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动脉粥样硬化痰瘀化浊论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动脉粥样硬化本虚标实、痰、瘀为患的基本病机已得到认同,热毒学说也已得到重视.而近年提出的"浊邪"致病的新观点,其论述没有超出火(毒)、湿(浊一痰)、瘀血的传统认识范畴.本文则从"痰瘀化浊"病机角度对浊邪病因病机进行探讨,认为"浊邪"是痰瘀胶结、得热腐而化生之阴邪,既有痰、瘀之特点,又有别于痰、瘀之邪.治疗时,单化痰不能去瘀血之结,独活血不能去痰之滞,故当痰血同治、以泄浊邪为要;且浊邪多兼火毒,浊得火腐而易生变,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容易发生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等.因此,泄浊必兼清火是治浊防变之关键.  相似文献   

2.
介绍呼永河教授从"痰"立论辨治甲状腺结节的经验。呼教授认为痰邪内凝于颈部是本病的主要病机,痰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提出理气化痰法、活血化痰法、健脾化痰法、养阴化痰法、温阳化痰法治疗,以期启发读者。  相似文献   

3.
痛风性肾病属"痹症""历节病"等范畴,与脾肾不足、痰瘀湿浊密切相关,病机总属本虚标实。脾肾亏虚是致病之本,痰瘀湿浊是致病之标,当从脾肾论治。健脾则脾之运化升清功能正常,水谷得以化生精液,湿浊之邪难以生成;补肾能使肾藏精、主水、分清泌浊功能正常,精微物质得以保留,湿浊之邪得以排泄;化痰祛湿,泄浊通络,活血化瘀,经脉流畅,则痰瘀湿浊之邪不能滞留为害。急性发作期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等症状明显加剧,邪气实,以风湿热痹及风寒湿痹为主,方选二陈汤;慢性稳定期正虚邪恋,脾肾虚衰为主,方选温脾汤。临症辨证加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张璐治痰强调求本,认为脾胃在痰邪的生成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其遣方用药遵循“由胃而上胸胁心肺之分者,驱其还胃,或下从肠出,或上从呕出,而不至于伏匿”的原则。治疗上明辨痰邪侵犯的部位,根据不同病机分别采用探吐痰涎、健脾化痰、补肾豁痰等方法,顾护脾胃的思想贯穿其中。痰在上焦,可吐可消,需防探吐损伤脾胃;痰在中焦,脾胃为生痰之源,更宜调理脾胃;痰在下焦,多因肾虚痰邪下注,治宜固肾为主;痰邪每随脾失健运而渗灌于经隧,久之而成顽痰,故需借温药为导。本文通过梳理《张氏医通》中关于痰证辨治的论述,分析其病因病机,总结其治法规律及特点,以期挖掘古代名医思想,指导临床合理选方用药。  相似文献   

5.
论痰对温病发展传变的影响及其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炳立 《天津中医药》2004,21(2):139-141
痰对温病的病机演变及预后产生重要的影响,基于痰阻气滞的病机,其可助热化火,使湿浊难化,或与瘀血互结,并易引邪内陷,使温病病理加重或证候变得复杂。在治疗中应重视标本同治,且宣通气机是治痰的重要环节,针对痰热和痰湿,要正确使用清化痰热和燥湿化痰两大基本治法,并注意祛痰,切勿伤阴。治疗温病中辨痰治痰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罗继 《光明中医》2014,(5):1092-1094
燥邪为六淫致病因素之一,痰为一种病理产物,又是一种致病因素,燥与痰相合而成燥痰。本文就该病病因、病机、证治作扼要的阐述,并对该病的治疗体会进行简单的经验交流。  相似文献   

7.
内生"五邪"是脏腑经络和气血津液生理功能异常所致的综合性病机变化,与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及病理改变关系密切,从内风、内火、内寒、内燥、内湿的角度阐述AD的中医病机及治法对于临床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内生"五邪"所致AD的病机及相应治法主要有:肝失疏泄,风阳上犯,治宜疏肝理气、滋阴潜阳;火热上攻,扰乱心神,治宜滋阴降火、清心宁神;寒凝血瘀,痰浊阻窍,治宜温肾益阳、化痰消瘀;燥伤精血,髓减脑消,治宜滋阴润燥、填精充髓;脾虚阳微,痰浊内阻,治宜健脾益阳、化痰开窍.在临床实际中,AD可能并非单一病机致病,可为"五邪"兼夹为病,临证应随证治之.  相似文献   

8.
介绍蔡淦教授运用中医药辨治湿阻及常用药对的临床经验。认为湿阻的病机以脾失健运为本,湿浊内蕴为标;疾病发展具有寒化、热化,与风暑之邪兼夹为病,日久湿聚成痰的特点;治疗以健脾祛湿,分利三焦为原则;药随证转;遵循“治中焦如衡”的法则,以通补兼施,寒温相适,升降并调为主。  相似文献   

9.
章浩展  于征淼 《新中医》2023,55(13):197-203
阿尔茨海默病(AD)是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近年来有许多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稳态失调与AD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阿尔茨海默病属中医呆病范畴,“痰势最盛,呆气最深”,痰邪正是AD的关键病因。通过梳理肠道菌群、痰邪与AD在病因、发病机制等方面的关联性,阐释肠道菌群失调与痰邪致病理论的相似之处,并总结出健脾疏肝化痰、补肾活血化痰、温阳化痰的主要治法,最后阐述治痰方剂洗心汤、涤痰汤的组方特点及其治疗作用,为中医从痰论治AD提供具有现代科学涵义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治疗老年痴呆具有明显的优势,且从痰论治本病具有鲜明的特色。文章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选用方药、体质特征及化痰药物作用机制的现代研究等方面进行了评述,提出应将痰邪作为本病的研究专题,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可以痰邪为中心进行客观化和标准化研究,在痰邪致病的作用机制方面应积极探索现代医学客观指征,以期丰富中医药辨治老年痴呆的内容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肾虚积痰是指肾虚气化失司导致痰邪生成、蓄积、为病的病机概念。肾虚积痰形成之因有二:一是先患肾虚,复兼痰积,或外受诸邪,脏气互乘,致虚实错杂、积痰盘踞,属因病而生痰;二为积痰日久,渐变肾虚,致肾虚生痰,属因痰而致病。肾虚积痰之机可归纳为阴虚水沸、阳虚水泛、气虚不纳三种,可分别予育阴清热化痰、温阳化气消痰、纳气归肾摄痰等法治之。金水六君煎善治肺肾虚寒、水泛为痰之证,用于治疗肾虚积痰所致的多痰咳喘等症,疗效显著。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2.
朱丹溪首次明确了痛风病名,系统论述了病因病机,认为痛风病因为风、寒、湿、热、气、痰、瘀、虚、酒毒,病机为风、寒、湿等外邪侵袭,血热、湿热、痰浊、酒毒内蕴,患者素体亏虚为邪所乘,致使经络血脉受阻不通作痛而成痛风.针对复杂的病因病机,朱氏提出以祛风散寒、利湿清热、行气化痰、活血补虚为主的通治大法,拟定上中下通用痛风方作为本病的通治方,并根据病位不同、虚实有异、外感内伤有别灵活加减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李印珊 《光明中医》2006,21(5):11-13
论述了痰饮的病因病机,明确了病机要点,致病特点、治疗原则和要点.提出见痰勿治痰,只有抓住痰生之因,痰之兼邪及痰在发病中的作用,发病部位才能有效地治痰.  相似文献   

14.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收载了大量具有化痰功效的方药,在继承了前人论痰治痰学术思想的基础上,以五脏为核心,从寒、热、湿、燥等方面论述了痰邪致病机理及相关病证的论治,特别在化痰方药的运用方面有较大的创见,补充和丰富了中医痰病学的内容,有很强的临床指导意义。文章整理分析了《本草纲目》中有关痰邪致病和相关化痰方药运用的内容,探讨了李时珍对痰邪致病理论的认识,总结了《本草纲目》论痰治痰的学术特点。  相似文献   

15.
李国强  胡业彬 《河南中医》2010,30(12):1155-1156
从热毒、瘀毒、痰毒、痰瘀蕴毒四个方面论述毒邪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病因病机。“毒”是AS的一个重要致病原因,各种毒邪的致病特点及各种毒邪所表现的证候不同,临床上可以一种毒邪致病,也可二种或二种以上相兼而致病,使病邪深伏,病势缠绵。在辨证论治的同时.重视个体化,注意祛瘀解毒、化痰解毒、清热解毒及通腑解毒等法互相配合,辨证应用,才能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6.
基于气血津液辨证理论,关国华教授认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主要致病因素有三:气、痰、瘀。三大致病因素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表现各有不同:气为始动因素,在疾病早期表现为肝气郁、脾气虚;痰邪在疾病中期主要体现为痰浊阻滞、痰热内蕴;瘀邪在疾病晚期体现为目络瘀阻、痰瘀互结。本病总体病机为邪实闭阻目窍,玄府不利,使津液溢于脉外,导致水液积聚,治疗上以“治水先利窍”为原则,将利水之效寓于疏肝理气、健脾化湿、清热化痰、祛瘀通脉之法中;同时,关教授还提出早期治气、中期治痰、后期治瘀的分期辨治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中医认为,小儿支原体肺炎病理因素不外热、痰、瘀、燥四端,温热之邪致病,直接灼伤肺津,治以清热解毒之法;痰邪致病,多因肺气失宣,炼液为痰,瘀滞脉络所致,治疗以化痰通络及清泻肺热为主;肺气闭塞,血行不畅则血瘀,痰热瘀互结成病,可予活血化瘀类中药;燥邪袭肺治以滋肺阴之法。亦有脏腑论治法,在脾可益气健脾、化痰止咳,以期"培土生金"之效;在肝则防木火刑金,风火相扇为患,重在调肝理肺。另外,针灸疗法、拔罐疗法、贴敷疗法亦可收到满意疗效。中医以人为本、标本兼治,其优势在于能够多靶点认识疾病的病因病机,"因质制宜",处方用药各有偏重。或通过饮食调适,激发人体自身能力,主动适应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18.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常见的甲状腺疾病,中医药对其治疗有明显的疗效。本文通过对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症状及病因病机分析,认为痰邪贯穿于甲状腺结节的始终,为本病的重要因素,并根据其痰邪病机提出化痰软坚法为治疗甲状腺结节的基本方法,包括理气化痰、活血化痰、养阴化痰、温阳化痰、清肝化痰、健脾化痰等方法,在临床中要辩证施治,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9.
论痰与癌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根据中医理论从痰与癌症的病因病机关系,癌症从痰而治的机理进行论述。认为痰邪在癌症发病过程中无时不在,易于其他病邪胶结,遂成积块,所以治痰必须贯穿于癌症辨证论治的始终。  相似文献   

20.
痰证广泛存在于临证各科,也常见于眼科,但未收到足够的重视。本文以内障类眼病为对象,依照中医理论,从眼部精气上注、流通气液、通光脉道的生理特点出发,对眼科内障疾病痰邪产生的机理、致病特点进行了分析。结论认为,内障眼病与痰证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其致病特点主要包括:痰火上炎,灼伤气血阴精;痰邪上冲,郁遏目窍神水;痰湿结聚,障碍神光发越。治疗上可从顺气消痰、疏风化痰、熄风化痰、清热化痰、滋阴降火五个方面进行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