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静 《全科护理》2012,10(24):2293-2295
概述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现状和方法,从移植前期、移植治疗期和移植恢复期对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的心理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与护理干预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术前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依造血干细胞的来源可分为骨髓移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和脐带血移植等,是目前治疗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最有效方法,也是治疗某些免疫系统疾病、遗传性疾病、代谢疾病尤其是某些实体瘤的根本途径.HSCT为病人赢来了生存的机会,但它也不可避免地带给病人一系列的心理压力.适时的、有效的心理干预是帮助病人平稳地度过心理危机,达到预期治疗目的的最佳手段.现就移植前病人出现的不同心理危机进行归纳和分析,并积极地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以增加病人继续治疗的信心,从而提高病人的依从性和疗效[1-3].  相似文献   

3.
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心理反应及其护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燕华  王惠珍 《护理研究》2004,18(7):1230-1231
介绍了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病人的心理反应及其影响因素与心理护理,重点阐述了家庭社会支持、教育干预、松弛训练和音乐疗法等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提出尚待建立评估HSCT病人心理应激程度的体系及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4.
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心理反应及其护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燕华  王惠珍 《护理研究》2004,18(14):1230-1231
介绍了造血干细胞移植 (HSCT)病人的心理反应及其影响因素与心理护理 ,重点阐述了家庭社会支持、教育干预、松弛训练和音乐疗法等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提出尚待建立评估HSCT病人心理应激程度的体系及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5.
分析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癫痫的发病原因,对病人实施有效的预防,发病后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和心理护理,以最大限度地减轻病人痛苦和缩短病程,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和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6.
颜霞 《护理研究》2005,19(25):2261-2262
综述了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的心理反应及其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7.
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的心理反应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颜霞 《护理研究》2005,19(11):2261-2262
综述了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的心理反应及其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8.
恶性肿瘤是现代社会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与心脑血管疾病共同构成对人类的最大威胁[1,2].作者对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进行焦虑的调查,分析有关因素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焦虑,顺利完成治疗,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2004年12月-2006年12月采用Zung的焦虑自评量表[3](简称SAS量表)进行调查,量表当场发放,当场收回.共发出52份,收回41份.其中男25例占61.0%,女16例占39.0%,平均年龄30岁及以下21例占51.2%,30岁以上占20例占48.8%;文化程度:初中以下13例占31.7%,高中以上28例占68.0%.  相似文献   

9.
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的术前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辉  胡艳华  罗捷 《护士进修杂志》2006,21(10):911-912
目的 分析总结31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术前护理经验。方法 2002年3月~2005年10月对31例病人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自体外岗血干细胞移植3例,脐血移植2例,异基因骨髓移植2例,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24例。所有病人均在移植前进行心理护理,入层流室前后的针对性护理,预处理阶段护理,饮食护理等。结果 31例病人均成功进行移植治疗并成功霞建造血功能,无1例因护理原因出现并发症。结论 我们认为对于即将讲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病人做好术前护理可提高治疗成功率,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王媛  王冰 《全科护理》2013,11(4):304-305
总结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的用药护理,包括制作服药提示卡和常用药物手册、加强对病人用药知识的健康教育、制作药物不良反应观察表等。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包括重建前的心理护理、恢复期的心理护理。认为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在治疗阶段易产生一系列心理反应,及时做好心理护理和疏导,是保证治疗和移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减轻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治疗中的焦虑、恐惧、抑郁、孤独、悲观、绝望等心理反应,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方法:对患者在层流病房内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各阶段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恰当的护理干预,改善他们的情感状态及至整个心身状态。结果:10例患者均未因心理问题影响治疗。结论:及时帮助患者克服不良心理反应,是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能顺利进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白血病等恶性肿瘤最为有效的方法。我科自1990年11月~2004年3月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以来,应用护理程序,重视对病人的心理护理,使病人在无菌层流室期间,情绪稳定,配合治疗,并顺利出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造血干细胞移植包括骨髓移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胎肝造血细胞移植,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我科自1994年11月至1997年5月共施行7例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自体骨髓移植4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2例,异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1例。在护理过程中,我们体会到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只有在治疗各个阶段及时帮助患者完成心理状态的转换和调适,做好有效的心理护理和疏导,才能保证治疗的实施和移植的成  相似文献   

15.
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口腔并发症护理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 :观察 30例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口腔并发症发生的规律 ,探讨有效科学的护理措施。方法 :移植前拟定好口腔护理常规 ,认真逐一完成 ;采用自行配制的漱口液 ,每日交替漱口 ;用2 %碘甘油、肾上腺素稀释液或云南白药防治口腔出血。结果 :30例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中 ,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为 43.3% ,发生部位主要在两颊部 ,发生与白细胞下降的程度以及持续的时间无关 ;口腔出血发生率为5 2 .3%。结论 :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 ,有效的口腔护理可预防和减少口腔并发症的发生 ,达到预防感染、提高疗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心理护理是指医护人员在治疗护理过程中,通过语言、行为、态度、表情、姿势等,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和行为,促进疾病的转归和康复[1]。也为绝望患者提供了生存机会,同时造血干细胞移植会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及严重心理反应,直接影响到移植的顺利进行和疾病康复,因此,密切观察、分析患  相似文献   

17.
对2009年1月-2009年12月32例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积极预防出血性膀胱炎发生以及对症护理,病人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率较低,未出现因出血性膀胱炎相关死亡病例.认为充分了解出血性膀胱炎的病因和发生的危险因素,熟悉其预防及治疗措施,掌握出血性膀胱炎的监测和病情观察要点,配合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可提高移植成功率、减轻病人病痛、避免出血性膀胱炎相关死亡.  相似文献   

18.
陈友雪  朱霞明  汤芳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4):1273-1274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愈白血病的重要手段,全身照射已成为造血干细胞移植前有效的预处理方法之一,发挥其重要作用。我科2001年1月-2008年6月对实施造血干细胞移植的405例患者中有30例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选择含TBI的预处理方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造血干细胞移植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造血干细胞是指具有自我复制并分化成为成熟血细胞与免疫活性细胞能力的细胞。根据干细胞的特性,现正日益广泛地用于各种肿瘤及某些遗传性疾病的治疗,由于造血干细胞可从骨髓、外周血、脐血、胎肝获得,因此临床上出现了骨髓移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脐血细胞及胎肝移植。80年代末以前重点为骨髓移植,随着对造血干细胞的深入研究,自80年代末尤以90年代开始,一致认为外周血干细胞经动员,其CD34+,CFUGMF含量均优于骨髓中的CD34+,CFUGM含量,故自体及异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有逐渐取代自体及异体骨髓移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肠外营养支持对白血病病人造血干细胞移植期间的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分析12例白血病病人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期间接受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后临床症状、体重、血清白蛋白、血糖、血尿素氮及肌酐等指标的变化,并与同期未行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的10例病人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接受胃肠外营养支持组(PN组)病人移植期间体重下降较对照组病人少,血清白蛋白水平则较对照组高。[结论]胃肠外营养支持对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平稳度过预处理期、放疗、化疗后应激反应期与促进造血功能的恢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