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过氧化氢对黑素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H2O2)对体外培养的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建立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体外培养体系,分别以0.05、0.1、0.5、1 mmol/L的H2O2作用于黑素细胞24 h,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并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还原法检测细胞活力。结果: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经H2O2处理后,细胞存活率降低,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H2O2有抑制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阿魏酸对体外培养的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增殖、黑素合成、酪氨酸酶活性及c-kit、ERK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阿魏酸干预体外培养的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用MTS法分别检测培养24、48、72 h后黑素细胞的增殖活性.用NaOH裂解法检测培养72 h后黑素细胞的黑素合成.用多巴氧化反应法测定培养72 h后黑素细胞酪氨酸酶活性.用Western印迹法测定培养72 h黑素细胞c-kit蛋白及ERK1/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0.01、0.1、1 mg/ml阿魏酸在作用24、48、72 h后,抑制黑素细胞增殖作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其中1 mg/ml阿魏酸作用72 h抑制黑素细胞活性最高.0.01、0.1、1 mg/ml阿魏酸均能显著影响黑素合成和酪氨酸酶活性,并可降低黑素细胞中c-kit蛋白及ERK1/2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阿魏酸可抑制培养的人表皮黑素细胞增殖、黑素合成及酪氨酸酶活性,并可下调黑素细胞c-kit蛋白及ERK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对体外培养的人表皮黑素细胞黑素生成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人表皮黑素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迷迭香酸进行实验。MTT法测定体外培养的人黑素细胞活力,NaOH裂解法测定黑素含量,体外氧化多巴反应方法测定酪氨酸酶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0~80μmol/L迷迭香酸对黑素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而100μmol/L迷迭香酸抑制黑素细胞活力(P0.01);10~80μmol/L迷迭香酸呈浓度依赖性促进黑素细胞黑素合成;10~80μmol/L迷迭香酸对蘑菇酪氨酸酶活性无明显影响(P0.05);20~80μmol/L迷迭香酸对黑素细胞酪氨酸酶活性有促进作用(P0.01)。结论迷迭香酸具有促进人表皮黑素细胞黑素生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橙皮苷对人原代黑素细胞酪氨酸酶及黑素合成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50、100、200、300、400、500 和600 mg/L 7 个浓度的橙皮苷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表皮黑素细胞72 h,分别测定细胞增殖活性、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含量.结果:橙皮苷显著抑制黑素合成和酪氨酸酶活性,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橙皮苷可抑制黑素合成和酪氨酸酶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甲氧沙林(8-甲氧补骨脂素,8-MOP)对体外培养的人表皮黑素细胞黑素合成和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并初步探讨8-MOP诱导表皮黑素细胞分化的信号转导途径。方法:采用4种浓度(10~500μmol/L)的8-MOP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表皮黑素细胞,观察不同浓度、不同时间8-MOP对黑素细胞的形态、增殖、酪氨酸酶活性、黑素含量的影响,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8-MOP对细胞内环磷腺苷酸(cAMP)含量的影响。结果:100μmol/L 8-MOP作用黑素细胞120h能显著促进酪氨酸酶的活性,提高黑素细胞的黑素含量,8-MOP抑制黑素细胞增殖和提高细胞内cAMP的水平呈浓度依赖性。结论:8-MOP在体外能直接刺激表皮黑素细胞的黑素合成,上述变化可能通过cAMP依赖的蛋白激酶(PK)A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体外培养的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黑素生成及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测定姜黄素对人表皮黑素细胞的活力的影响,体外氧化DOPA反应方法测定酪氨酸酶活性,NaOH法测定黑素生成量。结果姜黄素在浓度小于或等于10μmol/L时无明显细胞毒性。姜黄素在浓度大于或等于2.5μmol/L时呈剂量依赖性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减少黑素生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姜黄素抑制培养的人表皮黑素细胞的黑素生成,可能具有开发成为美白产品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甘草提取物对人原代黑素细胞酪氨酸酶及黑素合成的影响.方法:选择2.5、5.0、10.0、15.0、20.0、30.0 mg/L6个浓度的甘草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表皮黑素细胞72 h,分别测定细胞增殖活性、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含量,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甘草作用后黑素细胞中酪氨酸酶蛋白的表达.结果: 甘草显著抑制黑素合成和酪氨酸酶活性,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 甘草通过下调酪氨酸酶的表达抑制黑素合成和酪氨酸酶活性.  相似文献   

8.
芍药苷对黑素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芍药苷对体外培养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增殖活性、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合成的影响。方法:建立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培养体系,加入不同浓度(5~640μg/mL)芍药苷并作用一定时间后,采用MTT法、体外氧化DOPA反应法、NaOH法等分别测定黑素细胞增殖活性、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含量的变化。结果:40~160μg/mL芍药苷呈剂量依赖性抑制黑素细胞增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20μg/mL芍药苷对酪氨酸酶活性呈剂量依赖性促进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20μg/mL芍药苷对黑素细胞黑素合成起促进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芍药苷在较高浓度范围内(40~160μg/mL)对体外培养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增殖有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在较低浓度范围内(10-20μg/mL)对其黑素合成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芦荟素抑制人表皮黑素细胞酪氨酸酶的最佳浓度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抑制人表皮黑素细胞酪氨酸酶的芦荟素最佳浓度。方法:选择不同浓度的中药单体芦荟素(分别为0.010、0.001、0.100、1.000和10.000mmol/L),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表皮黑素细胞,测定黑素细胞增殖率、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含量。结果:10.000mmol/L芦荟素组导致黑素细胞死亡;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芦荟素浓度大于0.100mmol/L的黑素细胞增殖率明显下降(P<0.05);所有实验组黑素细胞的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含量都显著降低(P<0.001)。结论:低浓度的芦荟素(0.001~0.010mmol/L)在不影响黑素细胞增殖的情况下可以显著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的合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皮素-1对体外培养的正常人黑素细胞形态、增殖、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合成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含佛波醇酯和霍乱毒素的培养液培养黑素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分别用CCK-8法、多巴氧化法和NaOH法测定细胞增殖、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含量.结果:内皮素-1可促进黑素细胞的树突形成,可上调酪氨酸酶活性,增加黑素合成,均在10 nM 时最显著.1~100 nM的内皮素-1可明显刺激细胞增殖,随时间延长效应更明显.结论:一定浓度的内皮素-1具有促进培养的人黑素细胞树突形成、增殖、上调酪氨酸酶活性和增加黑素生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产生过氧化氢的乳酸杆菌对淋球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研究乳酸杆菌对淋球菌生长的影响。方法:将产生和不产生过氧化氢的乳酸杆菌(LB+和LB-)与过氧化氢酶阳性和阴性淋球菌菌株置于适合两种细菌生长的混合培养液在体外混合培养。结果:在混合培养液pH值维持在7.3时,LB+和LB-几乎对淋球菌的生长无影响,但当混合培养液pH值5.0时,LB+和LB-均能抑制淋球菌的生长,LB+比LB-的抑制作用更显著,而且对过氧化氢酶阴性比阳性淋球菌的抑制作用更明显。结论:认为LB+能通过酸化环境和产生H2O2而抑制淋球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过氧化氢对体外培养的黑素细胞形态及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过氧化氢(H2O2)对体外培养的黑素细胞形态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向体外培养的正常黑素细胞中加入过氧化氢,检测不同浓度(0~0.5 mmol/L)和不同时间(0~60 min)的氧化应激对细胞形态及功能的影响。结果:过氧化氢的加入导致细胞形态的改变并抑制了细胞的增殖及黑素合成,且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结论:氧化应激可损伤细胞并抑制黑素细胞的增殖及黑素合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黑素细胞体外氧化应激模型探讨芹黄素对黑素细胞的抗氧化保护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芹黄素预处理前后H2O2对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活力的影响,An-nexin-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DCFH-DA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活性氧(ROS)的含量。结果 250μmol/L的H2O2作用于黑素细胞24h,黑素细胞活力降低至(36.42±7.21)%,凋亡率增加至(48.82±12.55)%。0.6μmol/L,2.5μmol/L和10.0μmol/L芹黄素预处理1h后,H2O2所致细胞活力分别增加至(41.53±5.25)%,(45.33±6.28)%和(51.92±5.29)%,凋亡率减少至(42.25±7.69)%,(37.54±8.82)%和(32.25±58.28)%。250μmol/L的H2O2作用于黑素细胞2h后,黑素细胞ROS含量增加至空白对照组的(69.22±8.57)倍。10μmol/L芹黄素预处理1h后H2O2所致黑素细胞ROS含量为空白对照组的(54.48±5.03)倍,低于单用H2O2处理组。结论芹黄素可能通过减少ROS生成和抑制氧化应激对HO所致黑素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其可能具有开发为治疗白癜风新药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治疗银屑病的机制。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不同浓度黄芪注射液干预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上白介素-2膜受体(mIL-2R)的表达及培养上清液中白介素-2(IL-2)、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的变化。结果患者IL-2、sIL-2R升高,mIL-2R降低,与正常对照差异有显著性。低浓度黄芪促进IL-2、mIL-2R的表达,高浓度黄芪抑制IL-2表达,使mIL-2R的表达趋于正常。不同浓度黄芪注射液均抑制sIL-2R的表达,且随浓度增高抑制增强。结论黄芪注射液可调节银屑病外周血淋巴细胞IL-2及其受体的表达并存在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探讨核因子E2p45相关因子2(Nrf2)核转位对永生化黑素细胞株B10BR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方法 构建电转染野生型和nls缺失型nrf2质粒载体至B10BR细胞,结合叔丁基氢醌(TBHQ)和(或)H2O2处理,Western印迹检测Nrf2,his标签蛋白表达,MTT法测定细胞活性,多巴氧化法检测酪氨酸酶活性,Transwell法测定转染细胞的迁移。结果 TBHQ处理的转染组细胞核中Nrf2表达均显著高于TBHQ未处理组(P < 0.01)。转染质粒组间及其与未处理组间细胞酪氨酸酶活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H2O2处理使2个质粒转染组酪氨酸酶活性较单独质粒转染组显著下降(pcDNA-nrf2,P < 0.05;pcDNA-nrf2?驻nls,P < 0.05)。相对于TBHQ未添加H2O2处理的nrf2组,TBHQ显著增强H2O2处理的野生型nrf2质粒转染细胞酪氨酸酶活性(P < 0.05);相对于TBHQ未添加H2O2处理的nls组,nls缺失型nrf2质粒转染组细胞酪氨酸酶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相对于nrf2未转染组,H2O2对野生型nrf2质粒转染组细胞活性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相对于两组的未处理组,H2O2引起未转染组及nls缺失型质粒转染组细胞活性显著下降(未处理组,P < 0.05;pcDNA-nrf2?驻nls,P < 0.01)。TBHQ可以保护野生型nrf2质粒转染细胞免受H2O2引起的氧化损伤,对nls缺失型质粒转染组细胞无明显保护作用。各处理组黑素细胞迁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Nrf2核转位异常影响黑素细胞的抗氧化能力、黑素细胞活性及酪氨酸酶活性。TBHQ可以激活野生型Nrf2在细胞核中表达水平,增强酪氨酸酶和黑素细胞活性,进而提高细胞的抗氧化水平。 【关键词】 黑素细胞; 核因子E2p45相关因子2; 核转位; 一元酚单氧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白介素-2(IL-2)及其可溶性受体(sIL-2R)在白癜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将52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根据皮损分布分为寻常型与节段型,进行负压吸疱移植治疗,收集正常皮肤及白斑处的疱液,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皮肤组织液中IL-2和sIL-2R水平变化.结果:寻常型白癜风患者局部白斑处皮肤组织液IL-2水平较非白斑处降低,而sIL-2R水平较非白斑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节段型白癜风白斑与非白斑处皮肤组织液IL-2和sIL-2R水平比较,无明显变化.结论:寻常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局部白斑皮肤处于免疫异常状态,白癜风的发病可能与IL-2和sIL-2R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毛囊角化病(Darier's disease, DD)一家系及三例散发患者进行ATP2A2基因的突变分析。方法:收集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散发病例的临床资料和外周血,采用PCR技术扩增ATP2A2基因所有编码区及侧翼序列,用Sanger法测序检测潜在的突变,选取与患者无亲缘关系的10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同时对已报道的ATP2A2基因突变进行文献回顾。结果:家系中三例患者均检测出ATP2A2基因第5号外显子c.380 G>A(p.G127D)新发错义突变;散发患者S1检测出第13号外显子C.1676G>A(p.R559Q)错义突变,散发患者S2检测出第14号外显子c. 2001C>T(p.D667D)同义突变,散发患者S3未检测出突变。结论:本研究中共发现三个突变,其中c.380G>A(p.G127D)在中国人群中首次报道,拓展了ATP2A2的基因突变谱。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应用特异性引物PCR方法检测石蜡切片中孢子丝菌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30份大连及10份长春地区临床疑诊孢子丝菌病的石蜡切片标本,采用改良的微波脱蜡、液氮研磨-CTAB破壁法提取DNA,以特异性引物S2-R2进行PCR扩增,与真菌培养结果进行比对。结果 30份大连地区标本中22份见阳性PCR扩增产物(73.33%)。真菌培养阳性的22份标本中20份PCR出现阳性扩增产物(91%),真菌培养阴性的8份标本中2 份PCR出现阳性扩增产物。10份长春地区标本7份见阳性PCR扩增产物(70%)。结论 以S2-R2为引物的 PCR适用于孢子丝菌病石蜡切片中病原菌的检测。  相似文献   

19.
Low tcPO2 levels were observed in various skin lesions, indicating that most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the skin induce such a reduction. In contrast, the tcPCO2 changed less, with the exception of marked elevations in bullous or prenecrotic lesions. This procedure may have practical applications in clinical dermatology, particularly in quantitating the response to therapy and in predicting a necrotic chan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