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干预措施与效果。方法:病例样本为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划分为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样本量保持一致(n=38),对照组患者护理方案为常规基础护理,研究组患者护理方案为深静脉血栓预防性护理干预,研究比较组间护理效果。结果:评估组间术后早期活动、便秘、输血患者例数及住院时间,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评估组间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评估组间护理满意度,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深静脉血栓预防性护理干预应用于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护理中可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对50例髋关节疾病与4例骨性膝关节炎患者行关节置换术,术前控制合并症并加强术前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对可疑高凝状态患者,常规使用抗凝药,早期开始功能锻炼,以防凝血及改善微循环状态.结果52例未发生DVT(96.3%),2例出现轻度DVT(3.7%).认为围术期积极预防和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可明显降低全髋及全膝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预防骨科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方法 将我科接受髋膝关节置换术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对2组术后护理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的深静脉血栓发生几率远低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集束化护理可有效的预防和减少髋膝关节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正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作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之一,是一种严重的具有潜在危险的疾病~[1],除可引起患者疼痛、肿胀、血栓后综合征等外,血栓脱落引起的肺血栓栓塞(PTE)还极易导致患者死亡。DVT是全髋关节置换术(THR)或全膝关节置换术(TKR)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在未采取预防措施时,经静脉造影检查证实的THR术后DVT发生率为42%~57%,PTE发生率为  相似文献   

5.
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髋膝关节置换术是我国近几年发展很快的一项新的矫形手术,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矫正畸形,重建一个接近正常功能的关节,改善患者总体生活质量,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了髋膝关节置换术,但随之出现的并发症,其中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为47.1%,  相似文献   

6.
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sus 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DVT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以威胁到患者生命,有研究[1]报道在没有采用预防方法前,TKA术后下肢DVT发生率在40%~84%,PE的发生率为1.8%~7.0%,死亡率为0.2%~2.0%.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预防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策略。方法:对48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护理进行总结,结合原发疾病对患者进行术前健康教育,术后密切观察深静脉血流情况,并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48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深静脉血栓,1例出现轻度肿胀经积极治疗与护理后症状缓解。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能明显降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8.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列军 《护理与康复》2005,4(6):450-45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可高达40%以上.它不仅影响患者手术后的顺利康复,而且可能引发肺栓塞,危及患者的生命.2003年7月至2004年7月,本院施行TKA患者16例,针对DVT发生的高危因素,采取预防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护理方法.方法:总结39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预防下肢DVT的护理经验,即术前进行下肢DVT量化风险评估和健康教育,术后密切观察患肢深静脉血流情况,根据下肢DVT风险评估级别分层实施预防护理措施.结果:39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下肢DVT.结论: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开展系统预防下肢DVT护理指引,包括下肢DVT量化风险评估,并根据风险评估级别分层实施预防护理措施等,是预防下肢DVT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术后应用盐酸替罗非班的效果、安全性及相关护理问题。方法:选择50例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应用盐酸替罗非班(除有禁忌证),为盐酸替罗非班组。对照组为50例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未应用盐酸替罗非班,两组进行对照研究。观察两组患者心电图ST段下降幅度及出血情况,观察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包括死亡、非致命性再梗死、靶血管再血管化治疗)的发生。结果:STEMI患者行PCI术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安全有效,能够较早改善STEMI患者直接PCI术后冠脉微循环灌注状态,但增加出血倾向,未增加大出血发生率,临床工作中应严密观察用药后穿刺部位和全身出血情况,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论:对STEMI行直接PCI治疗护理者,除充分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肝素外,还应联合应用盐酸替罗非班,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助于减少急诊PCI的STEMI患者血栓栓塞和无复流、慢复流现象发生,降低术后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症状和预后,使早期行介入治疗的ACS患者明显受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联合PDCA循环在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将70例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PDCA循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D-二聚体、血浆凝血指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康复锻炼认知度及康复锻炼依从率。结果:研究组术后D-二聚体浓度为(2.09±0.94)mg/L,明显低于对照组(3.11±1.24)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为(34.41±6.75)s,明显长于对照组(30.70±7.04)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血流通畅率、DVT发生率、康复锻炼认知度及康复锻炼依从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流瘀滞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联合PDCA循环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提高患者术后康复锻炼认知度和依从率,从而有效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措施.方法:对115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全部采用抗凝,踝关节主、被动"环转"运动及持续被动活动机(CPM)治疗等综合预防措施.结果: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栓塞3例,未出现肺栓塞.结论:综合预防措施可有效地防止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下肢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型尿液引流及测量装置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4例,观察组使用改良的装置,对照组使用传统的一次性尿液引流袋。将两组患者感染例数、堵管例数、24h尿量误差及尿管保留时间分别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感染例数、堵管例数、24h尿量误差及尿管保留时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观察组患者通过准确及时测量出尿的质与量,为治疗提供准确可靠依据,为救治危重患者争取宝贵时间,应用新型尿液引流及测量装置效果显著,具有很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全髋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张敏  潘巧儿 《护理学报》2003,10(6):41-42
对94例(102髋)全髋置换术后患进行护理总结,认为术后早期密切观察病情。通过力学方法对患进行周期性充气压力,早期行下肢被动及主动的功能锻炼,对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余青婵  刘丽兰 《家庭护士》2009,7(11):961-962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THA)严重并发症之一.对63例THA术病人实施术前心理护理与宣教, 对DVT高危人群发病风险进行评估,术后给予日常护理、早期功能锻炼等综合性护理措施,配合低分子肝素等抗凝药物的治疗,结果仅有3例病人发生DVT,发生率为4.76%.  相似文献   

16.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芳 《当代护士》2006,(1):18-19
目的运用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方法对2000年4月到2002年3月32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加强患肢主动、被动运动促进患肢血液循环,抬高患肢、局部按摩并使用弹力绷带等护理方法预防DVT。结果32例患者中仅2例发生DVT,发生率6.7%,经溶栓、抗凝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未发生PE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联合预防的护理方法能有效降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预防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30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观察组应用预见性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结果]术后第7天,观察组、对照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0/15、2/15。[结论]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病人应用预见性护理,能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6月~2006年1月,我们对100例患者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对术后出现深静血栓(DVT)的患者给予积极治疗和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00例,男10例,女90例,平均64.8岁,平均体重70·1kg,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有DVT症状的8例(8%),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均康复出院,其他患  相似文献   

19.
全髋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在临床上并非少见,而由DVT血栓脱落后造成的肺动脉栓塞则是全髋置换术后的最危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此类手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自2002年2月,除常规的药物治疗外,我们对17例全髋置换患者(其中有3例为双侧手术)共20条患肢,术后应用弹力袜并合理进行护理操作,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应用弹力袜预防全髋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乔敏  成翠香 《现代护理》2004,10(4):386-386
全髋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inThrombo sis,DVT)在临床上并非少见,而由DVT血栓脱落后造成的肺动脉栓塞则是全髋置换术后的最危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此类手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自2 0 0 2年2月,除常规的药物治疗外,我们对17例全髋置换患者(其中有3例为双侧手术)共2 0条患肢,术后应用弹力袜并合理进行护理操作,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所有17例患者均为股骨颈骨折行全髋置换术。其中男性6例,女性11例,年龄30~73岁,平均5 5 .5岁。3例行双侧全髋置换术,共2 0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