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联合检测肌钙蛋白(cTnT)、肌红蛋白(Myo)及血浆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在心肌梗死(MI)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以急性胸痛为主诉入院进行检查治疗的患者共计913例,根据最终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急性MI组和非急性MI组。所有患者来诊后检测其cTnT、Myo及NT-proBNP水平。观察2组患者cTnT、Myo、NT-proBNP的差异,观察上述3项指标单独检测、二联检测和三联检测诊断急性MI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急性MI组患者cTnT、Myo、NT-proBNP水平均明显高于非急性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联检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高于cTnT、Myo、NT-proBNP单独检验,而三联检验的灵敏度为95.18%,特异度为89.86%,明显高于单独检验及二联检验。结论 cTnT、Myo、NT-proBNP的联合检验在MI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提高MI诊断的特异度和灵敏度,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心肾综合征(合并肾衰的心衰)患者血清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心脏不良事件、短期再住院率与单纯心衰患者的差异性。方法随机纳入12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采集肘静脉血,检测SCr与NT-ProBNP浓度,据血清SCr浓度分为SCr升高组(心肾综合征组)与SCr正常组(单纯心衰组),观察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并随访其30天再住院情况。结果与血清SCr正常组相比,血清SCr升高组NT-ProBNP浓度明显升高,分别为32.86(21.23-61.57)ng/ml和21.52(12.01-35.24)ng/ml;住院期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升高,分别为26.67%和3.33%;患者30天再住院率明显升高,分别为35.0%和13.3%;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肾综合征患者血清NT-ProBNP浓度明显升高,其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和30天再住院率亦较单纯心衰组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重症肺炎患儿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N末端B型利钠肽(NT-proBNP)水平对评价心肌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150例作为实验组,根据是否出现心肌损害分为损害组(n=81)和非损害组(n=69),另选同期于本院体检的健康患者70名作为正常组。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H-FABP、CK-MB和NT-proBNP水平,并通过ROC曲线分析H-FABP、CK-MB和NT-proBNP水平在评估患儿心肌损害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结果 实验组患儿血清H-FABP、CK-MB和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97、45.266、66.795,P<0.05);损害组患儿血清H-FABP、CK-MB和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非损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135,24.945,48.036,P<0.05);根据ROC曲线分析结果可知,H-FABP+CK-MB+NT-proBNP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92.59%,特异度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3项生化指标在诊断以腹痛为突出表现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MC)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7例腹痛VMC患儿、33例以腹痛为突出表现同时有循环不稳定表现的非VMC患儿、40例健康儿童,测定其血清NT-proBNP、cTnI、CK-MB水平。结果腹痛VMC组NT-proBNP、cTnI及CK-MB水平明显高于腹痛非VMC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痛VMC组与健康对照组CK-M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痛VMC患儿NT-proBNP灵敏度为100.00%,特异性为90.90%;cTnI灵敏度为71.40%,特异性为84.80%;CK-MB灵敏度为57.14%,特异性为39.40%。结论血清NT-proBNP、cTnI、CK-MB是诊断以腹痛为突出表现的 VMC患儿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血清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amino-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水平变化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预后间的关系。方法 :将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梗死组(73例)和出血组(46例),并设健康对照组(57名),观察梗死组和出血组患者发病24 h、第(5±2)天和第(12±2)天这3个时段的NT-pro BNP水平、梗死面积、出血量、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及发病3个月的改良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并分析NT-pro BNP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及发病3个月的MRS评分间的相关性。结果:梗死组患者在24 h、第(5±2)天和第(12±2)天时的NT-pro BNP水平分别为546.78 pg/m L、456.62 pg/m L和176.14 pg/m L;出血组患者分别为458.57 pg/m L、366.31 pg/m L和159.95 pg/m L。不同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分数亚组间的NT-pro 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左西孟旦联合多巴酚丁胺对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炎症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165例,分为联合组(83例)和单药组(82例).单药组给予多巴酚丁胺治疗,联合组给予左西孟旦联合多巴酚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等.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血清NT-proBNP、CRP、PCT、NLR低于单药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6 min步行距离均高于单药组,左室舒张末内径(LVIDd)、呼吸频率均低于单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西孟旦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及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1):4147-4148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和心内科收治的190例重度心衰患者,依据是否合并肺炎将其分为研究组92例和对照组98例。比较并分析两组血清PCT和NT-pro-BNP水平差异。研究组患者血清PCT水平为15.94±6.33ng/ml和NT-pro-BNP水平为4068.16±879.27p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68±3.06ng/ml和2438.63±512.45pg/ml。重度心衰合并肺炎患者血清PCT和NT-pro-BNP水平随着心功能分级增加而呈明显升高趋势,不同分级两两比较差异显著(P0.05)。外周血PCT和NT-pro-BNP水平与心功能等级关系密切,可作为重度心衰合并肺炎患者的预测指标用于诊断和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与脂蛋白a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变化。方法健康对照组62例,2型糖尿病患者129例,其中不伴糖尿病肾病64例(DM组)、伴糖尿病肾病65例(DN组)。干式免疫荧光定量法测定NTProBNP,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脂蛋白a与胱抑素C(Cys-C)。结果健康对照组血清NT-ProBNP与脂蛋白a水平为(58.62±24.31)pg/mL、(102.35±43.50)mg/L;DM组为(368.70±356.50)pg/mL、(192.19±184.40)mg/L;DN组为(820.66±730.85)pg/mL、(328.17±285.71)mg/L。健康对照组血清Cys-C水平为(0.52±24.31)mg/L;DM组为(0.84±0.12)mg/L;DN组为(1.97±1.15)mg/L。结论 NT-ProBNP、脂蛋白a和糖尿病及其微血管病变密切相关,可作为诊断糖尿病肾病和评估肾脏损伤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治疗前后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的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75例急诊入院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立即测定NT-proBNP水平,常规治疗7 d后再测定NT-proBNP水平,将患者分成NT-proBNP水平下降大于50%组(A组,n=24)和下降小于50%组(B组,n=51).出院后对患者进行跟踪回访,统计不同组病死率、再住院率.结果 A组再住院率、病死率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治疗前后NT-proBNP的水平变化能预测预后,从而指导我们对急性左心衰竭进行分层,对高危患者严格管理,降低此类患者的病死率和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肾功能不全对应用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诊断心力衰竭的影响。方法将24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心力衰竭组,按肾小球滤过率(GFR)将其分为肾功能正常组(GFR:≥90mL/min)和肾功能不全组(GFR:〈90mL/min)。根据GFR的降低程度将肾功能不全组再分为轻度组(GFR:60~〈90mL/min)、中度组(GFR:30~〈60mL/min)及重度组(GFR:〈30mL/min)。采集空腹静脉未抗凝血,分离血清。采用Roche Cobas E601型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NT-proBNP水平,Beckman Coulter 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肌酐、血糖和血脂水平;超声心动图仪检查测定心脏射血分数(EF)。结果肾功能不全组的血清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肾功能正常组(P〈0.01),组间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EF、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肾功能不全与肾功能正常组、中度肾功能不全组与重度肾功能不全组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轻度肾功能不全组和肾功能正常组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均显著低于中度和重度肾功能不全组(P〈0.01);不同肾功能组患者EF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正常组和轻度肾功能不全组患者的EF值和LogNT-proBNP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66、-0.54,P〈0.01);中度和重度肾功能不全组的EF值与LogNT-proBNP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17、-0.36,P〉0.05)。结论应用血清NT-proBNP水平诊断心力衰竭必须考虑肾功能的影响,当患者肾功能处于中、重度损伤时,会严重影响NT-proBNP对心力衰竭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及胸腔积液氨基末端B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在老年心源性胸腔积液患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住院老年患者血清及胸腔积液NT-proBNP水平及其他生化结果。结果:患者血清和胸腔积液NT-proBNP水平无显著差异(2885±4697pg/ml2725±4600 pg/ml,P0.05);心源性胸腔积液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非心源性胸腔积液(P0.001);在诊断心源性胸腔积液方面,血清、胸腔积液NT-proBNP cutoff值分别为1563.0 pg/ml、1500.5 pg/ml;以NT-proBNP浓度1 500 pg/ml为判断心源性胸腔积液的截点,其敏感性、特异性及约登指数分别为85.7%、92.3%和83.1%。结论:检测胸腔积液NT-proBNP有助于鉴别老年患者心源性因素所致的胸腔积液。  相似文献   

12.
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和"急性呼吸困难"的诊断及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对急性呼吸困难的诊断及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33例急性呼吸困难患者,根据临床资料及心脏超声心动图分为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组(心衰组)及非心衰组,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NT-proBNP水平,评价NT-proBNP对急性呼吸困难患者鉴别诊断的价值;同时对心衰组患者随访,观察心力衰竭患者心源性再住院及死亡等事件,评价NT-proBNP对预后判定的价值.结果 心衰组患者为272例,非心衰组患者为261例,两组患者NT-proBNP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018.6±114.7)pg/mL vs.(238.6±8.7)pg/mL,P<0.01].其中心衰组中220例患者平均随访(158±32.8)d,心源性再住院组及心源性死亡组的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无再发事件组,分别为(2683.4±86.9),(3283.4±105.7)及(1123.5±72.1)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多元回归分析显示log NT-proBNP(r=0.987;P=0.002)和心房颤动(r=0.876;P=0.005)、室性心动过速(r=0.891;P=0.005)是心源性死亡、再住院患者独立的相关因素.结论 急诊检测NT-proBNP有利于对急性呼吸困难患者做出快速诊断和鉴别诊断,NT-proBNP对急性呼吸困难中心衰患者的预后预测价值好.LogNT-proBNP、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是心源性死亡、再住院事件的独立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心力衰竭患者B型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测定70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观察组)和68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浆NT-ProBNP和血清hs-CRP水平。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两组NT-ProBNP、hs-CRP浓度变化与临床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的情况。结果观察组hs-CRP水平和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而升高,呈正相关(r=0.836,P<0.05)。随着LVEF值下降而升高,呈明显负相关(r=-0.724,P<0.05)。结论 NT-ProBNP、hs-CRP与CHF患者心功能状态有显著的相关性,可以作为诊断和病情检测、指导用药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心衰超声指数(HFEI)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62例(观察组),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按NYHA方法分级,其中Ⅰ+Ⅱ级组24例,Ⅲ级组20例,Ⅳ级组18例,另选取体检的健康人30例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测定心脏超声多项参数,计算HFEI,同时测定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等指标。分析HFEI与心功能分级、NT-proBNP的相关性。结果四组研究对象HFEI、左室舒张末径(LVEDD)、左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NT-proBN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HFEI及LVEDD、LAD、LVEF、血浆NT-proBNP水平随心功能分级升高而升高;相关性分析示:HFEI与NT-proBNP呈正相关(r=0.626,P〈0.05),LVEF与NT-proBNP呈负相关(r=-0.738,P〈0.05)。结论HFEI与NT-proBNP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HFEI可成为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2006年11月至2007年4月于我院住院明确诊断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150例(其中心功能Ⅱ级30例、Ⅲ级70例、Ⅳ级50例),心功能正常者30例为对照.检测其血浆NT-pmBNP水平.结果:心力衰竭组NT-pmBN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且随心功能的恶化NT-proBNP水平亦随之增高.结论:NT-proBNP与心功能有关,可作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较好的预后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6.
检测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王瑜  余焰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2):1324-1325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HF)患者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金标法测定108例HF患者、40例健康对照者及45例HF患者经常规治疗后第3、10、20天血清NT-proBNP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F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血清NT-proBNP水平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升高(P<0.05);HF患者治疗后血清NT-proBNP水平逐渐下降(P<0.05)。结论血清NT-proBNP是可有效反映心功能状态的客观指标,对HF诊断、病情判断、疗效及预后评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以高敏心肌肌钙蛋白(hs-cTn)是否异常作为表观健康人群入选标准对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参考值上限(URL)的影响, 并建立以hs-cTn异常作为表观健康人排除标准后北京地区人群NT-proBNP的参考值范围。方法依据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心脏标志物临床应用小组发布的利钠肽在心力衰竭检测和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推荐标准, 首先收集性别、年龄、糖化血红蛋白、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及病史等无异常的表观健康体检者1 635名。再根据hs-cTnI和/或hs-cTnT浓度大于第99百分位URL排除潜在心肌损伤者后, 采用非参数检验建立21~40岁(205名)、41~50岁(535名)、51~60岁(556名)和>60岁(339名)不同年龄段表观健康人NT-proBNP的第97.5百分位URL(97.5th URL)。结果 NT-proBNP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r=0.254, P<0.001)。男性hs-cTnI、hs-cTnT与NT-proBNP水平均呈正相关(r=0.377、0.429, 均P<0.001);女性hs-cTnI、hs-cTnT与NT-proB...  相似文献   

18.
邵彩慧  赵靖  张向宁 《临床荟萃》2012,27(14):1235-1237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一组由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临床征候群,糖尿病、血脂紊乱、高血压、肥胖常合并出现,主要与胰岛素抵抗(IR)所产生的代谢紊乱有关[1]。这一组综合征在临床脑卒中患者中常合并存在,但急性脑血管  相似文献   

19.
N-末端脑钠肽前体与急性心肌缺血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急性心肌缺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2006年11月至2007年4月于我院住院明确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70例,根据选择性冠脉造影显示冠脉病变支数的不同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包括左主干病变)组以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不同分为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和闭塞组,比较各组间NT-proBNP的水平.结果:三支病变组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双支病变组(P<0.05);双支病变组NT-proBNP水平又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闭塞组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中度狭窄组(P<0.05);中度狭窄组NT-proBNP水平又明显高于轻度狭窄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缺血患者血NT-proBNP浓度随着心肌缺血程度的加重、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加、冠脉狭窄程度的加重而升高,提示NT-proBNP浓度可作为预测急性心肌缺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在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短期和长期生物学变异。方法 选取该院心血管内科2018年1-9月门诊的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29例,其中男15例、女14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男女各10例。每个研究对象隔天同一时间采血一次,用于评估短期生物学变异;隔周同一时间采血一次,用于评估长期生物学变异。分别计算项目的个体内变异(CVI)、个体间变异(CVG)、个体指数(II)和参考变化值(RCV)。结果 健康人群NT-proBNP的总体短期CVI、CVG、RCV、II分别为32.55%、27.94%、92.21%、1.19,总体长期CVI、CVG、RCV、II分别为30.91%、25.52%、87.69%、1.24。慢性稳定性心衰患者总体短期CVI、CVG、RCV、II分别为12.96%、66.22%、37.89%、0.21,总体长期CVI、CVG、RCV、II分别为13.41%、65.51%、39.29%、0.22。所有人群的短期和长期、男性和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稳定性心衰患者个体内生物学变异较体检健康者小,个体间的变异相对较大。临床在评估慢性稳定性心衰患者NT-proBNP两次检测结果是否有显著性病理改变时,使用参考值来判断的方法将不可取,更适合应用生物学变异计算的RCV来指导判断,推荐使用1.5倍RCV的值,即57.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