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抽动障碍的病因及同笑合剂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06年6月就诊的儿童抽动障碍8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短暂性抽动障碍23例,慢性抽动障碍38例,多发性抽动症24例。短暂抽动障碍23例应用同笑合剂+肌苷治疗,症状完全控制的时间:1个月8例,2个月6例,另9例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慢性、多发性抽动障碍62例症状完全控制时间:2周以内12例,1个月24例,2个月15例,3个月9例,另2例症状改善。结论抽动障碍与遗传因素、神经递质、器质性因素、感染因素、社会心理精神因素、饮食因素有关;肌苷+同笑合剂是短暂抽动障碍早期治疗以及慢性抽动障碍的辅助治疗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强化健康教育在抽动宁颗粒治疗小儿抽动障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近2年本院90例小儿抽动障碍患儿,给予抽动宁颗粒治疗。平行对照法分组:对照组45例治疗期间行常规健康宣教,研究组45例则行强化健康教育。比较2组康复效果。结果研究组家长健康知识知晓率(98%)高于对照组(82%);研究组患儿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6%)高于对照组(80%)(P<0.05)。结论小儿抽动障碍患儿采用抽动宁颗粒治疗期间实施强化健康教育,可提升家长健康知识知晓率,改善患儿服药依从性,保障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抽动障碍患者血清锌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抽动障碍(ticdisorders)患者血清锌水平并探讨血清锌测定的意义。方法测定19例抽动障碍患者(病例组)空腹血清锌浓度,并与20例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病例组血清锌为(12·04±1·07)μmol/L,对照组为(13·21±1·13)μmol/L,两组血清锌均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抽动障碍患者存在低血锌,推测低锌与抽动障碍的发病机制有关,治疗时应予考虑。  相似文献   

4.
男孩聪明,还是女孩聪明?这历来是个有争议的问题。不少人认为男孩比女孩聪明,他们的论据是脑力劳动者男性多,世界上有成就的人大多是男性。也有人认为女性聪明,因为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女孩在学习上进步快,表达能力强,成绩也比男孩好。  相似文献   

5.
儿童多动症又叫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综合征(ADHD),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一种以行为障碍为特点的神经综合征.患病率为1.5%一10%.  相似文献   

6.
耳鼻咽喉科首诊儿童抽动障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立新  马文霞 《河北医药》2010,32(17):2405-2406
儿童抽动障碍是以运动性抽动伴发声性抽动为特征的一组神经精神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化,病情可以缓解和加重交替出现,首发症状常以不自主的眼部、鼻部的抽动,频繁的于咳、清嗓、咽喉部异响等而首诊于耳鼻咽喉科,作为耳鼻咽喉科医师应当引起重视。2005年10月至2008年5月有儿童抽动障碍患者28例首诊于我科,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可乐定透皮贴剂治疗抽动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1例抽动障碍病儿应用可乐定透皮贴剂治疗,疗程4 wk。于治疗前及疗程1,2,3,4 wk末体检并用耶鲁大体抽动严重程度量表评价症状变化。结果:总体显效时间为1 wk,对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显效时间无显著差别。经过4 wk治疗,有效率为81%。对心率的影响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结论:可乐定透皮贴剂治疗抽动障碍有效而安全。  相似文献   

8.
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氢核磁共振谱、碳核磁共振谱、质谱、热重和差热分析、粉末X-射线衍射、比旋度、液-质联用等方法研究了瑞格列奈的化学结构,并对所得图谱和数据进行解析,结果与文献一致.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小儿智力糖浆治疗儿童短暂性抽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短暂性抽动障碍患儿,以等量电脑随机法分成A组及B组,每组50例。A组患儿予以托吡酯片治疗, B组患儿在A组基础上添加小儿智力糖浆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YGT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 B组患儿YGTSS评分分别为(32.38±7.71)、(18.71±5.68)分,均低于A组的(35.84±8.57)、(23.34±6.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临床总有效率96.00%高于A组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智力糖浆治疗儿童短暂性抽动障碍的疗效显著,同时可提升治疗安全性,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金珊  方向  谢道俊  鲍远程 《安徽医药》2017,38(8):966-968
目的 研究肝型Wilson病儿童智力结构及心理行为学的特点。方法 选取安徽省中医院脑病中心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0例肝型Wilson病患儿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4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中国修订的韦氏儿童智力测验量表(C-WISC)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分别对两组儿童进行测验,比较两组儿童的智力结构及心理行为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儿童智力结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在多动、强迫性、交往不良、违纪、攻击性、社交退缩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型Wilson病患儿智力总体水平与正常儿童无差异性;而其心理行为存在多方面的异常,主要表现为多动、强迫性、交往不良、违纪、攻击性、社交退缩。  相似文献   

11.
吕红艳 《药学研究》2022,41(6):410-413,420
氟哌啶醇为一种重要的抗精神分裂药,临床上用于治疗精神疾病引起的行为冲动和焦虑等症状,但单独使用该药物治疗的总有效率较低,与其他类型药物联合用于精神疾病的治疗往往具有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本文就近年来关于氟哌啶醇联合用药治疗儿童抽动障碍及精神分裂症的情况进行综述,探讨氟哌啶醇联合用药用于儿童抽动障碍及精神分裂症方面的研究进展,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唐洪丽  刘放南 《江苏医药》2003,29(10):725-727
目的 了解抽动障碍患儿血兴奋性氨基酸中谷氨酸(GLU)、天门冬氨酸(ASP)水平现状及其与行为心理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了48例抽动障碍患儿血浆GLU、ASP水平,其中暂时性抽动13例,慢性运动性抽动20例,抽动-秽语综合征15例;并对其家庭状况和相关行为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1)48例抽动患儿血浆GLU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慢性运动性抽动组和抽动-秽语综合征组患儿血浆GLU、ASP分别与对照组和暂时性抽动组比较,结果发现前两组血浆GLU水平明显高于后两组(P<0.05、P<0.01);各组血浆ASP水平无显差异(P>0.05)。(3)抽动障碍患儿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精神紧张、脾气暴躁等行为心理问题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P<0.05)。(4)抽动组血浆兴奋性氨基酸(EAAs)与多动注意缺陷障碍发生率呈正相关。结论 (1)儿童抽动障碍存在EAA水平变化,GLU可能参与抽动障碍的病理生理过程。(2)EAA与抽动障碍所致的部分行为心理问题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儿童抽动症的病因,以指导其治疗。方法对儿童抽动症患儿进行眼科检查、耳鼻喉科检查、鼻窦区摄片、头颅MRI、脑电图、微量元素、肺功能检查及支气管激发试验、气质评价、脑生物反馈检查以发现其病因。结果儿童抽动症的主要病因是精神因素,是躯体疾病后致习惯性抽动,其反复发作与儿童抽动症反复发作易并存。结论积极控制躯体疾病,减少躯体不适因素刺激后出现习惯性抽动,在儿童抽动症的治疗中很重要,临床治疗过程中将儿童抽动症的心理、药物治疗与躯体疾病的治疗同时进行可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针对抽动障碍儿童心理个性进行了研究,以进一步探讨抽动障碍儿童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实验方法,对50例抽动障碍儿童和50例正常儿童进行了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调查,资料使用SPSS11.5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结果显示病例组EPQ得分在P(精神质)、N(神经质)上显著高于对照组,在L(掩饰性)效度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抽动障碍患儿个性偏于神经质和精神质,这些都可能是其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抽动症儿童睡眠习惯及特征,全面了解抽动症儿童的各种表现,为制定全面干预对策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采用儿童睡眠习惯问卷(the Children's Sleep Habits Questionnaire,CSHQ)中文修订版对59名抽动症儿童进行睡眠调查并与有61名正常儿童的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其睡眠特征.结果 抽动症儿童在睡眠阻抗、入睡时间、睡眠焦虑、异态睡眠、夜醒及白天嗜睡各层面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P<0.05);两组儿童在睡眠呼吸障碍及睡眠时长层面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正常儿童,抽动症儿童更多的出现各种睡眠问题,需要在寻找病因及治疗干预时给予相应关注.  相似文献   

16.
周红亮  陈洁  章建英  杨伏猛 《安徽医药》2024,28(6):1208-1211
目的探究儿童抽动障碍与肠道菌群及炎症反应、免疫指标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 2022年 1月至 2023年 6月收治的 69例儿童抽动障碍病儿作为试验组,并选取 69例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小儿肠道菌群及炎症反应[白细胞介素 -6(IL-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免疫指标[分化抗原( CD)3+、CD4+、CD8+],同时分析试验组病儿美国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 YGTSS)评分与肠道菌群、炎症反应和免疫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病儿双歧杆菌水平低于对照组[( 7.15±0.98)IgCFU/g比( 9.24±0.85)IgCFU/g],大肠埃希菌水平高于对照组[( 7.19±0.77)IgCFU/g比(6.29±0.81)IgCFU/g](均 P<0.05);试验组病儿血清 IL-6[( 3.45±0.39)ng/L比( 1.44±0.31)ng/L]和 TNF-α[( 10.24±1.31)ng/L比(5.43±1.29)ng/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 P<0.05);试验组病儿 CD3+[( 57.99±1.32)%比( 62.08±1.27)%]和 CD4+[( 41.87±1.23)%比( 48.25±1.18)%]水平低于对照组, CD8+(36.77±1.39)%比( 31.85±1.27)%]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双歧杆菌水平、 CD3+和 CD4+水平与 YGTSS评分呈负相关( r=0.57、0.66、0.67,均 P<0.05),大肠埃希菌水平、 IL-6、 TNF-α和 CD8+水平与 YGTSS评分呈正相关( r=0.68、0.68、0.62、0.59,均 P<0.05)。结论儿童抽动障碍病儿存在明显的肠道菌群及炎症反应、免疫指标异常,其病情程度与肠道菌群及炎症反应、免疫指标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系统评价儿童抽动障碍随机对照试验的安慰剂效应,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 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中关于儿童抽动障碍随机对照试验(RCT)中英文文献,检索时间均从各数据库创建至2021年11月。使用R软件对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抽动总分(YGTSS-TTS)、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总分及基于其定义的有效率进行定量资料或定性资料的Meta分析,探索影响安慰剂效应的因素,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共纳入11项RCTs,安慰剂组总样本量606例。对于YGTSS-TTS变化均值及其有效率,Meta分析结果分别为7.2[95% CI(6.23,8.18)]和36%[95% CI(28%,45%)];根据有效率的不同定义阈值(减分率≥25%、≥30%和≥50%)做亚组分析,其合并效应值分别为48%[95% CI(43%,53%)]、42%[95% CI(35%,49%)]和20%[95% CI(12%,29%)]。对于YGTSS总分及其有效率,Meta分析结果分别为13.89[95% CI(12.4,15.38)]和32%[95% CI(24%,41%)];根据有效率的不同定义阈值(减分率≥30%和≥50%)做亚组分析,其合并效应值分别为40%[95% CI(34%,47%)]和22%[95% CI(14%,31%)]。对各结局指标分别进行了Meta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疾病严重程度和疗程,与安慰剂效应呈正相关。结论 儿童抽动障碍具有一定的安慰剂治疗效应,其安慰剂效应可能与入组严重程度、疗程等因素有关,其效应值随着定义阈值的升高而降低。这些结果,可以为以安慰剂为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和样本量估算,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鲁央南  沈科  叶峰 《中国医药》2014,(9):1359-1361
目的:探讨托吡酯联合静灵口服液治疗抽动障碍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慈溪医院抽动障碍患儿90例,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托吡酯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静灵口服液。采用耶鲁评分表( YGTSS)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量表( ADHD)评价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后运动抽动、发声抽动、功能受损程度、抽动总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8.6±2.8)分比(11.4±3.6)分、(3.0±1.3)分比(4.6±2.9)分、(8±3)分比(11±5)分、(10±4)分比(13±4)分,均P<0.01];注意力缺陷、多动冲动、ADHD总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9±3)分比(12±5)分、(4.2±1.9)分比(6.8±2.7)分、(14±5)分比(18±7)分,均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40/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30/4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吡酯联合静灵口服液治疗抽动障碍患儿可明显降低YGTSS和ADHD评分,疗效优于单用托吡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儿童抽动障碍的临床特点。方法 总结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门诊诊断为儿童抽动障碍的患儿65例,对照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诊断为抽动障碍的65例儿童中,以男性为主,多见于学龄儿童,平均年龄为8.4岁;以眨眼及吸鼻症状多见,各占83%和60%,而精神症状(以多动为主)则作为伴随症状出现;出现症状或原有症状加重前2周左右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者42例,占64.5%,其中链球菌感染指标检查异常者10例,占35.7%;本病误诊率极高,总误诊率为52.3%(34/65);神经电生理检查、颅脑MRI检查均未发现异常病灶;可不医自愈。结论 儿童抽动障碍是儿童较为常见的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临床上还没有特征性的诊断指标,临床误诊率极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