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成年白血病病人初次化疗后便秘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成年白血病初次化疗后病人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总结其便秘的护理特点。[结果]病人便秘发生率下降,未出现严重便秘相关并发症。[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是改善成年白血病病人初次化疗后便秘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
李芳  何育兰  田馨怡 《护理研究》2014,(14):1703-1704
[目的]了解化疗对住院白血病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86例住院白血病病人接受化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接受化疗后的白血病病人在生活质量总分、生理及心理维度平均得分显著高于化疗前,但生活质量总分及生理维度平均分仍显著低于常模(P0.001)。[结论]住院白血病病人接受化疗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但仍低于常模,仍应重视白血病病人的健康需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Friedman家庭评估模式对初次接受静脉化疗的肺癌病人及其主要照顾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初次接受静脉化疗的肺癌病人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使用Friedman家庭评估模式进行评估后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在治疗开始时和第8周时使用肿瘤病人和照顾者生活质量评估表分别评估病人和主要照顾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第8周时干预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结论]根据Friedman家庭评估模式对肺癌化疗病人的评估结果进行针对性干预可改善病人及其主要照顾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辛红芳 《全科护理》2013,11(17):1587-1589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病人化疗后出现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对化疗过程中出现恶心、呕吐的35例白血病病人从心理、饮食、环境、止吐药物的应用及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等方面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结果]35例病人经过预见性护理干预,显效9例,有效15例,无效11例。[结论]对接受化疗的病人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提高病人对恶心、呕吐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5.
陈媛 《全科护理》2016,(32):3421-3423
[目的]研究白血病病人化疗的护理对其生存效应的影响,为白血病病人护理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接受化疗的96例白血病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化疗护理,观察两组病人干预前后多维度健康心理控制源量表(MHLC)各项分值、30问卷调查(QLQ-C30)各功能分值和各症状分值。[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的多维度健康心理控制源量表(MHLC)中分值均有下降(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30问卷调查(QLQ-C30)各项功能分值均较对照组高(P0.05)、各症状分值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基于化疗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白血病病人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加强术后化疗护理对提高病人生存效应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授权教育方式对白血病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白血病病人随机分为授权教育组和传统健康教育组,每组30例,分别按照授权教育和传统健康教育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病人接受化疗6个月后采用癌症病人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的中文版对病人进行评估。[结果]两组病人在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等功能领域和症状领域、总体健康状况和失眠、食欲丧失、便秘、腹泻领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授权教育能够明显提高白血病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量化健康教育对白血病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化疗治疗的120例白血病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化疗期间应用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化疗期间进行量化健康教育,分别于干预前后应用Piper疲乏修正量表及癌症病人生活质量量表(EORTC QLQ-30)对两组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干预后Piper疲乏量表中整体疲乏总分及认知/情绪、行为/严重性、感官及情感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量化健康教育能有效缓解白血病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感,改善病人临床症状,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功能状态的护理方案应用于急性白血病住院化疗病人中的效果。[方法]将64例急性白血病住院化疗病人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按照病人的相关功能状态给予相应护理方案。[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在体能方面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对急性白血病病人应用基于功能状态的护理方案,不但能使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降低,而且对病人体能的恢复有极大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提高急性白血病病人化疗依从性的有效方法,改善病人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方法]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实施常规护理,一组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病人化疗的依从性.[结果]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病人化疗依从性.[结论]对白血病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白血病病人大剂量化疗导致口腔黏膜炎的护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韩玉梅  柴海云 《护理研究》2004,18(10):867-868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措施对血液肿瘤病人大剂量化疗导致口腔黏膜炎的转归的影响。 [方法 ]随机将 3 8例接受大剂量化疗的白血病病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措施 ,并比较两者的效果。 [结果 ]试验组病人发生口腔黏膜炎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 (P <0 .0 5 ) ,愈合时间也显著提前 (P <0 .0 5 )。 [结论 ]综合护理措施对大剂量化疗导致口腔黏膜炎的作用优于常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提高急性白血病病人化疗依从性的有效方法,改善病人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方法]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实施常规护理,一组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病人化疗的依从性.[结果]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病人化疗依从性.[结论]对白血病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化疗病人焦虑、抑郁情绪形成的原因以及给予心理干预措施的效果评价。[方法]将112例初次接受化疗的恶性肿瘤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肿瘤化疗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对两组病人在化疗前及化疗后均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并进行比较。[结果]心理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病人化疗期间给予心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病人的心理状况,对于控制病情、减轻病人痛苦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降低成人白血病病人化疗期间肺部感染率。[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成人急性白血病化疗病人213例,将前半年105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后半年108例为试验组,对照组实施白血病病人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循证高渗盐水雾化吸入疗法,比较两组病人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急性白血病病人化疗期间肺部感染率为10.19%,较对照组24.76%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高渗盐水雾化吸入疗法预防成人白血病化疗病人肺部感染效果较好,但高渗盐水雾化吸入疗法实施多久、对病人有无不良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肠外营养支持对白血病病人造血干细胞移植期间的营养状态的影响。 [方法 ]分析 12例白血病病人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期间接受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后临床症状、体重、血清白蛋白、血糖、血尿素氮及肌酐等指标的变化 ,并与同期未行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的 10例病人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接受胃肠外营养支持组 (PN组 )病人移植期间体重下降较对照组病人少 ,血清白蛋白水平则较对照组高。 [结论 ]胃肠外营养支持对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平稳度过预处理期、放疗、化疗后应激反应期与促进造血功能的恢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降低成人白血病病人化疗期间肺部感染率。[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成人急性白血病化疗病人213例,将前半年105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后半年108例为试验组,对照组实施白血病病人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循证高渗盐水雾化吸入疗法,比较两组病人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急性白血病病人化疗期间肺部感染率为10.19%,较对照组24.76%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高渗盐水雾化吸入疗法预防成人白血病化疗病人肺部感染效果较好,但高渗盐水雾化吸入疗法实施多久、对病人有无不良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肠外营养支持对白血病病人造血干细胞移植期间的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分析12例白血病病人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期间接受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后临床症状、体重、血清白蛋白、血糖、血尿素氮及肌酐等指标的变化,并与同期未行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的10例病人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接受胃肠外营养支持组(PN组)病人移植期间体重下降较对照组病人少,血清白蛋白水平则较对照组高。[结论]胃肠外营养支持对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平稳度过预处理期、放疗、化疗后应激反应期与促进造血功能的恢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模式在白血病病人化疗期感染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进行治疗的白血病病人60例,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取整体护理模式,而对照组则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对两组病人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白血病病人在化疗期感染防控效果。[结果]干预后对照组病人感染率明显高于试验组病人(P0.05);对照组病人化疗过程中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试验组(P0.05)。试验组护理后情绪功能评分60.12分±9.87分、肢体功能评分70.45分±9.12分、认知功能评分80.43分±9.79分、社会功能评分47.53分±10.01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白血病病人化疗期感染防控中采取整体护理模式效果较好,降低了病人在化疗期间的感染率,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李小红  廖月霞  秦阳  陈曦 《护理研究》2016,(8):2891-2893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白血病化疗病人焦虑、抑郁情绪以及胃肠反应的影响。[方法]将64例白血病化疗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给予针对性的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蒙哥马利抑郁评定量表(MADRS)测评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状况,并观察两组胃肠反应情况。[结果]干预组接受心理治疗后焦虑、抑郁评分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反应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团体认知行为治疗能有效改善白血病化疗病人焦虑、抑郁情绪及胃肠反应,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白血病化疗病人焦虑、抑郁情绪以及胃肠反应的影响。[方法]将64例白血病化疗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给予针对性的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蒙哥马利抑郁评定量表(MADRS)测评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状况,并观察两组胃肠反应情况。[结果]干预组接受心理治疗后焦虑、抑郁评分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反应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团体认知行为治疗能有效改善白血病化疗病人焦虑、抑郁情绪及胃肠反应,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黄育玲  梁仁瑞  吴丽  王翠连 《全科护理》2012,10(29):2692-2694
[目的]探讨家庭自我护理应用于白血病病人化疗间歇期留置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中的可行性。[方法]选择白血病病人98例,均留置PICC,在化疗间歇期根据病人及家属自愿的原则分为家庭自我护理组(50例)和返院护理组(48例),对两组病人进行操作示范、培训及相关的教育,跟踪观察6个月,比较两组PICC导管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及留置时间。[结果]两组导管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及留置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白血病病人及家属进行规范培训后在化疗间歇期采用家庭自我护理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