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激活状态及OX40、OX40L mRNA表达水平。方法 采用双色流式细胞仪测定SLE患者和健康人外周血CD38CD3分子表达,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OX40、OX40L mRNA表达水平。结果 SLE患者外周血CD38CD3分子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t = 3.12,P < 0.05)。活动期SLE患者PBMC OX40、OX40L mRNA水平显著高于非活动期患者和健康人(F = 4.13,3.12,P值均 < 0.01)。OX40 mRNA水平与SLE疾病活动指数呈正相关(r = 0.35,P < 0.05)。结论 T淋巴细胞异常活化及OX40、OX40L mRNA表达水平上调在SLE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与健康人血清BAFF水平的差异,探讨BAFF水平与调节性B细胞(Bregs)的相关性及二者的相互作用在疾病活动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4例SLE患者及16例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收集SLE患者的基本信息和临床资料,采用ELISA检测血清中BAFF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  CD19+、CD19+CD24hiCD38hi B细胞及  CD19+CD24hiCD27+ B细胞水平。分析血清BAFF水平与SLE病情活动指标及外周血Bregs两个主要亚群的细胞数量及比例的相关性。结果:BAFF水平比较:活动期SLE患者明显高于非活动期患者(U=34.50,P<0.05);BAFF水平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r=0.41,P<0.05);抗双链DNA抗体阳性者明显高于阴性者(U=27.50,P<0.05);ESR升高者明显高于ESR正常者(U=28.00,P<0.05);补体C4下降者明显高于补体C4正常者(U=15.00,P<0.001)。SLE患者血清BAFF水平与CD19+B细胞比例明显正相关(r=0.52,P<0.05),与  CD19+CD24hiCD38hi B细胞数量明显正相关(r=0.56,P<0.01),与  CD19+CD24hiCD27+ B细胞的比例负相关(r=-0.46,P<0.05)。SLE患者血清BAFF水平与皮疹、关节炎、血液系统损害、肾损害、血肌酐、尿素及24小时尿蛋白水平等临床表现均无明显相关性(P值均>0.05)。结论:活动期SLE患者血清高水平的BAFF可以上调未成熟调节性B细胞数量,使成熟的Bregs亚群比例下调,影响成熟的Bregs免疫抑制作用,进而参与狼疮病情的活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SLE患者外周血CD34+造血干/祖细胞(HSC/HPC)数目与CD34膜表达的变化。方法 采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抗体,以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SLE患者和14例正常人外周血CD34+ HSC/HPC,分析CD34+ HSC/HPC细胞占全部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和CD34平均荧光强度,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活动期和稳定期SLE患者外周血CD34+ HSC/HPC细胞占淋巴细胞百分比分别为(0.15 ± 0.10)%和(0.09 ± 0.07)%,低于正常人对照组[(0.37 ± 0.17)%,F = 17.18,P < 0.01],而活动期和稳定期SLE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1.51,P > 0.05);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CD34抗原的平均荧光强度为41.35 ± 19.24,高于正常人对照组(27.43 ± 7.57,F = 3.13,P < 0.05),而稳定期SLE患者与正常人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 3.13,P > 0.05)。外周血CD34+ HSC/HPC细胞百分比与血清IgG水平呈负相关(r = -0.588,P < 0.01),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补体、抗dsDNA抗体、抗C1q抗体、抗核小体抗体等无统计学相关性。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CD34+ HSC/HPC细胞数减少,并且CD34抗原表达增加,提示SLE患者HSC/HPC功能存在异常,可能参与SLE的发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T淋巴细胞CD70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CD70基因启动子DNA甲基化的状态。方法 分离15例活动期SLE患者、15例非活动期SLE患者和15例健康对照外周血CD4+与CD8+细胞,用实时定量逆转录PCR(RT-PCR)方法检测CD4+和CD8+细胞CD70 mRNA转录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70+ 细胞和CD8+CD70+细胞百分率,亚硫酸氢钠基因测序法检测CD4+细胞和CD8+细胞CD70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 结果 ①活动期、非活动期SLE患者CD4+细胞CD70 mRNA转录水平分别为0.82 ± 0.12和0.73 ± 0.11,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0.45 ± 0.09),F = 53.017,P < 0.01,活动期SLE患者CD4+细胞的CD70 mRNA转录水平显著高于非活动期SLE患者(P < 0.05)。活动期、非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CD4+CD70+细胞百分率分别为80.30% ± 11.04% 和66.80% ± 3.98%,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2.48% ± 3.45%),F = 311.517,P < 0.01,活动期SLE患者CD4+CD70+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非活动期SLE患者(P值 < 0.05)。SLE患者外周血CD70+CD4+细胞百分率与SLE疾病活动度呈显著正相关(r = 0.792,P = 0.000)。活动期、非活动期SLE患者组的CD4+细胞CD70基因启动子序列-600 ~ -300 bp 区域平均甲基化水平分别为0.32 ± 0.05和0.36 ± 0.05,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0.62 ± 0.05),F = 152.64,P < 0.01,活动期平均甲基化水平明显低于非活动期SLE患者组(P < 0.05)。结论 CD4+细胞CD70基因启动子区域处于低甲基化状态,这种低甲基化状态可能是CD70过度表达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释放核小体的水平变化及其与自身抗体、病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方法检测SLE患者PBMC裂解上清液核小体及其血清自身抗体水平,用SLEDAI积分法评估SLE活动度。结果活动期SLE患者PBMC释放核小体的平均水平为(39.39±25.70)IU/mL,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11.73±7.87)IU/mL和静止期SLE患者(13.44±8.82)IU/mL,并且与其凋亡率呈显著正相关(r=0.83,P<0.001);SLE患者PBMC的核小体释放水平与SLEDAI积分数、ds鄄DNA抗体水平和补体C3降低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P值分别<0.01、0.01和0.05)。结论SLE患者PBMC凋亡产生的核小体水平变化与SLE临床病情活动程度密切相关,提示核小体可能是诱导SLE发病的重要抗原之一。  相似文献   

6.
CD70在SLE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研究共刺激分子CD70在SLE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表达水平,以及DNA甲基化抑制剂氮杂胞苷对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达CD70分子的影响,探讨DNA甲基化在SLE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达CD70分子中的调控作用。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10例活动期、10例非活动期SLE患者和10例正常人对照外周血T淋巴细胞以及甲基化抑制组(氮杂胞苷处理正常人T淋巴细胞)的CD70+CD4+ T淋巴细胞阳性率;用RT-PCR方法测定了各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CD70 mRNA转录水平。结果 正常人外周血CD4+CD70+ T淋巴细胞阳性率为14.55% ± 5.49%,活动期、非活动期SLE分别为85.25% ± 14.08%和77.65% ± 18.77%,甲基化抑制组为81.54% ± 8.71%,与正常人对照组相比,活动期、非活动期SLE患者和甲基化抑制组CD70+CD4+ T淋巴细胞阳性率均明显升高(P < 0.01),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CD70 mRNA表达水平亦明显增加(P < 0.05);SLE患者外周血CD70+CD4+ T淋巴细胞阳性率与SLE疾病活动度呈显著正相关(r = 0.72,P < 0.05)。结论 CD70的过度表达在SLE的免疫紊乱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CD70过度表达可以作为SLE疾病活动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16基因mR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CD4+、CD8+T细胞中的表达.方法:收集40例确诊的SLE患者(患者组)和30名正常人(对照组)外周血,应用免疫磁珠法分选CD4+、CD8+细胞并计数,提取RNA,应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外周血CD4+、CD8+T细胞中p16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①p16基因mRNA在CD4+T细胞中的表达:分别与对照组(2.245±0.586)和SLE非活动期组(1.361±0.154)相比较,SLE活动期组(93.264±42.898)明显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非活动期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p16基因mRNA在CD8+T细胞中的表达:分别与对照组(4.323±0.735)和非活动期组(3.722±1.701)比较,SLE活动期组(92.926±38.102)明显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非活动期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LE患者p16基因mRNA水平在CD4+、CD8+T细胞中增高,提示SLE患者存在p16基因表达异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SLE患者外周血B细胞凋亡抑制蛋白c-FLIP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53例SLE患者和30例正常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B细胞c-FLIP表达阳性率,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IL-4和IL-10的水平。结果 活动期SLE患者(18例)外周血B细胞内c-FLIP表达(3.11% ± 0.70%)明显高于非活动期患者(35例)(0.78% ± 0.28%)和正常人对照组(0.68% ± 0.12%)(P均 < 0.05),而非活动期组和正常人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1.56,P > 0.05)。SLE患者外周血B细胞c-FLIP的表达与SLEDAI、ESR、C反应蛋白、ANA 滴度均呈正相关(P均 < 0.05);伴有WBC减少的36例SLE患者中c-FLIP的表达与WBC的数目呈负相关(P < 0.01)。伴有狼疮肾炎的23例SLE患者的外周血B细胞内c-FLIP的表达(3.04% ± 1.09%)明显高于30例不伴狼疮肾炎者(1.76% ± 1.09%)(t = 4.23,P < 0.05)。SLE患者c-FLIP的表达与血清中IL-4和IL-10的水平均呈正相关(P均 < 0.01)。结论 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B细胞c-FLIP高表达,且与SLE病情严重程度正相关。同时其表达水平与SLE患者血清中IL-4和IL-10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SLE患者B细胞分化和B7相关蛋白-1(B7RP-1)在B细胞上的表达.方法 用三色流式细胞仪检测23例初发SLE患者和16例正常人对照浆细胞、记忆性B细胞、原始B细胞的百分比,并检测三类B细胞上B7RP-1的表达量;同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进行SLE疾病活动度指数(SLEDAI)评分,分析疾病活动度与B7RP-1表达水平的关联.结果 活动期和非活动期SLE患者浆细胞所占比例较正常人对照显著增加(P<0.01),且活动期高丁非活动期(P<0.01);相对于正常人对照,活动期SLE患者记忆性B细胞所占比例减少(P<0.01),非活动期同正常人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原始B细胞所占比例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LE肾炎组浆细胞所占比例高于非肾炎组(P<0.05),记忆性B细胞和原始B细胞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LE患者B细胞B7RP-1表达(46.5l%)低于正常人对照组(63.75%),且三种类型B细胞B7RP-1表达量均低于正常人(P<0.01),但活动期和非活动期患者B7RP-1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LE患者B7RP-1的表达同疾病活动度无父联(r=0.035,P>0.05),狼疮肾炎和非狼疮肾炎组B7RP-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浆细胞所占比例增加,B7RP-1的表达下降,可能与SLE的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狼疮肾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狼疮肾炎患者(36例)和正常对照组(20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内NF-κB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狼疮肾炎患者NF-κB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病情活动期患者NF-κB的表达水平高于病情缓解期患者(P<0.05);治疗后NF-κB的表达明显下降.结论:狼疮肾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的表达水平可作为判断SLE病情活动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及其细胞因子的改变。方法用流式细胞仪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SLE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的百分率,FoxP3+分子表达,细胞因子IL-10,TGF-β1的表达。结果 SLE患者活动期组、稳定期组、健康对照组CD4+CD25+T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率分别是(3.57±1.45)%,(5.14±1.63)%,(6.03±1.96)%。活动期患者明显低于稳定期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D4+CD25+FoxP3+T细胞、CD4+CD25-FoxP3+T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率,活动期患者明显高于稳定期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25+FoxP3+T细胞与疾病的活动指数(DAI)正相关(r=0.659,P<0.05);而CD4+CD25-FoxP3+T细胞与DAI无统计学相关性(r=0.184,P>0.05)。活动期患者CD4+CD25+IL-10+细胞明显高于稳定期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然而CD4+CD25-TGF-β+细胞在活动期患者、稳定期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中Tr细胞数量减少,分泌的IL-10增加,TGF-β减少,可能导致细胞免疫抑制功能减弱,自身免疫耐受平衡被打破,出现激活的自身反应性T细胞增多;此外,T淋巴细胞激活增多,还可辅助B细胞产生更多相关抗体,表现出多种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表达。方法 应用双色荧光抗体染色技术经流式细胞仪检测了33例SLE患者和16例正常人对照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表面ICOS的自然表达水平,同时收集SLE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并用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来判定SLE患者疾病活动程度,比较分析不同组别SLE患者ICOS表达水平与SLEDAI的相关性。结果 活动期SLE组T淋巴细胞ICOS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P<0.01)和非活动期SLE组(P<0.01),非活动期SLE组与正常人对照组T淋巴细胞ICOS表达水平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组与非活动期组SLE患者T淋巴细胞ICOS表达水平均与SLEDAI呈显著正相关(r=0.71,P=0.001、r=0.56,P=0.03)。结论 活动期SLE患者T淋巴细胞ICOS表达增高,ICOS可能与SLE的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抗热休克蛋白(HSP)70和HSP60抗体水平及与病情活动的关系.方法 采用Western印迹-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检测了60例SLE患者和45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抗HSP70、HSP60抗体水平和采用ELISA方法检测EB病毒抗体水平.结果 SLE活动期患者抗HSP70和HSP60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稳定期组,稳定期组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活动期的狼疮肾病患者抗HSP70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狼疮肾病组;SLE患者中EB病毒感染阳性组抗HSP70和HSP60抗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EB病毒感染阴性组.结论 抗HSP70和HSP60抗体可能在该病的发生与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SLE患者血清IL-15水平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IL-15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42例SLE患者和20例正常人外周血IL-15的水平、活动期与非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IL-15的水平,按常规方法检测了血清补体,抗ds—DNA抗体,抗ENA抗体谱,免疫球蛋白IgG、IgM、IgA等指标。结果:与正常人相比,SLE患者血清IL-15水平增高(P〈0.05);且活动期SLE患者血清IL-15水平显著高于非活动期的水平;出现抗ds—DNA阳性、低补体C3血症、高IgG血症的IL-15水平均分别显著高于无上述表现者。SLE患者血清IL-15水平明显升高,且其血清水平与抗ds—DNA阳性、补体低下,高免疫球蛋白血症具有相关性,它可能在SLE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凋亡调控分子BclGL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20例活动期SLE患者(A-SLE)、18例非活动期SLE患者(I-SLE)以及30例健康对照者PBMC的细胞绝对数;用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啶(Annexin V-FITC/PI)细胞凋亡双染试剂盒检测各组PBMC早期凋亡率;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组PBMC中BclGL mRNA的表达量;Western 印迹检测BclGL蛋白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血清中干扰素(IFN)-α水平;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组间非参数Mann-Whitney或Kruskal-Wallis检验,并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SLE患者PBMC中BclGL表达量与细胞凋亡率及临床指标间的相关性。 结果 A-SLE患者外周血中PBMC细胞绝对数[(0.16 ± 0.06) × 109/L]低于I-SLE[(0.27 ± 0.14) × 109/L]及健康对照[(0.34 ± 0.23) × 109/L](均P < 0.01);A-SLE患者PBMC凋亡率(22.6% ± 1.1%)较I-SLE(16.4% ± 0.9%)及健康对照(10.1% ± 0.4%)升高,I-SLE患者也高于健康对照(均P < 0.01);A-SLE患者PBMC中BclGL表达量高于I-SLE及健康对照(均P < 0.01);SLE患者外周血血清IFN-α含量[(32.5 ± 2.2) μg/L]较健康对照[(15.5 ± 1.3) μg/L]增高(均P < 0.01);SLE患者PBMC中上调的BclGL表达与PBMC凋亡率(r = 0.486,P < 0.01)及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抗核抗体(ANA)滴度、IFN-α水平呈正相关(r = 0.496,0.516,0.535,均P < 0.01),与患者补体C3水平呈负相关(r = -0.515,P < 0.01)。结论 SLE患者PBMC中BclGL分子表达上调可能参与SLE患者PBMC的凋亡异常,从而在SLE发病中起作用。 【关键词】 红斑狼疮,系统性; 外周血单一核细胞; BclGL; 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ntibody,ACA)、抗核小体抗体(anti-nucleosome antibody,Anu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免疫球蛋白、补体在狼疮肾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抗心磷脂抗体,线性免疫分析法检测抗核小体抗体、抗Sm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ds-DNA抗体,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结果 ACA、AnuA、抗-dsDNA抗体阳性率在狼疮肾炎组明显高于无肾脏表现组,而且2组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抗Sm抗体在2组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G水平在狼疮肾炎组和无肾脏表现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狼疮肾炎组和无肾脏表现组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体C3、C4水平在狼疮肾炎组和无肾脏表现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且狼疮肾炎组和无肾脏表现组比较也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狼疮肾炎患者ACA、AnuA、抗-dsDNA、IgG、C3、C4 6项指标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9.099,P0.05)。结论 ACA、AnuA、抗-dsDNA、IgG、C3、C4均可以反映SLE患者有肾脏损伤,但是由于作用机制各不相同,此6项指标间无相关性,联合检测可以显著提高狼疮肾炎的确诊率,为早期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17.
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HLA-DR抗原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活化状态。方法 应用双色荧光抗体标记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上HLA DR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 ,活动期SLE患者HLA DR+ 的外周血单一核细胞、B细胞、CD3 + 、CD4+ 、CD8+ 及CD4+ HLA DR+ /CD8+ HLA DR+ 均显著升高。结论 活化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在SLE的发病和疾病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SLE)T淋巴细胞TNFSF7基因启动子区域DNA甲基化状态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离15例活动期SLE患者、15例非活动期SLE患者和15例正常人对照外周血CD4+与CD8+T细胞,并分别提取DNA。采用亚硫酸氢钠测序法对CD4+与CD8+T细胞TN-FSF7基因启动子区域DNA甲基化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在TNFSF7基因启动子区域,活动期、非活动期SLE患者组的CD4+T淋巴细胞的TNFSF7基因启动子序列-600~-300bp区域平均甲基化水平(0.32±0.05,0.36±0.05)明显低于正常人对照组(0.62±0.05,P=0.000),且活动期平均甲基化水平明显低于非活动期SLE患者组(P=0.000)。活动期、非活动期SLE患者组的CD8+T淋巴细胞的TN-FSF7基因启动子序列平均甲基化水平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动期、非活动期SLE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的TNFSF7基因启动子区域处于低甲基化状态,且启动子甲基化水平与SLE的活跃性相关。  相似文献   

19.
Th17在SLE的组织定位和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中的比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产生IL-17的CD4+T细胞(Th17)在SLE患者组织中的定位,以及与狼疮活动的关系.方法 共聚焦显微镜、免疫荧光双标技术、免疫组化和HE染色,分析Th17细胞业群在4例活动期SLE患者和2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中、皮损组织和肺组织中的定位.流式细胞仪检测50例SLE患者和15例正常人对照外周血Th17的比例,RT-PCR检测相关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用ELISA检测血清中IL-17的分泌水平.结果 在活动期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中可见有Th17细胞,其IL-17的荧光强度为(127.6±20.5),明显高于正常人IL-17荧光强度,其值为(40.6±11.1),P<0.001.在活动期SLE患者受损的皮肤组织和肺组织中可见有Th17细胞的浸润,而正常人皮肤未见有Th17细胞的浸润.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中Th17比例明显增加,且与SLE活动指数(SLEDAI)呈正相关.相关细胞因子IL-17A和IL-17F mRNA表达明显增加,血清中的不IL-17水平分泌增加,活动期SLE患者中Th17增加与血管炎的发病呈正相关,经过治疗后Th17随病情缓减而减少.结论 Th17细胞亚群在活动期SLE患者体内扩增,其扩增与SLE活动密切相关,可能参与SLE 血管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抗核小体抗体、抗dsDNA抗体及抗C1q抗体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抗核小体抗体及抗C1q抗体水平,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dsDNA抗体水平。结果活动期狼疮肾炎患者其抗C1q阳性率及三种抗体的协同阳性率显著高于非活动期患者(P0.01);三种抗体均与SLEDAI呈正相关(P均0.05),ROC曲线分析表明抗C1q抗体试验效能优于抗核小体抗体与抗dsDNA抗体。结论三种抗体与SLE及LN的活动度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可较好的辅助判断SLE特别是LN的活动及严重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