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述了起搏器囊袋感染的诊断、原因及规范的预防护理措施。规范的预防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术前准备、术中及术后护理,其中术后护理包括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饮食及排便情况、平卧、术口的压迫时间、健康教育指导等,认为通过规范的护理可避免或减少起搏器囊袋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拔除永久起搏器电极术前、术后的护理措施及重新植入永久性起搏器的术前术后护理措施,认为应该加强对起搏器感染的预防,并采取有效措施护理起搏器囊袋感染患者。 相似文献
3.
总结202例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感染的预防与护理.预防囊袋感染的护理重点是术前做好皮肤准备,严格手术环境、无菌物品、手术者的手及手术过程的无菌技术管理,术中做好患者护理,减少创伤,注意囊袋制作时大小合适,术后加强切口感染的预防护理.发生囊袋感染1例,201例术后1周拆线,切口愈合良好. 相似文献
4.
1990年以来,我院(三级甲等医院)置入永久型起搏器238例,发现囊袋反复破溃1例,经过精心治疗护理,患者康复,起搏器功能良好,现报道如下. 1 病历摘要 男,74岁.肥胖体型.因病窦综合征(慢快综合征)于2002-01-28在我科行心脏永久起搏器置入术(DDDR),术中顺利.术后患者一般状况良好,起搏器工作正常.2003-05-19患者洗澡时发现左侧胸安装起搏器部位破溃,有血性液体渗出,无红肿热痛.再次入院,渗出物培养为无细菌生长.于2003-05-22行永久起搏器重置术,将起搏器清洗后平整放入加深的囊袋中,分层缝合.术中顺利,恢复良好出院.2004-09-25患者再次因发现起搏器部位破溃,血性液体渗出而入院,仍无红肿热痛.可见约1 mm破溃口,血性液体渗出,起搏器电极连接处暴露. 相似文献
5.
2010年4月,我们收治1例起搏植入术后并发囊袋感染患者,经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男,75岁,体重指数18.4.2008年行永久双腔起搏器植入术,术后切口愈合良好出院.2年来坚持门诊随访及起搏器程控.5个月前左锁骨下起搏器囊袋处出现红肿,无明显疼痛,无发热,静脉输入抗生素后红肿消退. 相似文献
6.
选取2018年7月ICD术后起搏器囊袋表面多发水泡1例,总结其治疗护理经念。治疗过程中对起搏器囊袋表面水泡的处理,预防感染及起搏器术后相关并发症的护理,提供心理支持。患者起搏器囊袋表面皮肤恢复良好,未出现起搏器感染等并发症,顺利出院。 相似文献
7.
总结5例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破溃的原因及治疗护理措施,提高早期识别能力,完善术前准备、术中规范操作、术后定期随访及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可降低囊袋破溃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心脏起搏器是以一定强度的频率和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使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的心脏能够激动,并以一定的频率有效的收缩^[1]。植人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是治疗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和抢救危重患者,使患者得以延长寿命,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永久性起搏器植入后易出现囊袋血肿并发症,尤其是囊袋淤血一旦形成将增加细菌感染机会, 相似文献
9.
心脏起搏器是以一定强度的频率和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使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的心脏能够激动,并以一定的频率有效的收缩[1]。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是治疗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和抢救危重患者,使患者得以延长寿命,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永久性起搏器植入后易出现囊袋血肿并发症,尤其是囊袋淤血一旦形成将增加细菌感染机会,延长伤口愈合时间,严重者直接导致起搏器植入的失败。1病例介绍患者,男,74岁,因反复晕厥半年,再次发作1个月于2007年8月15日入院。心电图提示:(1)窦性交界性逸搏;(2)间歇性窦性静止,最长R-R间期5120ms;(3)单源偶发室性早搏;(… 相似文献
10.
人工心脏起搏(artificial cardiac pausing)是治疗各种原因所致心动过缓最为有效的方法,挽救了无数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的生命,广泛应用于临床。起搏器安置术为侵入性操作,是医院内菌血症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心脏科成功护理了1例永久起搏器安置术后菌血症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安装起搏器术后囊袋血肿的预防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006-09-2009-09 16例安装起搏器术后囊袋血肿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有效的治疗护理手段,及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16例患者均未发生起搏器囊袋感染,康复出院。结论由于老年人生理特征及长期服用抗凝药等因素易发生囊袋血肿,术前的预防护理、术后的严密观察和及时的治疗护理可使血肿消失,降低囊袋感染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4.
15.
16.
循证护理在起搏器囊袋感染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循证护理(Evidence basednursing,EBN)是指护理人员在护理实践中将科研结论与病人需求相结合,考虑当时的临床环境,根据个人经验,最终做出护理决策[1]。是遵循和应用科学依据最有效的护理方法[2]。本文以护理小组的形式运用循证护理模式[3]对安装永久起搏器出现的囊袋感染进行循证护理;并对不同病人采取不同护理干预措施,以改善病人身心健康。1循证问题(Evidencetriggered)囊袋感染是永久起搏器的最常见并发症之一,特别容易发生在老年人,有糖尿病、肝肾疾病及皮下脂肪菲薄者。由于其免疫功能低下,或皮肤难以耐受起搏器的磨擦极易造成继发性…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78岁,2年内黑矇5次,无晕厥史.门诊24 h动态心电图(Holter)提示:房颤律,心率最高121次/min,最慢39次/min,平均64次/min,24 h内见大于2.0 s长间歇355次,均为房颤伴交界性逸搏(最长3.21 s).于2009年3月24日通过右侧头静脉径路置入心脏永久起搏器(德国Bitronic Philos Ⅱ S),电极(Selox ST 60).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1例永久起搏器术后并发亚急性心肌穿孔的护理经验。方法 识别永久起搏器术后亚急性心肌穿孔,实施心包填塞抢救,改善患者临床结局,严格落实各项心包引流护理、营养支持、疼痛管理、血栓预防及积极的心理干预等一系列护理策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结果 经过11天的治疗及护理,患者病情稳定出院,随访2月,恢复良好。结论 永久起搏器术后并发亚急性心肌穿孔较为罕见,术后心肌穿孔的识别,心包填塞的抢救、心包引流护理、营养支持、疼痛管理、血栓预防及积极的心理干预等护理,能够较好地保障患者安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