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结合BillrothⅠ式手术优点,对23例胃癌患者行胃远端根治性切除胃十二指肠空肠“间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术式通过8~12个月随访,近期效果满意。基本上维持正常生理通道,减少胃肠功能紊乱和术后并发症,减少胆汁及小肠液的返流。符合胃癌根治术的原则,降低残胃癌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本手术操作不太复杂,适用于A、AM、MA区肿瘤的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全胃切除、胃及幽门重建新术式及术后胃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测定了胃癌患者术后0.5a、1a血液中IgA、IgG、IgM、CD4、CD8、NKL、L、IL-2、sIL-2R、INF-γ水平。新术式术后患者IgA、IgG、IgM、CD4、NKL、L、IL-2、INF-γ水平明显高于传统术式组(P<0.01),与非肿瘤手术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新术式术后患者CD8、sIL-2R水平明显低于传统术式组(P<0.01),与非肿瘤手术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提示,新术式患者术后免疫功能恢复较快,而传统术式患者术后免疫功能恢复较慢且低下。  相似文献   

3.
吴云林 《肿瘤》1997,17(6):480-482
Hp对胃癌、胃MALT淋巴瘤的致恶变作用研究进展吴云林幽门螺杆菌(Hp)不仅与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和胃炎有关,而且与胃腺癌、胃粘膜相关性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并已发现经根除Hp治疗后,有关肿瘤生长受抑、患者生存期延长[1~4]。本...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间置空肠代胃吻合术(jejunal interposition pouch,JIP)与Roux-en-Y代胃手术对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影响的差异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至2011年收治的45例胃癌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即采用间置空肠代胃吻合术与Roux-en-Y代胃手术。记录其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早期并发症与晚期并发症以及术后患者营养性指标,评估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差异性。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间置空肠代胃吻合术后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Roux-en-Y术式,其术后1年的营养状况更是优于Roux-en-Y术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置空肠代胃吻合术相对于Roux-en-Y术式可以明显降低患者术后远期并发症的发生,且可以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改善吻合口及残胃的血运为出发点,自1982年4月至1990年4月共对137例胸下段食管癌、早期贲门癌采用保留胃左动脉食管胃吻合术。与传统术式相比,此术式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安全性大等优点,可预防吻合口瘘,减少术后心肺系统并发症及消化功能紊乱等,非常适合于年老体弱患者。  相似文献   

6.
全胃切除治疗胃癌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海宁  梁景星 《癌症》1993,12(5):427-429
作者对54例胃癌行全胃切除作了手术总结分析。男44例,女14例。本组全胃切除占同期胃癌手术的13.8%,5年生存率20.3%。根治切除的5年生存率为34.8%。术后并发症为12.9%,手术死亡率3.7%。着重对胃癌手术中全胃切除的合理应用、手术径路、脾胰体尾的联合切除,消化道重建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全胃切除是胃癌治疗中一个重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改善吻合口及残胃的血运为出发点,自1982年4月至1990年4月共对137例胸下段食管癌,早期贲门癌采用保留胃左动脉食管胃吻合术。与传统术式相比,此术式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安全性大等优点,可预防吻合口瘘,减少术后心肺系统在并发症及消化功能紊乱等,非常适合于年老体弱患者。  相似文献   

8.
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分析:附220例报告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家仓  郭建生 《中国肿瘤临床》1995,22(10):730-732,735
胃癌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的方式颇多,各有利弊。多年来诸外科学家不断进行探索和改进,力求尽量防止或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无期后遗症,以期提高术后病人的生存质量。本院自1978-1993年共行全胃切除220例,先后运用9各步同方式的代胃术式,现人消化道重建的术式加以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管状成形重建食管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410例食管癌患者行胃管状成形重建食管手术,其中92例在颈部行胃-食管吻合,318例在胸内行胃-食管吻合.术中测量做管状胃前的胃和管状胃的长度.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液引流量和内容、胸液引流量、术后输血量和围手术期对呼吸的影响、胃排空及反流等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 410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输血未增加,围手术期未发生胸胃综合征,无术后胃出血、胃排空障碍和反流.无手术死亡.结论: 胃管状成形重建食管术式符合生理解剖要求,减少了胸胃综合征症状和反流,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近端胃大部切除后两种消化道重建术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近端胃癌行近端胃大部切除后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方法:1995年~2006年对145例近端胃癌行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分切除后随机采用两种常用的消化道重建术式:食管与胃直接吻合73例(吻合组);食管与胃之间空肠间置72例(间置组)。对两种重建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术后1年生活质量、反流性食管炎及营养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与吻合组比较,间置组手术时间显著延长(P<0.01),但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术后1年间置组生活质量优于吻合组,反流性食管炎显著减少(P<0.01),而营养状态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食管残胃间空肠间置是近端胃大部分切除后较为合适的消化道重建术式。  相似文献   

11.
残胃贲门癌诊治17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残胃贲门癌是指胃十二指肠良性病变行胃部分切除 ,胃空肠吻合术后或胃癌根治术后 5年以上 (已排除转移 ) ,在残胃贲门部位发生的原发性恶性肿瘤 [1 ,2 ] ,我院自 1970年至今共收治该类患者 17例 ,现就诊治中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性 11例 ,女性 6例 ,年龄 41岁~ 72岁 ,平均年龄 5 2 .7岁。1.2 首次手术情况 胃或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14例 ,胃癌 3例 ,2次手术时间间隔 6年~ 2 1年 ,首次手术术式 :B 式6例 ,B 式 11例。1.3 再次手术情况 本组 17例 ,术前均经胃镜及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手术经左胸第 7肋间进胸 ,…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的最佳术式。方法:对148例胃癌行全胃切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Roux-en-Y吻合术25例、空肠袋加Roux-en-Y吻合术30例、间置空肠代胃术23例、空肠袋加间置空肠代胃术22例、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术48例;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4%,优于其他各组44%,26.7%,34.7%,22.7%,10.4%;Visick分级Ⅰ级Ⅱ级百分比为77.1%,优于其他各组48.0%,46.7%,52.2%,45.5%;在手术时间、术后生存率及体重变化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术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且手术操作安全简便,在各方面都相对于另外四种术式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3.
姑息性全胃切除治疗30例晚期胃癌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姑息性全胃切除治疗晚期胃癌的可行性及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行姑息性全胃切除治疗的胃癌病例,并对该术式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1年生存率为60.0%(18/30),2年生存率为13.3%(4/3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3%,无手术死亡者,结论:采用姑息性全胃切除术治疗晚期胃癌,具有短路手术不可代替的优点,其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死亡率明显升高,正确估计患者全身状况是手术的主要前提,经腹切除是最佳途径。对有腹膜播散,脏器浸润转移患者手术应慎重。  相似文献   

14.
残胃复发癌是指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 10年内在残胃内复发的癌 ,包括切缘残留或胃内同时及异时性多发癌[1] 。随着胃癌手术患者的增加 ,术后残胃复发癌再手术的患者也随之增加。我科从 1986年 1月~ 1999年 6月共收治残胃复发癌 30例 ,除病情已属晚期或拒绝手术外 ,其中 2 5例行手术治疗 ,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2 5例中 ,男 2 1例 ,女 4例 ,年龄 2 6~ 72岁 ,平均 5 0岁。首次胃癌手术情况 :所有患者均系进展期胃癌 ,2 5例中首次手术均为远端胃大部切除术 ,首次于院外手术者 5例 ,根治术式不详 ;首次于院内手术者 2 0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运用肠内营养预防胃癌患者胃次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作用。方法:200例胃次全切除术后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05例,术后早期开始实施肠内营养;对照组95例,术后采用传统静脉输液支持。结果:术后实验组有1例(0.9%)出现术后胃瘫综合征。对照组有7例(7.3%)出现术后胃瘫综合征。两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肠内营养预防胃癌患者胃次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效果良好,有助于康复。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诊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误诊率高的原因,总结出最佳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68例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术前误诊率高达78%,单纯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同期胃癌病人,术后加化疗和/或放疗,则术后5年生存率达83.6%。结论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术前应采用纤维胃镜、气钡造影和CT等手段明确诊断,以免误诊为晚期胃癌放弃手术,治疗应采用手术配合术后化疗和/或放疗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7.
薛磊  范建中 《癌症》1997,16(5):378-379
血清、胃液CEA和CA-50的测定在胃良恶性疾病诊断治疗中的意义薛磊范建中关键词胃肿瘤CEACA-50检测中图号R573.04R735.2本文报告了38例胃癌和50例胃良性疾病患者血清和胃液的CEA、CA-50测定值的变化,探讨其与病理学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用新近制备的二株抗胃癌单克体BMG2和BMG4,建立ABC-ELISA方法,检测胃癌高发1工659例受检者血清中的胃癌糖链抗原,其中胃癌患者27例,内有5例早期胃癌。结果表明:BMG2-Ag和BMG4-Ag水平在胃癌、胃癌术后、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胃增生性息肉、胃炎伴肠化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0.037),胃癌阳性率分别为44.9%和40.7%,特异性分别是81.6%和84.5%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运用肠内营养预防胃癌患者胃次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作用。方法:200例胃次全切除术后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05例,术后早期开始实施肠内营养;对照组95例,术后采用传统静脉输液支持。结果:术后实验组有1例(0.9%)出现术后胃瘫综合征。对照组有7例(7.3%)出现术后胃瘫综合征。两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肠内营养预防胃癌患者胃次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效果良好,有助于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60例胃癌根治术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PGS分为试验组(21例)和对照组(23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合并基础疾病、术前幽门梗阻、精神因素、胃肠吻合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每日补液量和术后肠内营养开始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幽门梗阻、合并基础疾病、手术时间长、B-Ⅱ式吻合和不良心理因素等为胃癌根治术后PG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发生PGS的相关因素较多,对于术前幽门梗阻、合并基础疾病、手术时间较长、术中采用B-Ⅱ式吻合和不良心理因素的患者应给予高度重视,及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以降低PGS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