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延续性健康教育对直肠癌结肠造瘘口病人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术后护理情况不同将67例直肠癌结肠造瘘口病人分为干预组35例和对照组32例,分别实施延续性健康教育和给予常规出院康复教育指导,比较两组病人自我护理情况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病人自我护理依从率(94.3%)高于对照组(71.9%),第3个月、6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健康教育能够提高直肠癌结肠造瘘口病人的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丘爱平  陆勤  邓燕贞 《全科护理》2016,(30):3139-3142
[目的]探讨连续护理干预对永久性肠造口病人护理知识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永久性肠造口病人98例,依据护理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病人给予连续护理干预,对两组病人的护理知识得分、自我护理能力等进行比较。[结果]出院后1个月、3个月研究组病人的造口护理知识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前和出院后1个月、3个月研究组病人的自我护理概念、自我护理责任、自我护理知识、自我护理技能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3个月研究组病人的造口狭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1个月、3个月研究组病人的造口周围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永久性肠造口病人护理知识掌握程度和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在结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结肠造口患者8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n=41)和对照组(n=40).两组均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自我管理教育,包括3阶段健康教育指导和造口护士主导的个体化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结肠造口自我护理水平.结果 出院前干预组患者造口自我护理总分为(29.76 ±7.98)分,对照组为(24.58±7.99)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38,P>0.05);出院后1个月干预组自我护理总分为(37.73±4.34)分,对照组(31.96±7.0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9,P<0.05);出院后3个月干预组自我护理总分为(39.78±6.48)分,对照组为(35.96±7.3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658,P<0.01).结论 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是提高结肠造口患者疾病知识水平和自我护理能力的有效措施,为结肠造口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肠造口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病人出院早期造口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在我科首次行肠造口术的HIV病人8例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7月—2017年12月在我科首次行肠造口术的HIV病人11例为观察组,两组病人实施常规的在院护理和出院指导,出院后观察组利用微信平台实施延续性护理。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进行评定,统计病人出院后造口并发症发生情况,以评价造口护理能力水平。[结果]观察组病人出院3个月后ESCA量表得分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可提高肠造口合并HIV感染病人出院早期造口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魏曾曾  吴丹  吴德全  王维利 《护理研究》2013,27(20):2113-2114
[目的]评价自我管理在永久性肠造口病人自我护理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2月—2012年8月入住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47例永久性肠造口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采用造瘘术后护理常规,干预组(24例)在术后护理常规的基础上实施自我管理干预措施。于病人手术前1d及出院前1d采用造口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前两组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病人自我护理知识及自我护理技能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管理有助于提高病人自我护理知识及技能,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信息化造口教育平台在肠造口病人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构建信息化造口教育平台,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肠造口出院病人2 60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 3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给予病人出院指导,观察组采用信息化造口教育平台开展延续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及随访情况。[结果]观察组造口病人并发症发生率(16.3%)远低于对照组(32.3%)(P0.01),观察组中212例病人发生了造口并发症,其中174例造口病人通过造口教育平台自行处理,占82.1%。[结论]信息化造口教育平台开展肠造口延续护理,减少了造口并发症,简化了病人就医程序,提高了肠造口病人自我护理能力,从而提升了肠造口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Teach Back健康教育模式对肠造口病人术后早期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直肠癌肠造口病人按照住院号的单双号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按照护理常规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实行Teach Back模式,病人出院后来院行首次化疗时向病人发放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进行自我护理能力评价。[结果]观察组病人ESCA量表4个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Teach Back健康教育模式可以提高肠造口病人术后早期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手机移动教育对直肠癌造口病人康复期并发症的影响,为制定直肠癌造口病人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收治的128例直肠癌造口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手机移动教育进行康复期健康教育。在干预后2周对两组病人的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采用造口病人生活质量问卷和自我效能感量表对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感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2周肠造口损伤1例、造口周围皮炎2例、皮肤黏膜分离1例,对照组病人干预后2周肠造口损伤8例、造口周围皮炎7例、造口狭窄6例、皮肤黏膜分离6例,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2周生活质量评分生理维度为(7.16±3.21)分、心理维度(7.55±2.95)分、社会维度(6.34±3.25)分、精神维度(6.78±3.15)分,对照组病人干预后2周生活质量评分生理维度为(5.10±2.65)分、心理维度(5.17±2.67)分、社会维度(5.12±2.56)分、精神维度(5.15±2.11)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自我效能感低等6例、中等21例、高等37例,对照组病人干预后自我效能感低等18例、中等42例、高等4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机移动教育能够有效提高直肠癌造口病人康复期的生活质量水平和自我效能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张轶莹  周艳  张琴 《全科护理》2016,(35):3716-3717
[目的]探讨肠造口病人自我护理中实施延伸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将67例肠造口术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延伸护理,观察病人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自我护理技能和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在各时段的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肠造口病人的自我护理中实施延伸护理,能有效提高病人的健康知识水平以及自我护理技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的延续性护理在肠造口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出院后微信平台、门诊复诊等活动,对68例造口病人进行问题的收集、梳理、分类,并给予相应的教育指导和咨询、治疗和程序、个案管理和监测,出院3个月后对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和更换造口袋准确率进行评价。[结果]出院3个月后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明显提高(P0.05),造口病人或家属更换造口袋的准确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实施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的肠造口病人延续性护理模式,可促进病人准确掌握造口袋的更换方法,有效提高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李丽春  陈瑶琴 《全科护理》2020,18(24):3168-3171
[目的]探讨微信健康教育联合延续性精细化管理对出院后诱导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病人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6年8月—2018年8月收治86例出院后诱导期ALL携带PICC病人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后护理,观察组给予微信健康教育联合延续性精细化管理;对比两组ALL携带PICC病人出院后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心理状态、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1个月,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1个月,观察组病人自我护理能力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1个月,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1个月,观察组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信健康教育联合延续性精细化管理能够明显改善ALL携带PICC病人出院后健康知识知晓情况,提高病人自我护理能力,降低病人SAS与SDS评分及PICC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自我管理干预对肠造口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接受造口手术的结直肠癌病人按纳入研究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院外电话随访和指导,观察组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自我管理干预。出院前比较两组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及营养状况,干预8周后比较两组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及造口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部分病人失访,最后完成研究的观察组病人为52例,对照组为50例。两组病人出院前自我护理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病人干预8周后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及各子项得分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干预后8周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为9.62%(5/52),低于同期对照组的28.00%(1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自我管理干预能提高肠造口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医学仿真模型健康教育对肠造口病人自我护理的影响。[方法]采用历史对照方法对本科于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7例肠造口病人分为对照组,于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11例肠造口病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健康指导进行护理,观察组病人在此基础上采用医学仿真模型的健康教育方式进行护理,以电话回访形式和造口门诊就诊形式观察两组病人术后自我护理能力效果及造口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自我护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采用医学仿真模型对肠造口病人进行健康教育,能有效提升造口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减少造口并发症,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余利娜  赵丽芹  夏腊梅  胡丹 《护理研究》2014,(26):3284-3285
[目的]探讨连续性护理在膀胱癌腹壁造口术后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膀胱癌尿流改道腹壁造口病人根据手术顺序单双号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出院后进行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在造口袋更换、并发症预防、饮食知识等腹壁造口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术后在活动、日常生活、健康等Spitzer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性护理有利于改善膀胱癌腹壁造口病人出院后的自护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时效性激励对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直肠癌行永久性结肠造口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式进行自护能力的指导,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应用时效性激励原则,两组病人出院后实施延续护理。于出院时、出院1个月、出院3个月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评价两组病人的自护能力。[结果]观察组出院时、出院1个月、出院3个月自护能力得分分别为99.55分±12.70分、114.23分±14.34分、137.53分±12.12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8.32分±13.88分、99.52分±12.45分、115.63分±13.90分)。[结论]时效性激励可提高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自护能力。  相似文献   

16.
解金凤  张兰凤  朱伟 《护理研究》2014,(29):3638-3640
[目的]探讨个案全程管理模式对提高造口病人满意度、造口护理知识掌握度及改善造口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效果。[方法]将60例永久性造口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个案全程管理模式护理,对照组按照直肠癌及膀胱癌手术标准化护理规程进行护理、教育与康复指导。[结果]观察组病人出院时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造口护理知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自我护理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案全程管理模式能够提高造口病人的满意度、造口护理知识掌握度,改善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鲍丽超  蔡建利  陆烈红   《护理与康复》2017,16(5):491-494
目的观察ADOPT模式对肠造口患者出院过渡期自我护理的干预作用。方法将50例结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ADOPT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比较出院2个月后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对肠造口知识的掌握程度,并评价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得分及肠造口知识掌握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2%,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ADOPT模式较传统健康教育方法更能提高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肠造口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院外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脑卒中病人的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脑卒中住院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出院6个月后比较两组病人的院外康复依从情况、运动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出院6个月后,干预组病人康复训练依从性总分(11.60分±1.67分)、Fugl-Meyer评分(76.27分±10.23分)、Barthel指数(72.08分±12.56分)和总体健康评分(72.68分±12.84分)高于对照组(9.58分±1.74分,68.64分±9.88分,60.44分±11.42分,64.13分±13.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外延续性护理干预提高了脑卒中病人院外康复的依从性,促进了病人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同时也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造口专科护士门诊干预对永久性肠造口病人早期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普外科出院的132例永久性肠造口病人按自愿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自愿由造口门诊专科护士复诊或随访的作为观察组,自愿由病区或门诊医生复诊或随访的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病人由门诊专科护士实施干预,了解病人对造口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观察造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病人的心理状况,分析以上因素对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为病人提供专业化护理;对照组病人由病区或门诊医生实施干预,从医疗角度为病人提供相关处置后,护士按常规执行相关护理措施。观察两组病人造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造口自我护理能力。[结果]观察组病人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造口自我护理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结论]门诊专科护士的干预可提高永久性肠造口病人早期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20.
延续性饮食干预策略对肠造口病人排便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实施延续性饮食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者康复早期排便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者6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由专业小组团队进行出院后延续性饮食护理干预,对照组只接受常规出院后随访,观察干预期内两组病人排便异常的发生率,比较干预后3个月两组病人生活质量得分、健康教育内容知晓率及病人满意度.[结果]干预期间试验组腹泻、腹胀、排气异常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生活质量得分、健康教育内容知晓率及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专业的小组团队,实施延续性饮食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肠造口者康复早期排便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