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永久性肠造口病人护理干预模式记录卡结合微信平台在首次行肠造口术病人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首次行永久性肠造口术出院后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延续性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利用"永久性肠造口病人护理干预模式记录表"结合微信平台进行指导干预。出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6个月应用奥马哈结果评价系统量表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出院后3个月,除性生活问题外,观察组病人在其他护理问题认知、行为、状况方面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时所有护理问题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永久性肠造口病人护理干预模式记录卡结合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模式能够改善病人护理问题的护理结局,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Teach Back健康教育模式对肠造口病人术后早期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直肠癌肠造口病人按照住院号的单双号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按照护理常规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实行Teach Back模式,病人出院后来院行首次化疗时向病人发放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进行自我护理能力评价。[结果]观察组病人ESCA量表4个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Teach Back健康教育模式可以提高肠造口病人术后早期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信式延续护理对出院肠造口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术后出院肠造口病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造口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及生活质量情况。对照组病人出院后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及常规复查、定期电话随访。观察组利用微信平台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结果]半年后两组发放EORTC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V30)]中文版评定生存质量。观察组生活质量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肠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信式延续护理能有效提高肠造口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信息化造口教育平台在肠造口病人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构建信息化造口教育平台,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肠造口出院病人2 60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 3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给予病人出院指导,观察组采用信息化造口教育平台开展延续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及随访情况。[结果]观察组造口病人并发症发生率(16.3%)远低于对照组(32.3%)(P0.01),观察组中212例病人发生了造口并发症,其中174例造口病人通过造口教育平台自行处理,占82.1%。[结论]信息化造口教育平台开展肠造口延续护理,减少了造口并发症,简化了病人就医程序,提高了肠造口病人自我护理能力,从而提升了肠造口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自我管理干预对肠造口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接受造口手术的结直肠癌病人按纳入研究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院外电话随访和指导,观察组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自我管理干预。出院前比较两组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及营养状况,干预8周后比较两组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及造口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部分病人失访,最后完成研究的观察组病人为52例,对照组为50例。两组病人出院前自我护理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病人干预8周后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及各子项得分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干预后8周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为9.62%(5/52),低于同期对照组的28.00%(1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自我管理干预能提高肠造口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肠造口病人术后早期护理的效果。[方法]将306例肠造口病人分为对照组133例,观察组17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造口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传统的造口护理方法基础上进一步改进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造口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采用传统的造口护理方法基础上进一步改进的护理方法护理肠造口术后早期病人,可提高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减少造口早期并发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的延续性护理在肠造口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出院后微信平台、门诊复诊等活动,对68例造口病人进行问题的收集、梳理、分类,并给予相应的教育指导和咨询、治疗和程序、个案管理和监测,出院3个月后对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和更换造口袋准确率进行评价。[结果]出院3个月后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明显提高(P0.05),造口病人或家属更换造口袋的准确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实施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的肠造口病人延续性护理模式,可促进病人准确掌握造口袋的更换方法,有效提高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张轶莹  周艳  张琴 《全科护理》2016,(35):3716-3717
[目的]探讨肠造口病人自我护理中实施延伸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将67例肠造口术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延伸护理,观察病人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自我护理技能和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在各时段的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肠造口病人的自我护理中实施延伸护理,能有效提高病人的健康知识水平以及自我护理技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肠造口出院病人自我护理现状及护理需求调查,为肠造口出院病人提供更合适的医疗护理服务。[方法]选取经造口手术出院后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家庭接受护理服务的200例肠造口病人,采用自编护理需求调查表及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对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以及病人护理需求情况、护理指导方式的需求情况等进行调查汇总。[结果]192例病人完成本调查,有效率96.0%。其中性别、造口术后时间及家庭人均收入对肠造口病人自我护理能力无显著性影响(P0.05)。年龄、文化程度不同、造口是否发生并发症、医疗支付方式、每月造口用品费用情况及与医护人员交流程度影响着病人自身护理能力(P0.01)。对于护理需求方面,前3位为造口袋更换操作培训、日常生活指导、并发症的早发现及家庭护理培训,需求得分分别为8.51分±3.50分、6.07分±1.89分、7.80分±2.46分。而护理指导方式的需求则以上门探访、微信咨询、电话咨询等方便快捷的方式为主。[结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通过多元化方式为肠造口病人提供造口护理服务及指导,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信在预防性回肠造口患者延续性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预防性回肠造口术后患者64例,按手术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33例和微信组31例,两组给予相同的教育内容和随访,微信组出院后采用微信进行院外延续性健康教育,分别于出院前和出院后3个月采用"造口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评价两组自我护理能力。结果:出院后微信组自护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微信平台进行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回肠造口患者自我护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由造口治疗师为主体的延续护理对提高永久性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效果。方法选择78例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由责任护士常规进行出院指导,观察组实施由造口治疗师为主体的延续护理。患者出院3个月后,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scale,ESCA)对患者进行测评。结果观察组患者ESCA得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由造口治疗师为主体的专科护理团队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进行出院后延续护理,能使患者巩固肠造口知识和技巧,从而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行肠造口的86例出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出院后1个月进行常规电话随访;观察组患者除电话随访外,由专科护士进行家庭访视、微信群内指导、邀请参加造口联谊会等形式进行延续性护理,以自我护理能力实施量表、生活质量测定量表、医院满意度测试评价并比较出院后3个月及6个月后不同组患者在自我护理能力、并发症的发生率、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对医院治疗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实施组患者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造口患者出院后给予经常性电话随访及各项延续性护理措施可以强化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指导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提高患者对医护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造口专科护士门诊干预对永久性肠造口病人早期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普外科出院的132例永久性肠造口病人按自愿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自愿由造口门诊专科护士复诊或随访的作为观察组,自愿由病区或门诊医生复诊或随访的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病人由门诊专科护士实施干预,了解病人对造口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观察造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病人的心理状况,分析以上因素对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为病人提供专业化护理;对照组病人由病区或门诊医生实施干预,从医疗角度为病人提供相关处置后,护士按常规执行相关护理措施。观察两组病人造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造口自我护理能力。[结果]观察组病人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造口自我护理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结论]门诊专科护士的干预可提高永久性肠造口病人早期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信随访对Miles术后肠造口中青年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直肠癌行Miles术后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利用微信平台进行延续性护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肠造口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随访6个月,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总分高于对照组(F=47.031,P0.001),不同时间点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2.562,P0.001),组间与时间之间有交互作用(F=56.320,P0.001)。观察组肠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Miles术后肠造口中青年患者利用微信平台进行延续性护理,可提高患者出院后造口自我护理能力,并降低肠造口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造口探访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术后6个月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48例行永久性肠造口的结直肠癌患者,按收治医疗组不同分为观察组(n=75)和对照组(n=73)。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围手术期护理、知识宣教和造口治疗师专业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造口探访干预,探访频率为2周1次,持续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造口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造口自我护理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造口探访在永久性肠造口术后早期能有效提高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6.
曾繁英  彭曼英 《全科护理》2020,18(7):781-785
[目的]研究Heider平衡理论对泌尿外科尿路造口病人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接受尿路造口的6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及随访,观察组应用Heider平衡理论指导随访及干预。出院6个月后比较两组病人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得分情况,统计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病人ESCA量表各维度得分及WHOQOL-100量表中生理、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Heider平衡理论用于指导尿路造口病人的院外干预能有效提升病人自我管理水平,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TSD延续护理在肠造口病人造口周围皮肤损伤防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0例首次行肠造口术的住院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接受肠造术常规延续护理,观察组接受TSD延续护理,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的造口周围皮肤损伤发生率和皮肤损伤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延续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TSD延续护理对肠造口病人实施皮肤管理,有利于降低该类病例的造口周围皮肤损伤发生率,促进已发生的皮肤损伤的愈合,提高延续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ADOPT护理模式对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造口护理知识和造口适应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8月—2015年3月行永久性直肠造口术病人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ADOPT护理模式。出院后均进行电话访问和家庭访问。于术后第1天、出院时和出院后3个月评估两组病人造口护理知识和造口适应水平。[结果]出院时和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造口护理知识得分和适应水平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DOPT模式能显著提高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造口护理知识水平,缓解造口病人负性情绪,提高病人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水平,促进病人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在肠造口患者出院准备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6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68例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胃肠外科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自我护理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出院准备度[采用出院准备度量表(RHDS)]及出院指导质量[采用出院指导量表(QDTS)]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ESCA、RHDS、QDT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图形健康教育模式,不仅提高了肠造口患者的满意度、自我护理能力、出院准备度及出院指导质量,也保障了患者出院后的安全。  相似文献   

20.
万淑琴  魏清风  曹春凤 《护理研究》2014,(11):4040-4042
[目的]探讨造口专科护士门诊干预对永久性肠造口病人早期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普外科出院的132例永久性肠造口病人按自愿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自愿由造口门诊专科护士复诊或随访的作为观察组,自愿由病区或门诊医生复诊或随访的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病人由门诊专科护士实施干预,了解病人对造口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观察造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病人的心理状况,分析以上因素对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为病人提供专业化护理;对照组病人由病区或门诊医生实施干预,从医疗角度为病人提供相关处置后,护士按常规执行相关护理措施.观察两组病人造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造口自我护理能力.[结果]观察组病人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造口自我护理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结论]门诊专科护士的干预可提高永久性肠造口病人早期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