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视频健康教育对糖尿病足病人自护行为、血糖水平及疾病知识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2016年12月选取80例糖尿病足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n=40)及对照组(n=40),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病人实施视频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自护能力、血糖水平及疾病知识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及自护能力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饮食干预、运动干预、生活指导、血糖监护、用药干预及心理干预等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空腹血糖水平(FBP)、餐后2h血糖水平(2hFBP)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视频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糖尿病足病人自护能力及疾病认知水平,有助于病人血糖控制,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健康行为信念模式对糖尿病足高危人群疾病知识及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2016年6月—2017年6月选取收治的80例糖尿病高危足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健康行为信念模式实施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疾病知识、健康行为及血糖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干预后饮食干预、运动干预、生活指导、血糖监护、用药干预及足部护理等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健康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空腹血糖(FBP)、餐后2h血糖(2hFBP)、糖化血红蛋白(HAb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行为信念模式能有效提高糖尿病高危足病人疾病知识水平及健康行为,有助于病人血糖水平控制,从而预防糖尿病足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娩后持续性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病人产后自我行为管理及血糖、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7年12月分娩的145例随访资料完整的妊娠期糖尿病病人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产后持续性护理干预,对照组出院时给予出院指导,出院后给予常规电话随访,比较两组病人自我行为管理、血糖状况、胰岛功能等。[结果]观察组病人出院6个月在饮食、运动、监测、遵医行为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出院6个月后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娩后持续性护理干预能够增强妊娠期糖尿病病人产后自我行为管理能力,提高血糖控制水平,改善病人胰岛功能,预防糖尿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信群护理干预在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家庭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22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于出院前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出院后通过电话进行随访,观察组在出院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利用微信平台对病人的家庭康复进行护理干预。干预半年后,比较两组病人出院后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家庭康复依从性与自护能力。自护能力采用汉化版欧洲心力衰竭自我护理行为量表(EHFscBS)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家庭康复知识知晓率、家庭康复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EHFscB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群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改善遵医行为,提高家庭康复的依从性,并能提高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促进病人的家庭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出院病人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6月在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病人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出院宣教和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微信个性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血糖指标及自我管理行为变化。[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病人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FPG、2 h PG及HbA1c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自我管理行为中的饮食管理、运动管理、用药管理及自我管理行为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微信对出院后糖尿病病人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可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其血糖控制情况。  相似文献   

6.
李丽春  陈瑶琴 《全科护理》2020,18(24):3168-3171
[目的]探讨微信健康教育联合延续性精细化管理对出院后诱导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病人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6年8月—2018年8月收治86例出院后诱导期ALL携带PICC病人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后护理,观察组给予微信健康教育联合延续性精细化管理;对比两组ALL携带PICC病人出院后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心理状态、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1个月,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1个月,观察组病人自我护理能力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1个月,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1个月,观察组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信健康教育联合延续性精细化管理能够明显改善ALL携带PICC病人出院后健康知识知晓情况,提高病人自我护理能力,降低病人SAS与SDS评分及PICC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研究法的饮食干预对2型糖尿病(T2DM)病人血糖控制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2017年1月—2017年12月选取内分泌科收治的T2DM病人9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n=48)及对照组(n=48),对照组行常规性饮食指导,观察组基于行为研究法对病人实施饮食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饮食知识评分、血糖控制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食物交换法、营养物质均衡、总能量控制、饮食原则及饮食知识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空腹血糖水平(FBP)、体质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较对照组下降(P0.05)。观察组血糖控制有效率、病人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病人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行为研究法的饮食干预能有效提高糖尿病病人饮食管理认知水平,有利于血糖控制,降低相关并发症,提高病人治疗满意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短信息对糖尿病(DM)病人实施院外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102例初诊2型DM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住院期间两组病人给予系统的健康教育,出院后对照组采用电话随访进行院外健康教育,观察组利用短信息平台发送短信息及短信互动进行院外健康教育,6个月后比较两组病人对DM知识的掌握情况、治疗的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及各项实验室指标。[结果]观察组病人对DM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治疗的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自我管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短信息对DM病人实施院外健康教育,可提高对DM的认知度与治疗的依从性,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更好地巩固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知信行(KAP)健康教育在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6月—2017年6月消化内科收治的78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性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KAP健康宣教。分别于干预前后应用自拟的病人疾病知识评分调查问卷评价病人疾病知识水平,应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评价病人自我护理能力,采用慢性疾病病人遵医行为量表评价病人遵医行为,比较两组病人再出血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干预后在出血原因、用药要求、饮食要求、日常生活要求、情绪管理等方面知识水平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干预后自我效能及各维度评分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遵医行为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再出血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KAP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EGVB病人疾病知识水平、自我护理能力及遵医行为,可降低病人再出血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10.
揣文娟 《全科护理》2014,(11):965-967
[目的]探讨个性化回访干预对2型糖尿病出院病人血糖代谢和自我管理水平的干预效果。[方法]将160例2型糖尿病出院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糖尿病随访,观察组接受6个月个性化门诊回访干预和随访,比较干预前和6个月时两组病人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自我护理行为的变化。[结果]两组干预后HbA1c、血糖和自我护理行为评分均较前有显著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 HbA1c、餐后2h 血糖和自我护理行为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个性化回访干预可以显著提高其自我管理水平,对病人的血糖代谢水平有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陈彩云  许梦虹 《护理研究》2008,22(14):1253-1254
[目的]探讨程序化干预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TURP)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行TURP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渐进型知识指导、互动式行为训练及出院后追踪随访至术后2个月.[结果]观察组应激反应能力、健康行为水平及术后恢复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实施程序化干预能有效提高TURP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路径化健康教育对机械性心脏瓣膜置换(MHVR)术后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6例MHVR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路径组和常规组,分别给予路径化健康教育和常规健康教育,并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评价两组病人在手术后入病房时(干预前)、出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的自我护理能力并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路径化组病人出院时和3个月后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及4个维度得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及自理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3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两组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及4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路径化健康教育对MHVR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提升效果优于常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于网络的随访方式对癫痫病人院外自我护理能力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4例难治性癫痫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出院时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给予常规电话随访,观察组病人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网络随访,两组随访时间为6个月,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遵医行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对癫痫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率、定期复诊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癫痫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网络的随访方式能有效提高癫痫病人院外自我护理能力及遵医行为,能有效控制癫痫发作,提高病人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看图对话健康教育模式对桂西地区糖尿病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12例桂西地区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看图对话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后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遵医行为改善情况、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糖尿病知识得分均较前提高(P0.05),但观察组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遵医行为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与干预前相比均有改善(P0.05),但观察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看图对话健康模式在帮助桂西地区糖尿病病人掌握疾病相关知识、改变健康观念、提高遵医行为方面较传统健康教育模式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知识-信念-行为模式对妊娠糖尿病(GDM)病人自护能力、血糖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GDM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妊娠期健康教育,观察组应用知识-信念-行为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的自护能力和血糖水平,并对两组病人随访至分娩,比较两组病人的妊娠结局。[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自我护理能力总分(128.5分±6.2分)高于对照组(110.5分±5.7分),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剖宫产、巨大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知识-信念-行为模式能有效提高GDM病人的自护能力和病人血糖控制效果,减少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微信健康教育在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出院后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神经外科10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出院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出院后6个月内对照组常规予以每月1次电话随访干预,观察组由延续护理小组通过微信健康教育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各项健康自我管理行为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病人在干预3个月、6个月后服药依从性、血压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微信健康教育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延续护理管理中能提高出院病人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健康行为,提高服药依从性,保持血压稳定,提高病人满意度,有助于延续护理的持续化。  相似文献   

17.
陈彩云  许梦虹 《护理研究》2008,22(5):1253-1254
[目的]探讨程序化干预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TURP)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行TURP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渐进型知识指导、互动式行为训练及出院后追踪随访至术后2个月。[结果]观察组应激反应能力、健康行为水平及术后恢复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实施程序化干预能有效提高TURP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黄文杰  王玉香 《全科护理》2016,(12):1282-1284
[目的]探讨出院计划模式的干预效果是否优于现有的常规出院健康指导。[方法]干预组和对照组病人均接受常规出院健康指导,在此基础之上对照组只发放脑卒中自我护理健康教育手册,干预组发放脑卒中自我护理健康教育手册并实施出院计划模式,比较两组病人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出院计划模式总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前后自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病人各维度得分比较,其中饮食知识、生活起居、疾病知识、康复知识4个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干预组病人自身各维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对照组自身比较,饮食知识、用药知识、生活起居、疾病知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院计划模式可提高病人脑卒中知识的掌握程度,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对社区老年糖尿病病人血糖水平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某社区服务中心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患有2型糖尿病的老年病人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纳入36例,完成31例)与对照组(纳入36例,完成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病人护理前后血糖水平、认知水平及治疗依从性的差异。[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血糖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糖尿病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在饮食、运动、用药及自我监测方面的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情况和治疗依从性,在社区老年糖尿病病人中开展价值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系统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时自我护理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0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住院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在一般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包括教育干预、行为干预、心理干预以及疾病与症状管理的系统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出院1个月和3个月时自我护理行为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出院1个月和3个月时自我护理行为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干预能有效提高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出院后自我护理行为,但对远期的效果仍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