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茱萸汤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吴茱萸汤方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经历代医家应用治疗头痛效果良好,其温经散寒止痛之法适用于肝胃虚寒头痛的病人。从中医学理论分析,头痛的基本病性为本虚标实,实邪多表现为肝风、肝火、痰浊、瘀血等,而正虚的表现多为气血虚损、肝肾精亏和肝胃虚寒等。对于肝胃虚寒、浊邪上逆之证,疼痛发作是由于虚寒而致浊邪上逆,当扶正以祛邪。故而即使在发作期,治疗多先用扶正为主,或扶正以祛邪。吴茱萸汤的治法、组方,符合虚寒头痛的转  相似文献   

2.
一、祛邪必须立足于整体观祛邪与扶正,是根据“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用来解决邪正矛盾的基本方法。祛邪主要是采用各种医疗手段将邪气逐出体外,扶正主要是用滋补方药加强人体的体质功能,这是中医治疗学的显著特点之一。临床治疗一种疾病,运用攻邪与扶正这两种手段,应分别轻重主次,随机活变,而不宜单一孤立地贯串于治疗的始终。所谓“初病时攻邪为主,正虚时扶正为先”,是着眼邪正盛衰,决定祛邪与扶正先后抑或二者兼施的原则。扶正祛邪是治疗学上的一般规律,但在某些情况下,攻邪对保存正气、促进康复,比单纯扶正具有更积极的意义。治疗的目的是纠正偏盛偏衰的病理状态,所谓“调节阴  相似文献   

3.
冯志荣主任医师治疗肺癌,认为首先按阶段把握病机,早期肺癌以邪实为主,中期肺癌邪实与正虚并重,晚期肺癌以正虚为主,临证时要辨清气血阴阳何虚,邪实中气滞、血瘀、痰湿、热毒、水饮何重,治疗主张中医综合治疗,以辨证为基础,初期可重用祛邪之品,中期祛邪扶正并用,晚期重用扶正,少用祛邪。  相似文献   

4.
恶性肿瘤为正虚邪毒内蕴,肺癌虚证有气阴两虚、肺脾气虚、阴阳两虚;实证有痰湿阻肺、痰热蕴肺、气滞血瘀多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或数种证型兼杂;初发实证居多,虚证不显;治疗分扶正祛邪两类,扶正常用益气养阴、健脾补肺、益气养血、滋阴温阳等补法,祛邪常用化痰利湿、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治法;分清虚实主次,辨别邪正盛衰,立足扶正祛邪并施,力争以扶正来祛邪,以祛邪来扶正,做到祛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助邪;不可盲目重用有毒峻猛攻逐药物,企图尽快消除肿瘤,势必耗气伤阴,甚至苦寒败胃,损伤正气,造成后续治疗困难;也不可一味扶正补益,不用攻邪药物控制和减缓肿瘤发展,肿瘤得以加速生长。只有辨证精确,用药适当,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要从四个方面着手:辨证论治,分析症状、舌苔、脉象等,根据不同证型选择用药;辨病论治,结合现代医学,明确肿瘤分期,西医治疗及理化检查等,选择相关中药;结合现代中药药理研究,准确揭示药物作用主要成分,有效弥补辨病和辨证不足;参考临床报道和名家经验,有利拓展个人的临床施治思维,整体和局部治疗结合,宏观和微观治疗统一,选择有效抗肿瘤措施,制定治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附肺腺癌(气阴亏虚,瘀痰互结)验案1则。  相似文献   

5.
对原发性肾小球病中医治疗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随着对原发性肾小球病(以下称本病)中医病因病机认识的逐渐加深,因而对本病中医治疗途径也有了进展。今分六个方面讨论如下。不妥之处,请予指正。一、中医治疗原则 1.急性期以邪实为主,治疗应祛邪为先;慢性期或缓解期以正虚为主或虚实挟杂,治疗以扶正为主,兼顾祛邪;属于复发虽有正气虚,但邪实重者,仍不能忽视祛邪,标本兼顾。正虚者又不宜过用攻伐之品。2.要有整  相似文献   

6.
急性肝衰竭是临床上危急重症之一。笔者在梳理历代中医辨治思路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认识,深入探讨急性肝衰竭的中医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指出"邪实"盛极、正气在极短时间内急遽受损而至"本虚",进而出现"邪实本虚"并存的病机演变特点;据此提出"祛邪为主,兼以扶正"的基本治则,临床治疗需从祛邪(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与扶正(补益正气)两个方面切入,并应密切注意病情快速转归,为中医药治疗急性肝衰竭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咳嗽变异性哮喘以慢性咳嗽为特点。现代医学认为,诱因多为气道受刺激(如烟雾、冷空气或变应原),有时咳嗽是其唯一表现,不伴喘息,治疗与哮喘方案大致相同。中医医家多将其归属"咳嗽"、"哮证"、"风咳"、"肺痹"、"咽源性咳嗽"等,也有归于"喘证"。作者将其归属"咳嗽",为"内伤咳"。多属邪实正虚,虚实夹杂。邪实主要为痰湿蕴肺、痰热郁肺、肝火犯肺;本虚主要为肺阴亏虚、肺脾两虚、肺肾两虚。治疗不应单一祛邪或补虚,应在祛邪止咳的同时注意扶正补虚,兼顾肺脾肾三脏。  相似文献   

8.
慢性肝病多正虚邪实,土虚木郁.李勇教授临证用药,谨熟阴阳,一法为主,百法兼用.对体壮,年轻患者,以祛邪之法为主,即祛除已成之痰瘀湿毒,同时健脾胃,调气血,畅情志,以求脾健肝舒,体用无碍;对消瘦,虚弱及年老患者,加重补气扶正之法,临证常用加减肝荣汤治疗.  相似文献   

9.
肿瘤本身属慢性消耗性疾病,其发展过程就是正气消耗过程。正虚邪实是恶性肿瘤主要病理特点,正虚导致邪实,而邪实则进一步加剧正虚,形成恶性循环。经过放疗、化疗及手术治疗后的老年肿瘤患者往往损耗过大、正气进一步亏虚,需要及时补益。中医补法广泛用于老年肿瘤放化疗及术后,具有扶正祛邪,全身综合调治的优势,多呈正虚邪实之状,在辨证求因、审因论治基础上确定五脏阴阳的气血盛衰,合理使用补法对放化疗及术后恢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既扶正也祛邪,治疗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中医补法可以减轻老年肿瘤患者放化疗及术后的痛苦,延长老年肿瘤患者生存期,抑制肿瘤,提高生活质量。文章结合案例,介绍中医补法应用于老年肿瘤患者放化疗及手术后的优势,以期为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强睿 《国医论坛》2019,34(4):68-70
目的:总结大肠癌的中医研究与治疗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文献并进行整理归类。结果:大肠癌由"正虚邪踞"所致,病因有内因和外因之分,正虚以脾胃虚为主,痰、湿、热、毒、瘀、寒为致病邪气。证型多为五脏虚兼夹实邪,正邪盛衰随肠癌趋向而变化。结论:临证治疗本病需把握好"扶正"与"祛邪"的辨证关系,根据正邪的偏盛、偏衰,决定扶正、祛邪治法的主次和先后,正邪的变化决定大肠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张义 《河南中医》2006,26(10):1-2
张仲景辨治正气不足之证,既遵循“虚而补之”的一般原则,又不拘于治虚用补,视病情需要大胆运用祛邪法,即“虚而行之”,并根据具体病证,或者径攻其邪,或者先扶正后祛邪,或者祛邪扶正并用,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思想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2.
邓铁涛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的辨证论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敏州  王磊 《中医杂志》2006,47(7):486-487
邓铁涛认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属于中医“祛邪”治法,术后患者的病机特点以本虚为主,兼有邪实;术后中医治疗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研制通冠胶囊用于介入术后患者的治疗,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温病条辨》中的邪正合治观 ,贯穿于温病治疗的整个过程。吴鞠通组方常邪正兼顾 ,扶正不忘祛邪 ;祛邪不忘扶正。邪正合治观 ,即治上然 ,祛邪为主 ,预护其虚 ;治中焦 ,扶正与祛邪并重 ;治下焦 ,以扶正为主 ,兼顾余邪  相似文献   

14.
从正邪理论关系阐释中医药在艾滋病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健  邓鑫  张亚萍  李永亮 《吉林中医药》2009,29(11):947-948
从中医学的角度讲,正气虚弱,抗邪无力是人体感染邪气和发病的根本原因,正邪斗争关系到艾滋病发病的全过程。在急性HW感染期,人体正气与邪气俱盛,治疗以祛邪为主;在无症状HIV感染期,人体正气渐弱,邪气渐旺,治疗应扶正祛邪并重;在症状性HIV感染期,人体邪盛正衰,治疗或祛邪兼扶正或扶正兼祛邪,或扶正祛邪并重;艾滋病期,正虚邪盛,治以扶正为主。  相似文献   

15.
吴根银教授治疗疑难病注意调整阴阳,攻邪不忘扶正,多采用攻补兼施或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之法,正虚邪实、反对一味攻下,邪盛正气虚时,重在祛邪.认为疑难病病机涉及虚、热、瘀,并指出了相应的治则和用药特色.其用药特色扶正气,崇尚通补、化痰浊、妙用半夏;祛瘀血,虫蚁搜别;清毒邪,治从于肝.  相似文献   

16.
试论肿瘤治疗中祛邪与扶正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杨成虎  郭翠华 《陕西中医》2002,23(2):143-145
目的 :探讨肿瘤治疗中祛邪与扶正的关系。认为肿瘤是正虚邪实的病理产物 ,因此提出祛邪与扶正是治疗肿瘤的两大基本法则 ,在治疗时要谨守病机 ,正确处理祛邪与扶正的辨证关系  相似文献   

17.
雷云霞  刘新 《中医药学刊》2002,20(4):470-470
《温病条辨》中的邪正合治观,贯穿于温病治疗的整个过程。呈鞠通组方常邪正兼顾,扶正不忘祛邪;祛邪不忘扶正。邪正合治观,即治上然,祛邪为主,预护基虚;治中焦,扶正与祛邪并重;治下焦,以扶正为主,兼顾余邪。  相似文献   

18.
徐景藩教授认为大肠癌的核心病机为正气亏虚,气滞、血瘀、湿热、邪毒为其关键病理因素。中医治疗上应从肝脾肾论治,健脾扶正贯穿治疗的始末,配合疏肝、化瘀、利湿、清热解毒等祛邪之法,标本同治,调和阴阳,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陈光伟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工作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中晚期肝癌的治疗有独到之处,认为中晚期肝癌为肝瘀血聚,脾肾亏虚,正虚邪盛;治疗时应重视健脾益肾,养肝化瘀,扶正抗邪,体现"扶正抗癌"的法则并自拟扶正抗癌汤和扶正抗癌丸,以起到祛邪不伤正,扶正以祛邪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皮肤科属中医外科学的范畴,对其治疗应以"扶正"为主,还是"祛邪"为要,历代医家争鸣不休。笔者查阅了近20年来关于皮肤病治疗的文献报道,发现以清热解毒等祛邪之法为多,扶正补虚则鲜有提及。甚至有医家明确提出,皮肤病的治疗应以"驱邪为先,慎用补法"[1],认为绝大多数的皮肤病是邪实为患,清利驱邪是治疗皮肤病的正法,不主张用补法。《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