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通过刺激一氧化氮释放,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防止细胞内钙超负等干预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揭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动脉粥样硬化呈负相关,并简要介绍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家族及其受体,受体调节蛋白的最新研究。  相似文献   

2.
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炎症性疾病。低密度脂蛋白异常、高血压、感染、糖尿病、肥胖等均可触发炎症反应,最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基因调控方面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动脉粥样硬化不是单纯的由于脂质沉积所致,炎症反应贯穿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全过程。本文就动脉粥样硬化中炎症反应的触发机制和基因调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阻断血小板源生长因子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我们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试图制各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结合城与乙型肝炎核心抗原的融合蛋白,并以此蛋白作为疫苗,探讨其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可能性.本文报道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结合城基因的化学合成以及与乙型肝炎核心抗原基因的融合克隆的构建,经双酶切、序列分析证实,这两种基因融合成功。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不同时间段的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进展,探讨不同饮食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影响。方法采用6周龄40只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20只给予高脂膳食饲料,20只给予普通饮食,分别于15周龄、19周龄、24周龄、28周龄、36周龄5个时间段各取4只麻醉处死做病理检测。结果随着时间进展,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逐渐加重,经历了从脂质条纹到粥样斑块形成典型的动脉粥样硬化病理过程;高脂饮食组比普通饮食组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病理改变严重。结论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是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的可靠模型,高脂饮食可以加速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进程。  相似文献   

5.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同型半胱氨酸诱导动脉粥样硬化的基因表达谱变化。选取3例无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的住院患者,其中1例为血同型半胱氨酸正常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1例为血同型半胱氨酸正常的冠心病患者,1例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冠心病患者。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并抽提总RNA,逆转录制备杂交探针,应用含有1152条基因的人类表达谱芯片进行差异表达谱分析。结果发现,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冠心病患者与血同型半胱氨酸正常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比较差异表达的基因177条(组一),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冠心病患者与血同型半胱氨酸正常的冠心病患者比较差异表达的基因有151条(组三)。组一与组三基因芯片平行比较,二者共同的差异表达基因48条,其中上调基因23条,下调基因25条。结果提示,在差异表达的基因中,有些是凋亡、信号转导、免疫、蛋白质合成及原癌基因等的相关基因,这些基因可能与同型半胱氨酸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有关。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同型半胱氨酸诱导动脉粥样硬化差异表达谱,可能为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为获得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再狭窄的新型基因产品,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单核─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基因克隆到pGEM-3Zf(+)载体的EcoRI和BamHI位点上,重组成融合基因,亚克隆到pBV220表达载体上,并在大肠杆菌DHα中进行表达,然后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和Westernblot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融合蛋白可获得表达,且具有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单核─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免疫学活性。这为进一步研究该融合蛋白的功能及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再狭窄提供一种新的基因产品。  相似文献   

7.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阻断血小板源生长因子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我们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试图制备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结合域与乙型肝炎核心抗原的融合蛋白,并以此蛋白作为疫苗,探讨了基防治动粥样硬化发生发展是可能性,本文报道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结合域基因的化学合成以及与乙型肝炎核心抗原基因的融合克隆的构建,经双酶切,序列分析证实,这两种基因融合成功。  相似文献   

8.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慢性炎症过程,NF-κB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核因子-κB(NF-κB)激活一系列与血管壁病理生理相关的靶基因,包括细胞因子,化学因子,白细胞粘附分子和调节细胞增殖,细胞存活基因,氧化应激,血脂紊乱,血管紧张素II,糖基化终末产物,半胱氨酸,感染源等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NF-κB活化有关,NF-κB系统协同活化多种炎性基因,同时诱导另外一些基因产生,这些基因产物对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病灶扩大,进展有重要的保护功能,有必要利用新的试验方法探索NF-κB活性和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之间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9.
<正>除了大约20年前进行的一项关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预防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预实验[1],目前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基因治疗仍然停留在临床前阶段。潜在的动脉粥样硬化基因治疗包括操纵血浆脂蛋白通过基因转移到肝脏和直接基因转移到血管壁防止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0.
载脂蛋白B_(100)的结构功能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载脂蛋白B_(100)(apo B_(100))是维持体内恒定的血脂水平的一种重要的载脂蛋白,apoB_(100)基因也是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重要的候选基因。本文综述了apoB_(100)的结构、功能以及apoB_(100)基因多态性和基因的遗传缺陷与动脉粥样硬化间的关系,apoB_(100)基因与其他多种基因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可能有助于从根本上探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理,以利于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11.
细胞凋亡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细胞凋亡是受基因控制的细胞主动性“自杀”过程,其异常可引起机体疾病。动脉粥样硬化中多种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发生变化,且发病过程中又有各种因素影响着细胞凋亡。因此,对二者关系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更透彻地理解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从而为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急性心肌梗死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终末病变,发病具有昼夜节律——早晨高发,这提示昼夜节律生物钟参与了这一病理过程。因此我们检测了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过程中生物钟基因、凋亡相关基因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方法应用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载脂蛋白E-/-)小鼠建立动  相似文献   

13.
转基因和基因转移技术在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和基因转移技术在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中的应用范乐明(南京医科大学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中心,南京210029)将基因构件(包括编码和调节序列)导入生殖/胚胎细胞或体细胞;以改变其遗传特性、表达新表型性状并传递至后代的技术被分别称为"转基因作用"(tran...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2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及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长多态性检测大连地区汉族人2型糖尿病患者(包括动脉粥样硬化组和非动脉粥样硬化组)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2基因外显子B的Pml2Ala变异。结果 在动脉粥样硬化组、非动脉粥样硬化组及对照组中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2基因Pro/Pro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96l、0.896及0.892。Pro/Ak分别为0.039、0.104及0.108,AidAk均为0,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坦基因Pro12Ala变异在对照组和糖尿病组间以及非动脉粥样硬化组和动脉粥样硬化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407,P=0.096)。结论 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2基因Pm12Ala变异与2型糖尿病及其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中国动脉粥样硬化病理生理学研究近况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近四五年来,中国在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生理学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发表了一定数量的研究论文。综述这些研究论文,主要有四个方面:(1)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复制,正向小型化发展。如引进了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鼠模型;大量维生素D加喂高脂饲料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炎症免疫相关模型,以及基因工程型模型等。(2)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因学方面的工作集中在载脂蛋白基因多态性、脂蛋白脂肪酶等相关基因多态性、动脉粥样硬化遗传易感性、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等方面。(3)关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学,许多作者认为,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起到主导作用:损伤血管内皮、刺激平滑肌细胞增殖、致血管壁细胞凋亡等;此外,在泡沫细胞形成、血液因素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和斑块稳定性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4)关于抗动脉粥样硬化因素研究,除了继续探索高密度脂蛋白、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L精氨酸—一氧化氮酶等因素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外,还发现了ATP结合盒转运体A1、溶血卵磷脂和小凹蛋白1等因素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总之,中国在动脉粥样硬化病理生理学的研究进步很大.但离完全阐明动脉粥样硬化病因发病学的目标还有较大路程。  相似文献   

16.
对氧磷酯酶(PON)是一种与高密度脂蛋白(HDL)结合的钙离子依赖性糖蛋白,能够水解有机磷,研究显示:PON1活性与动脉粥样硬化呈负相关;PON1基因多态性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某些PON1同种异型酶(allozyme)可通过抑制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氧化对抗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7.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导致的复杂疾病,DNA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调控机制,由环境因素导致,并可通过有丝分裂遗传下去。目前已有研究表明,DNA甲基化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DNA甲基化在动脉粥样硬化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认为卒中是多基因,多因素的疾病,目前所研究的卒中相关基因大致分为4类:高血压相关基因,载脂蛋白基因,凝血相关基因和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19.
从基因变异到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陈保生(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100005)在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展和形成过程中包含着众多基因的变化。为研究As的成因,包括在脂代谢中的所有基因都应作为"候选基因"加以研究。若某些个体携带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脂蛋白脂肪酶(LPL)基因rs264多态性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风险的遗传关联。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1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以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入院的高血压患者130例为病例组,选择同期年龄、性别匹配的体检中心高血压患者260例为对照组。检测LPL基因rs264多态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LPL基因多态性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遗传关联研究。结果 2组rs264位点AA、AG、GG基因型频率及A、G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264位点GG基因型是高血压患者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OR=0.248,95%CI:0.106~0.582,P=0.001)。结论 LPL rs264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发病相关,可能作为其风险预测的有效遗传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