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结蒋益兰教授治疗大肠癌的经验。蒋益兰教授一般分3期论治大肠癌。早期以扶正祛邪为主:早期多为气血亏虚,瘀毒未尽,拟健脾消癌饮健脾益气、化瘀解毒。中晚期以减毒增效为要:(1)放疗后多为脾胃亏虚、热毒伤阴证,拟沙参麦冬汤合四君子汤加减益气养阴、健脾和胃;(2)化疗后多为肾气不足、脾胃亏虚证,拟脾肾方加减健脾益肾。晚期重在扶正、内外兼治:(1)脾虚血亏、瘀毒内结证,拟健脾消癌方健脾养血、化瘀解毒;(2)湿热内蕴、瘀毒内结证,拟白头翁汤加减清热祛湿、化瘀解毒;(3)脾胃虚寒、瘀毒内结证,拟理中汤加减温阳健脾、化瘀解毒;(4)脾虚下陷、瘀毒内结证,拟补中益气汤加减益气升阳、化瘀解毒。  相似文献   

2.
总结蒋益兰中医药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经验。蒋益兰认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在维持治疗阶段的病机总属本虚标实,主要证型为气阴两虚,痰瘀毒结。在单纯中医药维持治疗时多拟方肺复方加减以益气养阴,宣肺化痰,化瘀解毒;当化疗维持治疗后多肾气不足,脾胃亏虚证,多拟方脾肾方加减以补益脾肾,和胃降逆,益气养血;靶向维持治疗中以禀赋不足,邪毒内蕴证为主,多拟方四君子汤加减健脾益气,清热解毒,以达减毒增效、扶正抑瘤之效。  相似文献   

3.
介绍周永明教授辨治恶性淋巴瘤的经验。认为恶性淋巴瘤多由正气亏虚,痰毒结滞所致;病理特点为本虚标实,以“脾肾亏虚”为本,以“痰毒瘀结”为标,而脾肾亏虚在恶性淋巴瘤的发病中尤显重要;病理因素可以归结为“虚、痰、毒、瘀”;治疗上始终立足于扶正祛邪,以健脾补肾治其本,化痰祛瘀解毒治其标;临证宜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结合化疗、放疗及手术治疗的不同时期随证加减治疗,以达到增效减毒、优势互补、促进康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高宇  王晞星 《吉林中医药》2013,(10):978-979
中医认为,肾癌病位在肾,与脾胃、肝相关,总属本虚标实之证,因虚致实,虚实相兼,整体虚与局部实互见。肾元亏虚是发生肾癌的主要病因,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是重要病机,痰瘀毒互结是发生发展的核心病机,外受湿邪,湿热下注是肾癌发病的决定外因,劳累过度是肾癌发生发展的基本因素。治疗上根据病患具体情况及所处阶段常常运用温补脾肾法、滋肾柔肝法、软坚散结法、抗癌解毒法等。早期正气充足,血瘀痰凝,瘤毒轻浅,以祛邪为要;中期痰湿结聚,邪毒日盛,脾肾不足,正气益虚,则祛邪兼顾扶正;晚期常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衰弱,邪气壅盛,瘤毒走窜,故宜扶正祛邪并重。  相似文献   

5.
李仝教授治疗肿瘤经验偶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仝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恶性肿瘤病工作多年,擅长治疗疑难杂症。"火郁发之"为临床治疗郁病的常用方法,无论火郁何处,用药都当避免一味苦寒泻火,必须使用温散药物,使郁火得以清泄、发散。白细胞减少症中医辨证多为脾阳虚、毒瘀互结,从阳虚毒瘀论治,采用温补脾肾、化瘀解毒法治疗,能够取得较满意疗效。多发性骨髓瘤辨证多为肾气亏虚、毒瘀互结,治疗采用补肾填髓、化湿、逐瘀、解毒之法,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李丽娟 《北京中医药》2021,40(8):842-844
王京奇老师擅长中医药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提出脾虚气弱是发病的根本原因,尤重健脾益气,贯穿治疗始终.根据症状表现和病机演变规律,提出分期论治.初期肝脏炎症损伤尚不严重,多见脾虚气弱、痰浊瘀阻证,治以健脾益气、化痰祛瘀为法;中期随着肝脏炎症不断加重,以气阴两虚、湿热毒结证为主,治以益气养阴、清热解毒祛湿;后期病由脾及肾,正气大伤,邪势未衰,正虚邪恋,多见脾肾阳虚、痰湿停聚证,以温补脾肾、燥湿化痰为治则.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中医证治规律.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邵阳市中医医院确诊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患者2044例,导出其病历资料,构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数据库,采用本课题组研发的医案分析平台进行分析.结果:2044例肺癌患者中,男1459例,女585例;发病年龄集中在50~79岁;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气促、乏力、胸闷;舌脉主要为舌红、苔薄、脉弦细;单一证型主要为毒瘀互结、气阴两亏、肺脾气虚;复合证型主要为气阴两亏、毒瘀互结,肺脾气虚、毒瘀互结,脾虚痰湿、毒瘀互结,气血亏(两)虚、毒瘀互结;主要治则为益气养阴、化瘀解毒、健脾补肺、益气化痰,以扶正固本为主,兼顾祛邪:常用方以肺复方、四君子汤、麦冬汤加减为主;常用中药以益气养阴、健脾祛湿、解毒化痰类为主.结论:本研究总结了2044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的中医证治规律,对临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介绍黄世林教授从"骨枯髓虚"论治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的临床经验。认为本病中医病名可为"骨痿",病理特征为"骨枯髓虚",毒瘀互结、肾虚精亏为本病之基本病机。治疗方面,黄教授形成了具有辨证分期论治特色的治疗方案,将本病分为毒瘀互结证与肾虚精亏证,分别采用解毒清热、化瘀散结法及扶正祛邪、补肾填精法施治,并区分疾病的进展期与稳定期,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总之,解毒散瘀、扶正祛邪之法应当贯穿本病治疗的始终。  相似文献   

9.
朴炳奎教授认为,结直肠癌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在于脾胃虚弱、气血亏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标实在于湿热内蕴、瘀毒内结。治疗方面以健脾益肾、行气化湿、解毒抗癌为主,且须根据不同时期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0.
介绍侯爱画教授运用扶正祛邪法辨治晚期肠癌的经验.侯教授认为晚期肠癌的病机大多是正气不足,湿热瘀毒互结肠腑,扶正祛邪是其主要治则.侯教授将晚期肠癌辨证为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血两亏、痰湿内停、瘀毒内结5种证型,分别采用温阳健脾,祛瘀解毒、滋补肝肾,解毒祛瘀、益气养血,祛瘀解毒、健脾益气,化痰利湿、健脾化瘀,解毒散结为治法,以自拟方益肠散结汤为基础方,辨证施治,随症加减.在用药配伍时注重病证结合、扶正固本、攻补兼施、阴阳并调,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陈宪海教授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病位在肺,属本虚标实,本虚以肺脾肾气虚为主,标实以痰瘀交阻多见,特点为"虚实并见、互为因果",宜补虚泻实,分清主次,辨证分型,肺脾两虚-健脾益肺(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肺肾两虚-调补肺肾(肺肾气虚,西洋参、冬虫夏草、枸杞子、女贞子、淫羊藿、山茱萸、五味子等,补肺纳肾;肺肾阴虚-麦味地黄汤)、痰瘀搏结-化痰祛瘀(益气化痰祛瘀、养阴化痰祛瘀),强调综合治疗COPD,康复治疗,防治结合、中西医结合,缓解期服用百令胶囊,补益肺肾,以巩固疗效。  相似文献   

12.
介绍高彦彬教授从络病论治肥胖相关性肾小球病(ORG)的临床经验。高教授认为ORG属中医“络病”范畴,病性本虚标实,治疗应辨证论治结合分期论治:早期(肾络瘀滞)分为脾虚湿盛、湿热内蕴、肝郁胃热证,治以祛邪为主,运用健脾化湿通络、清化湿热通络、疏肝清热通络法;中期(肾络瘀阻)分为肺脾气虚兼湿邪内蕴、肝肾阴虚兼湿热下注证,治以扶正祛邪,运用益气化湿通络、补肝肾清湿热法;晚期(肾体劳衰)分为气阴两虚兼湿热蕴毒、脾肾阳虚兼痰瘀互结证,治以扶正为主,运用益气养阴兼利湿解毒、温补脾肾兼化痰活血通络法。  相似文献   

1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常见的慢性疾病,中医药在治疗上有独特优势,郭洁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COPD病位初始在肺,后累及脾肾二脏,甚者及心。主要病机可分为肺脾气虚、肺肾气虚、气阴两虚、浊毒内蕴、痰瘀互结。治疗上强调分型分期论治,稳定期以虚为主,治法以扶正;急性期以实为主,治法以化浊祛邪。提出治疗原则为清热化痰,活血祛瘀,化浊解毒,补肺健脾,并善于运用调理气机之法,自拟化浊解毒方,治疗COPD稳定期及急性加重期颇有良效。  相似文献   

14.
任永叔治疗肝硬化,见痰瘀互结、血瘀肝络者,以活血通络、健脾利水为法;见肝肾阴虚、脾肾两虚、血瘀水蓄者,以滋肾养阴、健脾利水、益气活血为法;见肝肾亏虚、气血亏损者,以温阳利水、调补气血为法;见肝郁脾虚、瘀血阻滞者,以舒肝解郁、健脾益气、行气活血为法.并创有活血利水合剂、健脾利水合剂等方.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探析曾普华教授基于"癌毒致虚"理论,治疗胰腺癌的辨治思路及临床用药特色。基于"癌毒致虚"理论及临床经验,曾师认为胰腺癌以"肝郁脾虚、毒瘀互结"为主,常兼夹湿热内蕴、水湿内停、胃失和降、气血亏虚、肝肾不足等证,当以"疏肝健脾、解毒化瘀"为基本治法,配合清热利湿、利水消肿、降逆和胃、补益气血、滋补肝肾等法。曾师认为胰腺癌早期治疗以疏肝健脾、解毒化瘀为主;中期以扶正培本、解毒化瘀为主;晚期以扶正培本为主,解毒化瘀为辅。基于"癌毒致虚"理论及临床经验,肝脾并治,多脏调燮,特色用药,在临床上已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文献研究,探讨肺心病缓解期的中医证型特点;方法:检索国内近15年(1996-2010)现有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期刊杂志肺心病缓解期研究的有关报道,统计分析其证型分布特点。结果:在纳入271篇文献中共出现62个证型,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前10项证型分别是气虚血瘀、痰瘀互结、脾肾两虚、肺肾两虚、肺气亏虚、阳虚血瘀、肾虚失纳、肺脾两虚、痰热壅肺和水凌心肺,其累计频率为89.1%。结论:肺心病缓解的中医证候以单纯本虚为多,本虚标实和标实证候也不少见。本虚以脾肾两虚、肺肾两虚、肺气亏虚最为常见;本虚标实以气虚血瘀证较常见;单纯实证以痰瘀互结证出现频率最高。  相似文献   

17.
贫血是结直肠癌(CRC)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中医认为内生“癌毒”是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CRC伴贫血发病机制与“癌毒”密切相关。CRC伴贫血是由于机体本身先后天失养,癌毒及药毒阻于脏腑、碍于脾肾两脏,导致髓竭血枯之症。“毒致血枯”是CRC伴贫血的基本病机,包括:癌毒流窜、脾气亏虚和药毒流窜、脾肾两虚。扶正祛邪、健脾益肾为CRC伴贫血治疗大法。CRC伴贫血未治疗期,“癌毒”独占体内、流窜脏腑致虚为贫血之因,重在祛瘀解毒、健脾益气。CRC伴贫血化疗期,“药毒”峻猛损伤气血,使虚者更虚,最终精血衰败,重在健脾益肾、助髓生血。  相似文献   

18.
李斌  王宪波 《中医杂志》2023,(23):2388-2392
总结王宪波教授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的临证经验。认为HBV-ACLF属本虚标实之证,以脾虚为本,湿热毒瘀互结为标,提出“解毒凉血重通腑,健脾化湿顾中焦”的治疗观点。临证分型辨治HBV-ACLF,瘀热毒结证治以解毒凉血为法,常用解毒凉血方;湿热毒蕴证治以解毒凉血、健脾化湿为法,常用解毒凉血利湿方;脾虚湿热证治以健脾益气、清热化湿为法,常用解毒凉血健脾方(又称重肝2号方)。  相似文献   

19.
整理杨洪涌教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经验。杨洪涌教授认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根本病机为正气亏虚,毒瘀互阻,扶正解毒祛瘀法可作为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主要治法。临证时需抓住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病程长、病位深、病势重的特点,在清热活血之余兼以益气养阴,标本兼治。针对其虚、毒、瘀的病机特点,诊治中应注意:虚以阴虚多见,治疗以益气养阴为常法,温燥之剂应慎用;诊治毒邪可参照卫气营血辨证,随证选方;瘀为病势所趋,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然祛瘀不可忘益气养血,血足气畅则瘀滞难留。  相似文献   

20.
癌因性疲乏患者多以正虚邪实、治疗损伤、情志失调为主,失衡贯穿全程,病机以脾肾亏虚、瘀毒互结常见。治疗上运用"平衡之道",以扶正抑瘤为原则,以健脾益肾、解毒祛瘀为治疗大法,注重攻补兼施、运用膏方,将中医平衡理念贯穿治疗始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