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研究柔红霉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毫微粒(DNR-PBCA-NP)能否逆转白血病细胞的多药耐药性?方法:以噻唑蓝(MTT)比色法评价DNR,DNR-PBCA NP,PBCA-NP对白血病细胞敏感株、耐药株的细胞毒性?结果:DNR对耐药株的细胞毒作用降低8倍,而DNR-PBCA-NP对敏感株、耐药株的细胞毒作用保持不变?结论:DNR-PBCA-NP可逆转白血病细胞的多药耐药性?  相似文献   

2.
苦参碱毫微粒的制备及体外释药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制备肝靶向性苦参碱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毫微粒并进行体外形态学及释药动力学研究。方法采用乳化聚合法制备,以毫微粒包封率为考察指标,均匀设计优化处方与工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透析法考察其体外释药动力学特征。结果制得的毫微粒均匀圆整,算术平均粒径为(157.4±22.4)nm,包封率为(84.91±1.76)%,载药量为(16.98±0.35)%,体外释药具有双相动力学特征。结论该制备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肝靶向苦参碱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毫微粒的制备。  相似文献   

3.
 以胶粒动电位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对聚氰基丙烯醚异丁酯毫微粒的制各条件进行了优化。根据阿克拉霉素A在聚氰基丙烯酸异丁酯毫微粒上的吸附机理,以载药量与载药毫微粒动电位为指标,采用均匀设计方法优化了制备肝靶向阿克拉霉素A聚氰基丙烯酸异丁酯毫微粒的工艺条件,在优化工艺条件下制得的载药毫檄粒粒径分布在40~120nm范围,胶粒动电位为-15.47mV,载药量为48.76%,药物载带率为98.83%。粒径分布与动电位值均满足肝靶向要求,载物量与药物载带率均高于同类材料报道值。HPLC法证明了吸附法工艺制得的载药毫微粒中药物的稳定性。体外释药试验结果表明,载药毫微粒中药物的释放具缓择性。与一步法制得的载药毫微粒比较表明,阿克拉霉素A聚氰基丙烯酸异丁酯毫微粒的载药机理主要是吸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影响庆大霉素毫微球(GM-NP)主要特性的制备工艺条件。方法:以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为载体,用乳化聚合法(一步法和二步法)制备不同配方的GM-NP,考察制备工艺,表面活性剂种类,投药量,添加剂和离子强度等对形态,包封率,粒度及分布等的影响。结果:表面活性剂种类,制备工艺对包封率和粒度影响明显,添加剂种类对包封率也有明显影响。离子强度与包封率成正比。投药量与载药量成正比,而对包封率的影响不大。投药量增加,粒径增大,分布展宽。表面活性剂种类影响GM-NP的形态。结论:对影响GM-NP主要特性的制备条件有了较好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毫微球中米托蒽醌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混合溶剂将米托蒽醌聚氰基丙烯田正丁酯毫微球溶解后,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的米托蒽醌的含量?测定波长为660nm,测定线性范围为0.3~2.0mg/100ml,回收率为99.61%,RSD为0.59%(n=3)?方法准确可靠,简便快速,可供该类毫微球剂或微球剂中药物含量测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分别对 ̄3H-阿克霉素A聚氰基丙烯酸异丁酯毫微粒尾静脉iv给药和po给药后小鼠体内分布特点及其与 ̄3H-阿克拉霉素A水溶液的比较进行了研究。毫微粒制剂在小鼠各脏器中相对放射性强度以肝脏最高,尾静脉iv与po给药分别达给予量的71.21%与53.76%,分别是 ̄3H-阿克拉霉素A水溶液分布量的3.62倍和3.95倍。常位移植人肝癌模型裸小鼠尾静脉iv ̄3H-阿克拉霉素A聚氰基丙烯酸异丁酯毫微粒后各脏器分布特点与正常小鼠相似,肝癌组织中相对放射性强度达给予量的8.79%,是 ̄3H-阿克拉霉素A水溶液的9.39倍。电镜观察发现载药毫微粒可进入肝脏实质细胞浆与肝脏枯否氏细胞浆中,也可进入肝脏瘤组织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影响庆大霉素毫微球(GM-NP)主要特性的制备工条件。方法:以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为载体, 用乳化聚合法(一步法和二步法)制备不同配方的GM-NP ,考察制备工艺,表面活性剂种类,投葯量,添加剂和离子强度等对形态,包封率,粒度及分布等的影响。结果:表面活性剂种类,制备工艺对包封率和粒度影响明显,添加剂种类对包封率也有明显影响。离子强度与包封率成正比。投药量与载药量成正比,而对包封率的影响不大。投药量増加,粒径增大,分布展宽。表面活性剂种类影响GM-NP的形态。结论:对影响GM-NP主要特性的制备条件有了较好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丝裂霉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及其载体对正常肝细胞株生长的毒性及其作用浓度与细胞抑制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MTT染色,乳酸脱氢酶释放量的测定,分析药物对正常肝细胞的毒性。结果 在低于28.56μg·mL-1的浓度内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无细胞毒性,丝裂霉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的细胞毒性低于丝裂霉素。结论 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可作为抗癌药物丝裂霉素的载体,载药后可降低丝裂霉素的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9.
谭蓉  刘颖  冯年平  赵继会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1):1431-1435
目的:制备硫酸长春新碱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VCR-PBCA-NPs)并进行释药动力学研究.方法:采用乳化聚合法制备VCR-PBCA-NPs,考察纳米粒形态和粒径分布,测定包封率和载药量,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采用透析法进行体外释放研究,并利用药物释放模型方程拟合释放曲线.结果:制得的纳米粒形态圆整,平均粒径(98.9±3.05)am,包封率(55.23±0.96)%,载药量(7.87±0.11)%,体外释放曲线符合Weibull方程.结论:本研究制备了VCR-PBCA-NPs,其体外释放速度较慢,具有一定的缓释特征.  相似文献   

10.
刘福和  赵燕敏  冯健  魏颖慧  李范珠 《中草药》2009,40(11):1760-1763
目的 制备聚山梨酯-80包裹的神经毒素-Ⅰ(NT-Ⅰ)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PBCA)纳米粒(T-80-NT-Ⅰ-PBCA-NP),并考察其脑内药动学特征.方法 以PBCA为纳米材料,采用乳化聚合法制备T-80-NT-Ⅰ-PBCA-NP,以大鼠为实验对象,经鼻腔给药后,运用脑微透析取样技术,以未包裹的NT-Ⅰ PBCA纳米粒(NT-Ⅰ-PBCA-NP)为对照组,研究神经毒素-Ⅰ在脑内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的动力学过程.结果 大鼠鼻腔给药后,聚山梨酯-80包裹与未包裹的NT-Ⅰ PBCA纳米粒药物浓度-时间曲线符合开放性二室模型,其主要药动学参数t_(max)分别为(71.018±7.641)、(55.830±6.072)min;C_(max)分别为(117.189±10.036)、(52.277±6.217)ng/mL;AUC0_(0→∞)分别为(22 836.633±51.052)、(12 786.934±30.723)ng·min·mL~(-1).结论 T-80-NT-Ⅰ-PBCA-NP鼻腔给药后延长NT-Ⅰ达峰时间,且显著提高NT-Ⅰ的脑内浓度.  相似文献   

11.
庆大霉素毫微球的体内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庆大霉素与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毫微球结合以后,其体内抗菌活性(特别是对细胞内感染)是否有所增加。方法:以鼠伤寒沙门杆菌感染的C57BL/6j小鼠为细胞内感染的动物模型,以小鼠存活率和器官组织中的活菌计数为指标,对庆大霉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毫微球的体内抗菌活性进行评价。结果:从存活率评价其治疗指数提高了10倍。肝、脾、肾中活菌计数最低可降至庆大霉素溶液组的1/426,1/141和1/30。结论:与庆大霉素溶液相比,庆大霉素毫微球明显提高了对伤寒沙门杆菌感染小鼠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夏蕾  沈朋 《中国中药杂志》2004,29(8):792-795
目的 :观察四物合剂对人红白血病细胞株K5 62 /ADM多药耐药性的逆转作用。方法 :以维拉帕米为阳性对照 ,MTT法观察耐药细胞株K5 62 /ADM的耐药倍数及四物合剂的逆转倍数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RP-HPLC)检测细胞内的ADM浓度 ;免疫荧光法测定细胞膜P-糖蛋白 (Pgp)表达。结果 :四物合剂和ADM合用时 ,对K562/ADM耐药性的逆转倍数及细胞内的ADM含量比ADM单独使用时明显增高 (P<0.01);但对K562/ADM细胞膜Pgp表达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P>0.05)。结论 :四物合剂在无毒性剂量时能逆转细胞株K562/ADM对ADM的耐药性 ,但对细胞膜Pgp表达影响不大 ,其逆转作用可能与降低Pgp药物外排作用、增加细胞内药物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制备载反义寡核苷酸(ASODNs)聚氰基丙烯酸丁酯阳离子纳米粒。方法以二乙氨乙基-葡聚糖(DEAE-Dextran)为修饰剂,采用乳化聚合法制备阳离子聚氰基丙烯酸丁酯纳米粒,采用吸附法制备载ASODNs纳米粒。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其形态,用激光粒度仪测定Zeta电位及粒径,高效液相法测定药物的载药量和包封率,琼脂糖电泳分析抗核酸酶的能力。结果制得的纳米粒(NP),形态规整、大小均匀,平均粒径为90.2nm,Zeta电位值为+40.1mV,载药量达到84.3μm·mg-1时,几乎所有的药物被负载,DEAE-Dextran-(NP)所吸附的ODNs有较好的对抗核酶降解的能力。结论DEAE-Dextran-NP是一种稳定、高效的反义寡核苷酸传递系统。  相似文献   

14.
汤涛  董伟  张婧  赵国巍  管雪静  廖正根  梁新丽  陈静 《中草药》2017,48(4):792-797,846
肿瘤的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是导致肿瘤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中药单体成分因其高效低毒、多靶点、价廉等特性已逐渐在逆转肿瘤多药耐药中得到了重视。以肿瘤多药耐药的相关机制为切入点,对近年来中药单体成分在逆转肿瘤多药耐药中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中药单体成分在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强  常宗宏  邓尚新  王维  王彪猛 《中草药》2014,45(2):238-243
目的探讨自噬对苯丙素苷(PPG)逆转大肠癌耐药株LoVo/Adr细胞耐药作用的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PPG对LoVo/Adr细胞增殖及耐药性的影响;Western-blotting检测P-糖蛋白(P-gp)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测定阿霉素(ADR)在LoVo/Adr细胞中的摄入;单丹磺酰尸胺(MDC)染色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自噬体及通过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自噬率;ATP检测试剂盒测定细胞内的ATP水平。结果 80、160 mg/L的PPG可抑制LoVo/Adr细胞增殖,20、40 mg/L的PPG无明显细胞毒作用;20、40 mg/L的PPG对ADR的逆转倍数分别为5.31和7.51倍,加入自噬特异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后,2组的逆转倍数分别增至11.84和19.25倍;20、40 mg/L的PPG及5 mmol/L的3-MA均不影响P-gp的表达;20、40 mg/L的PPG作用于LoVo/Adr细胞后,细胞内ADR荧光强度显著增加(P<0.01),联合3-MA后,细胞内ADR的荧光强度进一步增加;在荧光显微镜下,LoVo/Adr细胞很少或几乎没有点状绿色荧光,自噬率为(3.17±0.52)%,20、40 mg/L的PPG作用后,均可见大量点状绿色荧光即自噬体分布于胞浆及核周,自噬率分别升至(45.82±5.47)%、(76.23±8.28)%(P<0.01);当3-MA与PPG合用时,自噬泡的数量较单用PPG明显减少,自噬率分别降至(24.87±2.43)%、(39.56±4.64)%(P<0.05);对照组LoVo/Adr细胞中ATP的浓度为(1.92±0.23)nmol/mg,20、40 mg/L的PPG作用后,细胞内ATP的水平分别下降至(0.97±0.14)、(0.63±0.13)nmol/mg;联合3-MA后,细胞内ATP水平分别进一步降至(0.58±0.12)、(0.33±0.10)nmol/mg。结论 PPG具有诱导大肠癌耐药LoVo/Adr细胞自噬和逆转耐药的特性,这种特性与PPG降低细胞ATP水平,激活自噬、抑制ATP依赖性P-gp的外泵功能有关;同时抑制自噬可导致细胞内ATP水平进一步降低,加重抑制P-gp功能,提高PPG的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药拮抗P-糖蛋白介导的肿瘤多药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梁文杰  单保恩 《中草药》2004,35(4):466-469
综述了近年来中药提取物拮抗P-糖蛋白介导的肿瘤多药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中药通过多种途径抑制P-糖蛋白的表达和其功能而拮抗多药耐药。许多中药成分既可以从转录和翻译水平抑制P-糖蛋白的表达,还可以通过与抗癌药物竞争P-糖蛋白的药物或ATP结合位点、或通过对肿瘤细胞膜或Ca^2 浓度的影响等而抑制P-糖蛋白的功能。另外,有的中药可以通过增强细胞免疫功能而拮抗P-糖蛋白介导的多药耐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