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病人焦虑及疼痛状况改善的影响。[方法]将48例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4例,两组均给予眼科疾病常规护理,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外还给予心理支持及疏导,两组病人入院及出院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病人心理状态和疼痛的程度。[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病人焦虑及疼痛的状态得到显著改善,SAS及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切实有效的心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或消除病人的焦虑及疼痛的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在使用负压联合局部氧疗治疗Ⅱ度烧伤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40例Ⅱ度烧伤病人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认知行为护理干预,治疗结束时对两组病人的心理状态、疼痛、烧伤部位愈合情况以及在院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结束时观察组病人焦虑评分(22.64分±8.68分)、抑郁评分(36.65分±8.54分)、疼痛评分(4.55分±1.49分)低于对照组(29.50分±7.91分,40.14分±10.79分,8.46分±1.81分),治疗总有效率(91.43%)高于对照组(82.86%),并发症发生率(4.28%)低于对照组(11.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护理干预能改善Ⅱ度烧伤病人的心理状态,减轻疼痛,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联合放松训练在原发性青光眼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7例住院行手术治疗且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测评为阳性的原发性青光眼病人,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予常规心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心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联合放松训练,比较两组病人术前1d的焦虑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前1d焦虑评分(11.61分±4.83分)低于对照组(15.33分±4.94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穴位按摩联合放松训练能有效缓解原发性青光眼病人术前的焦虑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模块式护理干预对行鼻内镜手术病人术后疼痛和焦虑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行鼻内镜手术的病人按照抛硬币的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病人住院期间给予耳鼻喉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模块式护理干预,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对两组病人的疼痛和焦虑情况进行测评。[结果]术后第3天,观察组病人的疼痛评分(2.67分±1.52分)、焦虑评分(6.94分±1.65分)均低于对照组病人(5.48分±2.75分,10.07分±2.0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模块式护理干预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鼻内镜手术病人术后的疼痛、焦虑程度,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气管内支架置入治疗气管狭窄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72例行气管内支架置入治疗气管狭窄的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干预1周后比较两组病人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满意率及不良情绪改善情况。[结果]干预1周后,研究组焦虑评分为34.47分±6.47分,抑郁评分33.94分±6.75分,低于对照组(48.39分±10.01分,50.05分±10.23分),研究组病人满意率(100.00%)高于对照组(77.78%),研究组病人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气管内支架置入治疗气管狭窄病人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改善病人呼吸困难症状,缓解不良情绪,提高病人满意率。  相似文献   

6.
李野王爱丽 《护理研究》2017,(12):4698-4700
[目的]探讨模块式护理干预对行鼻内镜手术病人术后疼痛和焦虑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行鼻内镜手术的病人按照抛硬币的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病人住院期间给予耳鼻喉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模块式护理干预,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对两组病人的疼痛和焦虑情况进行测评。[结果]术后第3天,观察组病人的疼痛评分(2.67分±1.52分)、焦虑评分(6.94分±1.65分)均低于对照组病人(5.48分±2.75分,10.07分±2.0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模块式护理干预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鼻内镜手术病人术后的疼痛、焦虑程度,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支持联合放松训练对眼外伤焦虑病人的干预效果。[方法]将84例存在焦虑的眼外伤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44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按照眼外伤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针对性的心理指导内容和放松训练。于入院后第2天和干预1周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病人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1周后干预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支持联合放松训练可以改善眼外伤焦虑病人的焦虑状态。  相似文献   

8.
张景  魏林娜  袁碧 《全科护理》2013,11(22):2060-206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种植义齿病人牙科恐惧症的缓解作用。[方法]将125例种植牙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一系列的心理干预。运用改良牙科焦虑量表(MDAS)及焦虑视觉模拟标尺对病人恐惧程度、焦虑程度进行评价。[结果]125例病人MDAS得分为14.29分±2.88分,属于高焦虑水平;MDAS≥11分26例(28.8%),认为患有牙科恐惧症,其中对照组14例(22.90%),观察组12例(18.75%);观察组MDAS得分为13.28分±2.61分,对照组为15.31分±4.37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焦虑状态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降低种植牙病人的焦虑程度。  相似文献   

9.
丁建华  谢晶  李香莉 《全科护理》2012,10(15):1359-1360
[目的]分析探讨心理疏导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我院心血管内科2011年3月—2011年12月120例病人。对照组病人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心理疏导干预。分析两组病人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生活质量满意度结果。[结果]观察组病人采取心理疏导后平均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病人(t=12.00、9.21,χ2=59.54、49.73),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月后随访观察组病人生活质量综合评价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病人(χ2=18.5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心理疏导干预在临床护理中能缓解病人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  相似文献   

10.
罗敏娟  翁科迪  陈燕芳 《全科护理》2012,(18):1666-1667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影响和优点。[方法]将160例白内障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行为干预,观察两组病人围术期焦虑程度、手术完成时间、术中追加麻醉药情况。[结果]观察组围术期焦虑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手术完成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中追加麻醉药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行为干预减轻了病人的焦虑情绪,降低疼痛敏感性,增强了医患配合,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三主体双轨道交互式护理干预模式在空巢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门诊确诊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132例,按照单纯随机抽样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化的护理方法,即病人在出院后进行电话回访1次,提供给病人相应的自我管理的知识和宣传教育;研究组病人采用三主体双轨道交互式护理干预模式,构建以空巢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及医院专科护士为主体的医院延续护理干预轨道和以空巢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及社区护士为主体的社区干预轨道,增强三主体双轨道的交互作用;干预3个月后评估两组病人生活质量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总有效率、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病人总体健康得分(61.6分±4.6分)高于对照组(53.6分±3.7分),研究组病人SAS与SDS评分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病人的总有效率(92.4%)高于对照组(60.6%),研究组病人的满意度(97.0%)高于对照组(72.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主体双轨道交互式护理干预模式激发病人的主观能动性,改善病人的心理状态,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袁梦亚 《全科护理》2016,(32):3354-3356
[目的]探讨亲情延续护理干预对胃癌化疗病人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4例胃癌化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亲情护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后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胃癌生活质量量表(QOL-C 30)对两组病人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HAMA、HAMD评分分别为11.57分±2.65分、10.24分±2.9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角色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认知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疲乏、恶心呕吐、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亲情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胃癌化疗病人负性情绪,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联合耳穴压豆治疗缓解透析早期病人焦虑情绪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科接受透析治疗的96例病人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内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联合耳穴压豆中医治疗,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后焦虑自评量表(SAS)的评分情况,并于病人出院时调查两组病人的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病人的SAS得分及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能有效缓解透析早期病人的焦虑情绪,提高病人的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人工流产者术前的心理状态。[方法]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我院180例人工流产受术者进行调查。将焦虑(A)≥9分、抑郁(D)≥9分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认知疗法、暗示、呼吸放松训练、术后宣教等心理疏导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只给予一般性解答。[结果]人工流产术前焦虑117例,抑郁93例。观察组术中疼痛与人流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人工流产是负性生活事件,医务人员应针对受术者的心理状况给予相应的处理,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焦点解决模式在围绝经期综合征病人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心理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焦点解决模式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在病人初诊时和围绝经期综合征缓解时分别发放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进行心理状态评估。[结果]干预组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点解决模式可以疏导病人的负性情绪,有效缓解症状,对促进病人身心健康、家庭和睦、社会和谐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青壮年自发性气胸病人的焦虑状况及有效的干预方法.[方法]将64例存在焦虑(SAS评分≥50分)的青壮年自发性气胸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31例),两组进行常规相同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系统的心理护理、术前指导、知识宣教及肌肉放松训练等综合护理干预,5 d后对两组病人再次进行SAS测评.[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青壮年自发性气胸病人的焦虑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放松训练、饮食疗法、心理护理对哮喘患儿C反应蛋白(CRP)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40例无基础疾病第1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积极对症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对患儿实施放松训练、饮食疗法及心理护理,护理干预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自评量表(HAMA)、儿童抑郁自评量表(CDI)测评患儿的心理状态,同时检测外周血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干预后外周血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HAMA、CDI得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心理干预可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及心理状况,利于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放松训练对精神病病人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的精神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放松训练,在护理干预前及干预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定病人的焦虑状况,采用依从性问卷及满意度调查表测评。病人对MECT的依从性及满意度。[结果]放松训练干预后研究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显著下降、病人对MECT的依从性、满意度提高(P0.05),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精神病病人行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前实施放松训练可缓解病人焦虑情绪,提高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9.
朱萍 《全科护理》2011,(10):879-880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乳腺癌病人不良情绪及疼痛耐受性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乳腺癌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程度及干预后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降低,且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均<0.05);观察组病人护理干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有助于减轻乳腺癌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并改善病人的疼痛程度,增强病人对疼痛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运用微信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出院病人进行中医护理技术延续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6月在百色市中医医院住院保守治疗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延续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延续护理干预基础上运用微信对病人进行中医护理技术延续干预,比较两组出院3个月、6个月治疗依从性、焦虑水平、疼痛程度及康复效果。[结果]出院3个月、出院6个月时研究组病人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出院3个月、6个月时研究组焦虑、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出院6个月时研究组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微信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出院病人实施中医护理技术延续干预,可显著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