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何丽君 《临床医学》2012,32(8):119-120
目的 探讨无缝隙护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旨在为患者提供更人性化的护理,进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 通过弹性排班,实行对患者包干到人的工作制度,加强护理的责任心,提高工作积极性.结果患者满意度较改革前提高8.2%,护理工作质量明显提高,护患关系更加和谐.结论 开展无缝隙护理是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手段,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曹晖  任红 《全科护理》2016,(27):2848-2850
[目的]探究分析无缝隙模式护理对神经外科护理安全、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神经外科接受住院治疗的146例病人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病人给予无缝隙模式护理,比较两组病人住院期间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试验组病人住院期间出现坠床、跌倒、压疮、擅自外出、意外拔管以及投诉等护理风险事件的几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行无缝隙模式护理的试验组护理人员一级护理、基础护理、重症护理、病区护理、医院感染等护理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病人对护理管理、病区环境、健康教育、人文氛围、服务主动性等护理满意度评分也较对照组具有明显优势,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护理中采用无缝隙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减少不良预后反应的发生,同时可明显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4.
5.
6.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模式在精神科病房中的应用。方法:医院实施无缝隙护理前后对护理质控扣分情况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施无缝隙护理后护理质控扣分情况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实施无缝隙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术后无缝隙的持续护理对日间手术病人术后康复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日间手术术后护理的新的工作模式。方法:运用观察、统计、访问等科学方法,对术后出院病人实施无缝隙的持续护理前后的对照。结果:无缝隙的持续护理,使病人满意度、病人遵医行为、术后康复等有明显的提高。结论:术后无缝隙的持续护理,将进一步促进日间手术的开展,保证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预防接种的儿童进行无缝隙护理管理,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服务质量。方法:选择515例2011年接受预防接种的儿童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流程;选择612例2012年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为观察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产后访视中的计划免疫管理,接种前、中、后护理管理,电话随访管理。比较两组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家长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接种后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1),家长满意度提高(P<0.01)。结论:加强预防接种过程中的无缝隙护理管理,可以降低儿童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使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9.
10.
孙申君 《天津护理》2020,28(6):702-703
目的: 评价无缝隙护理对口腔正畸患者口腔健康的影响。方法: 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200例口腔正畸患者,按照双色球法将2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无缝隙护理。护理前后评估两组患者牙龈指数、牙菌斑指数和口腔健康状态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护理前的牙龈指数、牙菌斑指数、口腔健康状态(言语受限、疼痛、咀嚼、其他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14 d后、护理28 d后的牙龈指数、牙菌斑指数低于对照组,护理28 d后口腔健康状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缝隙护理可有效改善口腔正畸患者的牙龈指数与牙菌斑指数,可提高患者的口腔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无缝隙护理在肿瘤患者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雅楠 《天津护理》2012,20(1):37-39
探索无缝隙护理理论在肿瘤患者管理中的应用。以无缝隙组织理论为指导对肿瘤患者实施全程无缝隙护理,对患者入院,住院期间,出院等各个环节提供持续、专业、主动、及时、方便、全方位、人性化、个性化的无缝隙护理,保证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无缝隙护理是现代护理管理的新突破,主要目的是保证护理的连续性和完整性[1].临时心脏起搏器主要用于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紧急起搏或需要保护性应用患者[2-3], 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做好临时心脏起搏器护理,对保证起搏器正常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科从2008年9月~2009年9月开展临时心脏起搏器无缝隙式护理管理,帮助患者渡过危险期,为患者进一步治疗创造了机会,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缝隙护理是现代护理管理的新突破,主要目的是保证护理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对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由于技术复杂,护理环节多,易发生差错事故,多给患者带来身体和心理创伤.  相似文献   

14.
无缝隙护理是现代护理管理的新突破,主要目的是保证护理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临时心脏起搏器主要用于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紧急起搏或需要保护性应用患者,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做好临时心脏起搏器护理,对保证起搏器正常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科从2008年9月~2009年9月开展临时心脏起搏器无缝隙式护理管理,帮助患者渡过危险期,为患者进一步治疗创造了机会,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无缝隙管理模式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科2016年6~12月期间收治的500名住院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1~6月期间收治的500名住院患者实施无缝隙管理模式作为研究组。调查分析实施无缝隙管理模式前后本科护理质量检查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在实施无缝隙管理模式后,本科基础护理、危重症护理、病区管理、急救物品、消毒隔离、护理文书及患者满意度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质量管理中运用无缝隙管理模式能显著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管理在社区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12月在本社区医院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306例设为对照组,选择2015年3—12月的预防接种儿童323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无缝隙护理管理。结果观察组对免疫接种的满意率为98.45%,对照组为89.54%,观察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预防接种中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可降低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90例住院需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措施,观察组成立无缝隙护理小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无缝隙护理模式。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观察两组围术期血压、心率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水平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中收缩压、舒张压、心率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外科手术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和心理状态,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我院手术患者80例设为观察组,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手术患者80例设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前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服务满意情况评分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院内获得性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可缓解手术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减少院内获得性感染。  相似文献   

19.
无缝隙护理管理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管理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妇产科病人按时间段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病人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了解病人住院需求的基础上建立无缝隙护理管理运行模式,接受无缝隙护理服务。出院后,采用住院病人满意度和自行设计的住院病人心理舒适感问卷调查表进行效果评定。结果:出院时,两组病人心理舒适感评估,研究组安全感为95.0%、满足感为97.5%、尊重感100%,对照组安全感为81.7%、满足感为78.3%、尊重感83.3%。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P0.01);两组病人满意度总体评比,研究组为(4.86±0.52)分,对照组为(4.43±0.49)分,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住院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手足口病患儿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40例手足口病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2组:试验组70例采用无缝隙护理模式,对照组70例采用常规普通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儿实施护理干预后口腔疱疹、手足皮疹、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试验组实施护理干预后患儿口腔疱疹、手足皮疹、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缓解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0.05)。结论在手足口病患儿急诊临床护理中应用无缝隙护理模式较普通护理模式能有效缩短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