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混合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otal anomalous pulmonary venous connection,TAPVC)的经验。方法 2006~2018年,我院共完成51例混合型TAVPC患者(排除合并单心室、法洛四联症等患者)的外科治疗,其中男35例、女16例,中位年龄102.0(59.0,181.0)d,中位体重5.0(4.1,6.4)kg。根据解剖形态将患者分为3类:3+1型(38例,3支肺静脉回流入同一个部位,而另一支肺静脉回流另一侧部位);2+2型(9例,两侧的肺静脉分别回流入不同的位置);怪异型(4例,无法归入以上两类的怪异解剖类型)。结果无患者院内死亡,中位随访时间41.0(18.0,86.5)个月。术后发生肺静脉梗阻10例。Kaplan-Meier生存曲线示3种类型术后肺静脉梗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9)。Cox分析发现术前肺静脉梗阻与术后肺静脉梗阻明显相关(P=0.024)。结论混合型TAPVC解剖形态多变,需要个体化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 (TAPVC)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 ,以混合型TAPVC所占的比例最低。 1976年 2月至2 0 0 1年 8月 ,我们手术治疗TAPVC 10 8例 ,其中混合型 3例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例 1、例 2均为男性 ,年龄分别为 7岁、10岁。活动后心悸、气短。查体 :发绀、杵状指。胸骨左缘第 2、3肋间可闻及 2 /VI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 ,第 4、5肋间闻及双期杂音 ,P2 分裂。心电图均示电轴右偏 ,右心室肥厚 ,右心房肥大 ,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X线胸片示双肺血多 ,肺动脉段突出 ,心尖圆钝 ,右二弓突出 ,心胸比率分别为 0 …  相似文献   

3.
38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总结38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外科治疗经验。资料和方法:38例中男17例,妇女1例。年龄2个月 ̄22岁,3岁以内婴幼儿12例。体重4.5 ̄36.0kg。心上型20例、心内型15例、混合型3例。全组均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将完全性异位引流的肺静脉直接或通过房间隔缺损隔入左房。结果:手术死亡3例(7.9%),其中2例术后严重心律失常、1例多次缝合止血致吻合口狭小。术后并发心律失常12例、呼吸道感  相似文献   

4.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外科治疗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年11月至1995年12月外科治疗11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病人,其中心上型7例,心内型4例。术后死亡1例。术后10例生存者心功能较术前明显恢复,无远期吻合口狭窄和肺静脉梗阻发生。UCG检查发现右房、右室内径较术前明显缩小(P≤0.000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增大(P<0.002),心脏指数和射血分数较术前明显提高(P<0.0001);左房内径略有增大但无统计学意义,共同肺静脉干术后无明显变化。结论:TAPVC外科治疗成功的关键取决于术前左心室发育及其顺应性;手术吻合口通畅和无远期吻合口狭窄或肺静脉梗阻  相似文献   

5.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外科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外科治疗的进展马旺扣综述汪曾炜审校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约占“先心病”发病率的1.5%~3.0%,其中75%~80%病儿在1岁内死亡[1,2]。因此,必须及早手术治疗。解剖类型Edmunds统...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介绍一种改良Sutureless技术及其治疗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阜外医院小儿心外科2014—2019年行改良Sutureless技术治疗11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7例,中位手术年龄1.4(0.3,27.0)个月,中位体重4.3(3.5,8.5)kg。心上型6例(54.5%)、心下型5例(45.5%)。术前重度肺动脉高压5例(45.5%),术前肺静脉梗阻3例(27.3%)。并将其手术治疗结果与同期行传统手术方法治疗的10例患儿进行比较。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12(1~65)个月。随访期间,改良Sutureless组未出现死亡及术后肺静脉梗阻事件,在围术期资料及免除再梗阻等方面均较传统手术组显示出优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Sutureless组术后生存优于传统手术组(P=0.049)。结论 包括“先部分缝合再切开”及“肺静脉内膜外翻扩大开口”等创新点的改良Sutureless技术,是一种治疗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安全可靠的方法,术后近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无内膜接触缝合(Sutureless)手术和传统手术纠治心下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otal anomalous pulmonary venous connection,TAPVC)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9年4月于我院行手术纠治的46例心下型TAVPC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合并单心室、法洛四联症等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传统手术组和Sutureless手术组。传统手术组35例,男28例(80.0%)、女7例(20.0%),中位年龄21(8,42)d,中位体重3.6(3.0,4.0)kg。Sutureless手术组11例,男8例(72.7%)、女3例(27.3%),中位年龄14(6,22)d,中位体重3.5(2.9,3.6)kg。比较两组手术疗效。结果传统手术组死亡5例(10.9%),其中院内死亡4例(8.7%),晚期死亡1例(2.2%)。传统手术组死亡率(14.3%,5/35)高于Sutureless手术组(0.0%,0/1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7)。Cox回归模型分析发现性别(P=0.042)、年龄(P=0.028)、体外循环时间(P=0.007)、主动脉阻断时间(P=0.018)、气管插管时间(P=0.042)是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中位随访时间为18.00(5.00,37.75)个月。术后发生肺静脉梗阻22例,均为传统手术组患者,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对于心下型TAPVC,与传统手术相比,Sutureless手术可以降低术后肺静脉梗阻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全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D)入上腔静脉,临床上非常罕见[1],我们回顾性总结3例手术治疗的经验和教训,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自1981年1月~1995年6月收治TAPVD入上腔静脉3例,男1例,女2例。年龄分别为5岁,13.6岁和15岁。3例患者均有心悸、气喘,易发生上...  相似文献   

9.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总结 18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的外科治疗经验。 方法 全组均在全身麻醉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 ,11例心上型患者除早期 1例经后径法矫治外 ,其他 10例经右心房切口径路矫治 ;7例心内型采用自体心包片将冠状静脉窦口经扩大的房间隔缺损隔入左心房 ,后 5例用 5 - 0 Prolene线连续缝合房间隔粗糙面后再矫治。结果 无手术死亡 ,2例心内型患者术后 6个月和 8个月再次手术 ,发生心律失常 7例 ,一过性肺水肿 2例 ,经治疗均痊愈。 16例随访 4个月~ 5年 ,心功能正常。 结论 提高手术成功率和远期疗效的关键为 :术中吻合口要足够大 ,术后及时处理心律失常、肺水肿和低心排血量 ,心内型矫治时消除房间隔粗糙面可防止术后肺静脉梗阻。  相似文献   

10.
混合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儿 男 ,14个月。查体 :中央性发绀 ,经皮氧饱和度为0 85 ,胸骨左缘第 2、3肋间闻及 1/VI级收缩期杂音 ,P2 亢进 ,心功能I级。心电图示双室大 ,右室为主。X线胸片示肺淤血 ,心影增大 ,右上纵隔增宽。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示多发性房间隔缺损 ,一处近上腔静脉 ,直径 10mm  相似文献   

11.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报道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otal anomalous pulmonary venous drainage)的外科治疗疗效和体会. 方法 27例患者中(心上型19例、心内型8例),18例采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心脏停搏下手术,9例采用心脏不停跳手术.心上型横切右心房和左心房后壁,纵行切开肺总静脉,切口3.5~5.0 cm,与左心房后壁吻合,用自体心包片修补房间隔缺损(ASD),停机后结扎垂直静脉;心内型切开ASD与冠状静脉窦口之间的残余房间隔壁,以扩大ASD,自体心包修补ASD,并将肺静脉异位连接口与冠状静脉窦一并隔入左心房. 结果 结性心律4例,呼吸衰竭3例,全身水肿1例,大量胸腔积液5例;早期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6个月~10年,恢复良好,无吻合口狭窄发生. 结论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手术治疗的关键在于左心房与肺总静脉吻合口应足够大,避免狭窄,该手术对早晚期病变疗效均良好.  相似文献   

12.
外科治疗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3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31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TAPVC)患者的外科治疗经验.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 31例患者均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行TAPVC矫治术.其中心上型16例,心内型13例,混合型2例.所有患者均合并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4例,肺动脉瓣狭窄1例,二尖瓣关闭不全1例,三尖瓣关闭不全15例.结果术后无早期(30 d)死亡,发生并发症8例(25.8%),其中阵发性结性心律1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频发性房性早搏、短阵性房性心动过速1例;肺部感染2例,肺不张1例,气胸1例,左侧膈肌麻痹并肺部感染二次插管1例,均经治疗出院.本组3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8±1.5年.随访期间1例心上型患者于术后8个月死于心力衰竭,生存的30例患者中28例(93.3%)手术效果良好,心功能基本正常,生活工作无明显受限;治疗效果较差2例,为反复发作房性心律失常,经内科治疗无效.结论 TAPVC手术方式的选择依据TAPVC畸形的特点而不同,手术的关键是完全矫治,避免出现远期肺静脉梗阻和心律失常,其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手术治疗经验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为评估影响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D)手术纠治的因素,本组纳入了28例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和15例在深低温停循环下手术纠治者。结果手术死亡4例,死亡率9.3%。随访32例,2例肺静脉回流梗阻分别于术后5个月和2年3个月死亡。结论认为,TAPVD必须早期手术防止肺血管阻塞性病变;术后定期随访;改进手术方法,防止心房内补片粘连所致肺静脉回流梗阻。  相似文献   

14.
心内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 ,因其开口位置不定 ,类型较多 ,给手术带来困难。我院 1981年 4月~ 2 0 0 0年 4月共收治TAPVC 11例 ,其中心内型 7例 ,均经手术治愈。1.临床资料 :本组男 4例 ,女 3例 ;年龄 16个月~ 11岁 ,平均 (5 7± 4 5 )岁 ;体重 9 0~ 2 1 0kg ,平均 (13 9± 4 7)kg。患者均有反复呼吸道感染、活动后气急、发绀、多汗、易疲劳 ,无蹲踞、缺氧史 ;经皮血氧饱和度 76 %~ 94% ;有杵状指、趾 ;胸骨左缘第 2、3肋间可闻Ⅱ~Ⅲ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 ,P2亢进 ;肝右肋下 1~ 5cm。ECG显示 :右心房右心…  相似文献   

15.
右房异构单心室伴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介绍右房异构、单心室伴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的外科治疗经验和TAPVC在右房异构纠治手术中意义。方法 1999年6月于2000年3月手术治疗右房异构、单心室伴TAPVC5例。其中4例为心上型,1例为混合型。所有病儿均施行一侧或双侧的双向腔肺血管吻合术(BCPC),4例同时进行TAPVC纠治术。结果 手术死亡1例,原因为 诊断不明确、体外循环时间过长、术后严重低心排和低氧血症。生存4例术后均无残余解剖梗阻,术后血流动力学稳定,血氧饱和度明显增高,随访结果满意。结论 术前明确TAPVC的诊断对指导手术具有重要意义;右房异构、单心室伴TAPVC在进行分流术时应同时施行TAPVC纠治术。  相似文献   

16.
病儿 女 ,10岁。出生后即口唇发绀、发现心脏杂音 ,反复肺部感染。查体 :血压双上肢 70 5 0mmHg(1mmHg =0 133kPa) ,双下肢 10 0 6 0mmHg。口唇轻度发绀 ,轻度杵状指 ,胸骨左缘第 2、3肋间可闻及 3 VI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 ,P2 亢进。心电图 :电轴右偏 114° ,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 ,右室肥厚。X线胸片示心脏增大 ,心胸比率 0 70 ,主动脉结小 ,肺动脉段突出。多次彩色超声心动图示继发孔房间隔缺损 (房缺 ) ,右向左分流 ,诊断法洛三联症 ,不除外肺静脉异位引流。右心导管造影检查见肺动脉、肺静脉、右房、右室顺序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心上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手术治疗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2019年在本中心行外科手术治疗的98例心上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4例、女34例,中位手术年龄3.0(1.5,7.0)个月,中位体重5.0 (4.0,6.0) kg.术前肺静脉梗阻23例(23.5%).传统手术技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梗阻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新生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TAPVC)不同类型矫治手术方法和预后.方法 1999年至2011年,共收治68例新生儿梗阻型TAPVC急诊手术治疗,平均年龄16天,其中心上型21例,心内型8例,心下型36例和混合型3例.心上型和心下型TAPVC是将肺静脉共汇与左心房后壁作侧侧吻合,心内型TAPVC在心房内将扩大的冠状窦去顶将异位的肺静脉隔入左心房.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2例,占2.9%.随访6个月至3年,经超声心动图随访,肺静脉吻合口均无明显狭窄,血液流速1.10 ~ 1.42 m/s.结论 早期的梗阻型TAPVC的纠治中左心房后壁与肺静脉共汇的侧侧吻合远期效果良好,肺静脉的梗阻情况需要远期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新生儿期心上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D)的手术治疗经验,推广心上法在TAPVD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3年8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新生儿期心上型梗阻型TAPVD患儿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8~28(18.3±7.7)d,体重3.1~4.5(3.57±0.47)kg。全部患儿在全身麻醉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上法矫治术。结果 7例患儿术后早期(1个月内)无死亡。随访3个月至4年,吻合口均保持通畅,无明显肺静脉回流梗阻,中期随访无心律失常及死亡发生。结论心上法矫治新生儿期心上型TAPVD可获得较大吻合口,减少心房内操作,有效降低术后死亡率、心律失常及吻合口再狭窄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预测新生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total anomalous pulmonary venous connection,TAPVC)矫治术预后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05例接受TAPVC手术治疗的新生儿。心上型42例(40%,42/105)、心内型21例(2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