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窒息新生儿胆红素测定及抗自由基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窒息新生儿胆红素测定,以探讨胆红素抗自由基作用。方法:计100例新生儿分为两组,窒息组及正常对照组,各50例;窒息组中分为两组,轻度窒息及重度窒息组,各25例,均于生后第3天抽静脉血,测定总胆红素 。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以引起胆红素脑病 (又称核黄疸 ) ,造成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找出各种致病原因对防治本病有重要意义。新生儿溶血症、感染、窒息、早产等均可诱发本病[1] 。本文对2 10例单胎足月适龄儿进行分析 ,了解母亲分娩时应用催产素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1999年 5月至 10月在我院产科出生的单胎足月适于胎龄儿共 2 10例 ,经以下条件筛选 :①胎龄 37~ 4 2周 ,出生体重 2 5 0 0~ 4 0 0 0g ,生后 1分钟内断脐 ,Apgar评分 1分钟 8分 ,5分钟为 10分 ,生后 6小时内开奶 ,排除新生儿溶血病、…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光疗体位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新生儿最佳光疗体位。方法将182例光疗新生儿随机分成A、B、C三组,光疗过程分成第一个4h、第2个4h、第3个4h三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采用一种不同的卧位,观察新生儿在光疗过程中状态是否安静舒适,或哭闹不安。结果俯卧位与仰卧(或侧卧)位新生儿比较,在第1个4h,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在第2个4h、第3个4h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仰卧位和侧卧位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光疗开始阶段先采用俯卧位,新生儿表现较为安静、舒适,新生儿过一段时间适应后再改成仰卧或侧卧,新生儿甚少哭闹。  相似文献   

4.
5.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0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 ,我们诊治新生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红素血症 10 9例 ,现对其进行综合分析 ,旨在提高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防治水平。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0 9例患儿的诊断均符合新生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标准[1] 。男 6 2例 ,女 4 7例 ;足月儿 74例 ,早产儿 2 7例 ,过期产儿 8例 ;顺产 6 0例 ,剖宫产 4 4例 ,产钳助产及胎头负压吸引 5例 ;出生体重 <2 5 0 0 g 34例 ,2 5 0 0~ 4 0 0 0 g 6 4例 ,>0 0 0 g11例 ;日龄 <7d 86例 ,≥ 7d 2 3例。血清总胆红素 (TBIL )均 >2 0 .6 μmol/L ,其中2 2 0 .6~ 342 .0…  相似文献   

6.
探讨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的方法,促进母乳喂养。方法 实验组新生儿分别采用3种方法降高胆红素血症:1一次性辅乳器添加1 0 %葡萄糖,2脉冲式乳房按摩仪促进乳汁分泌;3食疗法促进胎粪排泄。对照组新生儿采用常规纯母乳喂养。结果 3种方法均有效地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 .0 1 )。结论 3种方法能减少胆红素的肝肠循环,有效降低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血清前白蛋白关系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常见症状之一 ,发病率逐年增高 ,由于能损伤多系统脏器 ,尤其中枢神经系统 ,因此越来越被关注。我们于 1997年 6月~ 2 0 0 1年 4月探讨了高胆红素血症(高胆 )和血清前白蛋白的关系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72例新生儿高胆均为生理性黄疸发展所致 ,排除窒息、溶血、感染、早产所致的黄疸 ,男 39例 ,女 33例 ;日龄 15~ 2 8日 ;体重 2 .7~ 3.8kg。凡血清胆红素≤ 2 5 5μmol/ L为 A组 ,>2 5 5μm ol/ L为 B组。选择同期 17例 ,日龄12~ 2 6天 ,因“上感”、“腹泻”入院治愈 ,以出院时血清前白蛋…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变化3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早期发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的损害。方法:应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36例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与32例正常新生儿比较。结果:高胆红素血症患儿Ⅰ,Ⅲ,Ⅴ波出现率为87.5%,95.8%,91.7%,而正常对照组100%,其波潜伏期及波间潜伏期均较正常对照延长(P<0.05),随访12例,10例于3-6个月内恢复正常,2例分别有智力及听力损害,结论:新生高胆红素血症损害听神经及脑干听通路,其损伤大部分可恢复的,持续不恢复有听损害或神经系统后遗症。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病症之一,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可导致胆红索脑病,产生严重后果。现对我院2003年~2006年收治的11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母乳喂养次数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预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原因很多 ,其中肠—肝循环重吸收增加是主要原因之一。新生儿肠腔内的胎便总量约 10 0~ 2 0 0g[1] ,约含有胆红素 80~ 10 0mg ,相当于新生儿每日胆红素产生量的 5~ 10倍[1] 。如胎粪粘稠 ,排出延迟 ,可导致胆红素经肠壁重吸收增加 ,从而发生高胆红素血症。我院在全面创建爱婴医院 ,开展母乳喂养过程中 ,发现有 2 0 %~ 4 0 %的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一周内血清胆红素超过正常生理性黄疸范围。为此 ,我们对 71例纯母乳喂养的正常足月新生儿进行了血胆红素与母乳喂养次数关系的观察 ,提出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一周内…  相似文献   

11.
杜菱 《临床荟萃》1999,14(24):1110-1111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其变迁。方法:分阶段的对我院1991年1月至1月和1997年1月至10月的住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的发病原因进行临床分析对比。结果:1991年1月至10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中前三位依次为感染性因素(39.62%)、围产期因素(26.42%)、ABO溶血病(22.64%)。而1997年1月至10月的统计资料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因素中素上升到首位(40  相似文献   

12.
刘峰  杨蓉 《临床医学》2005,25(8):23-24
目的探讨20项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与高胆红素血症的关系,了解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行为神经的影响。方法对65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运用NBNA。结果①当血清胆红素水平≥205μmol/L,对NBNA即有显著影响(P>0.01,血清胆红素≥342μmol/L,测出NBNA评分呈明显直线相关关系(r=0.841,P<0.01);②溶血或感染所致高胆红素血症NBNA评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③高胆红素血症主要影响患儿的视听定向能力。结论提示高胆红素血症影响新生儿行为神经,对血清胆红素≥342μmol/L,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以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由于血中胆红素浓度升高造成皮肤及巩膜的黄染。新生儿时期胆红素易透过血脑屏障,有可能引起部分新生儿发生胆红素脑病,导致远期智力低下、听力损害及神经异常。采取合理治疗与积极护理措施,对预防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具有重要作用。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儿科收住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07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一种临床现象,主要表现为皮肤粘膜及巩膜发黄,某些重症黄疸,能导致神经细胞中毒性病变,甚至可以危及患儿生命。根据血清胆红素浓度及持续时间的不同可分为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后者又称为高胆红素血症。临床报道有20%~30%的新生儿会出现可见性黄疸。近年来,由于母乳喂养的推广及其他原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明显增高。我院自儿科住院部成立两年以来,采用经皮测胆仪(TCB)对新生儿黄疸进行动态监测,有利于早期发现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更好的对患病新生儿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血清酶学改变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斌  何亚薇 《华西医学》2003,18(3):366-367
目的:了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心肌酶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住院的63例高胆新生儿为治疗组同期门诊体检的健康新生儿20例作对照组行血清心肌酶检测,并作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心肌酶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肌酶改变与黄疸程度一致。结论:高胆新生儿存在心肌损害,对其应常规作为心肌酶谱及心电图检查,加强对心肌的保护性治疗。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血清酶谱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血清酶谱在高胆红素血症患者中的意义,我们对56例高胆红素血症患者作了血清AST、HBDH、LDH、CPKMB测定,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56例,男30例,女26例,年龄1~21天,黄疸时间1~16天,其中败血症16例,脐炎10例,新生儿肺炎8例,ABO溶血5例,头颅血肿5例,脓疱疹4例,母乳性黄疸4例,围产期因素(催产素应用等)4例。按血清总胆红素高低分成2组:轻度组30例,BILIT<256.5μmol/L;重度组26例,BILIT≥256.5μmo…  相似文献   

17.
苯巴比妥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苯巴比妥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方法:以出生后1天内住院的180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预防组于生后24小时内给予苯巴比妥5mg(kg.d),每日2次口服,疗程3天,对照组不同苯巴比妥,用经皮胆红素测定仪测定胆红素,比较两组胆红素的变化。结果:预防组总红素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预防组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为27.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8.9%(P<0.01)。结论:生后预防口服苯巴比妥可降低新生儿胆红素浓度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抚触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375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是新生儿出生后最常见的临床问题。导致高胆的病因和诱因很多,且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新生儿高胆的病因及诱因,本文就我院1991年1月~1994年12月收治的375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进行病因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男252例,女123例,男:女为2:1。其中未成熟儿1名例,足月小样儿3例,入院时日龄最小半小时,最大25天。1.2诊断标准:血清总胆红素:足月儿>205nmol/L,早产儿>255pmol/L。血清直接胆红素>34pci/L。1.3黄疽出现时间:生后24小时内出现货…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期干预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期干预方法.方法 选择2007~2009年经社区访视的肉眼判断为黄疸的193例阿氏评分为10分的足月新生儿中,来院就诊的经生化检测诊断为高胆红素血症的172例新生儿(已除去胆红素测定为正常值的21例)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97例,对照组75例作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 干预组经早期干预后,其黄疸消退人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而黄疸减轻人数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及早干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以使新生儿尽快消除黄疸或减轻黄疸,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住院率和高胆危重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