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诊间预约模式对心房颤动行导管消融术出院后病人华法林抗凝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4月在我院心内科一区住院的心房颤动消融术后出院病人85例,分成门诊常规管理组(对照组)和诊间预约管理组(观察组),对照组接受传统门诊模式的抗凝管理,观察组接受为期3个月的新型诊间预约模式的门诊抗凝治疗跟进,3个月后比较两组国际标准化比率(INR)监测次数评分、INR达标率、出血及血栓栓塞发生率。[结果]观察组INR监测次数评分优于对照组[(4.54分±0.88分)与(2.59分±1.45分),P0.01];观察组INR达标率优于对照组(56.41%vs 26.09%,P0.01);观察组出血及血栓栓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诊间预约模式用于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病人有助于提高抗凝治疗的达标率、降低出血和栓塞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抗栓小组对提高心房颤动病人华法林抗凝知识的认知和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评估196例心房颤动病人对华法林抗凝知识知晓情况、服药依从性、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监测及达标率。成立抗栓小组,运用健康教育路径表进行宣教,建立抗凝随访档案,分别在入组前、入组后1个月、入组后6个月、入组后12个月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病人对华法林抗凝知识知晓率、服药依性、INR监测率、达标率均显著改善。[结论]采用抗栓小组对心房颤动华法林抗凝治疗病人进行管理,提高了病人抗凝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INR监测率和达标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延续性随访对瓣膜置换病人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4月—2015年1月142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71例。两组病人在住院期间均接受系统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延续性跟踪随访,1年后比较两组病人抗凝治疗依从性和并发症发生率、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水平。[结果]干预组病人抗凝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NR在2.5~3.5范围内的病人比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延续性随访可提高病人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和抗凝治疗的认知度、用药依从性,可使INR水平控制平稳,从而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延续性随访对瓣膜置换病人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4月—2015年1月142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71例。两组病人在住院期间均接受系统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延续性跟踪随访,1年后比较两组病人抗凝治疗依从性和并发症发生率、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水平。[结果]干预组病人抗凝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NR在2.5~3.5范围内的病人比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延续性随访可提高病人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和抗凝治疗的认知度、用药依从性,可使INR水平控制平稳,从而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合并慢性房颤的二尖瓣置换术后病人远期凝血国际标准化比较(INR)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2月以前因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合并慢性房颤而行机械性二尖瓣置换术病人108例,术后均进行正规华法林抗凝治疗,在其出院半年以后在门诊进行凝血系列检查(PT,PT%,PTR,INR,Fbg,APTT)。按是否发生血栓、出血等并发症分为栓塞组、出血组、无并发症组,应用SPSS软件分析安全的凝血酶原时间(PT)及INR值范围。[结果]抗凝治疗过程中出现栓塞4例、出血9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0%;所有病人纤维蛋白原(Fbg)在正常范围内,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变化随INR波动,与华法林的用量无关。华法林用量与PT及INR值相关性不明显。[结论]华法林抗凝维持剂量个体差异较大,合并慢性房颤行机械性二尖瓣置换术病人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安全PT范围为14.4s~28.7s,INR范围为1.51~2.63。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合并慢性房颤的二尖瓣置换术后病人远期凝血国际标准化比较(INR)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2月以前因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合并慢性房颤而行机械性二尖瓣置换术病人108例,术后均进行正规华法林抗凝治疗,在其出院半年以后在门诊进行凝血系列检查(PT,PT%,PTR,INR,Fbg,APTT)。按是否发生血栓、出血等并发症分为栓塞组、出血组、无并发症组,应用SPSS软件分析安全的凝血酶原时间(PT)及INR值范围。[结果]抗凝治疗过程中出现栓塞4例、出血9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0%;所有病人纤维蛋白原(Fbg)在正常范围内,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变化随INR波动,与华法林的用量无关。华法林用量与PT及INR值相关性不明显。[结论]华法林抗凝维持剂量个体差异较大,合并慢性房颤行机械性二尖瓣置换术病人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安全PT范围为14.4s~28.7s,INR范围为1.51~2.63。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回馈教学对提高华法林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的服药依从性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血管外科2016年8月—12月收治的60例病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选取2017年1月—4月收治的60例病人作为观察组,采用回馈教学方法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华法林服药依从性、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标率以及出血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失访2例,观察组失访1例。观察组病人服药依从性、INR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应用华法林病人进行回馈教学式的健康教育,能有效地提高病人华法林使用的依从性,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达比加群酯在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围术期的临床效果,并探讨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在我中心就诊的有意愿行导管消融术的80例心房颤动病人,根据病人的服药意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病人接受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对照组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两组病人在用药前后均给予全面、科学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术前抗凝达标时间、左心耳血栓的发生率、术后早期出血事件及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结果]达比加群酯组抗凝达标时间明显低于华法林组,左心耳血栓发生率、术后早期出血率和缺血性卒中发生率与华法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达比加群酯在心房颤动病人围术期应用可缩短病人术前准备时间,且不增加术后出血及卒中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个案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持续性房颤病人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口服华法林持续性房颤病人160例,随机分为管理组和对照组,管理组采用个案护理管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与护理,记录两组病人随访12个月中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比较两组病人华法林抗凝治疗的达标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连续随访12个月期间,在第1月、第3月、第4月、第7月、第9月、第11月和第12月两组病人INR达标情况比较存在差异(P0.05);管理组病人缺血性卒中、皮肤黏膜出血、牙龈出血、鼻出血、血尿、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服用华法林的持续性房颤病人进行个案管理模式,可提高华法林抗凝效果,降低出血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对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服用华法林病人加强随访的抗凝效果。[方法]将400例非瓣膜病持续性心房颤动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0例,比较两组病人6个月内的遵医行为状况、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与栓塞及出血事件。[结果]观察组病人按时随访、按时用药、按量用药、戒酒等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用药后6个月INR达标率为86.0%,高于对照组的72.0%(χ~2=4.560,P0.05);观察组出血发生率为12.0%,低于对照组的28.0%(χ~2=4.000,P0.05)。[结论]加强随访具有提醒、监督、推动与宣传教育病人的效果,使应用华法林的病人获得了成功、规范的抗凝治疗,提升了用药方面的安全程度,进而达到了防范脑卒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延续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的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22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实施延续护理,对患者出院后4、12周的服药依从性、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达标率以及出血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22例患者服用华法林治疗过程中,出院后4、12周服药依从性分别为72.7%,77.3%,血浆凝血酶原时间INR的达标率分别为90.9%,95.5%,出血发生率分别为9.15%,4.5%。结论出院后延续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血浆凝血酶原时间INR的达标率及减少并发症出血的发生,确保治疗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无缝隙管理模式在房颤患者服用法华林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00例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电话随访;干预组按医院-社区-家庭无缝隙管理模式实施护理计划;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标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的华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患者INR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出血及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医院-社区-家庭无缝隙管理模式对房颤患者抗凝治疗进行管理,能有效提高患者院外抗凝治疗依从性,降低出血和血栓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群组管理教育模式对急性肺栓塞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8-10月住院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为对照组,2018年11月-2019年1月住院的为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疾病管理模式,干预组每周进行2次群组管理活动讲解华法林抗凝相关知识(每位患者至少参加4次),出院时指导填写抗凝监测记录表,出院后均定期随访;结果3个月后行问卷调查干预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正确服药、按时监测INR凝血功能、膳食均衡、戒烟、戒酒、其他等方面)和抗凝认知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应用群组管理教育模式能够提高急性肺栓塞患者华法林抗凝认知程度和治疗依从性,对预防肺栓塞的复发和降低肺动脉高压等并发症的发生起到积极作用,但患者的抗凝依从性及INR达标率整体偏低,亟需进一步加强肺栓塞患者抗凝认知教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在心房颤动(AF)病人射频消融治疗后抗凝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74例行射频消融治疗的AF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7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管理,观察组在传统护理管理基础上给予延伸护理管理。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8个条目(MMAS-8)评估病人用药依从性,采用华法林用药知识量表(WRKS)评估病人药物知晓情况,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评估病人生活满意度,采用成人素质希望量表(ADHS)评估病人希望水平,比较干预前及干预12周后两组用药依从性、药物知晓情况、希望水平、生活满意度,记录两组末次随访时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标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干预12周后,观察组病人MMAS-8和WRKS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病人MMAS-8和WRK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病人ADHS和SWLS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ADHS和SWLS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末次随访时INR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AF病人射频消融治疗后抗凝管理中应用延伸护理可维持其药物知晓能力,改善病人用药依从性,提升病人用药安全性和药物疗效,提高病人希望水平及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服务在老年房颤患者华法林服用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老年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给予延伸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标情况及抗凝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服药依从性、饮食控制依从性、检查复诊依从性得分及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NR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出血和血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房颤患者华法林服用期间采取延伸护理服务,提高了患者院外遵医行为及治疗依从性,降低了出血、血栓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房颤射频消融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150例服用华法林拟行射频消融的心房颤动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指导,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指导后使用华法林抗凝依从性问卷、华法林抗凝知识问卷,对两组患者在入院第1天、出院前1d和出院后3个月健康教育对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健康教育后,出院前1d及出院后3个月华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及知晓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房颤射频消融患者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不同抗凝强度的华法林预防二尖瓣狭窄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发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确诊为二尖瓣狭窄伴房颤患者127例分为华法林抗凝强度国际标准化比率(INR)2.5~3.5(中等程度,72例)和INR1.6~2.4(低等程度,55例)两组,给予抗凝治疗。观察两组血栓栓塞并发症及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低强度组血栓栓塞率为0,中强度组为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病例中的主要不良反应为出血,低强度组出血发生率为5.45%,中强度组为16.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两组中均无严重出血病例。结论:华法林抗凝强度INR1.6~3.5能明显降低二尖瓣伴房颤患者血栓栓塞的发生率,INR1.6~2.4时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知识、服用华法林依从性及抗凝并发症发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和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本院2018年1月—12月164例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8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抗凝知识宣教和出院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认知行为疗法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和出院3个月后的抗凝知识、服用华法林依从性及抗凝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在出院时和出院3个月的抗凝知识、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在抗凝并发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提高机械瓣膜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并降低抗凝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医护辅助下实施家庭干预对非瓣膜病慢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80例非瓣膜病慢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家庭成员进行健康教育和相关干预;在出院后1年内每月通过电话回访、门诊复诊等方法,评估两组依从性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服用华法林依从性、凝血功能检测依从性、生活方式依从性评分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医护辅助下实施家庭干预,能提高非瓣膜病慢性房颤患者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心房颤动伴脑梗死住院患者抗凝治疗的情况,并比较与指南建议之间的差距.方法 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358例脑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分析抗凝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358例患者中254例既往有心房颤动史(70.9%),在脑梗死发病前服用过华法林者11例,占有心房颤动病史患者的4.3%;11例患者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均<1.5.出院患者中,20.9%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使用华法林与HAS-BLED评分,MRS评分及抗血小板药物呈负相关(OR分别为-1.974、-0.725、-4.170,P<0.05或P<0.01).出院后给予华法林治疗的患者中,33.8%长期坚持服用华法林,用药剂量中位数为2.5 mg(1.25~3.75 mg),INR控制在1.5~3.1之间.患者平均1个月(2周~2个月)复查一次凝血常规,INR在治疗目标范围内的时间百分比平均为(61.6±21.2)%.结论 脑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治疗率和INR达标率均较低,对出血的担忧和监测INR的不便影响了华法林的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