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应用Infiltrator浸壁球囊导管向兔髂动脉壁内导入包被地塞米松 (DXM)的聚乳酸乙醇酸 (PLGA)纳米离子 (NP) ,观察其对血管损伤后内膜增生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实验动物及分组 :4 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 (由郑州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 ,体重 3 0~ 3 5kg ,建立髂动脉损伤模型后随机分 4组 :(1)NPd组 ;(2 )NP组 ;(3)盐水对照组 ;(4)全身用药组。球囊损伤模型的建立和NP局部注射 :3%的戊巴比妥静脉麻醉 (2 5~ 35mg kg)动物。暴露右颈总动脉 ,置 5F鞘管 ,注入肝素钠 15 0IU kg。在X线监视下插入P…  相似文献   

3.
球囊导管局部给药及转基因预防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再狭窄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袁晋青综述高润霖审校急性血管闭塞和后期再狭窄为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的两大难题。其原因部分为机械因素所致,如血管夹层和弹...  相似文献   

4.
比较国产球囊导管和进口Inoue球囊导管对风湿性二瓣狭窄患者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的效果。方法将257例行PBMV治疗患者承机分为两组,其中应用国产球囊导管组207例,应用进口Inoue球囊导管组50例。  相似文献   

5.
球囊导管二尖瓣分离术的并发症北京佑安医院陈义森综述丁薏审校经皮穿刺球囊寻管二尖瓣分离术(PBKC)问世近10年来,成功地治疗了数以万计的二尖瓣狭窄(MS)患者,目前正在国内外盛行推广。虽其近期疗效公认良好,有学者认为可作为大多数MS患者的首选疗法[1...  相似文献   

6.
球囊导管填塞压迫气道治疗大咯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咯血是呼吸系疾病常见症状 ,往往患者出血时情绪非常紧张 ,尤其大咯血对患者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因此 ,临床上快速而有效止血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近年来我们应用纤支镜引导直视下置入球囊导管填塞压迫气道治疗大咯血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1998年 2月~ 2 0 0 1年 5月在我院就诊的咯血病例中选择6 0例符合下列条件者 :(1) 2 4 h咯血量 4 0 0 ml~ 6 0 0 ml以上或一次咯血量达 2 0 0 ml~ 5 0 0 ml或 4 8h咯血量超过 6 0 0 ml;(2 )无严重心、肺功能障碍 ;(3) X线或 CT显示肺部有明显病变 ;(…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Langendorff离体鼠心灌注模型中球囊导管对离体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4组:A组为缺血再灌注组、B组为左心引流组、C组为药物干预组、D组为对照组,每组10只.建立改良Langendorff离体鼠心灌注模型,将大鼠离体心脏置于模型中,A组进行缺血再灌注操作,B组做左心引流效应的干预,C组进行腺苷处理,D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处理.记录干预前、处理后5 min、10 min、20 min、30 min、60 min时心功能指标(LVEDP、LVESP、LVDP,±dp/dtmax).结果各组的血流动力学都有异常,各处理组的心肌收缩能力和舒张能力相对于对照组减弱或者加强,但收缩能力和舒张能力的改变不对称.结论球囊导管使血流动力学曲线的上升支变缓,下降支变陡,对实验数据的准确判断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前,Forgarty双腔球囊导管(导管)广泛用于支气管胸膜瘘和气胸肺漏气所属支气管的定位,由于球囊充气难以控制球囊外径大小,影响了靶支气管定位效果。我们采用Forgarty双腔球囊导管球囊充液方法,并与球囊充气相对照。现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外源性基因在体血管壁中表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带有外源性基因的医用缝合线,缝合于大鼠的颈总动脉,实验证明外源性基因可以在血管壁中表达出相应的蛋白质。外源性基因在缝合血管第7天表达水平最高,且表达可持续3个月以上。提示:缝线法可作为一种在体血管直接转基因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并对比射频导管消融与经球囊超声导管消融犬下腔静脉开口处后静脉壁的近期及远期病理改变,探讨消融术后静脉狭窄的病理机制。方法:对两组共6条杂种犬行下腔静脉造影后分别用射频及超声能量消融下腔静脉开口处,术后30min,4周,12周分别取两组试验犬各1条,重复下腔静脉造影后处死,取被消融处组织制成切片,光镜下观察。结果:下腔静脉造影示射频导管消融组术后30min,3条犬均有下腔静脉不同程度的狭窄,而超声消融组则没有。术后12周时处死的两条犬均有管腔狭窄,慢性期大体标本显示射频导管消融术后可使静脉客壁形成局限的,僵硬的,形状不规则的疤痕,管壁挛缩,而超声组在静脉内壁仅形成光滑的,均匀的,连续的环状损伤,组织学观察均显示不同程度的内膜损伤及增生,全层肌组织破坏并逐渐被纤维组织取代,管壁挛缩,但射频导管消融组改变更明显。结论:射频导管消融与经球囊超声导管消融均可造成血管透壁损伤,术后病理演变过程相似,超声在血管内壁造成的损伤轻微,均匀,呈连续环状,慢性期修复反应较轻,虽有形成管腔狭窄的可能,但较射频导管消融组轻微,且操作简便,效果确切,是较为理想的消融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双球囊导管法腺病毒介导性基因导入犬股动脉的效率及时间曲线。方法 选成年杂交犬 2 0只 ,经股动脉分支逆行插入 7F双球囊导管至髂动脉 ,采用气囊法剥脱血管内皮后 ,充盈双球囊 ,经球囊间侧孔注入 0 3mL约含 3 0× 10 9pfu的含有细菌lacZ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入间腔 ,培养 30分钟。术后 1、3、7、14、2 1、2 8及 35天处死动物 ,组织化学分析法检测lacZ基因在股动脉的表达。结果 导入基因后 2 4小时即见lacZ基因在血管内膜表达 ,7天达高峰 ,持续 4周左右。高峰时 ,培养间腔血管内侧近 10 0 %表达了外源基因 ,深度达血管中膜 2 /3。结论 双球囊导管法腺病毒介导性基因导入犬股动脉呈高效及一过性特点。  相似文献   

12.
四种球囊导管基因转移系统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4种多聚物包被的球囊导管局部基因转移系统的在体转基因效果进行对比评估。方法:用由相同多聚物包被、携带不同的基因载体,及由不同的多聚物包被、携带相同的基因载体的球囊导管系统,将报告基因分别导入兔腹主动脉下段。结果:除由脂质体—腺病毒(Ad5)载体组成的基因转移系统外,其他3种系统均实现了在体基因转移。其中,由左旋多聚赖氨酸包被球囊导管—重组腺病毒载体(Ad5/LacZ)基因转移系统的基因转移效果最佳。结论:左旋多聚赖氨酸包被球囊导管—Ad5/LacZ基因转移系统是一种新型的、有效可行的在体局部基因转移系统。  相似文献   

13.
多聚赖氨酸包被球囊导管转移基因表达的时相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估多聚赖氨酸包被球囊导管-重组腺病毒/LacZ(Ad5/LacZ)局部基因转移系统的基因转移效率与表达时间。方法利用该系统,在体将Ad5/LacZ导入兔腹主动脉下段。然后于转基因后不同的时间点对转基因表达进行了定性(X-Gal染色)及定量(β-Gal活性)测定。结果基因转移后7天的表达最高。3天与14天的次之,21天时表达显著下降。28天时几乎测不到转基因的表达。结论该基因转移系统能有效地实现直接、在体的基因转移。腺病毒介导的基因表达时间是短暂的。其表达峰值约在7天左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人胰岛素原基因表达质粒直接转移至糖尿病小鼠体内后对其血糖和血浆胰岛素水平的影响。 方法 将人胰岛素原基因和大鼠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PEPCK)启动子的重组质粒 p N - PEPCK- INS经脂质体介导 ,直接转入糖尿病小鼠体内 ,监测空腹血糖并测定血浆胰岛素水平 ,PCR法鉴定基因转入。 结果 人胰岛素原基因转移组小鼠血浆胰岛素为 (49.2 9± 14 .5 6 )ml U / L ,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 (37.5 6± 8.4 ) m l U / L (P<0 .0 5 )和质粒 PL NC对照组 (33.5 4±13.35 ) ml U / L (P<0 .0 5 ) ,生理盐水组与质粒 PL NCX组差别无显著性 (P>0 .0 5 ) ,人胰岛素原基因转移组空腹血糖显著低于基因转入前 (P<0 .0 5 )。生理盐水组和质粒 PL NCX组空腹血糖基因转入前后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 人胰岛素原基因可通过脂质体介导直接转移入糖尿病小鼠体内并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Interventional techniques are necessary, which allow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intravascular pathological processes. Electric impedance spectroscopy (EIS) can provide cellular information of biological tissue. We tested the feasibility of intravascular EIS by using a new impedance catheter system with integrated microelectrodes in an experimental animal model. Eighteen stents were implanted into the iliac arteries of female New Zealand White rabbits (n = 11) to induce intimal proliferation. After 14, 28 and 56 days the electric impedance was measured inside and outside of the stented arterial segments by using a balloon catheter with four integrated microelectrodes. The impedance was recorded at a frequency ranging from 1 Hz to 1 MHz. After the measurements, the stents were explanted and histomorphometry was performed. The impedance inside and outside the stent was analys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histomorphometric data.Fourteen (n = 6), 28 (n = 5) and 56 (n = 6) days after stent implantation the difference of the electrical impedance between the native and the stented iliac artery segment increased from -924 +/- 715 Ohm to 3689 +/- 1385 Ohm (14 days vs. 28 days; p < 0.05) and 8637 +/- 2881 Ohm (14 days vs. 56 days; p < 0.05), respectively. The increase of the electrical impedance corresponded to an increased neointimal proliferation in the stented arterial segment of 3.6% +/-0.7% after 14 days, 8.4% +/- 4.8% after 28 days (14 days vs. 28 days; p < 0.05) and 10.0% +/- 4.1% after 56 days (14 days vs. 56 days; p < 0.01).Intravascular EIS can be performed by a balloon catheter with integrated microelectrodes and allows the detection of neointimal proliferation after stent implantation.  相似文献   

16.
转基因方法治疗炎症性肠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类固醇药物和抗炎症药物治疗炎症性肠病(IBD)时常产生不良反应或不能达到痊愈,所以IBD的生物治疗,包括基因转移疗法就提到日程上来。文章简要地综述了IBD相关的基因治疗靶向分子,并总结了近期肠道基因治疗临床前研究的结果和讨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18.
比较4F和6F造影导管经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使用4F及6F造影导管经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可行性。方法 把疑诊冠心病病人409例分成两组,分别使用4F造影导管178例和6F造影导管231例行冠状动脉及左心室造影,对比两组病人手术成功率,术后止血压迫时间、开始活动时间、局部及全身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两组病例造影成功率及完成造影时间大致相同,4F组造影剂使用量、术后止血压迫时间、卧床时间、穿刺点伤口皮下血肿形成、皮下淤斑、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6F组(P<0.01)。结论 与6F动脉鞘及造影导管比较,使用4F动脉鞘及造影导管经股动脉经路行冠状动脉造影具有方便、可靠、损伤小、并发症少,病人可早期活动、痛苦小、容易接受的优点,可作为诊断性造影、门诊造影和介入术后复查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