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急诊科护士临终照护态度与死亡态度现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运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中文版照护临终患者态度量表和中文版死亡态度描绘量表对153名急诊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急诊科护士临终照护态度总分为(79.78±10.03)分;死亡态度5个分量表均分由高到低依次为逃离接受(3.15±0.79)分、趋近接受(3.04±0.66)分、死亡恐惧(2.92±0.65)分、死亡逃避(2.88±0.72)分、自然接受(2.16±0.58)分.分层回归分析显示,自然接受、死亡逃避、逃离接受能够独立解释急诊科护士临终照护态度总变异的27.8%.结论 急诊科护士临终照护态度水平不高,死亡态度对其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死亡教育课程对护士照护临终患者态度的影响。方法 2012年9月选择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护士60名,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名。观察组实施死亡教育课程,内容包括死亡教育、死亡观、临终护理及死亡相关伦理与法律等,共11次课,21学时。对照组未进行培训。入组时及观察组培训后分别采用中文版照护临终患者的态度量表(FATCOD)进行测评。结果入组时两组护士FATCOD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3);观察组接受培训后FATCOD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两组护士FATCOD得分前后差值比较,观察组FATCOD得分升高的幅度大于对照组,两组得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组内比较发现,对照组FATCOD得分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3);观察组FATCOD得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培训后,观察组持正向态度的护士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35)。结论死亡教育培训能有效改善护士对照护临终患者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护士对照护临终患者及家属态度的正向改变,有助于在临床真正开展临终关怀。  相似文献   

3.
【】目的 开展针对护士的死亡教育课程的实验研究,为死亡教育课程对护士照护临终患者的态度影响提供证据。方法 以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护士为实验对象,采用对照研究实施死亡教育课程。结果 组间比较发现,干预前两组照护临终患者的态度量表(FATCOD)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543),干预后实验组FATCOD量表得分显著高于控制组(p=0.004);对干预前后控制组和实验组FATCOD量表得分差值进行比较,干预前后实验组FATCOD量表得分升高的幅度大于控制组,两组得分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组内比较发现,控制组干预前后FATCOD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3),实验组干预前后FATCOD量表得分分值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且干预后,实验组持正向态度的研究对象比例显著高于控制组(p=0.035)。结论 死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护士对照护临终患者及家属态度的正向改变,课程具有必要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5.
综述护士照护临终病人态度的研究进展,阐述护士照顾临终病人态度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指出在未来临终关怀发展过程中,需关注护士照护临终病人的态度,加强护士的死亡教育,将叙事医学教育融入教育过程中;医院、政府应加强对临终关怀工作的支持和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肿瘤科护士对临终照护的态度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修订的中文版临终照护的态度调查量表(FATCOD)对全国137所肿瘤专科医院及综合医院肿瘤科265名注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肿瘤科护士的FATCOD总分为108.97分±10.23分,肿瘤科护士对癌症病人临终照护的态度与护士的年龄、照顾临终病人的经历及是否接受过培训与教育有关。[结论]肿瘤科护士对癌症病人临终照护态度得分不高,提示肿瘤护理教育仍有待加强;同时,需根据影响因素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有效提高护士为临终病人提供照护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正>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死亡作为一种不可避免的事实,对临终护理工作的直接参与者——护士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实习护生作为即将进入临床的新生力量,其死亡观以及临终照护的态度直接影响他们对临终病人及其家属的护理质量[1]。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3月在本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实习的护生120人。其中男生4人,女生116人;年龄19岁~24岁(22.0岁±1.2岁);有宗教信仰12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医学生照护临终患者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为医学院校开展针对性的死亡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佛罗梅尔照护临终患者态度量表中文版对上海市某医学院校在校本科生1 488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调查对象照护临终患者的态度总均分为(3.45±0.44)分;其中照护临终患者积极态度维度得分为(3.34±0.50)分,以患者和家庭为中心的照护意识维度得分为(3.50±0.49)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级、是否独生子女对医学生照护临终患者的态度有影响。结论医学生对照护临终患者的态度较为积极,但仍有待提高。医学院校应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死亡教育课程,进一步改善其照护临终患者的态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终照护为主的护理培训对提高肿瘤科护士照护晚期癌症患者知识和照顾临终癌症患者态度的效果。方法由临床护理专家、医生及小组成员根据住院癌症患者临终照护模式的护士培训课程对250名临床护士进行专业能力培训。培训分为8个模块内容,共40个学时,每个模块内容分为理论授课、情景模拟和小组讨论。培训前后,采用临终癌症患者照护知识问卷及照顾临终患者态度问卷进行评价。结果培训后,肿瘤科护士的临终照护知识总分、心理护理、丧亲家属照护、死亡准备和精神支持与希望维护维度得分均提高,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照顾临终患者态度总分、照顾态度和照顾意识维度均提高,培训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终照护相关培训可有效提高肿瘤科护士的临终照护知识水平,改善照顾临终癌症患者的态度。临终照护培训可使护士更好地照护临终癌症患者应对死亡,有利于肿瘤科护士专业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肿瘤内科护士对死亡的态度及对临终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一般调查问卷、死亡态度量表及临终关怀态度量表对肿瘤内科75名护士进行调查,分析其死亡态度情况及影响因素,拟定临终关怀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咨询问卷评价临终护理质量。结果 75名护士对死亡态度调查总分为(105.28±12.59)分,其中自然接受得分最高(4.45±0.61)分;临终护理质量得分(126.32±24.15)分;不同性别、工作年限、个人信仰及死亡教育情况的护士死亡态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称、聘用方式、婚姻状况、参与过患者临终处置情况及参与过亲朋临终处置情况的护士死亡态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工作年限、个人信仰和死亡教育为护士对死亡态度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临终护理质量评分与自然接受得分呈正相关(r=0.612,P0.05);而与其他维度得分呈负相关(死亡恐惧:r=-0.562,死亡逃避:r=-0.517,逃离接受:r=-0.465,趋近接受:r=-0.285,P0.05)。结论肿瘤内科护士大多数对死亡呈正向接受的态度,性别、工作年限、个人信仰和死亡教育为护士死亡态度的影响因素,且死亡态度直接影响临终护理质量,应加强护士的死亡教育,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开展死亡教育讲座的护士继续教育实验,为死亡教育讲座在护士队伍中的开展提供基本的讲座指导和实施参考。方法 :以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研究,对死亡教育讲座对护士所持死亡态度的影响进行实验论证。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死亡恐惧、死亡逃避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自然接受、趋近接受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逃离接受维度得分两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死亡教育讲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护士死亡态度的正向改变,讲座具有必要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设计针对肿瘤科护士的姑息照护继续教育课程,并评价其实施效果。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设计,于2016年4月到5月,对上海市45家医院的45名肿瘤科护士予以姑息照护继续教育培训,课程内容包括疼痛及其他症状的管理、沟通技巧、死亡教育、哀伤辅导及伦理问题等,共计40学时。培训前后采用姑息照护知识问卷(palliative care quiz for nursing,PCQN)和Bradley态度评估问卷进行测评。结果 培训后肿瘤科护士的PCQN得分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肿瘤科护士的Bradley态度得分也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 针对肿瘤科护士的姑息照护继续教育课程能有效改善肿瘤科护士的姑息照护知识和态度,继续教育课程具有必要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以处理突发死亡模式为基础的死亡教育对急诊科护士面对突发死亡事件时的死亡态度、死亡焦虑的影响。方法 2018年5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急诊科中,选取34名急诊科护士,对其进行12学时的以处理突发死亡模式为基础的死亡教育,包括自我准备阶段、面对死亡阶段、总结阶段3部分的内容。结果干预后,34名急诊科护士死亡恐惧得分低于干预前,自然接受、趋近接受和逃离接受维度得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焦虑得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处理突发死亡模式为基础的死亡教育能促进急诊科护士对突发死亡事件的死亡态度正向改变,减轻急诊科护士的死亡焦虑。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护士生命意义感与死亡态度的现状,分析护士生命意义感与死亡态度的关系。方法:以便利抽样法选取大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464名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生命意义感量表与死亡态度描绘量表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结果:护士的生命意义感总分为(48.29±8.52)分,护士的生命意义感与死亡恐惧、趋近接受、逃离接受呈负相关(P值均0.05),与自然接受呈正相关(P0.05)。结论:护士的生命意义感处于中等水平,但死亡态度的有关维度得分不容乐观,护士生命意义感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死亡态度认知水平的提升,应加强对护士生命意义感与死亡态度的相关培训教育,使之树立正确的生死观,进而为提升护理服务意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深入了解安宁疗护病房护士在临终照护过程的死亡应对能力,为护理管理者构建护士死亡教育模式和提高安宁疗护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2020年10月-12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2名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安宁疗护病房的护士为访谈对象,制定访谈提纲,从情感、认知及行为对死亡应对能力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深度访谈,运用Colaiz...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阐述国内外NICU护士新生儿临终照护能力的现状,并以NICU临终照护知识、技能和态度为视角介绍现今国内外提升NICU护士照护临终患儿能力的策略,旨在为提升我国NICU护士临终照护能力并为相应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护士对照顾临终患者所持的态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护士的临终关怀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对205名三级综合医院的护士进行照顾临终患者态度问卷调查。结果 205名护士照顾临终患者态度总分为(98.35±8.91)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和家人公开谈论、必要时谈论死亡情形是影响护士照顾临终患者态度的主要因素。结论护士照顾临终患者态度得分较低,主要受既往是否谈论死亡情形的影响。建议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临终关怀教育培训,帮助护士建立积极的临终照护态度,进而提高临终关怀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青岛市两所三级甲等医院护士的死亡态度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护士一般资料问卷和中文版死亡态度描绘量表(修订版)对242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死亡态度得分为(3.21±0.15)分,5个维度得分分别为自然接受(4.31±0.33)分、趋近接受(3.55±0.15)分、逃避接受(2.97±0.29)分、死亡逃避(2.80±0.27)分和死亡恐惧(2.41±0.25)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护士死亡态度的主要因素有护龄、宗教信仰和是否接受过死亡教育或培训。结论多数护士对死亡持正向的接受态度,死亡态度主要影响因素为护龄、宗教信仰和是否接受过死亡教育或培训,护理管理者应充分考虑以上影响因素,构建护士死亡教育模式,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老年病房护士对待死亡的态度及个人死亡观,为临终关怀教育和开展临终关怀服务提供资料和依据.方法以老年病房临床护士为对象,进行关于死亡态度及个人死亡观的问卷调查.结果护士对个人死亡及濒死的态度有较正确的认识,得分为(3.79±0.59)分,大专及以上学历、从事老年护理工作≥10年及护理临终病人≥10例者对死亡的认知相对较好.结论应在专门从事老年护理的人员中大力开展死亡和临终关怀的教育,提高老年专科护士的死亡哲学和死亡医学水平,促进临终关怀服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杨晶  刘玉春  杨萍 《现代护理》2006,12(1):91-92
目的了解老年病房护士对待死亡的态度及个人死亡观,为临终关怀教育和开展临终关怀服务提供资料和依据。方法以老年病房临床护士为对象,进行关于死亡态度及个人死亡观的问卷调查。结果护士对个人死亡及濒死的态度有较正确的认识,得分为(3.79±0.59)分,大专及以上学历、从事老年护理工作≥10年及护理临终病人≥10例者对死亡的认知相对较好。结论应在专门从事老年护理的人员中大力开展死亡和临终关怀的教育,提高老年专科护士的死亡哲学和死亡医学水平,促进临终关怀服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