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四章脾病脉证辨治脾病,指脾脏的疾病。脾病,其脉缓,其候口,其声歌,其臭香,其味甘,其液诞,其养形肉,其色黄而藏意,属足太阴经,与胃合,胃为府主表,脾为脏主里。脾气盛为形有余,则病腹胀、溲不利、身重苦饥、足病不收、胻善瘈、胁下痛,是为脾气之实,则宜泻之;脾气不足,则四肢不用、后泄、食不  相似文献   

2.
二、风身体手足不随候[原文] 手足不随者,由体虚腠理开,风气伤于脾胃之经络也。足太阴为脾之经,脾与胃合;足阳明为胃之经,胃为水谷之海也。脾候身之肌肉,主为胃消行水谷之气,以养身体四肢。脾气弱,即肌肉虚,受风邪所侵,故不能为胃通行水谷之气,致四肢肌肉无所禀受。而风邪在经络,搏于阳经,气行则迟,关机缓纵,故令身体手足不随也。诊脾脉缓者,为风痿,四肢不用。又心脉肾脉俱至,则难以言,九窍不通,四肢不举。肾脉来多,即死也。养生导引法云:极力左右振两臀,不息九通。愈臀痛劳倦,风气不随。振两臀者,更互踶(?),犹言蹶。九通中间,  相似文献   

3.
正风身体手足不随候导引法原文风身体手足不随者,由体虚腠理开,风气伤于脾胃之经络也。足太阴为脾之经,脾与胃合。足阳明为胃之经,胃为水谷之海也。脾候身之肌肉,主为胃消行水谷之气,以养身体四肢。脾气弱,即肌肉虚,受风邪所侵,故不能为胃通行水谷之气,致四肢肌肉无所  相似文献   

4.
正"肾病候"导引法原文肾象水,旺于冬。其脉如石而沉,其候耳,其声呻,其臭腐,其味咸,其液唾,其养骨,其色黑,其神志;足少阴其经也,与膀胱合,膀胱为腑主表,肾为脏主里。肾气盛,为志有余,则病腹胀,飧泄,体肿,喘咳,汗出,憎风,面目黑,小便黄,是为肾气之实也,则宜泻之;肾气不足,则厥,腰背冷,胸内痛,耳鸣苦聋,是为肾气之虚也,则宜补之。  相似文献   

5.
浅谈口病     
<正>口病是临床常见病,口腔包括唇、齿、舌、咽、会厌,是人体每日进食、饮水,谈话、出声之门户,故《难经》称为"七冲门",如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舌乃心苗,又说"脾气通于口,口和则知谷味矣,心气通于舌,舌和则知五味矣"。齿乃骨之余,髓之所养,"肾气有余则齿硬"。三阴脉及阳明,手少阴、脉皆循行于口。手足阳明之脉,上夹于口,故《内经》又说[1],"中央色黄,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但脾与胃为表里,脾为阴土,胃为阳土,故把  相似文献   

6.
张振金 《光明中医》2000,15(5):24-25
口周及口腔生理上与心、脾、胃关系密切 ,“心开窍于舌” ,“舌为心之苗” ,《千金方·心脏脉论》曰 :“舌者 ,心之官 ,故心气通于舌。”心经别络上行于舌 ,心的气血上通舌。《内经》也一再强调 ,脾与胃相表里 ,脾开窍于舌 ,其华在唇。“口为脾之官” ,“脾之合肉也 ,其荣唇也”。《灵枢·脉度篇》说 :“脾气通于口 ,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脾经属脾络胃 ,分支上行挟咽 ,连舌本散舌下 ,胃经属胃络脾 ,起于鼻旁 ,下行鼻孔 ,入口齿 ,环口绕唇。故而口周及口腔皮肤粘膜疾病在病理上与心脾胃关系密切 ,当脾胃有热或心火上炎时 ,口周及口腔皮肤粘…  相似文献   

7.
<正> 脾病辨证一脾气虚证【临床表现】主症:食欲不振,腹胀便溏。次症:面色萎黄,肌肉消瘦,肢倦乏力,脘腹不舒,四肢浮肿,小便清长。舌脉:舌淡嫩或有齿痕,苔白,脉缓无力。【病机分析】脾气虚证,是脾气不足,健运无权所表现证候,临床上以运化功能减退和中气虚为其特点。脾主运化,脾气虚则胃气  相似文献   

8.
<正>原文宿食不消,由脏气虚弱,寒气在于脾胃之间,故使谷不化也。宿谷未消,新谷又人,脾气既弱,故不能磨之,则经宿而不消也。令人腹胀气急,噫气醋臭,时复憎寒壮热是也,或头痛如疟之状。简析胃中有宿食不消化,是因为脏气虚弱,有寒气停留在脾胃之中,故使谷物不得腐熟消化。宿食没消化干净,新的食物又进入胃中,因为脾气弱的缘故,新的食物也  相似文献   

9.
正原文夫逆气者,因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食而气逆上。人有逆气,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有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有得卧,行而喘者;有不能卧、不能行而喘者;有不能卧,卧而喘者,皆有所起。其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是阳明之逆。足三阳者下行,今逆而上行,故息有音。阳明者,为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气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夫"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夫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此肺之络脉逆。络脉之气不得随经上下,故留经而不行。此络脉之疾人,故起居如故而息有音。  相似文献   

10.
1 概述 “胃脘痛”之名首载于《内经》,如《灵枢·经脉》曰:“脾足太阴之脉……,入腹属脾络胃,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嗣后,《诸病源候论》曰:“足太阴为脾之经与胃合,足阳明为胃之经,气虚逆乘心而痛,其状腹胀归于心而痛甚,谓之胃心痛也。”这里的胃心痛指胃脘痛。此外,《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证治准绳》等历代医著中亦记载了本病的特点及治疗。 究其病因病机,或因寒、湿、暑等六淫外袭,与胃中有形之物相搏结,致胃脘气机阻滞,血行不畅而疼痛;或因饮食失调,胃腑气机阻滞,胃失和降而疼痛;或脾胃素虚,…  相似文献   

11.
<正> 《素问·玉机真脏论》曰:“脾为孤脏……其不及则令九窍不通”。口乃九窍之一,在生理病理方面与脾胃均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生理方面,脾主口,开窍于口,脾气通于口,其华在唇;脾脉连舌本,散舌下,统摄金津、玉液;胃脉入上齿,挟口环唇,故脾胃所化生之气血可循脉上承于口以滋养其窍,口窍得其濡养方能发挥其纳食、辨味、磨谷、泌津助化及  相似文献   

12.
"脾不主时"和"脾主长夏"是中医对脾与季节关系认识的两个观点。"脾不主时"的本质是指脾不独主于一时,寄旺于四时之中而长养四脏,为后天之本,而"脾主长夏"本质则指脾与长夏之湿关系密切,长夏多脾病。虽内涵不同,但二者并不矛盾,在中医临床应用中相辅相成,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研究其理论发展,可更好地推动脾胃学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当前对“脾主长夏”理论的不同认识,提出“脾主长夏”的本质内涵为:脾是机体在长夏季节起主要调节作用的自稳时间调节系统。脾与胃相表里,脾升胃降实质概括了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通过脾胃纳运相成、升降相因、燥湿相济的协同作用,从而维持机体“应长夏而变”的自稳调节稳态。脾主运化、主升清、喜燥恶湿,为太阴湿土,与长夏湿气相应。胃主受纳、主通降、喜润恶燥,为阳明燥土。在当旺的长夏季节,脾虚而胃强,脾易受湿困而致主运化、主升清等功能都相对低下,胃得湿润炎热之助而致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功能相对增强。长夏季节湿盛而脾虚胃强的功能状态处于支配地位,发挥着对自身脾胃系统及其他四脏重要的调控作用;其他季节脾胃功能则处于从属地位,通过其长养转化之性,协助或抑制其他四脏以维持机体应时而变的调节稳态。长夏季节由于脾弱胃强,机体表现为消化功能增强,吸收功能减弱,易发生脘腹胀满、大便溏薄等消化系统疾病。正确把握“脾主长夏”的本质内涵对认识临床消化系统疾病季节性发作的病理、诊断、预防、养生与治疗,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脾气论     
脾气即脾藏之气,是构成和维持脾藏功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脾禀长夏之气而生,长夏之气具有升腾、温暖、湿润的特点,因此脾气也具有上升、温煦、滋润的特点;长夏在五行属土,脾藏在五行亦属土。脾气之所以具有运化和统血的功能,根本原因就在于脾气禀承了长夏之气的各种属性,因此具有了滋润、温煦、生长、承载、变化、升腾等能力。脾气在生理活动中的作用机制以及病理过程中的变化机制均是基于上述属性的失常;同时正确认识脾气属性特点,对于临床脾气虚证诊断标准的确立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脾气论     
脾气即脾藏之气,是构成和维持脾藏功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脾禀长夏之气而生,长夏之气具有升腾、温暖、湿润的特点,因此脾气也具有上升、温煦、滋润的特点;长夏在五行属土,脾藏在五行亦属土。脾气之所以具有运化和统血的功能,根本原因就在于脾气禀承了长夏之气的各种属性,因此具有了滋润、温煦、生长、承载、变化、升腾等能力。脾气在生理活动中的作用机制以及病理过程中的变化机制均是基于上述属性的失常;同时正确认识脾气属性特点,对于临床脾气虚证诊断标准的确立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论繁木治痰     
1 痰之内涵痰本水谷所化.水谷由口入胃,运化于脾,脾将其中精细者上奉心肺,敷布全身.即《内经》所谓"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若水谷所上奉者,量得其适、用得其正,则为精、为营;量若过剩、用生乖变,则为痰、为饮.  相似文献   

17.
口甜     
<正> 临床习惯是观舌不问口.夫口舌相依.脾气通于口.心气通于舌.观舌则问口.口者一身之都门.《难经》"口为司言食之窍."口为出入荣养之要道,节宣微爽,病则随之,又主脾脉之所通.《灵枢·脉度篇》"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凡味觉乃口之津液,通乎五脏,脏气偏胜,则味必偏应乎口,由是诸疾生.气丽乎味,有味则行气.《孟子·尽心下》"口之于味赖乎气,气者何,气质之性是  相似文献   

18.
1脾胃气虚型 症状:胃隐痛、按之则舒,纳呆,腹胀食后则甚,便溏,口中乏味,面色萎黄,虚浮、神疲倦怠,舌淡,脉弱。分析: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气虚不养则胃隐痛;虚得其助,故按之则舒;脾不运化水谷精微则纳差、便溏、口中乏味;不运水湿则虚浮水肿;不化生气血主运四肢则面色萎黄、四肢倦怠。方药用自拟固脾汤:党参、扁豆、苡仁、山药、茯苓、黄芪、炙甘草、陈皮、莲子。  相似文献   

19.
《内经》云:“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唇舌者肌肉之本也”。“足太阴之脉……挟咽,连舌本,散舌下”,“足阳胃之脉……上入齿中,还出挟口,环唇”。脾与胃两者经络上互相络属,构成表里关系。当脾经有伏火,胃经有积热时,火、热之邪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通报》2009,8(4):33-33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足阳明胃之脉,侠口,下交承浆。(《素问》)侠口属冲任二脉。(《灵枢》)口属脾胃,大肠脉交口,然毕竟脾经为主。盖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乃运化精液以营养五藏五藏之气,皆统于脾。五藏偏盛,皆验于口。胃经气血少,则两吻多纹书。(《嵩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