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葛惠男教授秉承吴门医派学术思想,胃脘痛临床常用以下5法治疗:益气活血法、疏肝和胃法、清热和胃法、滋养胃阴法、芳香化浊法,分别采用益气活血方、疏肝和胃方、清热和胃方、滋养胃阴方、化湿理气方化裁治之。附验案5则。  相似文献   

2.
以《临证指南医案》为研究内容,分析、总结叶天士的"存胃阴"思想。其"胃阴学说"倡导脾胃分治,注重保存胃津,存胃阴的的同时需顾护胃气、胃阳。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叶天士的"胃阴学说"在治病用药中的体现。清火润胃法、增液润燥法、补肝和胃法、润胃益肺法是其常用治法。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医学史上,吴门医派是具有特色的地方医学流派之一。从吴门医派的诞生、形成、发展和传承等四个方面,探讨具有吴中地区特色的吴门医派发展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4.
噎膈是指吞咽食物哽噎不顺,饮食难下,或纳而复出的疾患。《素问.通评虚实论》曰:"隔塞闭绝,上下不通,则暴忧之病也。"唐宋以后始将"噎膈"并称。噎膈的病因复杂,历代中医文献多有论述,如朱丹溪《脉因证治.噎膈》指出"血液俱耗,胃脘亦槁",主要与七情内伤、酒食不节、久病年老有关,致使气、痰、瘀交阻,耗气伤津,胃失通降而成。  相似文献   

5.
白塞综合征发病机制不明,复发率高,异质性大,临床治疗较为棘手。何焕荣教授根据吴门医派络病理论提出“白塞络先损,络瘀脉不宁”,认为白塞综合征病在血脉,络脉受损为致病之本,邪瘀络脉、循络而传为起病之因。何教授提倡“辛香可通络,络通病自安”,以“通”为要,将吴门医派辛香通络法灵活应用于白塞综合征的治疗,予辛行芳宣以通络脉、气血同调以安络脉、平补阴阳以护络脉,并根据病机演变随症加减,临床疗效颇佳。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6.
总结王道坤从胃腑"以通为用"论治胃脘痛经验。王道坤教授认为脾胃虚寒、胃阴亏虚、肝胃不和、湿阻中焦、瘀阻脉络为胃脘痛常见的病因病机,中医辨治应该顺应胃腑"通"的生理特点,使其保持正常的功能状态,并且十分重视胃腑"以通为用"理论,立足健中温通、滋阴润通、调气疏通、燥湿助通、化瘀通络之法,运用自拟愈溃系列经验方加减治疗,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7.
尤怡为明清时期吴门医派的著名医家,其治疗呕吐病证可概括为以下九法,即刚壮散寒、清凉和胃、消痰逐水、消食祛积、行气降逆、祛风和胃、理中安蛔、通腑导利以及温中益胃。其方药特色方面注重顾护胃之气阴,鲜用苦寒之品,善用经方化裁论治呕吐,这些都为后世医家治疗呕吐提供了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8.
吴门医派是中医学重要的学术流派,吴门医派代表性医家辨治疮疡经验丰富,理法方药完备,在分析病因、辨证论治、预后调护等方面既与传统内科理论相联系,又形成了外科自身的诊疗特色,还结合吴门医派特点。吴门医派外科认为疮疡病机为气血不畅,辨证以阴阳为纲,结合经络辨证,治疗上强调清热凉血、滋阴降气,内外兼治,并重视顾护胃气。吴门医派外科辨治疮疡之学术思想进一步拓展了中医外科学的内涵,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临床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解决目前消化系统疾病所面临的传统化学药物难以解决的临床问题,撷取叶天士治疗胃腑“以通为和、以降为顺”的认识为基础为临床应用生物药物提出新的解决策略。方法:爬梳叶氏取法金元、新安名家,底柢仲景、化裁经方的学术源流沿革与其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现实意义,使用“模式构建”与“降维升阶”的方法,梳理叶天士通治胃腑的立法思想。结果:构建了以胃气、胃阴、胃阳为基础的“胃腑犄角模式”。结论: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可根据“胃腑犄角模式”,先将胃气、胃阴、胃阳作为据证立法的抓手进行考量,再结合叶氏使用茯苓、生姜、扁豆、沙参的经验,并最终做出符合病家个体特色的临床决策与治疗方案的诊疗模式。  相似文献   

10.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程缠绵,迁延难已,其中阴虚络瘀型病情尤为深痼,王邦才教授认为其根本病机为久病顽疾、胃阴伤损、络道枯涩、痰毒瘀滞、胃失濡养,终致胃膜萎缩,治疗必须以养胃阴为本,兼以通络化瘀解毒。自拟养胃和络饮滋养胃阴、化瘀通络,药味平简,但通补并施,合机中病,故临证多有效验。  相似文献   

11.
张泽生老中医从事临床工作六十余年,对噎膈的诊治很有研究,现将其经验整理如下。病因病理张老认为噎膈的病理变化主要在气、痰、瘀、虚四个字。盖拂郁伤肝则气滞,忧思伤脾则气结,津液不布,聚而生痰,痰气交阻,血行不畅,积而为瘀,阻于食道而成噎膈;另一方面,张老提出:“向日好饮,胃中必有蓄瘀。”多食辛辣刺激之品,或嗜酒过度,胃肠积热,炼津为痰,痰热内蓄,津伤血燥,瘀血停着可成噎膈。日久气血虚衰,多表现为虚证或本虚标实证。据古籍记载,噎膈多由热灼阴伤,津亏火旺所致。张老认为,亦有素体阳虚,浊阴凝聚,通降失司者;亦有火灼阴伤,阴虚及阳者,可  相似文献   

12.
吴门医派的渊源及拓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吴门医学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析一席,文中介绍了吴医的区域范围和历史源充,阐述了吴门医派的形成,特点。发展及近百年来对吴门医派的拓展。  相似文献   

13.
吴门医派是中医学一个重要学术流派,具有"吴中多名医,吴医多著述,温病学说倡自吴医"等显著特征,有"吴中医学甲天下"之说,在中医学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温病学说是吴门医派的核心内涵,治疗热性病具有完整的知识理论体系,尤其在诊治急性传染病、危重感染性疾病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同时吴门医派对杂病等方面的诊治亦颇具特点,运用"久病入络"、"胃阴学说"等学说指导临床,大大提高了临床诊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程韵洲  段明  段洪光 《光明中医》2020,(23):3706-3708
噎膈是指吞咽食物哽噎不顺,饮食难下,或纳而复出的疾患。噎即噎塞,指吞咽之时哽噎不顺;膈为格拒,指饮食不下,噎可单独出现,而又多为膈的前驱表现,故临床常以噎膈并称。段洪光临证数十载,苦心钻研历代先贤诊治基理,结合日常诊疗所得认为,噎膈为病,脾虚肝乘是主要病机,病位在食道,与肝、胃、脾、肾相关,病性本虚标实,临床多见肝胃不和,津亏热结,瘀血内结,气虚阳微4型。治疗以疏肝健脾,和胃通噎;滋阴养血,清热生津;滋阴养血,活血化瘀;益气健脾,补肾通噎。文章主要讨论肝胃不和型噎膈的诊治经验。结合现代医学,文章讨论所指多为食道炎。  相似文献   

15.
"启膈散"出自于清代医家程钟龄(国彭)所著之《医学心悟》一书。方由沙参、丹参、茯苓、川贝母、郁金、砂仁壳、荷叶蒂、杵头糠组成,具有润燥降气、开郁散结、化痰活血之功效。原方是为治疗"噎膈"而设,"噎膈"是以症状命名的疾病,其病位在食道,属胃所主。其病机为胃脘干槁、有形之瘀血、顽痰和无形之逆气阻隔于胃,致使胃气不得通降。导师袁红霞教授运用此方加减治疗气机郁结、  相似文献   

16.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为临床常见的脾胃病,葛惠男教授认为该病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病本在于脾胃气虚,瘀血病理因素贯穿CAG始终。该病临床以气虚血瘀型最为多见,其次为肝胃不和、肝胃郁热、气滞湿阻、胃阴亏虚等证型。葛师临证擅长运用吴门医派“益气活血通络法”辨治气虚血瘀型及其他证型CAG,并结合疏肝和胃、清肝和胃、理气化湿、益胃养阴等法,配合饮食调摄、情志调节及适量运动,临床疗效显著。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7.
清代名医叶天士认为胃痛成因分虚实,实证由气机失调、痰浊阻滞、瘀血阻络等所致,虚证由脾胃阳虚、胃阴亏虚等所致;临证辨析主要辨气血、虚实、寒热;临床治疗有疏肝和胃、理气降逆、化痰泄浊、祛瘀通络、温阳健脾、滋养胃阴等法;用药方面,叶天士善于化裁古方,以轻灵柔和为主,提出久病入络、通补则宜、守补则谬的观点,并倡导胃阴胃阳分治,创立胃阴学说。  相似文献   

18.
正在漫长的中医发展历史中,涌现了众多的地域性医学流派,其中较为著名并流传至今的有孟河医派、新安医派、岭南医派以及吴门医派等,其中吴门医派便是其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性中医流派[1]。吴门医派起源于元末明初,发展于明代,在清代达到鼎盛,以苏州地区为核心,历史上涌现了包括吴有性、叶天士、薛生白、尤在泾在内大量的著名医家,不但对经典学术进行了传承和发扬,也提出了很多至今仍为临床受用的学术思想体系,除  相似文献   

19.
介绍李新华教授辨治糖尿病肾病的经验。李教授认为本病的主要病机是阴阳失和,阴虚阳微;病位主要责之于肺、胃、肾;治疗上提出"治病求本,平阴秘阳""以瘀为因,以通利为用""顾护脾胃,倡养胃阴运脾土"的指导思想,用于临床,屡获良效。  相似文献   

20.
《临证指南医案》中"培土制风"法为叶天士治疗内风的重要方法,叶天士以岐黄、张仲景学说为立法之旨,创立脾阴、脾阳、胃阴、胃阳分治法,辨治脾阳立以甘温益气、温阳封固、化痰息风法;辨治胃阳通补和胃,辨治脾阴、胃阴提倡养血和营,力厚填阴(奇经虚风)、甘凉濡胃、清火养阴法,诸法直切"阳化内风"病机颇具特色。本文通过整理文献,统以脾胃阴阳四纲分治,举案释法如管中窥豹,一览其治案特色,望以求古鉴今指导临床,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