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艳  郑璐 《全科护理》2023,(31):4453-4456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现状及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探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6月—2021年12月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94例病人作为风险预测模型组,另选取2022年1月—12月收治的11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作为验证组,通过回顾分析法收集病人一般资料,统计风险预测模型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例数,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确定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确定护理干预对策。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影响因素有基础疾病、导管留置时间、留置部位及白蛋白水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础疾病、导管留置时间、留置部位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3,灵敏度为91.8%,特异度为73.6%,95%CI为[0.643,0.897],最佳截断值为2.147;预测准确率为91.82%(101/110)...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血液透析病人深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方法]将98例血液透析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观察两组病人护理满意度、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动静脉内瘘血栓发生情况和插管留置时间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CRBSI、动静脉内瘘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深静脉置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措施在提高血液透析病人满意度、降低导管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和延长深静脉置管留置时间方面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套餐化护理管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ICU)中心静脉导管置管与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套餐化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前(2015年10月—2015年12月)行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的ICU病人100例为对照组,实施后(2016年1月—2016年3月)行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的ICU病人10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护理,观察组接受中心静脉导管置管与维护套餐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和发生时间、ICU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结果]观察组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病人干预后CRBSI发生率、ICU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均低于对照组,CRBSI发生时间较对照组推迟(P0.05)。[结论]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与维护套餐化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显著降低ICU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病例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风险,推迟发生时间,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病人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情况及相关因素,并制定对策。[方法]回顾性调查2013年11月—2014年7月我院2 142例PICC置管病人CRBSI发生率及其原因。[结果]2 142例病人中确诊CRBSI 24例,发生率为1.12%,其中操作中同一部位反复穿刺(针尖未拔出,在皮下探索式穿刺≥3次)5例,留置时间大于30d17例,经肘关节下静脉留置22例,病人带管出院(可能与病人依从性差、当地维护不规范等有关)23例。[结论]熟练的置管技术、满足治疗情况下较短的留置时间、经上臂置管、完整的宣教内容、病人良好的依从性及规范的维护都是降低CRBSI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病人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情况及相关因素,并制定对策。[方法]回顾性调查2013年11月—2014年7月我院2142例 PICC 置管病人 CRBSI 发生率及其原因。[结果]2142例病人中确诊CRBSI 24例,发生率为1.12%,其中操作中同一部位反复穿刺(针尖未拔出,在皮下探索式穿刺≥3次)5例,留置时间大于30 d 17例,经肘关节下静脉留置22例,病人带管出院(可能与病人依从性差、当地维护不规范等有关)23例。[结论]熟练的置管技术、满足治疗情况下较短的留置时间、经上臂置管、完整的宣教内容、病人良好的依从性及规范的维护都是降低 CRBSI 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危险因素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将我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静脉置管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CRBSI发生情况,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20例患者中发生CRBSI 16例。共培养出病原菌16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9株,占56.25%,革兰阴性杆菌4株,占25.00%,真菌3株,占18.75%。对CRSBI发生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APECHEⅡ评分、留置时间、置管部位以及使用多腔导管和静脉营养是发生CRBSI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过大、APECHEⅡ评分低、留置时间长、置管部位以及使用多腔导管和静脉营养等均属于导致CRBSI的危险因素,临床实践中,应当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策,以降低CRBSI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现状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医院收治的18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收集和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现状及一般资料,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184例透析病人中发生导管性血流感染24例,其中按导管日计算感染率2.55次/1000导管日,股静脉导管感染17例,颈内静脉导管感染7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置管部位、基础病史、留置时间、插管次数、血清白蛋白(ALB)、尿素氮(BUN)、球蛋白(GLO)、血小板计数(PLT)、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比容(HCT)、血肌酐(SCr)及甲状旁腺激素(iPTH)等均为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置管部位、基础病史及留置时间均为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置管部位、基础病史及导管留置时间均为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陈玲  张翠萍  李涌涛 《护理研究》2009,(8):2006-2009
[目的]探讨乳腺癌病人术后锁骨下静脉置管化疗引起血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1280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纤维蛋白原、穿刺部位有无感染、反复多次在同一部位穿刺、锁骨下静脉穿刺导管头端位置、穿刺入路对血栓形成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血液中纤维蛋白原含量、穿刺部位有无感染、反复多次在同一部位穿刺、锁骨下静脉穿刺导管头端位置是影响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结论]有无糖尿病、血液中纤维蛋白原含量、穿刺部位有无感染、反复多次在同一部位穿刺、导管头端位置是影响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杨菊花  韩艳  张翠萍 《护理研究》2012,26(31):2948-2950
[目的]分析妇科肿瘤病人中心静脉导管血源性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本院1 280例妇科肿瘤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病人的资料进行分析,分析置管过程中与导管血源性感染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1 280例妇科肿瘤置管病人中发生中心静脉导管血源性感染18例,发生率为1.41%;中心静脉导管血源性感染主要与是否合并其他疾病、导管管腔数目、留置部位及导管不同用途有关。[结论]妇科肿瘤化疗病人中心静脉导管血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病人合并其他疾病及导管管腔数、留置部位及主要用途。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妇科肿瘤病人中心静脉导管血源性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本院1280例妇科肿瘤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病人的资料进行分析,分析置管过程中与导管血源性感染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1280例妇科肿瘤置管病人中发生中心静脉导管血源性感染18例,发生率为1.41%;中心静脉导管血源性感染主要与是否合并其他疾病、导管管腔数目、留置部位及导管不同用途有关。[结论]妇科肿瘤化疗病人中心静脉导管血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病人合并其他疾病及导管管腔数、留置部位及主要用途。  相似文献   

11.
黄玲 《全科护理》2012,(2):142-143
[目的]探讨影响肿瘤病人留置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并发静脉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例留置PICC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人年龄、性别、导管留置时间与静脉炎的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肿瘤病人留置PICC并发静脉炎的发生率与病人的性别、年龄、导管留置时间等因素相关,在对病人进行护理时需要针对这些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化疗病人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主要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1日—2013年1月1日在西京医院消化内科接受PICC置管的260例消化道肿瘤化疗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45例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PICC相关并发症,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消化道肿瘤化疗病人PICC相关并发症的影响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45例在置管后6个月内发生了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7.3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ICC类型、导管型号、瓣膜设计、封管液、导管留置时间、护理方式和家庭住址与PICC主要并发症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导管型号、瓣膜设计、封管液和护理方式是消化道肿瘤病人PICC主要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消化道肿瘤化疗病人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与导管型号、瓣膜设计、封管液和护理方式密切相关。因此,对于存在以上危险因素的PICC置管病人应给予针对性的护理,以降低PICC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非正压接头和改良封管手法对降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发生率的作用。[方法]将373例术中通过颈内静脉置入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125例、观察1组124例和观察2组124例,均使用脉冲式正压冲管方式,同时分别对3组病人采用不同接头及封管手法的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可来福正压接头,观察1组采用BDQ-Syte非正压接头,观察2组采用BDQ-Syte非正压接头基础上改进封管手法。跟踪4个月后比较3组CRBSI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病人CRBSI发生率为2.66/千导管日,观察1组病人CRBSI发生率为1.34/千导管日,观察2组病人CRBSI发生率为0,3组病人CRBSI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非正压接头并改良封管手法能降低CRBSI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生儿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CRBSI)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5年6月新生儿ICU 196例留置导管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法研究新生儿CRBS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新生儿CRBSI的发生率为14.4/千导管日;感染细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占80.65%。诱发CRBSI的独立危险因素是使用脐静脉导管(UVC)及UVC留置时间≥7d。结论新生儿发生CRBSI的致病菌主要为来自体表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主要危险因素为留置UVC及UVC留置时间过长,临床可根据风险因素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减少CRBSI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发生危险因素及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将2013年7~12月间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并给予健康教育干预;2013年1~6月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结果:不同年龄、非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合并糖尿病情况、未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情况、自我护理能力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非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超过5 d、合并糖尿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自我护理能力强是医院感染发生的保护因素;采取健康教育干预后,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及导管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高龄、非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超过5 d、合并糖尿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自我护理能力强是医院感染发生的保护因素,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有效控制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PICC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婉媚  朱丽贞 《护理研究》2013,(26):2910-2911
[目的]探讨引起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制定相关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07年2月—2012年2月实施PICC导管留置病人180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有导管相关性感染组和无导管相关性感染组的各项临床指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找出影响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80例留置PICC导管病人中引起导管相关性感染者17例(9.4%),操作人员经验少、穿刺次数多、不正规换药是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独立因素。[结论]PICC导管容易发生相关感染,且与多个因素有关,应针对这些因素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置管(CVC)取消输液接头环节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NSICU)患者发生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12月NSICU收治的539例CVC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21例和观察组418例,对照组输液时采取常规连接输液方法,观察组采用输液器直接连接深静脉管路的方法,比较两组发生CRBSI的情况,并根据患者是否发生CRBSI将其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顾性分析患者发生CRBSI中接头环节的作用。结果: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顾性分析发现输液接头环节是患者发生CRBSI的独立危险因素;观察组颈内静脉置管、锁骨下静脉置管、股静脉置管以及PICC置管患者CRBSI发生率和1000导管日感染例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导管留置天数及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P 0. 01)。结论:输液接头环节是NSICU患者发生CRBSI的独立影响因素,取消CVC患者输液接头环节后能够显著降低CRBSI发生率,减少患者导管留置天数和住院时间,为临床感染预防工作提供指导依据,值得在临床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18.
王玉 《全科护理》2014,(24):2213-2214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利提高临床医疗安全性。[方法]纳入资料完整的PICC导管置入病人353例,以是否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为判断标准分为感染组30例和非感染组323例。采用单因素分析两组间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的差异,并进一步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资料单因素分析表明,感染组年龄大、留置时间长、糖尿病史、应用激素、穿刺≥2次、超声引导及操作人员经验50次比例均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感染组白蛋白水平低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资料多因素分析表明,感染组年龄、留置时间、糖尿病史、应用激素、穿刺≥2次及操作人员经验50次均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年龄大、留置时间长、糖尿病史、应用激素、穿刺≥2次及操作人员经验50次是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2年11月于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行血液透析(HD)治疗的300例ESRD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CRBSI发生率,分析ESRD患者发生CRBSI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300例行HD治疗的患者中,有88例发生CRBSI,占29.33%(88/300)。两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发病季节、原发病、心功能不全、合并高血压、免疫抑制剂使用情况、免疫球蛋白G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ESRD患者发生CRBSI与吸烟史、贫血、合并糖尿病、置管部位、导管留置时间、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评分(APACHEⅡ)、白蛋白、中心静脉压、CD4+有关。吸烟史、贫血、合并糖尿病、股静脉置管、导管留置时间≥14 d、APACHEⅡ评分≥15分、白蛋白<32.86 g/L、中心静脉压<92.27 mmHg、CD4+<200个/μl均是ESRD患者发生CRBS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相似文献   

20.
陈玲  张翠萍  李涌涛 《护理研究》2009,23(22):2006-2009
[目的]探讨乳腺癌病人术后锁骨下静脉置管化疗引起血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1 280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纤维蛋白原、穿刺部位有无感染、反复多次在同一部位穿刺、锁骨下静脉穿刺导管头端位置、穿刺入路对血栓形成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血液中纤维蛋白原含量、穿刺部位有无感染、反复多次在同一部位穿刺、锁骨下静脉穿刺导管头端位置是影响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结论]有无糖尿病、血液中纤维蛋白原含量、穿刺部位有无感染、反复多次在同一部位穿刺、导管头端位置是影响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