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将2008-10- 2010-12内镜下行黏膜剥离术(ESD)成功治疗消化道肿瘤73例的护理体会汇报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均为NBI内镜下检查发现的黏膜异常和黏膜下占位病灶,所有病例行超声内镜镜检查,以了解病变的大小、性质、及起源层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56例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行ESD,给予精心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果:56例患者均成功进行ESD治疗,3例术中出现穿孔,经及时处理后,病情稳定。术后随访6个月~1年,创面基本愈合,无一例出现复发。结论:做好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近年来由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发展而来的治疗消化道早期癌的最新技术[1].与EMR相比,ESD具有整块切除病灶,可以提供完整病理标本,残癌复发率低的优点.目的免除患者开胸手术痛苦.  相似文献   

4.
5.
王静  颜君  刘峰 《护士进修杂志》2014,(14):1316-1317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mucosal resection,EMR)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技术,主要针对大而平坦的黏膜早期癌变或黏膜下的病变,进行一次性大块剥离,不但能整体切除病变,还可以进行完整的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消化道浅表肿瘤的临床护理。方法选择符合内镜下黏膜剥离术适应证28例消化道浅表肿瘤患者,均采用针形电刀下的内镜下黏膜剥离术,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结果28例患者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切除病变28处,完全切除(complete resection,CR)23例,占82.1%,由此总结得到最佳的护理方法。结论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是治疗早期胃肠道癌和癌前病变的微创介入治疗方法,对大多数患者能达到完全切除的效果,其效果好、易操作、较安全,而手术前后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镜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的护理方法,总结ESD治疗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所有患者于术前给予心理护理、术前评估及术前饮食准备;治疗中完善手术操作器械准备及做好术中技术配合;术后给予一般护理、饮食护理、舒适护理、并发症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 78例患者接受内镜下ESD治疗中,1例(1.2%)患者在术中出现穿孔并发症,后转入外科治愈;3例(3.8%)患者术后出现消化道出血,经内科保守治疗后好转;74例(95%)患者于术后1个月胃镜随访提示手术部位已愈合。结论充分的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是手术顺利与否的关键,是提高治疗质量、减少并发症的保证;术后护理是促使患者早日康复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袁亚静 《天津护理》2014,(4):300-301
总结25例消化道病变患者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的观察与护理,手术前做好风险评估及患者心理护理,缓解精神紧张;手术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配合医生手术顺利进行,并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做好充分准备;手术后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保证手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内镜下行黏膜下层剥离术治疗消化道肿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65例实施窄带成像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治疗的消化道肿瘤患者给予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生命体征监护、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观察等。结果:本组患者病变均完整切除,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护士进行正确的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术中配合及对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是窄带成像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技术,治疗主要针对早期消化道癌和癌前病变。方法是在内镜黏膜下注射基础上利用几种特殊的高频电刀将病变所在黏膜剥离而达到治疗Et的的内镜下操作技术。通过ESD可一次完整地切除病变,切除深度可包含黏膜全层、黏膜肌层及大部黏膜下层,可明显减少肿瘤的残留与降低复发率,经过近几年的发展,ESD技术已被列为一种治疗早期消化道癌的有效手段。它具有创伤小、疗效好、手术技术要求高的特点,因此充分的术前准备、操作中与术者的默契配合、术后的精心护理是ESD成功的必备条件。我科2011年7月-2013年5月对48例消化道早癌及黏膜下肿瘤病人行ESD,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近年来由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发展而来的治疗消化道早期癌的最新技术。与EMR相比,ESD具有整块切除病灶,可以提供完整病理标本,残癌复发率低的优点。本院自2007年始实施ESD手术治疗消化道黏膜及黏膜下病变,至今共完成治疗45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近年来由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发展而来的治疗消化道早期癌的最新技术.与EMR相比, ESD具有整块切除病灶,可以提供完整病理标本,残癌复发率低的优点[1-3].本院自2007年始实施ESD手术治疗消化道黏膜及黏膜下病变,至今共完成治疗45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用于诊治消化道黏膜病变的护理配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诊断和治疗消化道黏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方法。结果本组中,64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20例恶性肿瘤病理明确后有12例需转外科接受手术根治,3例患者术中出现穿孔,2例术中转外科手术修补,1例经术中钛夹闭合、术后胃肠减压等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良好的围术期护理可减少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手术顺利进行,保障患者安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5例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行ESD治疗,进行ESD前经内镜、染色内镜、超声内镜及组织病理等确诊为(T1期)肿瘤或癌前病变(如腺瘤,炎性息肉,低-高级别内瘤变),经B超、增强CT或MRI检查未见重要脏器转移灶。术前给予心理护理、术前评估及检查、饮食护理及用药护理,注重术中、术后护理及严密观察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及时处理。结果:本组完成ESD 43例,成功率95.6%;术中发生出血3例,术后24~72 h迟发性出血2例,均经内镜下止血好转;发生胃、直肠穿孔各1例,通过金属夹夹闭穿孔和术后禁食、胃肠减压等保守治疗后痊愈。32例患者2个月后内镜随访创面愈合,11例患者3~6个月内镜随访均未见局部病灶残留或复发。结论:ESD治疗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具有微创、安全、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围术期精心护理是治疗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肿瘤性病变的应用价值和经验.方法 对内镜检查发现的28例消化道肿瘤性病变应用针刀或钩刀进行ESD治疗,具体方法为:黏膜下注射含有亚甲蓝及0.005%肾上腺素的甘油果糖或生理盐水,使病灶充分抬举;预切开病变周围黏膜;沿病变下方黏膜下层逐步剥离,完整切除病变.结果 切除病灶直径1.0~ 3.5 cm,胃窦异位胰腺2例,直肠类癌7例,结肠侧向发育型肿瘤8例,结肠脂肪瘤1例,直肠腺瘤癌变4例,食管平滑肌瘤2例,胃窦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例,胃窦黏膜内癌2例.ESD手术时间40~ 110 min.2例迟发性出血接受再次内镜下止血治疗,未出现穿孔并发症.28例ESD完整剥离病变,基底和切缘未见病变残留.结论 ESD用于治疗消化道肿瘤性病变安全、有效、微创,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6.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是近几年医学界开展的一项新的微创技术,它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疗效等同外科手术等优点。虽然国外已经应用ESD技术治疗了大量患者,但在我国内镜医生应用ESD的经验还比较少,同时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存在一定的难度和风险,术中、术后可能发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因此围术期全面细致的病情观察与护理是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本科自2011年1月--2012年6月共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早期食管癌6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处理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以2009年1月至2010年11月内镜发现的黏膜下病灶22例(食道11例、贲门2例、胃8例、结肠1例)患者作为护理对象,通过术前EUS检查明确病灶大小、位置、性质,进行ESE治疗。结果 20例(91%)完整挖除,2例ESE术后创面仍有肿瘤残留且病理报告低度恶性,后行外科手术扩大切除治疗。3例穿孔均保守治愈。术后随访2~18个月,20例完整挖除患者均未见复发。结论加强对行ESE患者的精心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潘小红  黄神安  孙明明 《全科护理》2016,(14):1448-1449
[目的]总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黏膜及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护理。[方法]对33例消化道黏膜及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病人行ESD治疗,术前进行完善的术前准备,术中进行严密的配合,术后进行细致的观察及护理。[结果]33例病人ESD治疗均成功。1例胃间质瘤术后出血约800 mL,经氩离子凝固术(APC)、钛夹等内镜下止血;1例胃底平滑肌瘤术后出血约1 000mL,经禁食、输血及药物内镜下治疗后止血;1例发生胃穿孔,经胃肠减压、禁食禁水、药物等治疗恢复。[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术中严密的配合及术后细致的护理,有利于手术成功,保证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护理配合。方法对17例患者行ESD术前后的治疗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消化道隆起性病变全部切除,少量渗血4例,予止血药、电凝及金属钛夹成功止血。无1例大出血、穿孔及中转手术。结论ESD治疗消化道隆起性病变安全有效,其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可免剖腹手术之苦。护士根据内镜下治疗的特点,在手术前后与医生密切配合,进行针对性护理是内镜治疗成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内镜黏膜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肿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41例接受ESD治疗的消化道肿瘤患者设为ESD组,并将同期接受内镜黏膜切除术(EMR)的36例消化道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病灶大小、手术时间、病灶切除情况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病灶平均直径、病灶大小分布以及手术时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ESD组患者的整块切除率为90.24%,其治愈性切除率为80.49%,显著高于EMR组的44.44%和47.22%(P<0.05)。2组患者的纵向及横向切缘阴性率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ESD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32%,EMR组患者为11.11%。结论 ESD方案治疗消化道肿瘤,能够一次性切除较大病灶,提高了整块切除率和组织学治愈切除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