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蔡抗援 《河南中医》2008,28(1):42-43
紫癜性肾炎总治疗法则是活血化瘀,但在治疗的同时还应结合清热解毒、清热利湿、健脾益气、滋阴降火、温补脾肾诸法辨治。  相似文献   

2.
紫癜性肾炎总治疗法则是活血化瘀,但在治疗的同时还应结合清热解毒、清热利湿、健脾益气、滋阴降火、温补脾肾诸法辨治。  相似文献   

3.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特有的,以瘙痒、黄疸为特征的并发症,发病率为4%左右。有较高的早产率和围生化死亡率。笔者近年自拟清热利湿止痒汤治疗本病82例,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简介如下: 1一般资料82例患者均来自本院门诊,年龄最小23岁,年龄最大40岁,平均28岁。有流产史63例,初产妇58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茵陈黄疸冲剂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IC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3例,两组均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茵陈黄疸冲剂;比较两组治疗后瘙痒症状、血清生化指标(总胆汁酸、转氨酶、胆红素)改善情况及分娩后围生儿预后和产后出血情况。结果治疗组瘙痒、转氨酶、胆红素及总胆汁酸等各项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妊娠结局亦优于对照组。结论茵陈黄疸冲剂对ICP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是指因感染、药物中毒、免疫损伤等多种原因造成肝细胞排泌胆汁障碍,以致肝内胆汁淤滞和血中胆汁成分增多,胆汁从肝细胞弥散人血而引起的黄疸。笔者辨证分型论治26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7.
论温病证治之热、郁、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温病之病机,多为热、郁、瘀。三者之间由热致郁、由郁致瘀,循序渐变,环环相联,极易形成热郁或热瘀;热与郁当区分无形郁热或有形郁结。治疗以清热、解郁、化瘀三法兼顾,卫气阶段主清热散郁并举;营血阶段重散热化瘀同治;治热防郁,治郁防瘀。郁与瘀当区分无形郁滞或有形郁结,治疗采取相应消散法。对于临床辨治颇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观察赤黄退疸方治疗重度黄疸伴肝内胆汁淤积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口服赤黄退疸方,对照组静滴苦参碱。均以20 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观察症状、体征、肝功能。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赤黄退疸方治疗重度黄疸伴肝内胆汁淤积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肝源性糖尿病为肝病患者常见的继发性疾病,其归属于中医消渴,但治疗又不尽相同,本文就肝源性糖尿病瘀热互结型的中医治疗作一简要论述,并举例验案一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到不少血证患者兼具血热和血瘀证,通过实验研究及临床验证,提出瘀热型血证的证型,以冀完善和发展血证理论,充实有效治疗。临床以凉血化瘀法用于流行性出血热、伤寒、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消化性溃疡病等出血的瘀热型血证,取得满意疗效,证实瘀热型血证的客观存在及凉血化瘀法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2.
输卵管炎性不孕症无论成因如何,临床常见少腹部疼痛、不适、痛经、经行不畅、月经色暗、有血块等症状,均为瘀血内阻之象,是故其中医病机关键即在于"瘀"。临床宜辨病辨证结合,审病机之轻重缓急,祛瘀思想贯彻始终,并知常达变。同时根据患者输卵管梗阻轻重,结合必要的现代医学疗法如输卵管介入再通术、腹腔镜手术等,中西医各取所长,可缩短疗程,加快输卵管功能恢复,增加最终受孕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从瘀热辨证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石家庄市中医院、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0医院、河北省第七人民医院妇科2020年4月—2021年1月收治的92例POI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芬吗通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针刺、自拟清热化瘀汤治疗,2组均以28 d为1个疗程,连续...  相似文献   

14.
妊娠淤胆方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妊娠淤胆方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 ICP) ,观察该方对 ICP患者围产儿预后的影响 ,以及防治产后出血的作用。结果表明 ,患者用药后瘙痒症状明显缓解 ,甘胆酸降低 ,肝功能改善 ,围产儿预后良好 ,羊水粪染率、胎心音异常率、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均有明显降低。进一步证实了本方治疗 ICP安全、有效 ,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下消清和法辨治慢性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的疗效。方法:以“增液行舟”与“化淤法”相结合为要旨,采用滋阴理气、涤痰逐瘀、清热凉血、调和脏腑等,即归纳为:下、消、清、和法。结果:该治疗方法可明显消除病人的症状、体征,加速患者血清胆红素及酶学等指标复常。结论:下消清和法辨治慢性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疗效较好,且促进“残黄期”黄疸消退尤其显著。  相似文献   

16.
马素平 《河南中医》2011,31(4):354-355
目的:观察活瘀化痰方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肝硬变肝内胆汁淤积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并与腺苷蛋氨酸组、基础治疗组比较疗效的差异.方法:入选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护肝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2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腺苷蛋氨酸冻干粉针剂1.5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  相似文献   

17.
谭为华  廖晓琼 《中医临床研究》2012,(22):70+72-70,72
笔者以两则验案为例,介绍了中医从热瘀论治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满意,建议其治疗应在清热解毒的基础上,将凉血化瘀疗法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消淤退黄汤治疗肝内淤积性黄疸30例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自1997年以来用消淤退黄汤治疗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3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婴儿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病病因复杂,迁延难愈,呈现"久病入络"的病理特点.肝络病理论是中医络病理论的重要组成之一,结合临床实践,认为气滞血瘀、肝络瘀阻是婴儿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病的基本病机,在肝络病理论指导下,以活血化瘀通络为法治疗婴儿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病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痰瘀兼治法辨治黄疸四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闫惠霞  宋伯良 《河南中医》2008,28(10):90-92
黄疸为肝病的常见症状之一,中医学认为其致病原因为外感湿热、疫毒及饮食、情志所伤.致使邪毒蕴积三焦,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进而湿热熏蒸肝胆,胆汁不循常道,外溢肌肤,发为黄疸[1].本病在疾病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常挟瘀、挟痰,故有"淤血发黄"之说.由于瘀血和痰浊的渗入,与肝经血分搏结,黄疸常难速退或进行性加重,如进一步蒙蔽清窍,神明失养,则引起病症加重甚或昏迷.临证时根据湿、热、瘀、痰共同致病的特点进行辨证论治,掌握治黄不离活血、活血兼以化痰的原则,同时还当要治气.只有气机畅顺,津液布散,血液流畅,痰瘀方消.本病病情演变过程中会出现多种变证,要把解毒、利湿和治瘀、治痰有机地结合起来,"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