘤患者ABO血型鉴定不符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2017年1月-12月肿瘤患者ABO血型鉴定不符的28例标本运用ABO正反定型试验、抗人球蛋白试验、吸收放散试验、不规则抗体筛选等血型血清学试验辅助确认ABO血型。结果 28例ABO血型鉴定正反不符的肿瘤患者中,肿瘤疾病产生冷凝集素致正反不符20例(71.4%),多发性骨髓瘤导致球蛋白紊乱引起血型抗原减弱或抗体丢失4例(14.3%),急性白血病引起血型抗原减弱3例(10.7%),肿瘤输血史出现不规则抗体致正反不符1例(3.6%)。结论肿瘤患者的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情况必须足够重视,应结合疾病进行血型血清学试验来准确鉴定型,从而确保肿瘤患者的临床用血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ABO血型不合非血缘脐血移植(unrelated cord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UCBT)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的输血护理要点.方法 对72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行ABO血型不合UCBT过程中与输血有关的护理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72例ABO血型不合的UCBT均获得造血重建,但存在较外周血和骨髓干细胞移植造血恢复明显迟缓和免疫的问题.结论 护士对ABO血型不合UCBT输血技术的掌握及输血相关并发症的预防,是确保安全有效输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血液病患者血及骨髓涂片中微小病毒B19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白血病患者骨髓及血涂片中微小病毒B19-DNA,从而了解白血病患者B19的感染情况,方法:收集临床已确诊的白血病患者的骨髓及血涂片标本,其中,骨髓涂片标本4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7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18例,混合白血病2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6例),血涂片3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2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14例,慢性白血病4例),正常体检人员血涂片30例,用本文建立的PCR及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检测的方法检测所收集标本的B19-DNA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骨髓涂片和血涂片之间B19的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二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分别为P<0.005和P=0.05,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B19的检出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研究显示白血病患者由于化疗及免疫功能低下,易感染B19病毒,病毒感染后易诱发骨髓造血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13.
自1957年Van Loghem首先报道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A抗原减弱后.医学界逐渐发现血液病中有少数患者红细胞ABO血型正反不相符合。目前国内外学者重点研究白血病患者A或B抗原弱化的原因和特点.以便指导临床能够注意这一现象。笔者在2000~2007年共发现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ABO血型正反不相符合.均出现A或B抗原弱化。现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自1957年Van Loghem首先报道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A抗原减弱后.医学界逐渐发现血液病中有少数患者红细胞ABO血型正反不相符合。目前国内外学者重点研究白血病患者A或B抗原弱化的原因和特点.以便指导临床能够注意这一现象。笔者在2000~2007年共发现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ABO血型正反不相符合.均出现A或B抗原弱化。现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输血在临床救治患者中起着关键作用,血型鉴定正确是保证临床输血安全的重要前提。患者在输血前进行血型鉴定,通过正反定型一致确保ABO血型准确,但病理条件下,尤其是恶性血液病患者,血型抗原缺失或表达减弱,会发生血型鉴定困难[1]。抗-M是MSN血型系统常见抗体,抗-M会引起ABO血型鉴定困难与交叉配血不合,影响输血[2]。本实验室使用血型血清学和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方法处理了1例同时存在上述2 种情况的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422例患者ABO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随机使用GRIFOLS ERYTRA、BIO-RAD IH-1000全自动血型仪采用微柱凝胶法检测患者ABO血型26 923例,检出ABO正反定型不符的标本422例。联合分析实验技术原因、患者临床资料以及针对性辅助实验进行ABO血型鉴定。结果 422例检出ABO正反定型不符,其中325例为ABO血型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除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外,正反定型不符的患者有97例,正定型减弱或缺失患者40例,其中恶性血液病患者24例,在正定型减弱或缺失中占60%(24/40);反定型减弱或缺失者9例,正定型额外反应者6例,反定型额外反应者36例,正定型、反定型同时额外反应者6例;检出自身抗体患者21例,在正反定型额外反应中占43.8%(21/48)。结论本研究病例中引起ABO正反定型不符的主要原因有ABO血型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恶性血液病以及自身抗体(假阳性)。根据ABO正反定型不符的实验室技术原因、患者临床资料以及针对性辅助实验可以正确鉴定血型,明确患者的ABO血型,从而指导临床输血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血液系统的恶性疾病,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血液各系统细胞的贫血而需要输血治疗。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患者的血型抗原往往出现减弱或丢失的情况,通常抗原减弱仍可正确定型,抗原丢失往往出现正反定型不符而无法正确诊断,只有对血型的正确诊断,才能确保患者安全输血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正血型鉴定结果的准确性是保证临床输血安全的前提。ABO血型是人类血型系统中抗原免疫性最强的一个血型系统,正确鉴定ABO血型是输血成功有效的基础。疾病或生理因素导致的ABO抗原减弱,对ABO血型的鉴定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常常需要检验者运用多种检验方法并结合患者病史做出正确判定。本文对2015-2016年在我院发现的ABO血型抗原减弱的患者进行了血清学分析并对患者ABO抗原减弱可能存在的各种情况进行了分  相似文献   

19.
背景 因为强烈的骨髓抑制以及生存期的延长,血液学及肿瘤学患者依赖于输血维持生存的时间越来越长。学者们提倡对这些受血患者输血时血型抗原应作ABO和D以外的血型应相合。一项回顾性研究,调查10年内564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发生针对红细胞抗原的同种免疫情况。研究设计与方法 来自一家医院,1987~1996年间所有被诊断为恶性骨髓和淋巴增殖性疾病患者(n=1,066),从医院计算机血库档案中得到的输血记录和免疫血液学研究。按抗体的形成与输血关联,分析影响这种相关性的因素。结果 在51例患者中发现有71种抗体。总的同种免疫率为9%,50%的抗体形成于输入13血单位后,一旦患者产生了一种抗体,则其它抗体形成的概率上升3.3倍,大多数发现的抗体为抗-c、抗-E以及抗-K。4例患者  相似文献   

20.
人类ABO血型系统的抗原强度在正常情况下终身保持不变,但在特定条件下却会发生抗原减弱、血型改变.如骨髓移植会因为基因型的改变而导致血型表现型的改变,而白血病、恶性肿瘤等疾病可由于ABO抗原的减弱,出现暂时性的血型改变.现就我院两例因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引起ABO血型改变的病例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