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总结6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儿行粪菌移植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8年6月在我院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儿,移植后出现腹泻行粪菌移植治疗,做好移植前准备、移植后饮食指导、不良反应观察、注意事项及出院指导。[结果]治疗后患儿大便成型,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现腹泻患儿行粪菌移植治疗的同时给予有效的护理,可提高患儿临床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范可尼贫血的儿童通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护理经验。[方法]对7例范可尼贫血患儿通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方法,收集相关临床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并总结范可尼贫血移植的护理方法。[结果]经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7例患儿,病情稳定,均顺利出院。[结论]在移植期间护理人员做好干细胞输注过程的护理,移植后可能会产生各种并发症,针对这些并发症做好相关护理工作,同时加强与患儿及家长沟通,及时调整患儿及家长的心理及情绪变化,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静  苗瞄 《临床误诊误治》2010,23(3):207-209
目的分析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术后并发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apillary leak syndrome,CLS)的原因,探讨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4月-2009年5月异基因HSCT术后18例并发CLS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发生率为5.03%(18/358),病死率为11.1%(2/18)。HSCT后诱发CLS的因素为干细胞植入、感染、药物、移植物抗宿主病及应用多克隆抗体。结论HSCT术后并发CLS与多种因素有关,需及时治疗,积极处理诱发因素是防治CLS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植入综合征(engraftment syndrome)是发生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中性粒细胞恢复过程中,以发热、皮疹和非心源性肺水肿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又称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多见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也可见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多种效应细胞和细胞因子的相互作用可能是形成植入综合征临床表现的主要原因。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术后全身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LS)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18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CLS患儿进行密切监测、及时判断渗漏的发生,进行液体治疗,维持机体的有效循环血量,改善循环功能;正确应用呼吸机,加强呼吸道管理;注意尿量、渗漏液、腹围的观察等。结果:本组治愈出院15例,死亡3例。结论:术后严密观察CLS患儿的病情,及早发现、及时处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24例儿童慢性肉芽肿病(CGD)移植前的治疗和护理。[方法]对24例儿童慢性肉芽肿病的治疗及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包括保护性隔离、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和控制感染、使用特殊药物观察与护理、饮食指导、心理护理等。[结果]经规范治疗和精心护理,2例治疗无效院内死亡,4例放弃治疗出院后死亡。4例患儿找到合适的供者,已成功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结论]积极预防及控制感染是治疗CGD的关键,同时也是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前提和保障。  相似文献   

7.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植入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入综合征(engraftment syndrome)是发生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中性粒细胞恢复过程中,以发热、皮疹和非心源性肺水肿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又称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多见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也可见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多种效应细胞和细胞因子的相互作用可能是形成植入综合征临床表现的主要原因。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该文总结了4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后并发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加强出入量的监测与护理、使用高流量湿化呼吸治疗仪、加强基础护理同时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经过早发现、早治疗并给予个体化的护理,4例患者均顺利转出移植仓。  相似文献   

9.
林红霞 《全科护理》2012,10(10):877-878
[目的]总结恶性血液病病人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方法]对10例恶性血液病病人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同时加强心理支持、造血干细胞回输的护理、营养支持、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10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全部成功,病人移植期间均发生程度不同的口腔溃疡及胃肠道反应,发热8例,消化道出血2例,药物性肝损伤1例;1例多发性骨髓瘤病人移植6个月后复发。[结论]加强恶性血液病病人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是移植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总结恶性实体瘤并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的19例患儿38例次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APBSC)采集的护理,采集前全面评估患儿身体状况、做好健康教育、做好造血干细胞动员期的护理、建立与维护有效的静脉通路;采集期间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观察及处理并发症;采集后预防枸缘酸钠抗凝剂中毒、以及预防出血与感染的发生等对患儿实施相应护理,使患儿顺利完成干细胞采集,为造血干细胞的移植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本文汇报了3例湿疹血小板减少伴免疫缺陷综合征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的护理。护理要点为移植前做好宣教,移植期间预防和控制出血、感染,做好湿疹的护理,正确输注血液制品,及时发现移植并发症并给予正确处理。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3例患儿移植成功,顺利出院。  相似文献   

12.
植入综合征(ES)也叫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LS),是骨髓移植后常见的一组症状和体征,其主要表现是发热、红皮样皮疹及非心源性肺水肿。自体骨髓移植后ES的发生率为7%~55%,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ES的发生率则高于自体骨髓移植。2008年9月,我院对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RA)病人实施同基因外周血造干细胞移植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Ⅳ期神经母细胞瘤患儿术后并发症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对23例Ⅳ期神经母细胞瘤患儿实施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并加强基础护理、无菌操作和心理护理。结果:本组23例患儿全部移植成功,术后并发症均痊愈,安全出仓。结论:Ⅳ期神经母细胞瘤患儿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需严格无菌操作、消毒隔离和认真细致的病情护理,确保移植顺利进行,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14.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D TGA)是严重复杂的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其发病率占先天性心脏病的5%~8%,该病预后凶险[1]。目前广泛应用大动脉调转术(Switch)治疗 TGA,但该术复杂,需在较长时间的体外循环[2]下进行;发绀型心脏病患儿术前红细胞压积较高,术后有更大的血液稀释度,且患儿年龄小[2],这些都易导致术后发生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apillary leak syndrome,CLS)的发生。我科于2014年7月收治1例TGA 新生儿,术后并发严重 CLS,经精心的监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合理有效的护理,治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总结1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合并移植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患儿的护理经验.护理重点为加强皮肤及口腔护理、腹泻护理,做好移植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早期筛查及对症护理,同时做好用药护理.经积极治疗和护理,患儿于移植后第95天康复出院,随访1年转归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激素耐药重度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病人使用巴利昔单抗治疗的护理。[方法]对3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激素耐药重度GVHD使用巴利昔单抗的病人用药前做好心理护理、用药时准确配制及严密监测、用药后做好副反应的观察及预防。[结果]3例病人均完全缓解,未出现输注相关毒副反应,观察期内未见严重感染。[结论]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激素耐药重度GVHD病人使用巴利昔单抗治疗的同时给予有效的护理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预防相关毒副反应、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17.
梁艳梅  雷永红  潘丽华  黄芳 《全科护理》2016,(30):3207-3208
[目的]探讨小儿地中海贫血同胞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出血性膀胱炎的护理策略。[方法]对收治的小儿地中海贫血同胞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15例患儿中并发出血性膀胱炎(HC)的5例患儿的护理措施及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5例出血性膀胱炎患儿通过细致观察、及时准确用药、精细护理,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症状消失,无一例出现出血性膀胱炎相关死亡。[结论]在小儿地中海贫血同胞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细心观察并发症的出现、准确分析并发症出现的原因、及时正确处理是关键因素,有助于提高移植成功率及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造血干细胞移植包括骨髓移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胎肝造血细胞移植,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我科自1994年11月至1997年5月共施行7例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自体骨髓移植4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2例,异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1例。在护理过程中,我们体会到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只有在治疗各个阶段及时帮助患者完成心理状态的转换和调适,做好有效的心理护理和疏导,才能保证治疗的实施和移植的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针对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的特殊性,在采集前、采集中、采集后实施相关护理措施,确保供者安全,采集顺利。[方法]对29例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每日5μg/kg,共4 d,采集量为造血干细胞悬液每人每次50 m L~200 m L,采集次数不超过2次。当CD34+达到2×106/kg或有核细胞数达到5×108/kg时,不再采集。[结果]29例供者均情绪稳定,平均采集2次即可达到移植要求。5例供者采集过程中出现上肢轻微麻木感,3例因穿刺血管较细采集中出血流量不足,经对症处理后仍能继续采集,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做好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采集的全程护理,对采集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自体造血干细胞采集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进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病人提供优质护理,采集足够数量的造血干细胞,降低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方法]采用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采集造血干细胞。在采集前严密观察病人心理和血常规的变化,维持病人心理状态的稳定,掌握干细胞采集的最佳时机;术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意识、四肢口唇是否有麻木感;术后监测病人外周的穿刺部位是否有出血,有无手足抽搐。[结果]20例病人均采集足够数量的造血干细胞,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优质护理为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