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9 毫秒
1.
探讨青少年高血压不同阶段血浆内皮素水平.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有高血压家族史青少年、肥胖症、原发性高血压及正常对照组血浆内皮素浓度.结果有高血压家族史正常血压者血浆内皮素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增高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有高血压家族史正常血压肥胖者血浆内皮素浓度增高;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内皮素浓度明显增高.结论原发性高血压与家族史有关,有高血压家族史伴肥胖症是导致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内皮素可能参与了初期高血压的形成,也直接或通过潜在的其他因素作用参与了高血压以后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有高血压家族史青少年血浆内皮素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有高血压家族史正常血压青少年和伴肥胖症时血浆内皮素浓度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有高血压家族史青少年及正常对照组血浆内皮素浓度。结果 有高血压家族史青少年的体重、身高、克托莱指数、心率、血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饮食习惯中喜食减肥者明显多于对照组。血浆内皮素有增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有高血压家族史正常血压肥胖症者血浆内皮素水平明显增高。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可能与不良饮食习惯有关。由于内皮素直接参与了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过程,因此,有高血压家族史肥胖症者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增高表明有发生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需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3.
有高血压家族史血压正常的青少年血管内皮功能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有高血压家族史但血压正常的青少年肱动脉内皮功能和血管活性物质的变化。方法对30例有高血压家族史、本人血压正常的青少年(家族史阳性组)和30例无高血压家族史、血压正常青少年(对照组),以高分辨率超声测定肱动脉血流介导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测量身高、体重、体质指数(BMI)、血压、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ET-1)。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家族史阳性但血压正常的青少年的FMD和NO降低(P〈0.05),ET-1虽升高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有高血压家族史的青少年即使在血压正常时,已发生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降低、血清NO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有高血压家族史但血压正常的青少年血清抵抗素的变化。方法:研究对象为30例有高血压家族史、本人血压正常的青少年(家族史阳性组,FH+组)和30例无高血压家族史、血压正常的青少年(对照组,FH-组),测定其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血压、空腹血糖(FBG)、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血清抵抗素(Resistin)。结果:FH+组青少年的BMI、收缩压、FBG、TC、LDL-C和血清抵抗素均高于F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抵抗素水平与收缩压(SBP)和FBG呈正相关(P<0.05)。结论:有高血压家族史的青少年即使在血压尚处于正常范围时,已发生血清抵抗素水平升高,血清抵抗素水平可能与血压相关。  相似文献   

5.
11~16岁中学生遗传因素与血压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贵阳市区11~16岁中学生原发性高血压的患病情况,探讨高血压家族史对儿童青少年血压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贵阳市3所中学3266位符合条件的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现况调查。[结果]贵阳市11~16岁中学生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为5.40%,不同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儿童青少年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青少年父亲和/或母亲有无家族史与其收缩压和舒张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高血压家族史与儿童青少年血压呈正相关。[结论]10~16岁男性儿童青少年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高与女性。遗传因素影响儿童青少年血压值,应定期对具有高血压家族史儿童的血压监测,预防其高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84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分为训练组52例和对照组32例.训练组进行为期7周,每周6次,每次1h的有氧运动.结果训练组患者运动后血压及血浆内皮素水平显著下降,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运动训练可以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及血浆内皮素水平.  相似文献   

7.
有氧运动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有氧运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84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分为训练组52例和对照组32例。训练组进行为期7周,每周6次,每次1h的有氧运动。结果 训练组患者运动后血压及血浆内皮素水平显著下降,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 运动训练可以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及血浆内皮素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减低(IGT)患者的血浆内皮素及各相关因素血糖、胰岛素和颈动脉硬化之间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选择15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单纯高血压组(1组),高血压合并IGT组(2组)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3组),另外选择33例健康人作对照组(0组)。分别对各组人员测定颈动脉中层厚度、血脂、血糖及血压等指标;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内皮素、化学发光法测定胰岛素,HbAlc。结果 2组患者的内皮素水平较1组明显升高(P<0.01),但比3组的水平低(P<0.05);内皮素与IMT、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与HDL呈负相关。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IGT患者的血浆内皮素与多种因素呈正相关,对其采取干预,纠正血浆内皮素水平异常状态、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改善糖耐量水平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IGT患者是有重大意义的有益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减低(IGT)患者的血浆内皮素及各相关因素血糖、胰岛素和颈动脉硬化之间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选择15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单纯高血压组(1组),高血压合并IGT组(2组)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3组),另外选择33例健康人作对照组(0组)。分别对各组人员测定颈动脉中层厚度、血脂、血糖及血压等指标;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内皮素、化学发光法测定胰岛素,HbAlc。结果 2组患者的内皮素水平较1组明显升高(P<0.01),但比3组的水平低(P<0.05);内皮素与IMT、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与HDL呈负相关。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IGT患者的血浆内皮素与多种因素呈正相关,对其采取干预,纠正血浆内皮素水平异常状态、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改善糖耐量水平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IGT患者是有重大意义的有益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EH)患者血清瘦素(LPT)和血浆内皮素(ET)含量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随机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另选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入选对象的血清瘦素(LPT)和血浆内皮素(ET)含量,并观察LPT水平与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D、脂肪百分比(%Fat)、内皮素等指标的关系。结果EH患者血清LPT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多元线性相关结果显示,瘦素与ET呈负相关;在逐步回归分析中,ET最后进入方程。结论高血压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差异无明显变化,影响血清瘦素水平的因素,除BMI和Fat外,主要为血浆内皮素。血浆ET水平增高是EH病理生理特征之一,并参与了EH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青少年血压升高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儿童青少年高血压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江苏省宿迁地区2~15岁年龄组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根据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布按年龄组分别定义血压升高组和血压正常对照组进行分析。以问卷结合体格检查的形式,询问调查对象家长获得高血压家族史、饮食习惯、行为方式等相关因素并测定身高、体重、血糖(Glu)和甘油三酯(TG)等指标。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居住地、超重、高出生体重、高血压家族史、血糖异常与儿童青少年血压升高存在明显关联(P0.05);而TG异常、母亲怀孕时患妊高症、低出生体重和交通方式与血压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血压家族史、超重和生活在城市与儿童青少年血压升高密切相关。结论超重、高血压家族史、血糖异常是儿童青少年血压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南阳市儿童青少年血压升高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体检的儿童青少年282例为调查对象,根据血压升高情况分为观察组(血压升高)和对照组(血压正常)。问卷调查儿童青少年的性别、年龄、居住地、高血压家族史、出生体重及日常锻炼情况,现场测量身高、体重、收缩压及舒张压,采集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2 ml,检测空腹血糖和各血脂指标水平。结果本次调查的282例儿童青少年中血压升高71例(25.18%)纳入观察组,血压正常211例(74.82%)纳入对照组。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男性、体质量指数≥P85、居住地在市区、有高血压家族史、高出生体重的儿童青少年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规律锻炼的儿童青少年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儿童青少年空腹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居住地、高血压家族史、规律锻炼、空腹血糖是儿童青少年血压升高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本市儿童青少年血压升高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超重、居住为市区、有高血压家族史、空腹血糖偏高是导致血压升高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血浆内皮素-1水平与高血压的关系,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浆内皮素-1水平对血压变异的影响,阐明高血压患者血浆内皮素-1水平与血压及血压变异的关系。方法 2012年1月—2013年12月筛选104例高血压患者作为高血压组,并根据血压数值及靶器官损害情况分为高血压1级组36例、高血压2级组36例和高血压3级组32例,筛选同期健康体检者45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对象均进行无创性24 h动态血压监测,次日清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测定血浆内皮素-1水平。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两变量间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高血压1级组、高血压2级组和高血压3级组血浆内皮素-1水平分别为(2.66±0.97)、(3.93±1.77)、(5.79±2.31)n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1±0.11)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浆内皮素-1水平与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均呈显著正相关(r=0.637、0.879,均P0.05)。血浆内皮素-1水平与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呈显著正相关(r=0.863、0.633,均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24 h平均收缩压(OR=1.47,95%CI为1.03~2.13)、24 h平均舒张压(OR=2.13,95%CI为1.16~3.98)、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OR=2.44,95%CI为1.32~4.76)及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OR=0.47,95%CI为0.24~0.85)是内皮素-1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进一步证实了血浆内皮素-1的水平不仅与血压升高有关,而且与血压变异性关系密切。据此我们推论血浆内皮素-1可能参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机制,血压水平及血压变异是导致内皮素-1水平升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海岛居民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浓度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对11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119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一般情况及高血压家族史等相关信息,并测量血压,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HS-CRP、尿酸、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等生化指标.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血清HS-CRP水平的差异,并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果 高血压组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并且血压值随着HS-CRP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在高血压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中,以第一分位HS-CRP为参比,第四分位血清HS-CRP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OR=2.13,95% CI:1.03~4.37).在校正其他因素影响后,血清HS-CRP与高血压无统计学关联.结论 海岛居民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HS-CRP水平较正常对照者增高,但校正混杂因素后关联消失,提示血清HS-CRP可能不是高血压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儿童高血压早期识别因子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于1987~1989年对武汉市1078名7~14岁儿童作了血压、脉率、身高、体重、胸围、皮脂厚度的追踪观察及高血压家族史调查;采用实验对照法,对高血压及正常血压儿童各48名作了血脂及血清离子浓度测定。结果表明:高血压组的高密度脂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两组无显著差异;高血压组的血清钠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钙、镁浓度显著较低,钾、锌、铜离子浓度无显著性差异。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密度脂蛋白、初测血压水平及高血压家族史是预测儿童未来血压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产后遗留高血压者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对该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初产妇产后5~11年跟踪随访,关注其血压转归情况,根据现在随访血压情况,分为遗留高血压组(n=61例)和无遗留高血压组(n=164例),并随机选取该院同期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妇女,随访当时仍无高血压的妇女作为正常血压对照组(n=70例),研究对象填写调查问卷,并进行体检和实验室检查,测定其一般指标,如体重、身高、血糖、血脂等,其中肾功能包括血尿素氮、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血尿β2-微球蛋白浓度。结果:与正常血压组和无遗留高血压组比较,遗留高血压组的高血压家族史、体重指数、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尿酸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微量白蛋白和血、尿β2-微球蛋白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遗留高血压组的一般指标与原发性高血压有相同的心血管危险因素,遗留高血压组患者遗留早期肾损害。  相似文献   

17.
波依定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内皮素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变化及波依定对其影响,我院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82例高血压病患者和19例健康体检者血浆内皮素浓度,并给30例Ⅱ、Ⅲ期高血压病患者以波依定治疗后4周复测内皮素浓度。结果显示,Ⅰ、Ⅱ、Ⅲ期高血压病患者和健康者血浆内皮素浓度分别为67.00±8.35、87.99±11.16、103.60±12.39、54.41±6.18pg/ml。各期高血压病患者内皮素均高于健康对照组,Ⅱ、Ⅲ期高血压病患者更显著。其浓度与收缩压、舒张压均呈正相关。按舒张压分级,血压升高程度越重,内皮素浓度越高。波依定治疗后4周随血压下降内皮素浓度亦明显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显示内皮素与血压升高有密切联系,可能参与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钙拮抗剂波依定能在有效控制血压的同时降低血浆内皮素浓度,对动脉内皮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与血浆内皮素(ET)和心钠素(ANP)水平的关系,为高血压的病理生理变化及治疗提供新的依据.方法 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1例(高血压组),正常对照74例(正常对照组).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入选者血浆ET和ANP水平.结果 高血压组患者血浆ET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ANP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ET和ANP在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社区老年人正常高值血压与高血压的区分因素及各因素间的相互作用。方法 抽取安徽省六安市城乡社区60岁及以上居民1 080人,将其中高血压和正常高值血压共967人纳入分析。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筛选区分正常高值血压与高血压2组老年人的相关因素,并对筛选出的因素进行一阶交互作用分析。结果 相比正常高值血压,患高血压老年人下列因素分布比例更高:高年龄组(80~94岁组与 60~70岁组)、男性、有高血压家族史、慢性病共病数量(≥2组 与 0组)、肥胖、LDL - C高、TG高和尿蛋白异常。有统计学意义的交互作用项如下:性别(男/女)× 年龄(低、中、高),性别(男/女)× 高血压家族史(有/无)和BMI(正常、超重、肥胖)× 高血压家族史(有/无)。结论 高龄、男性、高血压家族史、慢性病、肥胖及其相关因素与高血压存在关联。高龄只在男性中与高血压有关联;高血压家族史与高血压的关联强度在男性中高于女性;肥胖只在有高血压家族史老年人中与高血压有关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雄激素和血浆内皮素变化对病情和临床治疗的影响,为男性早期动脉硬化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进行血浆内皮素和雄激素的测定,然后在试验过程中加以记录分析。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男性患者内皮素水平一级组、二级组、三级组[(54.8±7.1)、(70.8±7.9)、(93.5±5.4)u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9.3±6.5)ug/L,原发性高血压二级组与三级组的睾酮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血浆内皮素的升高以及雄激素的下降程度明显与原发性高血压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