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抑癌基因PTEN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伟  王沁  严祥 《临床内科杂志》2004,21(3):183-185
目的 研究食管癌中第 10号染色体丢失的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脂酶基因 (PTEN基因 )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68例食管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食管癌中PTEN蛋白表达率为 70 .6% ,而癌旁正常组织为 10 0 % ,PTEN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相关 (P <0 .0 5 )。PTEN蛋白在高中低分化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90 .17%、66.67%和 5 0 %。单变量分析PTEN蛋白阳性表达组 3、5年生存率分别为 70 .3 %和 5 4.6% ,高于阴性表达组的 40 .2 5 %和 16.1%。经long rank时序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 =0 .0 2 5 8) ,Cox回归模型多变量分析显示 ,PTEN是一个独立预后指标 (P =0 .0 12 )。结论 从蛋白水平证明PTEN基因表达缺失或降低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PTEN蛋白表达的检测可能成为判断食管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及部分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食管鳞癌中Paxillin mRNA的表达及其与癌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Paxillin mRNA表达与食管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54例食管鳞癌、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其正常食管组织中Paxillin mRNA的表达。结果有淋巴结转移的21例(A组)食管鳞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和正常食管组织中Paxillin 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48%(19/21)、52.38%(11/21)和0,无淋巴结转移的33例(B组)食管鳞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食管组织中的Paxillin 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3%(7/33)、23.80%(5/33)和0。两组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中Paxillin mRNA阳性表达率比较,P均〈0.05。结论Paxillin mRNA表达与食管鳞癌的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BCRP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乳腺癌耐药蛋白 (BCRP)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 ,探讨其与肿瘤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RT- PCR检测 5 1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 BCRP基因表达。结果  BCRP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 (P<0 .0 1、<0 .0 5 ) ;BCRP基因在 、 、 期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有淋巴结转移者的 BCRP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P<0 .0 5 )。结论  BCRP基因表达水平与肿瘤病理分期无关 ,与淋巴结转移有关 ,BCRP基因过表达可能在乳腺癌的多药耐药中起较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明胶酶B mRNA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原位杂交法检测41例食管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明胶酶B mRNA的表达.结果食管癌患者的癌组织明胶酶B mRNA的表达率(33/41)与癌旁组织的表达率(24/41)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有淋巴结转移食管癌患者的癌组织明胶酶B mRNA的表达率(18/19)与无淋巴结转移的表达率(15/22)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侵及浆膜层癌组织表达率(16/18)高于未侵及浆膜层者(17/23),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明胶酶B在食管癌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负性调控因子p2 7kip1,视网膜母细胞瘤 (Rb)基因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 NA)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SP法 ) ,对 32例胰腺癌及癌旁组织中p2 7kip1、Rb蛋白和PCNA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p2 7kip1蛋白阳性表达率在胰腺癌组织中为 5 6 2 5 %,显著低于癌旁胰腺组织 (84 37%) (P <0 0 5 ) ,并与胰腺癌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 (P <0 0 5 ) ;Rb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在胰腺癌组织中为 5 0 0 0 %,显著低于癌旁胰腺组织 (78 13%) (P <0 0 5 ) ;PCNA阳性表达率在胰腺癌组织中为 71 87%,显著高于癌旁胰腺组织 (4 3 75 %) (P <0 0 5 ) ,并与胰腺癌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均相关(P <0 .0 5 )。结论 p2 7kip1、Rb基因蛋白和PCNA与胰腺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食管癌中抑癌基因PTEN表达及其对血管新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食管癌中抑癌基因PTEN(第 10号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 )蛋白表达及其对血管新生和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 60例食管鳞癌及其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 ,用CD3 4 作为检测间质微血管密度 (MVD)标志物。结果  60例癌旁正常组织PTEN蛋白全部阳性表达 ,食管癌组织中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 66.7% (P <0 .0 1)。PTEN蛋白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浆膜浸润有明显相关性 (P <0 .0 5 )。PTEN蛋白表达强度与MVD呈负相关。PTEN蛋白阳性表达组的平均MVD值 ( 76.97± 4.98)明显低于阴性表达组 ( 89.5 0± 5 .67) ,P <0 .0 1。结论 PTEN有可能作为食管癌进展的肿瘤标志物 ,PTEN基因的丢失或突变可以促进肿瘤间质微血管生成 ,加速肿瘤浸润转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 -2 (COX -2 )在食管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 ) ,检测 1999~ 2 0 0 1年手术切除的 76例食管癌病人中COX -2的表达。其中有食管旁淋巴结转移者 18例 ,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者 11例。结果 COX -2在食管癌中的表达率为 81 6 %,主要为癌组织的表达 ,而在癌旁组织几乎不表达 ;食管癌旁和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组COX -2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未转移组 (P <0 0 0 1)。结论 食管癌中COX -2的高度表达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提示COX -2可能是防治食管癌的一个靶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在大肠癌患者癌组织、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以及不同转移潜能大肠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探讨MACC1表达与大肠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7例大肠癌患者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的MACC1的表达情况,分析大肠癌患者癌组织的MACC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神经侵犯和临床分期等的关系;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不同转移潜能大肠癌细胞株中的MACC1的表达情况。结果大肠癌患者癌组织的MACC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患者其癌组织的MACC1阳性表达率(97. 3%)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55. 0%),有神经侵犯的患者其癌组织的MACC1的阳性表达率(100. 0%)显著高于无神经侵犯的患者(60. 4%),Ⅲ期患者其癌组织的MACC1的阳性表达率(90. 0%)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60. 0%,50. 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患者癌组织MACC1的表达与其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无关(P 0. 05)。MACC1在高侵袭转移潜能SW620细胞中的表达明显强于在低侵袭转移潜能SW480细胞中的表达(P 0. 05)。结论大肠癌患者癌组织MACC1高表达,发生淋巴结转移、神经侵犯和高级别临床分期患者癌组织MACC1高表达,MACC1在高侵袭转移潜能SW620细胞中的表达较强,MACC1的表达情况与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YAP在食管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在51例食管癌患者中,应用免疫组化及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YAP在食管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食管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YAP在食管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31.4%(16/51),在正常食管组织和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4/51)和11.8(6/51)。食管癌组织中YAP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食管组织和癌旁组织(P<0.05),而癌旁组织和正常食管组织中YAP表达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食管癌YAP表达阳性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而与食管癌低分化程度有关(P<0.05)。结论 YAP在食管癌中的高表达状态可能参与了食管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组织中乳头瘤病毒16型E6E7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HPV16感染后E6E7基因变化在哈萨克族食管癌发病中的作用 ,以及HPV16E6E7基因与食管癌病理组织分级的关系 ,采用聚合酶链 (PCR)技术 ,检测 82例食管癌及癌旁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HPV 16E6E7基因差别。食管癌、癌旁正常粘膜组HPV16E6E7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 3 4. 15 % ( 14 /4 1)和 19. 5 1% ( 8/4 1) ,63 . 41% ( 2 6/4 1)和48. 78% ( 2 0 /4 1) ,差别均无显著性 (P >0 . 0 5 )。然而 ,在食管癌组织的高分化组、中低分化组中HPV16E6E7的检出率分别为 7. 69% ( 1/13 )和 46. 43 % ( 13 /2 8) ,3 8. 46% ( 5 /13 )和 75 % ( 2 1/2 8) ,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提示HPV16E6E7基因与哈萨克族食管癌的发生及癌组织分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cystatin B基因在人食管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cystatinB基因在人食管癌中的表达状况。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41对食管癌组织及配对食管癌旁黏膜和食管癌细胞系EC9706和肺癌细胞系GLC82中cystatinB基因的表达。结果:cystatinB基因在82.95(34/41例)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低于配对的食管癌旁黏膜,且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在食中细胞系EC9706有微弱表达,在肺癌细胞系GLC82未检测到表达。结论:cystatinB基因在人食管癌中表达显著下调且与淋巴结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肌动蛋白凝胶蛋白(Transgelin)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ransgelin在食管鳞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Transgelin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特征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Transgelin在食管鳞癌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不典型增生组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ansgelin在食管癌中的表达与患者的的TNM分期(P<0.05)、淋巴结转移(P<0.05)、远处转移(P<0.05)有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直径无关(P>0.05)。在随访的210例患者中,Transgelin的生存曲线显示,高表达组Transgelin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组(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Transgelin的表达水平、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与食管鳞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相关。同时,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Transgelin的表达水平、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为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Transgelin在食管鳞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其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相关,Transgelin对于术后食管鳞癌患者的预后评估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肺转移重要的血管内皮细胞标志物整合素β3(ITGB3)表达与结直肠癌转移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49例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癌旁正常肠黏膜组织以及相应淋巴结组织中ITGB3的表达。其中37例患者有淋巴结转移。分析ITGB3表达与患者结直肠癌转移的相关性。 结果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ITGB3主要在原发性结直肠癌组织、癌旁正常肠黏膜细胞质以及相应淋巴结的间质中表达。ITGB3在不同组织的表达不同,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癌旁正常肠黏膜组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淋巴结转移患者淋巴结ITGB3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淋巴结上皮细胞ITGB3的表达与淋巴结间质组织的表达呈正相关(r=0.395,P=0.005);且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癌组织上皮细胞ITGB3表达与淋巴结上皮细胞ITGB3表达呈正相关(r=0.514,P=0.001)。ITGB3在淋巴结表达、上皮细胞表达以及间质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659,P<0.0001;r=0.661,P<0.0001;r=0.354,P=0.013)。 结论ITGB3淋巴结表达与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ITGB3可能是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潜在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葛棣  郑如恒  曾亮  冯明祥 《胃肠病学》2003,8(3):148-150
背景:HER3是新近发现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家族成员,其在食管癌中的表达情况国内尚未见报道。本研究试图通过检测食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HER3的表达,就HER3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作一初步探讨。目的:探讨HER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AP法检钡0食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HER3的表达,应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HER3过度表达与食管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54例食管癌组织中有33例存在HER3过度表达,过度表达率为61.1%。HER3的过度表达与食管癌分化程度和局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密切相关。结论:食管癌组织中存在HER3过度表达,HER3过度表达可能在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15-LOX-1蛋白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因素和患者预后的关系,并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5-LOX-1蛋白在103例大肠癌组织、56例大肠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预后情况及大肠癌组织中其他与侵袭转移相关的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15-LOX-1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大肠癌癌旁正常组织(P<0.05);15-LOX-1蛋白的表达与大肠癌的组织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其他器官侵袭转移以及Dukes分期密切相关(P<0.05),病理分化程度低、Dukes分期晚以及有淋巴结或其他器官侵袭转移者肠癌组织中15-LOX-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大肠癌组织中15-LOX-1阳性表达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高于15-LOX-1阴性表达患者(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提示15-LOX-1表达水平、患者年龄及手术时有无淋巴结转移可以作为评估大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大肠癌中15-LOX-1与VEGF、MMP-2、MMP-7的表达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15-LOX-1对大肠癌具有抑癌作用,对反映大肠癌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eriostin and SNCG and esophageal cancer invasion, infiltration and apoptosis.MethodsA total of 78 cases esophageal surgical resection specimens were collected, expression of periostin and SNCG in esophageal cancer were detected. Effect of periostin and SNCG in esophageal carcinoma invasion and infiltration was analyzed.ResultsThe upregulated rate of periostin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esophageal cancer tissues (39.74%), adjacent tissues (17.86%) and normal tissues (0.00%);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s of SNCG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esophageal cancer tissues (61.54%), adjacent tissues (32.14%) and normal tissues (1.96%); The upregulated rate of periostin had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 adventitia invasion, TNM stage;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s of SNCG had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differentiation degree, lymph node metastasis, adventitia invasion, TNM stage; Apoptosis index of the positive of expression of SNCG of esophageal cancer tissue (4.541±2.267)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negative expression (7.316±2.582) (P<0.05).ConclusionsSNCG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invasion, infiltration and apoptosis of esophageal cancer and serve as target spots in the targeted therapy of esophageal cancer.  相似文献   

19.
胡梅洁  袁耀宗  孙颖  李健  顾玮 《胃肠病学》2011,16(5):293-297
背景:胃癌对化疗药物原发或继发不敏感可致肿瘤多药耐药。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多药耐药相关蛋白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xL、Bcl-xL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胃癌手术标本113例,每例标本选取肿瘤组织、距病灶5cm以上的正常胃黏膜组织各1块。以免疫组化法检测多药耐药相关蛋白P-gp、GST-π、Bcl-xL的定位和表达,并与胃癌主要临床病理特征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胃癌组织的P—gp、GST-π、Bcl-xL阳性表达率(48.7%对5.3%,P〈0.05;62馏%对25.7%,P〈0.05;83.2%对23.0%,P〈0.05)和高表达率(18.6%对0%,P〈0.05;23.9%对0%,P〈0.05;71.7%对0%,P〈0.05)均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胃癌组织P-gP、GST-π、Bcl-xL二者间表达呈正相关(P〈0.05)。胃癌组织GST-π、Bcl-xL阳性表达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胃癌组织P-gP、GST-π、Bcl-xL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均不相关(P〉0.05)。结论:胃癌组织多药耐药相关蛋白P-gP、GST-π、Bcl-xL表达与胃癌的发生相关,且肿瘤组织GST-π、Bcl-xL表达与分化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判断胃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