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胃管置入时需将胃管通过鼻腔插入,然后用胶布将胃管固定在患者面颊上才可使用。由于胃管置入时间长,难免会出现胃管滑脱,进行胃管二次插入,不仅造成患者痛苦,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医护人员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胃管固定的改进,但是总是脱离不了胶布,而胶布长时间贴在患者面部,容易产生不良刺激,甚至胶布过敏。针对以上缺点,笔者设计了一种带定位套的胃管,使患者无需接触胶布贴面即可固定好胃管,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巧用输液贴     
曹倩  宋敏 《护理研究》2008,22(8):2114-2114
静脉输液是最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穿刺成功后传统固定方法是先用1条胶布固定针柄,然后再用带无菌棉的胶布固定穿刺部位,最后用1条胶布固定输液管,此种固定方法易在固定穿刺部位时跨越无菌区造成污染,随着近几年输液贴在临床工作中的广泛应用,我科多次应用一种简便、安全的固定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患者透析完毕后,穿刺部位传统处理方法是用纱布垫覆盖针眼,胶布缠绕固定。这样固定易造成揭胶布时皮肽损伤及胶布摩擦移位、针眼出血。我们研制了一种母子扣松紧带代替胶布,避免上述现象发生,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留置胃管是临床常用护理操作,若不能妥善固定则容易造成胃管移位、滑脱,甚至可能因胃液反流造成窒息.以往胃管固定多采用胶布,但对胶布过敏者或在患者鼻部皮脂腺分泌旺盛、面颊部出汗、下床走动时,固定的胶布因黏度下降、固定处松动很容易脱落,进而导致胃管脱出,患者烦躁不安时也可能自行拔管,由此增加了患者再次插管的痛苦,无形中也增加了护理人员工作量.现介绍一种双耳挂式胃管固定法,可弥补以上不足,  相似文献   

5.
茅焕美 《护理与康复》2009,8(9):810-811
手外伤术后患肢正确安置,有利于静脉及淋巴回流,减轻肿胀。手外伤腹部皮瓣转移术后,要求用粘膏粘贴固定肢体,临床一直用胶布或绷带固定患肢,用胶布固定时,患者感觉局部闷胀、不舒适,出汗时胶布易脱落,部分患者可出现皮肤过敏情况;绷带固定时,由于绷带材质松散,易影响固定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手背、足背静脉输液时,按常规固定法将3~4条胶布固定头皮针后,如患者在不经意间活动穿刺侧肢体时,易牵拉输液头皮针致固定胶布扯脱,重新粘贴增加护士工作量,如果牵拉至针头脱出重新穿刺造成患者痛苦.现采用以下方法避免了以上问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临床工作中大面积压疮患者越来越多,这类患者大多是一些长期卧床不能自主翻身的年老体弱者,压疮部位多见于尾骶部,面积达10~12cm或13~15cm以上。由于压疮面积大,我们在为其疮面包扎固定时存在一定的难度。如在几块纱布外厩用数条胶布粘贴,翻身时由于胶布粘性问题会造成敷料脱落;有的患者则对胶布过敏,使周边完好皮肤发红、起水疱、破皮等。  相似文献   

8.
临床静脉输液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手背部汗毛多的病人,在输液时,常规的固定方法为四条胶布固定法,由于病人手背部多汗毛,开始由于胶布接触皮肤不多,粘贴不牢,经过保暖加温,胶布粘性增大,固定稳妥。但是,输液完毕拔针时,因胶布粘性大,不容易揭掉胶布,用力时常会粘掉汗毛,引起患者疼痛。为此我们选用外科固定头部伤口底弹力绷带来固定输液穿刺部位,效果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气管插管患者插管成功后常规用宽胶布固定,但在临床实践中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1)患者面部皮肤油脂多或出汗后,胶布易失去黏性而脱落,从而失去固定插管的作用。(2)胶布容易被呼吸道分泌物或汗液污染,污染后不易清洁,经常更换既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又容易造成气管插管移位甚至脱出。(3)有些患者对胶布过敏,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皮疹。(4)胶布粘贴时间过久,在撕拉时易造成皮肤破损。针对这些问题,2006年5月起我们改用穿有压脉带的棉质布带固定插管,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留置胃管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常用的护理操作,以往均采用胶布固定。但由于患者皮肤汗液分泌或躁动等原因,易使胶布固定不牢而致胃管脱出;且长期鼻饲者频繁更换胶布,极易造成皮肤不适或损伤。我科自2004年来采用绷带打节法固定胃管,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少数病人对胶布即氧化锌橡皮膏.过敏而引起过敏性皮炎。过敏部位在胶布接触皮肤表面.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发痒。皮疹,严重时可有全身反应。贴胶布的时间越长.次数越多.反应就越重。目前.在为病人进行静脉输液时,匀使用胶布固定头皮针。对胶布易过敏的病人.我们采取以下方法:l用绷带固定头皮针在静脉输液时尽量使穿刺点选在比较容易固定的部位。例如;前青.手背.足背.若穿刺点在手指时.可在手指下面放一个与手指宽度相等或略小.长度与手指相等的硬纸壳,以限制其活动.避免造成2次穿刺。然后再用绷带固定。因为用绷带固定头…  相似文献   

12.
胃管固定方法改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管的固定目前多用胶布粘贴固定法固定,该法虽较简单,但因胶布存在许多弊端,如胶布遇热、汗液时其粘贴剂溶化,造成污垢聚积、松脱,且易引起皮肤过敏,影响病人舒适,从而导致非计划性拔管时有发生。为了解决上述因素的困扰和减少病人的痛苦。我科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胃管固定方法进行改良,可明显减少以上不足,在应用过程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当病人烦躁不安或不慎针头滑出血管外时,我们必须拔出针头重新穿刺,如果胶布交叉固定针头.交叉粘贴在针柄上的胶布不易揭开,如果针头在病人血管内时就揭开交叉的胶布,针头易刺激血管壁,病人感到疼痛;如果先使胶布离开病人的皮肤,拔出针头后再揭开交叉的胶布,针头抖动,针头上的药液或血渍溅在工作人员的手上,造成护理人员的手被  相似文献   

14.
鼻导管吸氧法及鼻饲操作在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十分广泛,而传统的固定方法是用普通的布胶布在鼻翼处及面颊处交叉固定。固定时难度较大且胶布与导管的接触面积小导管容易松脱,尤其是患者有汗液或呕吐物时更易脱管,此种固定方法布胶布与皮肤的接触面积大,由于布胶布的刺激性较大,容易引起皮肤过敏和损伤,尤其是对于婴幼儿,而且留下的粘贴痕迹难以去除。因此这种固定方法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潜在的护理危险,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不便。  相似文献   

15.
胃肠减压、鼻饲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护理技术,用常规方法固定胃管,胶布粘贴很多,且留置胃管患者往往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污染后不易更换,不仅患者不舒适,且往往因患者出汗、胶布质量等原因,胶布固定不牢至胃管脱落,有时因患者改变体位或离床活动时,因负压瓶的重力作用导致胃管脱落,造成重复置管给患者增加痛苦和经济负担,对胃癌根治术或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甚至会造成吻合口瘘等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6.
章雪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32):8049-8049
留置胃管的患者临床上通常都采用胶布固定胃管,由于皮肤汗液分泌或患者活动等原因使用胶布固定不牢而导致胃管脱出,并且长期留置胃管的患者和皮肤对胶布过敏的患者,很容易造成皮肤不适或损伤。我科自2005年以来采用瓶塞固定法固定胃管,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李辉娥 《护理研究》2006,20(4):1008-1008
传统的头皮针固定方法是4条胶布固定法,由于一次性纸胶布粘性很好.前三条胶布常常粘在一起很难揭开,拔针时致针头晃动.病人感觉刺痛不适;病人手臂在被筒内活动时,容易勾挂头皮针细管回绕部分,造成针头上翘或针尾抬高,针尖刺破血管壁,结果既费时、费力,又不美观,也造成了一定的浪费。自2005年5月-2005年11月.改进了头皮针固定方法,临床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静脉输液针头固定法的改进与吸痰管冲洗液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静脉输液交叉固定针头法不可取当病人烦躁不安或不慎针头滑出血管外时 ,我们必须拔出针头重新穿刺 ,如果胶布交叉固定针头 ,交叉粘贴在针柄上的胶布不易揭开 ,如果针头在病人血管内时就揭开交叉的胶布 ,针头易刺激血管壁 ,病人感到疼痛 ;如果先使胶布离开病人的皮肤 ,拔出针头后再揭开交叉的胶布 ,针头抖动 ,针头上的药液或血渍溅在工作人员的手上 ,造成护理人员的手被污染 ,不利于护理人员的自我保护 ,也易造成针头污染 ,所以交叉胶布固定针头不可取。可把针头刺入静脉后 ,左手固定针头 ,右手拿一无菌棉球盖在针眼上 ,用一胶布横着固定…  相似文献   

19.
食管、胃手术后须留置胃管行胃肠减压且留置时间长5d~10d。若用传统胶布固定法。胃管常在病人咳嗽、鼻涕流出、活动或雾化吸入时胶布变湿无黏力而脱出,易造成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给病人造成极大的伤害。我科2003年8月-2004年6月对35例食管、贲门癌术后病人采用棉线绳及胶布双重固定法,无一例脱出,且病人无不适。  相似文献   

20.
在使用老式交叉胶布粘贴法固定头皮针静脉输液患者时,由于老式输液粘贴胶布的方法在拔针及按压出血点的方面有些不便,我们对胶布粘贴法进行了改进,临床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