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究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在早孕复发性流产(RSA)患者血清中表达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本院产前检查的早孕期妇女102例,根据妊娠结局分为正常妊娠组(46例)、流产组(35例)、RSA组(21例),检测3组孕妇停经6、7、8周时血清HIF-1α、β-hCG、P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RSA组孕妇血清HIF-1α、β-hCG、P水平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3项指标对早孕RSA预测价值。结果:停经6、7、8周时血清HIF-1α水平RSA组最高、流产组次之、正常妊娠组最低,血清β-hCG和P水平RSA组最低、流产组次之、正常妊娠组最高(均P0.05);RSA组孕妇血清HIF-1α与β-hCG呈负相关(P0.05),血清HIF-1α、β-hCG与P均无相关性(P0.05);血清HIF-1α、β-hCG、P联合检测对早孕RSA预测价值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在早孕RSA患者血清中HIF-1α呈高表达,β-hCG、P呈低表达,血清HIF-1α、β-hCG、P联合检测对早孕RSA有较高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任晓坤 《现代保健》2013,(1):101-102
目的:探讨尿β-hCG在异位妊娠中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36例确诊的异位妊娠患者每48h取尿液及血液标本行hCG金标法快速定量检测β-hCG,分别取其前后相邻2个数据的比值,分析尿液β-hCG水平变化比值与血液β-hCG水平变化比值的差异。结果:对于β-hCG水平每48h的变化比值,尿液标本与血液标本的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可采用尿液代替血液标本进行β-hCG水平动态变化的监测,对异位妊娠进行评估或筛查,有利于优生优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早孕6周内伴阴道流血患者的血清学及超声变化特点,探讨生化妊娠的及时诊断特点减少将其误诊为异位妊娠或盲目保胎的过度医疗。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2月该院妇科及产前门诊就诊的,早孕6周内伴阴道流血、阴道超声未见宫内宫外孕囊的患者103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血清孕酮、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基(β-hCG)水平和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等指标,根据孕≥7周妊娠结局分为:宫内早孕组42例、生化妊娠组38例、异位妊娠组23例。结果3组平均血清β-hC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82,P0.01),宫内早孕组大于异位妊娠组(q=591.65,P0.05),当血清β-hCG水平在1 000~2 400 IU/L时,生化妊娠组所占比率为65.79%,生化妊娠组高于异位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20,P0.01),生化妊娠组48 h血清β-hCG上升幅度小于异位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16,P0.01),下降比率高于异位妊娠组(χ~2=18.2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的平均血清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82,P0.01),生化妊娠组大于异位妊娠组(P0.01)。就诊当日及第7日3组间平均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6,P0.01;F=6.40,P0.05),且生化妊娠组较异位妊娠组平均厚度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血清β-hCG2400 IU/L,48 h血清β-hCG水平上升50%尤其呈下降趋势、P72.60 nmol/L及子宫内膜厚度10 mm联合检测作为早孕≤6周时的生化妊娠预测界限,可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相似文献   

4.
李勤  朱丽君  余腊梅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8):2734-2736
目的:探讨孕晚期孕妇血清β-hCG水平变化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诊治的妊娠期高血压孕妇159例为研究对象,以同期正常孕妇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β-hCG,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结果:实验组1血清β-hCG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2和实验组3血清β-hC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正常妊娠组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患者血清β-hCG水平从妊娠28周起至34周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而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血清β-hCG水平在各个孕周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者(P<0.05),在33~34周达到最高,最高时较正常妊娠组孕妇高37.84 ng/ml。结论:妊娠晚期孕妇血清β-hCG水平可作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功能及病情发展的评价指标,应积极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5.
为检查抑制素(INH)A、β-hCG和α亚单位前体蛋白(pro-αC)在妊娠早期血浆中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及确定检查这些激素在预测反复自然流产(RM)患者再次妊娠结果中的作用,进行前瞻性研究,研究在美国RM指导中心进行。选取有妊娠早期RM史的妊娠妇女36例,连续测定其妊娠68,10,12周时血浆中INHA、β-hCG和pro-αC的浓度,其中INHA和pro-αC的浓度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而β-hCG用微粒体酶联免疫法。按最终妊娠结果将患者分为2组,最终妊娠超过20周者为组1(对照组),24例,分娩时平均妊娠38周,组2(流产组)为妊娠未到20周又自发流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能量图超声结合血β-hCG在"妊娠盲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0例尿妊娠实验阳性或弱阳性,孕周约32~42天的早早孕患者检查TV-CD和血β-hCG。结果:宫内早早孕子宫内膜动脉阻力指数(RI)<0.5,宫内早早孕流产型RI>0.5,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宫外早早孕子宫内膜未见明显局限性动脉血流信号,而有一小部分RI>O.5,多数见静脉血流信号或无血流信号显示。48h后复查,宫内早早孕流产组、宫外早早孕组与宫内早早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β-hCG宫内早早孕组与宫内早早孕流产组、宫外早早孕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宫外早早孕组与宫内早早孕流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8h后复查,宫内早早孕流产组与宫内、外早早孕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能量图结合血β-hCG联合应用能预测妊娠的趋向,提示妊娠的着床部位,为临床早诊断、早治疗、避免误诊提供一个有价值的临床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7.
陈泳珊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3):3544-3545
目的:探讨HCG、INH-A与妊高征的发病关系及对妊高征的预测价值。方法:随访125例孕14~20周孕妇的妊娠结局,其中发生妊高征者20例。采用ELISA法测定INH-A与β-HCG。结果:妊高征组血浆INH水平(412.24±50.14)ng/L,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308.34±68.25)ng/L(P<0.05),重度妊高征患者INH水平高于轻度患者。妊高征组孕妇β-hCG水平(1563.25±320.48)mIU/ml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1245.85±296.56)mIU/ml(P<0.05),妊高征组INH-A水平与HCG水平呈正相关(r=0.714,P<0.05)。结论:INH-A、β-HCG水平均能敏感预测妊高征,且妊高征时INH-A和HCG的量呈同步增长,HCG与INH-A联合应用动态检测两者的变化更有利于早期预测妊高征。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血清细胞因子浓度对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1998年11月~2000年6月法国巴黎Hotel~Dien医院妇产科对停经5~9周,经血清β-hCG及盆腔超声图像诊断妊娠72例妇女进行研究。72例中组1为正常宫内妊娠33例,组2流产22例,组3异位妊娠(EP)17例。所有患者均经超声证实,EP诊断最终经病理确诊。抽取血标本用微量测定法及免疫荧光法检测β-hCG和孕酮含量,放免法检测IL-2R,IL-6,IL-8及TNF-α含量。结果:3组患者平均孕龄无差异。血清β-hCG(IU/L)在组1为(37533±30133),明显高于组2(11508±4515)和组3(4106±1762)(P=0.001),而后两组间血清β…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厚度、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雌二醇(E_2)、E_2/孕酮(P)、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诊断早期异位妊娠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南海区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240例早期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将80例正常早孕孕妇分为A组,80例宫内自然流产孕妇为B组,80例早期异位妊娠孕妇为C组,对所有孕妇进行相关生化指标分析,并电话随访早期妊娠结局。结果 C组子宫内膜厚度、β-hCG、E_2、P、CA125水平与A组和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β-hCG水平和倍增时间与A组和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宫内早孕流产62例,难免流产18例,A组无流产。结论早期异位妊娠与正常宫内早孕在子宫内膜厚度、β-hCG、E_2、E_2/P、CA125均存在明显差异,临床中可通过上述指标分析是早期异位妊娠或正常宫内早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监测动态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的含量对异位妊娠诊疗中的价值。方法: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测定异位妊娠组57例、正常早孕组51例、先兆流产组55例血清β-hCG水平,并对异位妊娠组以用药前血清β-hCG的含量是否>2 500 IU/L为界值分为两组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异位妊娠组血清β-hCG含量明显低于正常早孕组和先兆流产组;先兆流产组血清β-hCG下降水平明显高于异位妊娠组;血清β-hCG的含量越高,药物保守治疗有效率越低。结论:早期检测血清β-hCG对异位妊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选择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血清、尿抑制素A(InhibinA)在预测早期先兆流产结局中的临床意义及与孕酮(Proges-terone,P)、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的相关性。方法:观察2007年1月至2007年11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孕5~12周妇女64例,其中20例正常早孕,30例因黄体功能不全引起的早期先兆流产及14例难免流产患者。采用双位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抑制素A、孕酮、β-HCG及晨尿抑制素A。结果:成功妊娠者血清抑制素A、P及β-HCG浓度明显高于失败结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推荐血清抑制素A154.95pg/ml作为预测早期先兆流产保胎成功的有效指标,预测价值高于孕酮和β-HCG。正常妊娠,孕8~10周晨尿中可检测到较低浓度的抑制素A。用黄体酮和/或HCG保胎治疗并不影响母体血清抑制素A、孕酮及β-HCG水平。结论:妊娠早期低浓度血清抑制素A有助于预测先兆流产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当血清抑制素A154.95 pg/ml可作为预测早期先兆流产保胎成功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抑制素A、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糖蛋白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对于先兆流产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3月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孕6~12周先兆流产孕妇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77例经治疗后继续妊娠(妊娠组)、53例发展为流产结局(流产组)。另选取同期正常妊娠至分娩的孕妇80例(对照组)对比三组的抑制素A、β-hCG、CA125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urve,ROC)分析三项指标单独及联合应用预测先兆流产妊娠结局的价值。结果流产组的抑制素A、β-hCG、CA125水平显著低于妊娠组和对照组(P<0.05),妊娠组的抑制素A、β-hC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抑制素A水平预测先兆流产妊娠结局的AUC值为0.833、灵敏度为88.28%、特异度为77.66%;β-hCG水平预测先兆流产妊娠结局的AUC值为0.884、灵敏度为91.63%、特异度为81.95%;CA125水平预测先兆流产妊娠结局的AUC值为0.786、灵敏度为83.77%、特异度为72.67%;三项联合预测先兆流产妊娠结局的AUC值为0.922、灵敏度为95.44%、特异度为89.41%。结论早期检测抑制素A、β-hCG、CA125对于预测先兆流产妊娠结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孕酮检测对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2005年2月~2010年2月期间经手术后病理或阴道彩超证实且停经<8周的120例异位妊娠患者间隔48小时血清β-hCG和孕酮水平,选择同期同孕龄130例早孕妇女作为对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早孕组血清β-hCG平均值及48小时上升幅度均明显高于异位妊娠组(t值分别为2.35、4.22,均P<0.01).早孕组血孕酮平均值明显高于异位妊娠组(t=2.41,P<0.01).将血孕酮值8.97ng/mL作为临界值诊断异位妊娠,其敏感性达84.93%,特异性达90.36%,阳性预测值达90.34%,阴性预测值达88.13%.结论 检测血清β-hCG和孕酮可以明显提高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工授精术后14天妊娠者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及倍增水平对妊娠结局的预测意义。方法收集该院2005年7月-2015年10月人工授精术后255个妊娠周期的资料,回顾性分析术后14 d的血清β-hCG及倍增水平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根据最终随访结果分为不良妊娠和继续妊娠。不良妊娠:生化妊娠组(A组)、异位妊娠组(B组)、早期妊娠流产组(C组);继续妊娠:宫内妊娠单胎组(D组)及宫内妊娠双胎组(E组)。结果术后14 d的血清β-hCG:A组(80.5±22.1)mIU/ml;B组(135.3±80.4)mIU/ml;C组(200.1±100.4)mIU/ml;D组(320.5±160.7)mIU/ml;E组(700.4±200.8)mIU/ml。不良妊娠组术后14 d、16 d血清β-hCG低于继续妊娠组(P0.05),血清β-hCG比值低于继续妊娠组(P0.05)。结论血清β-hCG及倍增水平是预测人工授精术后妊娠结局的有效方法,可早期发现病理妊娠,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先兆流产患者采用血清孕酮以及β-hCG进行定量检测,以此对先兆流产进行临床评估。方法:将200例孕期4-6周早孕者分为正常妊娠组、先兆流产组、流产组,通过电化学发光法对其β-hCG以及血清孕酮值进行相关测定。结果:通过检测分析,先兆流产组以及流产组的β-hCG值和血清孕酮值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流产组的患者经测定之后,其β-hCG及血清孕酮水平明显低于先兆流产组患者β-hCG值、血清孕酮值(P〈0.05、P〈0.001)。结论:临床上预测早期先兆性流产可以通过对妊娠4-6周早孕患者的β-hCG和血清孕酮水平进行临床评估,对临床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关于妊娠终止后,特别是人流后血浆和尿中β-HCG浓度变化的资料很少。然而,对完全或不全流产或残留滋养细胞的正确诊断,了解HCG的消失,将具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为此,作者对28名妇女在早孕人流电吸后两周内,每日测定尿HCG浓度,其中15名妇女还每日测定血浆β-HCG浓度。血β-HCG的测定应用具有0.22±0.04ng/ml灵敏度的RIA药箱,尿HCG的测定应用直接乳胶凝集试验,其灵敏度高(1IU/ml)、快速易看。人流前至人流后第14天测定的血β-HCG,最高的开始浓度为791.6ng/ml,最低浓度为50.5ng/ml,中位数为239.3ng/ml,这些数值可作为人流后β-  相似文献   

17.
米非司酮对早中期妊娠妇女血清生殖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孕妇血清生殖激素的影响。方法:117例妊娠6~24周的孕妇,按孕周分成5组,两次顿服150mg米非司酮后24,48h各采集肘静脉血5ml,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血清E_2、P、β-hCG、hPL、PRL水平。结果:服用米非司酮后E_2显著上升(P<0.001);P在6~7孕周组有下降趋势(P>0.05),余组呈上升趋势(P>0.05);β-hCG在早孕组呈上升趋势,中孕组无明显变化(P>0.05);hPL在各组均呈上升趋势(P>0.05)PRL各组均上升,在早孕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早中孕妇女服用米非司酮后血清生殖激素水平受到影响,米非司酮对胎盘滋养层合体细胞的分泌功能无明显抑制作用。据此推测米非司酮的作用位点在蜕膜和黄体。  相似文献   

18.
米非司酮对早中期妊娠妇女血清生殖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孕妇血清生殖激素的影响。方法:117例妊娠6~24周的孕妇,按孕周分成5组,两次顿服150mg米非司酮后24,48h各采集肘静脉血5ml,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血清E_2、P、β-hCG、hPL、PRL水平。结果:服用米非司酮后E_2显著上升(P<0.001);P在6~7孕周组有下降趋势(P>0.05),余组呈上升趋势(P>0.05);β-hCG在早孕组呈上升趋势,中孕组无明显变化(P>0.05);hPL在各组均呈上升趋势(P>0.05);PRL各组均上升,在早孕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早中孕妇女服用米非司酮后血清生殖激素水平受到影响,米非司酮对胎盘滋养层合体细胞的分泌功能无明显抑制作用。据此推测米非司酮的作用位点在蜕膜和黄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检测人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及子宫内膜厚度与不明位置妊娠(PUL)妇女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妇科门诊及住院部2013年7月~2014年8月就诊及收治的具有"停经、尿妊娠试验阳性"的98例PUL患者的就诊资料,根据妊娠结局分为宫内孕组(37例)、宫外孕组(26例)、自然流产组(35例),对3组患者的β- CG、子宫内膜厚度值及相关激素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早期检测PUL患者的β-hCG、子宫内膜厚度、β-hCG比值、P值、E2值在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外孕组的β-hCG、子宫内膜厚度、β-hCG比值、P值、E2值均显著低于宫内孕组、自然流产组(P<0.05);自然流产组的β-hCG、子宫内膜厚度、β-hCG比值、P值、E2值均显著低于宫内孕组(P<0.05)。结论:对于PUL妇女早期检查β-hCG、子宫内膜厚度对判定宫外孕及流产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血清β-HCG、尿HCG、B超检测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宁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1):3022-3023
目的:探讨血清β-HCG、尿HCG及B超检查对异位妊娠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法对64例异位妊娠与64例正常宫内妊娠(对照组),测定血清β-HCG,并与其尿HCG(早早孕试剂条),B超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4例异位妊娠与64例正常对照组血清β-HCG测定值分别是:2 247.64±1 448.9(U/L)、3 396.1±1 633.5(U/L),异位妊娠血清β-HCG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B超检查的结果阳性率90.62%明显高于检查尿HCG结果的阳性率65.62%,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β-HCG、尿HCG,结合B超检查,能够快速准确地诊断早期异位妊娠,对临床有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