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临床上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常见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食、多尿及体重减轻。病情严重者可并发心血管、肾脏、视网膜及神经系统等病症。我国传统医学将糖尿病归为"消渴"的范畴。结合患者的临床症候及舌苔脉象将糖尿病分为上消型、中消型、下消型。饮食护理是护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中医护理也是中医理论结合临床的重要体现,中医护理的饮食调护结合中医理论中辨证分型更好地体现了祖国医学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储士娟 《光明中医》2010,25(11):2134-2135
<正>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久病可引起多系统的损害,糖尿病并发脑梗塞即是糖尿病引起的常见大血管病变,从中医理论辨病来看即属于"消渴"并发"中风"。中医强调整体观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肾病中医病名源流探索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对糖尿病肾病中医病名源流进行探索性研究。方法:检索糖尿病肾病中医病名相关现代文献,采用内容分析法初步确定检索词。古籍文献梳理相关度高的古籍条文制定专家咨询问卷,通过专家咨询判断中医病名与糖尿病肾病的吻合程度,对糖尿病肾病的中医病名源流进行初步探索。结果:现代文献检索到相关文献17篇,提取相关中医病名11个,采用内容分析法,确定初步检索词"消肾,肾消,内消,肾渴,下消"。专家咨询研究认为"肾消"、"下消"与糖尿病肾病的吻合度较高。"消肾"与糖尿病肾病的吻合度,专家之间争议较大。而"肾渴"和"内消"的吻合度则相对较低。结论:中医病名源流探索研究是中医病名规范化的前提,其研究方法仍有待不断完善和创新。  相似文献   

4.
正糖尿病(DM)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终身性代谢疾病,易导致肾、眼、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和功能障碍~([1])。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始于《素问·阴阳别论》:"二阳结谓之消。"《金匮要略》:"病者如热状,烦渴,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即瘀可致消。《诸病源候论·消渴候》则以"消渴"为病证总名。现代中医对糖尿病的治则为"益气养阴、活血化瘀"~([2])。本实验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辅助降血糖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属中医"消渴"范畴,病理机制与阴虚燥热密切相关。历代医家多以清热润燥、养阴生津分上消、中消、下消三消辨治。当代名医继承和发展了糖尿病三消论治理论,结合长期临床实践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糖尿病诊疗经验,完善和发展了糖尿病中医诊疗体系。通过梳理和总结名中医施今墨、祝谌予、吕仁和、程益春、南征、仝小林、林兰、刘启庭、查玉明、熊曼琪辨治糖尿病的临床思路及用药经验,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临床上,糖尿病有一部分属中医"消渴"范畴,即典型症状表现为"三多一少"的糖尿病患者可与中医的三消(鬲消、消中、肾消)相对应。历代医家对消渴的分类多以上、中、下三部而定,但临床很多患者尤其是2型糖尿患者早期的"三多一少"症状并不明显,而只表现为血糖升高,这是否也属于"消渴"范畴呢?要明晰糖尿病的发病机制,首先要了解饮食入胃化生水谷精微的代谢过程。《素问·经脉别论篇》关于"食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在中医范畴属消渴,糖尿病按病位辨证分上消:肺热津伤证;中消:胃热炽盛证、气阴亏虚证;下消:肾阴亏虚证、阴阳两虚证。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 DKA)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之一。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缺乏  相似文献   

8.
论"糖毒"与糖尿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的主要特点是血糖高、尿糖.血糖高可引发一系列损及脏腑、气血、经络等组织器官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古有"脾瘅"、"消渴"、"消瘅"等病名.然"亢则为害","物之能害人者皆谓之毒","毒是对机体生理功能有不良影响的物质"[1],由此可将升高的血糖称之谓"糖毒".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糖毒"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病辨治范畴,通常按上消、中消、下消辨证论治,其中年老体弱及糖尿病病史较长的患者多以下消论治.  相似文献   

10.
<正>前言:我院承担云南省科技厅2013年惠民项目隐型消渴汤对IGT干预治疗的应用研究的科研项目,我科作为项目研究的重点科室对多年来在治疗糖尿病方面做了一定的技术准备,为此笔者总结在自己27年的临床实践中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一些经验,以飨同行。糖尿病是因机体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引起糖、脂肪及蛋白质等代谢紊乱而致血糖增高和排泄尿糖的一种慢性疾病。其属于中医"消渴"的范畴。消渴者,古人有消渴、消瘅、消中、风消、膈  相似文献   

11.
从"三消"理论的病理基础看糖尿病的治疗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对近十余年来医学界对糖尿病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并以糖尿病及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病理基础为切入点对中医消渴病的“三消辨证”及“阴阳辨证”进行分析。揭示出保持中医特色是中医糖尿病研究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肾病是最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本病属中医学"水肿""下消""肾消""关格""虚劳"等范畴。现从病因病机、中医辨证分型、中药复方、中医外治等方面对近五年来中医在糖尿病肾病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提示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改善客观生化指标及延缓疾病进展方面有较大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在中医属"消渴","膈消","消中"等范畴,历代论述颇多,大多认为糖尿病是由肺、肾、胃功能失调所致,多以上消治肺,中消治胃,下消治胃为治疗原则.自1999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Ⅱ型糖尿病21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糖尿病高发国家之一,并且糖尿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是一种危及患者全身器官的代谢性疾病,随着患者病情的加深,会导致全身各个器官出现功能性障碍,如眼、心脏、血管、肾、足等器官。糖尿病足即是患者糖尿病引起足部出现一系列问题的统称。  相似文献   

15.
<正>糖尿病作为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慢性疾病,其并发症波及全身各脏腑器官,对人类健康和生命产生严重威胁。据2010年发表的"中国人的糖尿病患病率"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的总糖尿病患病率和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分别为9.7%和15.5%[1],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的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中医体质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中医学学科,认为中医体质表现为结构、功能、代谢以及对外界刺激反应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性,对某些病因和疾病的易感性,以及疾病传变转归中的某种倾向性。  相似文献   

16.
张发荣教授是全国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与科研工作60余年,对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中医治疗有独特见解。血糖波动是控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关键,张发荣教授认为:"阴火"理论是治疗糖尿病血糖波动的主要依据,脾胃气(阳)虚、阴火鸱张是糖尿病血糖波动的重要病机,甘温除热是减少血糖波动的基本法则。从"阴火"理论治疗糖尿病血糖波动,是中医药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重要途经。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的主要微血管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肾病,主要是因为血糖长期控制不佳引起的。中医辨病可归纳为古籍的"水肿"、"尿浊"、"消渴"、"虚劳"、"关格"、"肾消"等。现从糖尿病肾病的病名、中医的病因病机、中医常用的内治法及中医常用的外治法进行综述,提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分泌失调引起的疾病.分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中医称之为消渴病,将其分为"上消"、"中消"、"下消",但在临床上多互见,难已截然区分,所以统称为"三消"或"消渴".消渴症是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病症.通过针灸疗法和药物配合以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达到身体的免疫康复,是治疗糖尿病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中医辨病常依据其典型症状将其归属"消渴"范畴,历代中医大多从"肺燥、胃热、肾虚"三消论治此病。本文将从肝失疏泄论治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辽宁中医杂志》2013,(8):1576-1577
如何加速慢性难愈性溃疡的愈合是中医外科学的难点之一。而对于慢性难愈性溃疡的中医外科干预,重点在于顺应溃疡本身的愈合规律,结合全身整体情况进行综合处理,引导慢性难愈性溃疡的转归沿着其愈合规律发展。临床实践研究表明,慢性难愈性溃疡的良性发展过程中,往往会沿着自外而里、自下而上的向心托举顺序发展,从而愈合。而顺应这种愈合规律,采用必要的手段,使得慢性难愈性溃疡四周"邪"得以局限,肉芽组织自下而上填充伤口,即是中医外科学中的"护场"形成,对于慢性难愈性伤口愈合时间的缩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