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人在5年前患流火(丹毒),部位在左小腿处,体温39℃.当时医生用青霉素、甲硝唑等药物静脉滴注,很快就消肿了.  相似文献   

2.
<正>年过半百的张先生,5年前因突发性关节疼痛到医院就诊,被检查出痛风。一开始张先生十分重视,每天按照医嘱控制饮食,按时吃药。可过了一段时间,他觉得关节不再痛了,就放松了警惕。从此药也不吃了,饮食上也没有了顾忌,也不去医院做检查。上周张先生突然感到身体乏力,食欲不佳,多年不发的痛风又发作了。这时他又想到了治疗痛风的药物,可吃了一个礼拜不但没有任何好转,小便却开始越来越少,小腿肿痛难忍。张先生感  相似文献   

3.
张先生最近总是难以入睡,邻居推荐的药物,到了他手里也"水土不服",只得求救于医生,医生询问病情后给他换成海乐神(三唑仑)。当晚张先生服药后,很快就"梦见周公"了。惊喜之余,张先生也不由得纳闷起来:安眠药不都是催眠的吗?还分种类?  相似文献   

4.
正那天,36岁的张先生刚加完班,突感心慌胸闷,面色苍白,同事们赶紧把他送到医院。医生全面诊查后,认为张先生是发生了心房纤颤。心房纤颤是一种心律失常,多发生于各类心脏病患者。但经检查,陈先生的心脏本身并没有问题,这种心律失常只是暂时性的,幕后另有"真凶"。找出"真凶",并对症治疗一段时间,张先生的心房纤颤就消失了。那么,谁是"真凶"呢?  相似文献   

5.
丹毒是由于溶血性链球菌所引起的急性皮肤炎症,发病后因其皮色如徐丹之状.故名“丹毒”。丹毒发病急骤.并发症多.愈后易反复.重者火毒炽盛,内攻脏腑气血.可危及生命,我院用金花蕾治疗丹毒50例.效果满意,介绍如下。1.病例选择:多有足癣感染,外伤和小腿溃疡等病史。下肢可出现高出皮面的水肿性红斑,边界清楚.表面皮包紧张光亮,且有灼热感.甚则病毒部位有大小不等溃疡面.水疱、红斑等有脱皮结痂。多伴有畏冷、发热、头俪、恶心、下肢坠胀疼痛等前驱症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有明显升高。本文男28例.女22例;年龄最小23…  相似文献   

6.
<正>丹毒为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皮肤病,西医认为丹毒是由于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皮肤的急性炎症,并伴有恶寒、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隋·《诸病源候论·丹毒病诸侯》记载:"丹者,人身体忽然焮赤,如丹涂之状,故谓之丹。或发手足,或发腹上,如手掌大,皆风热恶毒所为。"[1]丹毒多因血分有热,火毒侵犯肌肤,或因破伤染毒而发,若兼感湿邪,郁蒸血分,经常复发,缠绵不愈。赵炳南老先生将发于头面者称为"抱头火丹"、发于躯干者称为"丹毒"、  相似文献   

7.
正张先生最近晚上睡觉时,小腿出现抽筋,他听说抽筋可能是由于缺钙引起的,便自行到药店买了一盒钙片准备回来吃,有人提醒张先生:钙片不能乱吃,要多听昕医生的建议。那么,补钙到底要怎样补,哪些人群需要补,应该选择什么类型的钙剂,怎样补充效果最好?成人平均每日所需钙量为800毫克按照人体的生长规律,人体骨密度最高峰值在30~35岁,此时人体骨骼中的含钙量最高。35岁以后,人体  相似文献   

8.
柯学 《家庭用药》2012,(7):73-73
张先生带着上初中的儿子来看门诊,说起儿子天天,张先生是哭笑不得。天天考试前很容易紧张,每次考试前都要拉肚子。一遇上期末、期中考试,天天就得连着几天拉肚子,张先生觉得长期这样不行,就带天天到医院就诊一医生说天天患的是“肠易激综合征”。  相似文献   

9.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78岁,因左小腿疼痛6d于2012年2月10日入院。患者入院前6d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自服消炎药后体温恢复,同时发现左小腿外侧红肿,压痛明显,在门诊完善下肢静脉血管超声未见异常,诊断为左小腿丹毒收入院。入院查体:T36.6℃,双肺呼吸音清,未及干湿罗音,心律齐,各瓣膜区未及杂音,双下肢可凹性水肿,左小腿皮肤色红,皮温略高于对侧。入院后查凝血功能:D-D603μg/L,予哌拉西林舒巴坦抗炎,家属自行予如意金黄散外敷,并抬  相似文献   

10.
健康教育在丹毒患者中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翠  邱淑萍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3):3467-3467
丹毒是由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侵入皮肤或黏膜淋巴管所引起的淋巴管周围组织的急性炎症,亦可由血液感染所致。好发于小腿及面部,临床表现有畏寒、发热、头痛、关节酸痛等全身症状,继而患部皮肤出现水肿性红斑,边界清楚,表面灼热有光泽,迅速向四周扩散,甚至形成大疤,患者自觉有灼热疼痛。导致丹毒的原因很多,如脚癣、下肢破溃及静脉炎等,南方一些地方的丝虫病也可诱发丹毒。以炎夏暑湿季节为多见,且多见于成年人,愈后还可经常反复发作。当全身症状处理不及时、长期反复发作时还可影响心、肾功能,甚至导致其衰竭。因此,早期积极治疗并规范丹毒患者的健康教育,对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中医治疗慢性丹毒有良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典型病例]两年前,姜先生左小腿突然灼热、红肿、疼痛,全身恶寒发热,经青霉素静脉点滴后,发热渐退,红肿热痛渐消。如此反复发病5次。这一次采诊时发病已3周,急性期已过,左小腿漫肿不退,皮色黯紫,皮肤纹理变粗,触之无灼热、略有疼痛感。查白细胞8.7×10^9/L,中性粒细胞73%,淋巴细胞26%。姜先生得了什么病呢?是丹毒。  相似文献   

12.
<正>丹毒俗称"流火",是由A族B型链球菌引起的皮肤及皮下组织的一种急性炎症,常表现为境界清楚的局限性红肿热痛,好发于颜面及下肢,可有头痛、发热等全身症状。是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多见于颜面及小腿部,面部损害发病前常存鼻前庭炎或外耳道炎,小腿损害常与脚癣有关。其临床表现为起病急,局部出现界限清楚之片状红疹,颜色鲜红,并稍隆起,压之褪色。  相似文献   

13.
今年刚满40岁的张先生,近来发现自己与从前不太一样了,尽管在单位里已经到了"呼风唤雨"的程度,但是一面对自己的妻子就觉得心虚.每每在需要自己表现的时候张先生却"力不从心",往往需要妻子用手刺激老半天才渐渐进入状态,而且射精还要费九牛二虎之力.有时尽管尽力了,但还是难以将精液排出来.  相似文献   

14.
周尽红 《家庭用药》2010,(12):21-21
张先生是个大忙人。忙生意、忙应酬,还要经常哄哄老婆孩子,可他乐在其中:家庭事业两不误。别看张先生才四十出头,吨位可不轻。这也不能怪他。吃吃喝喝是多了点。而且老张先生就是个重量级的人物,遗传基因给了张先生。承传了张家的体态、体重不要紧,自从去年老张先生确诊冠心病装了支架以后,张先生的心理负担可就重了。总感觉胸闷不适,莫非自己也得了冠心病?他决定去医院做个体检。  相似文献   

15.
<正>32岁的张先生家住汉口,前日下班后和几个朋友约吃小龙虾,边吃边谈天说地,很是热闹。其中有一个朋友说起了一个笑话,张先生正拿着一只小龙虾咬着虾钳,结果一笑,虾钳的一部分呛进了气管。当时,张先生就产生了剧烈的咳嗽,但咳了好一阵,都没有咳出什么东西来。大概休息了半个小时,张先生觉得好多了,也就没太在意,  相似文献   

16.
癣菌疹≠癣     
戴若玲 《家庭医药》2003,(12):18-18
张先生的双小腿长有红斑、丘疹、水疱,三年来每到夏天都要发作2~3次,有时扩展到手掌、指缘,奇痒无比。自以为是足癣扩散,便买些癣药来搽,可越搽病情越厉害,于是到皮肤科就诊。检查发现,原来他患的并非是癣,而是癣菌疹。  相似文献   

17.
《健康管理》2015,(2):95-99
"我测过足后跟,说我的骨密度是-1.8,是不是得了骨质疏松症啊?"26岁的上班族王小姐偶然体验了一次骨密度检测,这样的结果让她惴惴不安。无独有偶,24岁的张先生身高1.8米,体重80公斤,高大强壮的身板让不少人羡慕。然而不久前,他到医院接受骨密度测量,结果却显示骨密度低下,其水平相当于44岁的中年人。像王小姐和张先生这样的身体状况,如果再不及时采取措施,下一步就将发展为骨质疏松,成为人们戏称的"骨脆脆"。  相似文献   

18.
最近有读者张先生向本刊咨询维生素C的补充问题.张先生说,他的爱人、女儿都很喜欢喝维C饮料.特别是女儿,因工作缘故常在外奔波,喝维C饮料更是每天2瓶以上.张先生建议她少喝点.但女儿认为,维生素C可以美容,加上本来夏天就需要补充水,多喝一点没关系.更让张先生为难的是,爱人不知道从哪里听说多喝维C饮料可抗衰老、提高人体免疫力,于是买回来两大箱维C饮料,并要求张先生跟她一起喝.  相似文献   

19.
新闻描述:海南文昌一名男婴刚出生竟少了一只手掌!2007年4月份,张先生的爱人陈女士怀孕了,并按医生要求定期到文昌市人民医院检查。陈女士2007年10月份做的第一次超声报告结果所见“四肢:双侧上臂、前臂及双侧大腿、小腿及其内长骨可显示”;2008年1月4日做的第二次超声报告结果显示“四肢:双侧上臂、前臂及双侧大腿、小腿及其内长骨可显示。胎动好”。  相似文献   

20.
去年末,张先生在工地被重物砸伤左手,造成第二、四掌骨骨折。手术后由于疼痛等原因,张先生没有坚持进行规范的康复治疗,只是简单活动了几天手指就放弃了。现在虽然骨折愈合良好,但张先生左手对指困难、不能完全握拳、不能拿较小的物品,医生检查后发现其左手掌指关节活动范围受限,2、3、4掌指关节只能有很小范围的屈曲。那么造成张先生掌指关节活动受限的原因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