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家居音乐康复操在老年髋部骨折出院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出院的120例老年髋部骨折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家居音乐康复操干预,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比较两组病人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和Barthel指数。[结果]出院后1个月和出院后3个月,干预组病人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和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髋部骨折出院病人中应用音乐康复操,可改善病人的髋关节功能和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持续性肢体功能康复及心理支持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54例老年髋部骨折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病人按照传统的骨折术后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病人术后进行3个月的持续性肢体功能康复及心理支持,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病人Harris髋关节评分、Barthel指数、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Harris髋关节评分与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HAMD与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性功能康复及心理支持对老年髋部骨折病人的肢体功能康复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过程管理法对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5年7月收治的40例老年髋部骨折病人为对照组,选择2015年8月—2015年12月收治的43例老年髋部骨折病人为观察组,对照组在病人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将过程管理法应用到护理中。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疾病管理知识知晓率,出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出院6个月后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评价病人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疾病管理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出院后6个月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GQOLI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过程管理法实施护理工作能够加快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术后康复,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术后抑郁水平追踪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老年髋部骨折病人住院期间及出院后3个月内抑郁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方法]运用老年抑郁量表(GDS)、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表、Barthel指数对6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髋部骨折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术后早期至出院后1个月是抑郁程度最严重期,术后3个月有无合并症及是否参加康复锻炼其押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能力与病人术后3个月抑郁水平相关(P<0.001).[结论]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术后早期至出院后1个月抑郁程度最严重,建议临床护理人员在病人住院期间及出院后早期给予持续的护理干预,促进病人肢体功能和心理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Orem自理理论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出院随访中的意义。[方法]将237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根据出院日期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37例。在病人出院当天采用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分法评估病人自理能力,观察组根据评估结果以Orem自理理论为理论框架进行个性化的功能锻炼指导和健康教育,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和电话随访。于出院后3个月、6个月时测量两组病人ADL评分及Harris评分。[结果]在出院3个月时ADL评分观察组(82.10分±4.85分)高于对照组(74.87分±5.11分),6个月时观察组(88.62分±4.31分)高于对照组(81.47分±4.61分);在出院6个月时Harris评分观察组(86.38发±14.91分)高于对照组(72.50分±20.19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Orem自理理论为理论依据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延续护理可以改善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关节功能、提高病人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80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分为实验组(40名)和对照组(40名)。对照组患者接受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功能锻炼和心理支持为主的院内院外护理干预,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Barthel指数对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Harris髋关节总评分在出院后1个月、3个月时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手术方式Harris髋关节总评分有明显差异(P〈0.01);实验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全髓置换术病人术后日常生活能力预后水平高于内固定手术病人。【结论】以功能锻炼和心理支持为主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综合护理干预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专项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0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术后专项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行全髋置换术患者出院1、3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高于行内固定手术患者(P0.05),干预组患者出院1、3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出院时、出院3个月疼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3个月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及出院1、3个月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出院3个月G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后专项护理干预可改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缓解其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8.
彭美荣  梁皑琨 《全科护理》2020,18(10):1270-1273
[目的]了解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术后耐受力及髋关节功能恢复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1月76例接受诊治的老年髋部骨折病人为研究对象,查阅病历信息及临床资料,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评估病人术后髋关节功能,并以该评分为应变量,进行影响病人术后耐受力及髋关节功能恢复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2.885)、不良生活习惯(OR=1.704)、术前合并症数量(OR=1.496)、内固定方式(OR=2.305)、术后并发症(OR=1.645)以及康复锻炼(OR=0.904)是影响病人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独立因素(P<0.05),其中仅康复锻炼是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影响因素诸多,对其手术耐受性综合评估,改善不良生活习惯,提高围术期护理质量,实施康复锻炼培训,可达到加快髋关节功能恢复目标。  相似文献   

9.
邢曙  唐三元  王玉鸾  罗桂珍 《全科护理》2013,11(15):1355-1356
[目的]探讨骨科康复团队对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住院老年髋部骨折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骨科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组建骨科康复团队,围绕病人入院时、围术期、康复期、出院时4个阶段,由骨科医师、康复治疗师以及护士共同执行各时期治疗护理措施,同时做好病人及家属的专业知识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并发症、Har-ris髋关节功能以及功能独立性。[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病人Harris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病人功能独立性测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多学科骨科康复团队的工作模式可以明显促进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术后功能恢复,有效减少病人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功能康复优化方案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病人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THA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按THA功能锻炼方案进行锻炼。比较两组病人出院时和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生活质量及出院时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髋关节功能评分为(61.64±8.37)分、(71.91±7.86)分,对照组髋关节功能评分为(56.83±6.51)分、(66.50±6.9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为(610.91±80.01)分、(676.36±76.70)分,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为(546.67±71.29)分、(613.33±100.1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低于对照组(2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A功能康复优化方案可促进THA病人术后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病人总体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路径化管理老年髋部骨折性疼痛的效果。[方法]以146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以认知行为疗法为理念指导,建立以护理人员为主导的疼痛管理团队,围绕持续动态的疼痛评估与反馈、心理支持、疼痛知识宣教、术后渐进式无痛功能锻炼指导,对病人实施路径化的疼痛管理;对照组按照整体护理程序要求进行术前疼痛教育。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及住院期间的疼痛评估情况,并观察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当日及术后3d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功能恢复好于对照组。[结论]对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实施路径化的疼痛护理管理,有助于术后疼痛缓解及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3H护理服务模式在超高龄髋部骨折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78例超高龄髋部骨折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9例,观察组应用3H护理服务模式进行干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Harris髋关节评分、Barthel指数、健康教育知识达标情况、病人满意度、医生满意度、老年抑郁量表(GDS)评分、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结果]出院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Harris髋关节总评分、Barthel指数、健康教育知识达标情况、病人满意度、医生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GDS评分、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3H护理服务模式有助于改善超高龄病人髋关节功能,降低了围术期并发症,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病人及医生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持续性护理干预对促进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便利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在庆元县人民医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64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髋部骨折术后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以功能锻炼和心理支持为核心的院内外持续性护理干预。分别于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1、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Harris髋关节评分、Barthel指数及老年抑郁量表(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GDS)评分。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Harris髋关节总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Barthel指数及Harris髋关节总评分在出院后1、3个月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G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GDS评分在出院后3个月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功能锻炼和心理支持为核心的持续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抑郁症状,有助于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康复操对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性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在患者术后6个月内进行康复操的护理干预。比较患者术后1,3,6个月的Harris髋关节评分。结果:观察组Harris髋关节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操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老年髋部骨折术后髋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功能锻炼结合心理支持等康复指导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肢体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广元市剑阁县中医院骨科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74名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7例,干预组给予功能锻炼结合信息支持、情感支持、人际支持等一系列康复指导,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合功能锻炼,分别于患者出院当日和出院3个月时评价 Harris 髋关节评分、疼痛评分、关节活动度评分等。结果干预组患者出院时 Harris 髋关节总评分为(38.76±6.67)分,对照组为(36.55±5.34)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出院后3个月干预组为(73.75±9.04)分,对照组为(65.19±7.67)分,两组患者评分明显高于出院时,且干预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疼痛评分、关节活动度评分在出院时略高于对照组,出院后3个月时两组疼痛评分、关节活动度评分差异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时髋关节畸形评分与功能评分相近(P>0.05),出院3个月后干预组功能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锻炼结合信息支持、情感支持、人际支持等一系列康复指导,可有效改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减轻术后疼痛,提高髋关节活动度,促进患者术后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品管圈模式联合延续性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将11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品管圈模式联合延续性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评估功能锻炼依从性、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记录住院时间、并发症、护理满意率;随访12个月,记录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病人功能锻炼依从性、疾病知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8.93%vs 26.79%,P0.05),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96.43%vs 85.71%,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提高且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品管圈模式联合延续性护理能提高病人功能锻炼依从性,增加疾病知识,减少并发症,促进髋关节功能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手术后的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B2组各30例,A组采用渐进式的锻炼方式,B组采用传统的骨折术后护理方式.采用Harris评分比较2组的康复效果.结果 A组的Harris评分显著高于B组.结论 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采用渐进式的功能锻炼,可以有效地促进患者髋部关节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9):1675-1676
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应用于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我院103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均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均随访1年,观察统计本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留院观察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比手术前后疼痛程度、术后6个月及1年髋关节功能。103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用时(98.15±16.24)min,术中出血量(225.63±20.53)ml,术后留院观察时间(16.12±2.09)d;术后VAS评分(1.73±0.85)分显著低于术前(8.02±1.65)分,术后1年Harris评分(94.02±4.03)分明显高于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82.50±5.2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4.393,t2=17.623,P<0.05)。术后均获一年随访,1例患者出现静脉栓塞,3例假体松动,2例髋部疼痛,2例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7.77%。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可显著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改善髋关节功能,且安全性较高,有利于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持续性护理模式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老年髋部骨折患者83例,均为髋部骨折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实施持续性护理方案,主要是术后指导患者以康复功能锻炼为中心的持续性护理方案.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对患者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出院后进行门诊随访.分别于患者出院时、出院后1,3个月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对2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结果 观察组在出院后1,3个月评分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结论 以功能锻炼为中心的持续性护理方案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远期效果良好,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多模式互动延续护理在老年脆性髋部骨折术后居家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7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骨科的老年脆性髋部骨折术后准备出院的8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电话随访模式,观察组采取多模式互动的延续护理干预,随访期1年。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量表(HHS)、SF-36生活质量量表比较2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1、3、6个月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并比较2组患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再次跌倒发生率和再次骨折发生率。结果 出院时,2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HHS评分分别为(82.16±1.85)分、(90.49±3.43)分、(93.79±2.23)分,高于对照组的(74.40±2.19)分、(82.45±3.47)分、(92.88±2.28)分,出院后1、3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分别为(63.00±6.39)分、(68.00±6.39)分、(71.00±6.39)分,高于对照组的(5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