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根治术后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发生率为10%~37%[1].淋巴水肿时由于患肢肿胀、变形,可导致上肢功能障碍,影响病人生活自理能力,严重的可导致无法工作;同时病人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和精神压抑,使身心遭受极大痛苦,严重影响术后生活质量[2,3].我科对乳腺癌术后并发患肢淋巴水肿的病人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康复措施,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陈海燕 《护理研究》2010,(4):900-901
患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根治术后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发生率为10%~37%。淋巴水肿时由于患肢肿胀、变形,可导致上肢功能障碍,影响病人生活自理能力,严重的可导致无法工作;同时病人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和精神压抑,使身心遭受极大痛苦,严重影响术后生活质量。我科对乳腺癌术后并发患肢淋巴水肿的病人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康复措施,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淋巴水肿治疗仪在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淋巴水肿治疗仪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的效果。方法对60例乳腺癌术后合并患肢淋巴水肿的患者应用淋巴水肿治疗仪治疗,并在治疗前后进行比较。结果治疗2周后患者腕部周长测量值较治疗前减少(8.40±4.43)mm,肘部减少(9.70±3.53)mm,肩部减少(11.30±6.18)mm。结论淋巴水肿治疗仪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乳腺癌术后预防患肢淋巴水肿的护理进展。主要包括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病因及发症机制、患肢肿胀的测量方法以及护理对策。认为只有护士掌握了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规范并加强对患肢淋巴水肿护理方法的培训工作、完善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及监测随访工作,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艾灸疗法预防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效果。方法将8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按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艾灸,比较两组术后第2月末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及水肿程度。结果淋巴水肿发生率观察组为7.5%、对照组为30%,观察组均为轻度水肿,对照组轻度水肿22.5%、中度水肿7.5%;两组淋巴水肿发生率比较,x2=6.65,P<0.01。结论艾灸疗法能有效预防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专案以"知信行模式"为理论指导,对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管理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提高术后患者淋巴水肿的认知水平,提高患者功能锻炼和日常生活行为的正确性,降低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选取2015年下半年在本科行乳腺癌手术的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按护理常规护理。选取2016年上半年在本科行乳腺癌手术的患者92例作为观察组,实施护理专案。两组病例的纳入标准均为术中并行腋窝淋巴结(Ⅰ/Ⅱ站淋巴结)清扫术的乳腺癌患者。结果乳腺癌术后半年内的患者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由2015年下半年的11.1%下降至2016年上半年的5.4%。结论运用护理专案能有效地降低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患肢淋巴水肿病人两种护理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延红  刘立华  王冰 《护理研究》2008,22(28):2590-2590
淋巴水肿是指液体存脉管外组织中积聚,是乳腺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由淋巴和血液同流障碍两大原因引起.除了与手术方式、腋窝淋巴组织清除等因素有关,也与护理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淋巴水肿是指液体在脉管外组织中积聚,是乳腺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由淋巴和血液回流障碍两大原因引起。除了与手术方式、腋窝淋巴组织清除等因素有关.也与护理有密切关系。据文献报道.患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为30%。  相似文献   

9.
孙娟  卢怡 《护理管理杂志》2014,14(6):427-428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水肿发生率中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以降低乳腺癌患者术后患侧上肢水肿为主题,进行现状调查、要因分析、制订护理对策并实施。结果品管圈活动后乳腺癌患者术后患侧上肢水肿发生率降低(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显著降低了乳腺癌患者术后患侧上肢水肿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肩关节制动胸带预防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接受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胸带预防患肢淋巴水肿,观察组采用肩关节制动胸带预防患肢淋巴水肿.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动静脉足泵在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的效果。方法对36例乳腺癌术后合并患肢淋巴水肿的患者应用动静脉泵治疗仪治疗,40 min/次,2次/d进行干预。同时观察患肢皮肤的完整性、皮肤颜色、温度、手背动脉搏动、手心压力感觉等,并在治疗前后进行比较。结果治疗4周后患者腕部周长测量值较治疗前减少(8.26±3.58)mm,肘部减少(9.67±3.54)mm,肩部减少(10.58±5.52)mm。结论动静脉泵治疗仪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在预防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效果。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常规护理+临床路径)和实验组(常规护理+临床路径+压力治疗仪),每组50例,比较2组患者在术后第2个月末淋巴水肿发生率、发展程度及患侧上肢功能康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淋巴水肿发生率和发展程度明显低于常规组(p〈0.01),患者治疗后自觉肢体轻松舒适,无肿胀、沉重感,并且实验组患者患肢功能康复情况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应用梯度压力治疗仪,配合积极有效的护理,能有效预防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发生,促进患侧上肢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翁敬波 《妇幼护理》2023,3(21):5073-5075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21 年 10 月至 2022 年 12 月收治的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的 8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的水肿程度、康复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以及负性情绪。结果 试验组水肿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肢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 SAS、SDS 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够改善患肢水肿程度,缩短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减轻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4.
梯度压力治疗仪对预防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运用梯度压力治疗仪对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的发生与功能恢复作用。方法将100例Ⅱ~Ⅲ期乳腺癌且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康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2组均行常规乳腺癌术后护理并由专业护士指导按照临床康复路径进行康复锻炼,试验组配合梯度压力治疗仪治疗护理。观察2组患肢周长及肩关节活动度。结果试验组患者淋巴水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及内收的活动范围显著增加(p<0.01)。结论梯度压力治疗仪运用于乳腺癌术后患者可明显降低患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减轻患肢肌肉的疲劳,促进患肢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殷萍 《护理学报》2012,19(14):53-54
目的 探讨患肢加压与手法淋巴引流按摩在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87例上肢淋巴水肿患者按照双上肢腕横纹上5 cm周径差值大小进行编号并分组,双号42例为加压组,单号45例为按摩组,分别采取患肢加压与手法淋巴引流按摩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术后3、6、9、12、18、24个月后患肢水肿的护理效果.结果 术后3~9个月,使用加压法治疗患肢水肿的效果较理想,有效率明显较按摩组高(P<0.05);12~24个月,手法淋巴引流按摩治疗的有效率明显较加压治疗法增高(P<0.05).结论 建议临床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患者9个月前予患肢加压治疗,9个月后予手法淋巴引流按摩.  相似文献   

16.
<正>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危害我国女性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我国乳腺癌发病率持续、快速上升,新病例数以每年3%~4%的速度递增[1]。淋巴水肿作为乳癌腋窝淋巴清扫术后较常见的晚期并发症,对  相似文献   

17.
18.
许飞  王莹 《家庭护士》2007,5(7):36-37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年轻化。手术治疗是该病的首选方法。由于手术范围广,需切除全部乳房和胸肌筋膜,同时清除腋窝淋巴结,会使患侧上肢外展、内收、上举及持重功能受限,加之术后瘢痕挛缩,如不及时正确地进行康复功能锻炼,将会造成患侧上肢功能障碍。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有报道发生率为23.70%~34.10%。一旦淋巴水肿形成便难以治愈,有的病人会因疼痛影响社交、工作和性生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降低乳腺癌术后功能锻炼缺陷率中的作用.方法 成立QCC小组,确立“降低乳腺癌术后功能锻炼缺陷率”为活动主题,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比较QCC活动前(n=160)和活动后(n=152)乳腺癌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缺陷率和满意度.结果 QCC活动后,乳腺癌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缺陷率由26.25%降至5.92%,患者功能锻炼满意度由64.37%提高92.10%,与QCC活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3.557 9,34.799 3;P <0.01).患者术后3个月患侧肢体肩关节前屈上举(167±3.1)°、后伸(41.6±4.4)°、外展(169±7.8)°、内收(37.6±6.3)°,均优于QCC活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9.33,11.22,38.81,13.43;P<0.01).结论 QCC活动可有效降低乳腺癌术后功能锻炼缺陷率,提高功能锻炼的有效性,保证患者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20.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年轻化.手术治疗是该病的首选方法[1].由于手术范围广,需切除全部乳房和胸肌筋膜,同时清除腋窝淋巴结,会使患侧上肢外展、内收、上举及持重功能受限[2],加之术后瘢痕挛缩,如不及时正确地进行康复功能锻炼,将会造成患侧上肢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