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集束化置管维护方案对极低出生体重新生儿脐静脉导管(UVC)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极低出生体重新生儿UVC集束化管道维护方案及相关流程,构建UVC医护管理团队。将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30名患儿设为对照组,采取常规置管维护方案,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28例患儿设为观察组,采取集束化置管维护方案。比较两组患儿UV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CRBSI发生率为0.176%,低于对照组的0.740%(P0.05);观察组患儿导管堵塞、导管脱出发生率和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置管维护方案能够有效降低极低出生体重新生儿UV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减少管道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集束化护理措施对脐静脉置管常见并发症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96例实施脐静脉置管术的新生儿作为样本,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措施,比较护理干预后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相关指标。[结果]在新生儿脐静脉置管术(UVC)术后并发症中,观察组新生儿感染、腹胀、导管移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在脐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肝损伤、双下肢水肿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新生儿治疗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新生儿体重增加量较多(P0.05),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集束化护理措施应用于新生儿脐静脉置管常见并发症的干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应用脐静脉置管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探讨对脐静脉置管患儿实施集束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月在本院NICU应用脐静脉置管救治的1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n=5)、观察组(集束化护理,n=5),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40.00%)(P0.05),导管感染、技术操作者失误、患儿过度哭闹、导管移位等为导致相关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护理后,观察组导管留置、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体重增加速度大于对照组,家属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明确引发并发症主要原因,给予脐静脉置管患儿集束化护理,可获得更理想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在肾脏科ICU留置足背动脉导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7月1日—2018年6月31日入住东部战区总医院肾脏科ICU留置足背动脉导管的患者54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7月1日—2017年6月31日的29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7年7月1日—2018年6月31日的2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置管方式及置管后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策略进行干预,包括置管前的有效镇痛、选择合适的冲洗液、确保管路接头处连接紧密无血液残留、置管处肢体保暖、每日评估导管留置必要性。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时的疼痛、置管后的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置管时的疼痛程度及置管后渗血渗液、肢体缺血、导管滑脱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肾脏科ICU留置足背动脉导管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能有效降低其疼痛程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集束化管理联合核查表干预在防控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LABS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6月583例留置中心静脉置管(CVC)的病人作为观察组,实施集束化管理联合核查表干预的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留置CVC导管的502例病人为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CLABSI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病人CLABSI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掌握CLABSI相关理论知识合格率、手卫生依从性、置管时最大无菌屏障执行率、每日评估导管留置必要性的执行率、导管使用和维护操作的合格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集束化管理联合核查表干预能有效降低CLABSI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血液透析病人深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方法]将98例血液透析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观察两组病人护理满意度、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动静脉内瘘血栓发生情况和插管留置时间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CRBSI、动静脉内瘘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深静脉置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措施在提高血液透析病人满意度、降低导管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和延长深静脉置管留置时间方面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7.
吴燕妮  刘莹  严毅燕 《全科护理》2020,18(22):2902-2904
[目的]分析脐静脉置管(UVC)新生儿发生并发症影响因素。[方法]对2017年3月—2019年3月168例进行UVC的新生儿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UVC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分析UVC新生儿并发症影响因素。[结果]168例新生儿中有45例新生儿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6.7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胎龄、分娩方式、出生时体重、营养支持方式、导管留置时间、并发先天疾病、置管是否标准与UVC新生儿发生并发症存在相关性(P0.05),新生儿性别、出生后时间、置管时出生时间、置管前泡管情况、置管耗时、穿刺血管次数、透明敷料更换频率、置管医护人员置管工作时间等与UVC新生儿并发症发生不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龄短、出生时体重低、肠外营养方式、导管留置时间长、置管不标准为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独立危险因素(P0.05),剖宫产以及并发先天疾病不是UVC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UVC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其发生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医护人员应该重点关注UVC新生儿护理,减少由此所致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8.
王楠  翁莉 《全科护理》2014,(14):1261-1262
[目的]观察集束化干预应用于极低出生体重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中的效果。[方法]将85例行PICC置管的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儿行常规置管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集束化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并发症、置管时间、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导管异位率、堵管、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导管感染率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干预能有效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延长患儿置管时间、减少置管相关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化脓性脑膜炎患儿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4年10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4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患儿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8%,低于对照组的19.2%(P0.05);观察组各项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高于对照组的78.8%(χ2=5.28,P=0.022)。[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可降低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减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俯卧位通气病人并发症方面的实践效果。[方法]将2014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24例ARDS行俯卧位通气的病人设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2015年6月—2016年2月收治的24例ARDS行俯卧位通气的病人设为实验组,予以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非计划性拔管率、压疮发生率、低血压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但两组病人的误吸发生率、角膜损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能有效减少ARDS俯卧位通气病人并发症的发生率,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使用间歇期导管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门诊行PICC间歇期导管维护的病人162例次为对照组;选取2012年在门诊行PICC间歇期导管维护的病人144例次为集束化组。观察两组病人导管相关性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集束化组导管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集束化护理方法应用于门诊PICC间歇期导管维护,规范了PICC导管维护流程,减少了置管期间并发症的发生,延长了导管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2.
江思思 《妇幼护理》2022,2(19):4532-4534
目的 探究集束化护理在NICU脐静脉置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80例重症监护病房脐静脉置管患儿,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常规H组和集束化S组,每组各40例.常规H组采用常规护理,集束化S组实施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指标、不良事件发生率、患儿家长满意度、护理质量.结果 集束化S组护理指标博客导管留置时间,体重增加速度优于常规H组(P<0.05).集束化S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H组(P<0.05).集束化S组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高于常规H组(P<0.05).结论 NICU脐静脉置管护理中实施集束化护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理指标,减少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动静脉置管集束化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8例脐动静脉置管的新生儿,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采用集束化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在不明原因发热与皮肤阳性反应(皮肤划痕试验)、堵管、院内感染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脐动静脉置管天数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应用到新生儿脐动静脉置管,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缩短了患儿住院周期,减少了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重症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预防策略。[方法]将2018年8月—2018年10月入住新生儿科的21例重症新生儿设为观察组,对医源性皮肤损伤采用统一、规范的预见性集束化护理;回顾性总结2018年5月—2018年7月入住新生儿科的16例重症新生儿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9.52%)低于对照组(8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医源性皮肤损伤的主要原因采取预见性集束化护理可以有效降低重症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提高重症新生儿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套餐化护理管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ICU)中心静脉导管置管与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套餐化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前(2015年10月—2015年12月)行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的ICU病人100例为对照组,实施后(2016年1月—2016年3月)行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的ICU病人10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护理,观察组接受中心静脉导管置管与维护套餐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和发生时间、ICU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结果]观察组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病人干预后CRBSI发生率、ICU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均低于对照组,CRBSI发生时间较对照组推迟(P0.05)。[结论]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与维护套餐化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显著降低ICU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病例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风险,推迟发生时间,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降低置管后并发症及非计划性拔管率,从而改进导管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方法对ICU、肿瘤科2012年7—12月359例干预组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患者实施循证理论支持下的集束化护理措施,对2011年7—12月347例对照组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置管置管后并发症及非计划性拔管率。结果集束化护理干预组实施集束化管理策略后,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点感染、堵管、导管脱出、血栓及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及非计划性拔管率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中心静脉导管带管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可降低导管并发症发生率,延长导管留置时间,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静脉导管非标准留置方式的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3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妇婴院区新生儿科进行脐静脉置管的患儿105例,根据导管尖端是否位于膈上0.5~1.0 cm分为标准组68例和非标准组37例。标准组置管深度为[体重(kg)×3+9]÷2+1+脐带残端长度,X线片显示导管尖端位于膈上0.5~1.0 cm,留置时间为7~14 d。非标准组置管深度为4~5 cm(足月儿)或3 cm(早产儿)+脐带残端长度,X线片显示尖端位置在T_(12)~L_2,留置时间最长为5 d。观察两组患儿脐静脉导管(UVC)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肠外营养、血制品、渗血渗液、脱管移位情况及留置时间。比较两组UVC使用期间腹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腹腔积液、肝脏超声异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异常、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经UVC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肠外营养、血制品及留置期间置管位置出现渗血渗液、导管脱管移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83,P0.01)。两组患儿腹胀、NEC、腹腔积液、肝脏超声异常、ALT异常、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脐静脉置管术中UVC不能顺利、正确留置在理想位置时,采用非标准留置方式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在血液肿瘤病房中心静脉导管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血液肿瘤病房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128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4例。其中对照组病人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集束化干预护理。观察两组病人的留置导管时的并发症发生率,并在拔除管道时取导管末端进行细菌培养,了解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EBSI)情况。[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病人的 CEBSI 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3.4%、6.3%,20.3%、4.7%,两组的满意率分别为82.9%、9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 P <0.01)。[结论]血液肿瘤病房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病人采用集束化干预后,减少了病人感染的几率、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控制了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使病人能安全留置管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小儿外科营养支持行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儿中的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25例PICC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113)及对照组(n=112),对照组置管期间应用常规性护理,观察组置管期间应用集束化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儿护理期间意外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PICC置管依从性、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穿刺成功率、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PICC导管滑脱率、导管堵塞、护理纠纷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导管堵塞、导管断裂、血栓、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肢体肿胀缓解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能有效降低小儿外科营养PICC导管置管安全性,降低PICC置管风险,提高患儿置管依从性,能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提高患儿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干预在腔内心电图定位留置三向瓣膜PIC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腔内心电图定位留置三瓣膜PICC且全程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共230例, 分为对照组106例与观察组124例, 两组患者均采取腔内心电图定位留置三向瓣膜PICC方式, 同时, 在腔内心电图定位留置三向瓣膜PICC操作前、中、后, 对照组均以常规护理方式干预, 观察组则采取集束化护理干预, 观察两组的导管尖端到位率、置管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导管尖端所在位置的到位率97.58%高于对照组86.79%, 且穿刺置管后发生感染、导管堵塞、血栓、导管破裂、移位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11.29%低于对照组33.02%;同时, 观察组患者对本次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的态度、护理操作熟练度、护理工作的全面性、整体护理质量以及置管完成日至拔管日的生活质量得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腔内心电图定位留置三向瓣膜PICC患者接受集束化护理干预后, 其导管尖端到位率更高, 置管相关的并发症更低, 且护理满意度评分与生活质量更高, 集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