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在患儿高危识别中的应用及联合持续监护的干预效果。方法:将儿科门诊收治的12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行儿童早期预警评分,依据是否转入重症监护室(ICU)将患儿分为ICU组和非ICU组,比较两组儿童早期预警评分、体温、呼吸频率、心率、呼吸窘迫及昏迷的发生率,绘制儿童早期预警评分诊断高危患儿识别的ROC曲线,明确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对高危患儿的诊断效能。结果:120例患儿中,儿童早期预警评分0~2分76例,3~5分35例,6~9分9例;ICU组儿童早期预警评分显著低于非ICU组,体温、呼吸频率及心率显著高于非ICU组,呼吸窘迫及昏迷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ICU组(P0.05);当临界值为3分时,儿童早期预警评分的灵敏度为0.576,特异度为0.984,曲线下面积为0.841。结论: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可作为高危患儿识别的重要工具,针对危重症患儿,应予以持续密切监护,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阐述早期预警中的相关理论标准、护士使用早期预警的方法,综述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及SBAR在骨科术后病人早期预警中的应用及不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及英国国家早期预警评分在恶性血液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并发感染患者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病历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131例患者资料,按预后及是否转ICU分别进行分组,比较不同分组间2种评分工具的预测效能.结果 2种评分在死亡组、转ICU组中的分值均分别高于存活组、未转ICU组(P<0.05);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及英国国家早期预警评分预测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4、0.866,最佳截断点分别为 4、9分,评分表中各生理性指标在存活组与死亡组中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种评分预测转ICU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3、0.692,最佳截断点分别为3、8分,转ICU组与未转ICU组在脉搏或心率、血氧饱和度指标的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及英国国家早期预警评分在对恶性血液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并发感染患者死亡中具有稳定的中等程度预测价值,但在预测转ICU上效能较低,需结合相关的关键性生理指标进行预警评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英国早期预警评分(NEWS)结合休克指数(SI)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急诊抢救室收治的108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进行NEWS评分结合SI分层联合把控,根据评分结果对病人进行相应的早期干预。[结果]108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预警前(2.11±2.17)分,预警后(1.58±1.83)分,预警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警前SI评分(0.85±0.28)分,预警后(0.81±0.26)分,预警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EWS评分结合SI有利于及早识别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潜在风险,使病人能及时获得有效的临床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英国早期预警评分(NEWS)结合休克指数(SI)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急诊抢救室收治的108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进行NEWS评分结合SI分层联合把控,根据评分结果对病人进行相应的早期干预。[结果]108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预警前(2.11±2.17)分,预警后(1.58±1.83)分,预警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警前SI评分(0.85±0.28)分,预警后(0.81±0.26)分,预警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EWS评分结合SI有利于及早识别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潜在风险,使病人能及时获得有效的临床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化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早期康复护理在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科2019年1月—2020年2月收治的126例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63)与观察组(n=63),对照组实施ICU常规性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基于信息化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早期康复护理对患者实施管理,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早期预警评分、多脏器功能不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堵塞、意外拔管、压疮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信息化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早期康复护理可使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病情分值化,有利于临床护士对患者实施分类护理,及时筛查出潜在危重症患者,从而提高危重症患者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早期预警评分(EWS)是对患者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体温和意识进行评分。应用早期预警评分可鉴别大量潜在危重病危险的患儿。在国外已被广泛用于急诊和急救系统以及ICU中。应用早期预警评分有助于对患者进行及时干预,争分夺秒地抢救患儿生命,使病人得到较好的转归。由于社会文化和人种多样性等原因,儿童早期预警运用还未在国内儿童医院内运用和研究,其对危重患儿的预测力有待研究。早期预警评分的预测能力是否与评估者的本身能力有很大关系,有待研究。应用于不同人群时,要慎重选择临界值。 在看到预警评分的正向作用时,我们也不能忽略它所存在的不足。早期预警评分不能代替一切,其使用价值是有限的,如果使用不当会导致错误估计病人的风险,不断改进工具,找出最佳临界值,不断完善,最终形成有预测力的早期预警评分,使患儿得到早期干预,得到较好的转归。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胸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13年1月—2013年12月胸外科手术后618例病人的MEWS评分结果,筛选出≥4分的病人及转入ICU的病人,分析MEWS评分与病人转归的关系。[结果]618例中146例MEWS评分≥4分;转入ICU病人12例,MEWS评分均≥5分,11例血氧饱和度(SpO2)90%;死亡1例,转ICU前MEWS评分6分,SpO272%。[结论]MEWS评分可以帮助胸外科护士判断手术后病人病情的严重程度,但必须同时关注病人的SpO2。建议以评分≥4分为提高监护级别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性脓毒症患者抢救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7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脓毒症患者196例,分别采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和APACHE Ⅱ评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两种评分对患者病死率和ICU住院时间的预测率,采用Spearman进行两种评分相关性的分析。结果患者的改良早期预警评分与APACHE Ⅱ评分具有相关性(r=0.194,P=0.003);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患者的死亡率预测值ROC曲线下面积为0.639(95%CI:0.517~0.747,P=0.036),APACHE Ⅱ评分对患者的死亡率预测值ROC曲线下面积为0.756(95%CI:0.749~0.906,P=0.001),两者均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及APACHE Ⅱ评分与患者的ICU住院时间均呈正相关(P0.001),两者均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用于急性脓毒症患者抢救预后的预测价值较好,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价患者的死亡率及ICU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血液滤过联合腹腔穿刺置管冲洗负吸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符合SAP诊断标准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血液滤过联合腹腔穿刺置管冲洗负吸)和对照组(血液滤过+传统治疗),每组20例,检测两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评分(APACHE-Ⅱ评分)、腹腔高压持续时间、入ICU住院时间及中转手术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腹腔高压持续时间及入ICU住院时间缩短,中转手术率下降,APACHE-Ⅱ评分下降(P<0.01或P<0.05)。结论:早期应用血液滤过联合腹腔穿刺置管冲洗负吸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取得较好疗效,缩短住院时间,节约患者费用,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急诊潜在危重症患者病情评估的可行性和适用性。方法对门急诊2014年2月至3月接诊的670例患者进行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追踪所有患者的去向。统计分析改良早期预警与患者去向的相关性。比较门诊治疗、入住普通病房、收入ICU患者的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患者病情评估分辨度的ROC曲线。结果以患者是否收住ICU为预测指标时,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最佳截断值为4分,灵敏度70.56%,特异度73.36%,阳性预测值52.45%,阴性预测值85.68%,ROC曲线下面积AZ=0.77(95%CI:0.734,0.814)。结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可用于判断急诊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对其是否收住ICU具有中等程度预测价值。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操作简单快捷,费用低廉,可实现对患者病情快速动态评估,适用于急诊患者。  相似文献   

12.
付春花  徐佳卿  张文婷 《全科护理》2020,18(20):2543-2545
[目的]探讨镇静唤醒与早期功能锻炼对重症监护室(ICU)有创机械通气病人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从医院ICU接收并治疗的有创机械通气病人中抽取68例为研究对象,普通组34例病人给予ICU常规护理,干预组34例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每日镇静唤醒和早期功能锻炼护理策略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病人不同护理后机械通气治疗时间、ICU入住时间、住院时间、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等情况。[结果]干预组病人机械通气治疗时间、ICU入住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短于普通组(P0.05);干预组护理后病人生活质量中的一般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高于普通组(P0.05);干预组病人满意度NSNS评分高于普通组(P0.05)。[结论]每日镇静唤醒和早期功能锻炼护理对ICU有创机械通气病人治疗效果的影响显著,能明显缩短病人的机械通气治疗时间、ICU入住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预警护理对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北京市隆福医院ICU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50例重症肺炎机械通气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选取同科室2018年6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60例重症肺炎机械通气的患者为观察组,采用早期预警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观察组护理后7 d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表II(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II,APCHE II)评分、Murray肺损伤评分低于对照组,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VAP、肺不张、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结论:早期预警护理能进一步改善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病理生理状况,减少并发症,缩短机械通气和入住ICU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基于信息技术的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系统,达到动态监测病情、实时预警的目的,以早期识别潜在危重病人。[方法]通过查阅文献结合专家咨询法选取改良早期预警评分量表;MEWS结合移动终端(PDA)、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形成电子化MEWS系统,并分别用电子化MEWS和纸质MEWS对2016年11月17日—11月22日急诊就诊的95例病人进行评分,比较两种评分方式计算得分所需时间。[结果]MEWS评分与病人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765,P0.001)。使用电子化MEWS系统后,计算评分所需时间由(12.63±2.1)s下降至(8.24±1.1)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计算机自动计算MEWS分值,系统的自动实时预警,动态监测与管理病情变化,数据的可追溯化等功能利于早期识别病人病情变化,改善病人预后。[结论]基于信息技术的MEWS系统操作简单,可使重症病人病情分值化,有利于快速、有重点对病人分类施治,及筛查潜在危重者。  相似文献   

15.
早期预警评分有助于及早识别危重患者并应对病情恶化。皇家医师学院推荐将英国早期预警评分( NEWS)用于所有成年患者的常规临床评估。研究显示,NEWS在判断患者出现心脏骤停、ICU入住率及24 h病死率方面优于其他早期预警评分。  相似文献   

16.
胡玲  刘签  钟敏  黄滢洁 《全科护理》2021,19(26):3652-3654
目的:探讨风险预警预控护理在预防重症监护室(ICU)病人中心静脉导管(CVC)相关性感染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298例ICU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9例.病人入院后收集基本资料,分析影响ICU病人CVC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施行风险预警预控护理.干预后比较两组病人的干预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非感染组比较,感染组伴慢性基础疾病占比、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导管的留置时间、ICU住院时间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伴慢性基础疾病、APACHEⅡ评分、导管的留置时间>5 d、ICU住院时间>10 d是影响ICU病人CVC相关性感染的独立风险因素(OR>1,P<0.05);观察组病人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伴慢性基础疾病、APACHEⅡ评分、导管的留置时间>5 d、ICU住院时间>10 d是影响ICU病人CVC相关性感染的独立风险因素.通过对病人采用风险预警预控护理干预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基于重症监护病房(ICU)内脓毒症数据集,融入临床先验知识,构建ICU内脓毒症早期预警模型,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并增加模型的可解释性。方法 使用MIMIC-Ⅲ数据库作为内部验证集,选取入住ICU的患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确定最终入选病例(n=13 737)。然后在集成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将临床先验知识与其他生理特征相结合,建立一个ICU内患者发生脓毒症的早期预警集成学习模型,使用十折交叉验证方法,同时设计消融实验和基线对比,并基于平均信息增益和Shapley值对脓毒症早期诊断影响因素进行解释分析。利用内部验证集对模型进行检验,并采用dtchina数据库(n=670)对模型性能进行检验。结果 本研究通过使用不同的分类器进行建模,结果显示,融入先验知识后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值能增加2%~3%,而特征融合模型取得的效果优于其他任意模型,在内部验证集中,其AUC为0.879(95%CI 0.859~0.901),在外部验证集中,其AUC为0.793(95%CI 0.713~0.863)。同时,根据可解释性分析得出临床先验知识的权重最高,WBC、收缩压、HCO-<...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脓毒症病人早期肝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调查2001~2005年间ICU住院确诊脓毒症病人268例的资料,记录早期肝功能障碍发生率、APACHE Ⅱ评分、住院时间、器官衰竭数目和病死率等.结果:原有肝硬化和急性肝衰竭或慢性肝衰竭急性发作的病例除外,共有33例出现早期肝功能障碍(12.3%),与不存在早期肝衰竭病例相比,这些病人的基本情况有差异,平均ICU住院天数延长(7∶3 d),病死率(30.4%:16.4%;P<0.001)增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肝功能障碍是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OR,1.87;95% CI,1.72~2.03;P<0.001),其特异性超过其他脏器功能障碍的影响.结论:脓毒症病人早期肝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高,对预后病死率的预警作用具有特异性,可以作为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对消化外科住院老年病人生命体征及意识进行早期预警,寻找MEWS评分高低与病情变化规律,为早期发现老年病人病情变化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4年7月—12月消化外科住院老年病人的生命体征及意识进行MEWS评分,分析MEWS最高值与其病情程度的关系,应用ROC曲线获得潜在危重及危重老年病人的MEWS最佳截断值。[结果]不同病情程度老年病人之间的MEWS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EWS分值高低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605,P0.001);ROC曲线图显示,MEWS早期识别潜在危重及危重老年消化外科病人的预警触发值分别为3分和4分,AUC分别为0.919和0.939。[结论]早期采用MEWS评分对住院老年消化外科病人病情进行预警,有利于医务人员提前发现其病情并及时给予治疗措施,有效降低病情恶化风险。  相似文献   

20.
对早期预警评分(EWS)、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重要早期预警评分(ViEWS)、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SEWS)和国家早期预警评分(NEWS)的概念和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为制定基于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分值分类的干预流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