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通过纳络酮与复方丹参对急性脑梗死疗效对比,探讨纳络酮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72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2组,纳络酮治疗组(36例)和复方丹参对照组(36例),分别给予纳络酮0.8—2.0mg和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每日1次静滴,14天为1疗程,共2个疗程,治疗过程中观察两组疗效及副作用。结果 纳络酮组对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优于复方丹参组(P<0.05),而副作用与后无明显差异。结论 纳络酮能够逆转急性脑梗死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对急性脑梗死有显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纳络酮加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6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二组,治疗组36例采用纳络酮加参麦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1例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治愈显效率为66.7%,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治愈显效率为32.26%,总有效率为70.97%,二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χ~2=6.57和5.96,P均<0.01)。结论 纳络酮加参麦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且对神经功能的恢复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善有一定促进作用,优于复方丹参,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盐酸纳络酮是阿片受体纯拮抗剂,能拮抗应激时机体释放大量内源性阿片肽所致的广泛病理生理效应。根据纳络酮的药理功效及特点,我科一年来将纳络酮应用于颅脑损伤等术后恢复期及脑出血后缓解症状,取得了明显的临床疗效。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22例,男性13例,女性9例,年龄18~67岁,平均29岁。颅脑损伤13例,脑出血7例,颅内肿瘤术后2例。1.2方法本组在入院抢救及术前均未使用纳络酮,14例手术病人在5~10d因意识恢复较慢或伴剧烈头痛在应用大剂量脱水、利尿药无效后使用纳络酮1.6~3.2mg/d静滴,保守治疗的8例颅脑损伤、脑出血患者在伤(病)后…  相似文献   

4.
早期大剂量纳络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早期大剂量应用纳络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又分为伤后3h内用药组(A组)和3h后用药组(B组)。治疗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大剂量持续给予纳络酮,对照组按照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病人生命体征、颅内压、头颅CT征变化和远期疗效等,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纳络酮治疗组的A组和B组近、远期疗效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同时A组在清醒时间方面优于B组,呼吸异常的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早期大剂量应用纳络酮可以降低重型颅脑外伤病人颅内压的升高幅度,缩短昏迷时间,降低伤残率,促进病人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依达拉奉联合纳络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纳络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120例进展型脑梗死随机分为纳络酮组(对照组)和依达拉奉联合纳络酮治疗组(治疗组).分别对两组治疗前、治疗14 d后的神经功能缺损及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治疗后14 d的神经功能缺损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14 d后临床疗效评价治疗组总有效率(85%)较对照组(71.67%)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纳络酮治疗急性脑梗死能保护脑细胞,有效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6.
作者报告了2例脑供血不足及1例脑梗塞用双盲法静注阿片类拮抗剂—纳络酮或生理盐水的结果.纳络酮完全逆转了2例脑供血不足的神经障碍,但对脑梗塞无作用.纳络酮对血压、脉率、体温及动脉血气体无影响.纳络酮的剂量一般为0.4mg静注.例1为72岁女性,因右侧颈内动脉而在颈动脉分叉处结扎.术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近年来,我们试用纳络酮与丹参联合应用治疗HIE30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分组IllE患者治疗组刀例,轻度3例,中度22例,重度5冽。对照组四例,轻度3例,中度z例,重度4例。两组治疗前的临床资料经t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吸氧、降颅压、镇静、能量合剂、微量、维生素应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钢络酮和复方丹参注射液,用药方法:纳络同每次10-20ndkg加入5%葡萄糖lod内静脉注射,每日2次。复方丹参注射…  相似文献   

8.
目前试用于急性脑梗塞的治疗方法很多,但无一有效。1981年Baskin等报道2例术后脑缺血的患者,在给予纳络酮(naloxone)0.4mg后症状改善,此后虽屡有报道,但结果不一。目前,纳络酮治疗急性脑梗塞之最佳剂量尚未确定。为此作者对纳络酮  相似文献   

9.
纳络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盐酸纳络酮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家医院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纳络酮治疗1组和纳络酮治疗2组,并进行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各组用药前后均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30d和3个月分别进行Barthel指数评分,并观察药物副作用。结果对于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纳络酮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尤以治疗2组为明显(P<0.005),而且无明显副作用;3组间治疗30d和3个月的Barthel指数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纳络酮有助于脑梗死的急性期治疗,改善临床症状,而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浆和脑脊液(CSF)阿片肽———β内啡肽(βEP)、强啡肽A113(DynA113)的含量变化及纳络酮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纳络酮组和对照组;两组在脑出血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纳络酮组加用纳络酮3.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4d。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7d、14d血浆和CSF中βEP、DynA113的含量,分析脑出血部位及出血量与上述指标变化的关系并与正常组(正常血浆组及正常CSF组)比较;对两组脑出血患者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进行比较。结果(1)脑出血患者血浆和CSF中βEP、DynA113含量与两正常组比较明显增高(均P<0.01);不同出血部位患者的血浆和CSF中βEP、DynA113含量的差异无显著性;脑出血量与血浆和CSF中βEP、DynA113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663、0.480、0.645、0.380,均P<0.01);(2)治疗后纳络酮组血浆和CSF中βEP、DynA113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0.01);GCS、NDS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均P<0.05)。结论脑出血后血浆和CSF中阿片肽含量异常升高;纳络酮治疗能明显降低血浆及CSF中阿片肽含量,显著改善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纳络酮在急性重度颅脑外伤中临床运用效果及用药安全怀。方法 20名颅脑外伤患GCS在8分以下用纳络酮4mg/d,同时随机对相同病情未用纳络酮病例对照观察病人生命体征,ICP,头颅CT变化和近远期GOS,语言障碍,运动障碍评估。结果 意识情况改善提前,ICP升高及脑水肿较前减少,致残率减少。结论 纳络酮可降低重度颅脑外伤使ICP升高,降低死亡率,促进脑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语言。治疗过程中未有副作用出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经头颅CT或MRI证实急性脑梗死7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用葛根素注射液4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连续14d为一疗程;对照组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连续14d。其他如保护脑细胞、降颅压、清除自由基等治疗2组相同,疗程结束后评定所有病人用药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2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降低,治疗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对88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治疗中,应用纳络酮治疗45例,常规传统治疗43例。结果表明,纳络酮可命名酒精中毒者症状迅速缓解,明显缩短中毒后各项恢复时间。对轻度中毒者,首剂量0.8mg较0.4mg疗效更为明显,对重度中毒者,饮酒至来诊时间较长者,其催醒效果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纳络酮治疗颅脑损伤并脑疝开颅术后患者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纳络酮治疗颅脑损伤并脑疝开颅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108例颅脑损伤并脑疝开颅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应用纳络酮;观察两组患者早期呼吸和心跳异常情况、意识恢复情况及远期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伤后1周内呼吸和心跳异常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伤后14d及伤后1个月患者意识醒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伤后3个月治疗组预后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应用纳络酮可以改善颅脑损伤并脑疝开颅术后患者呼吸和循环功能,缩短昏迷时间,降低死残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早期应用纳络酮治疗急性重型颅脑外伤对照观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纳络酮对急性重型颅脑外伤的影响。方法 对 95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成纳络酮 (NLX)治疗组 (n =48)和对照组 (n =47) ,观察治疗早期病人生命体征、颅内压、头颅CT征变化和远期疗效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纳络酮治疗组病人呼吸循环较快恢复稳定 ,呼吸异常 ( 2 9 2 % )和心律异常 ( 3 1 3 % )明显减少 (P <0 0 1)。伤后 1周内NLX组病人颅内压显著升高和重度脑水肿者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P <0 0 1)。NLX组治疗 1周后意识转清醒率( 5 4 2 % )高于对照组的 40 4% (P <0 0 5 ) ,伤后 3个月恢复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重残率明显减少 (P <0 0 5 )。结论 早期大剂量运用纳络酮可以降低重型颅脑外伤病人颅内压的升高幅度 ,缩短昏迷时间 ,降低伤残率 ,促进病人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以米氮平与丁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临床对照研究。1对象和方法为2006年1月至6月我院门诊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广泛性焦虑的诊断标准;Hamilton焦虑量表(HAMA)评分≥14分;排除躯体疾病,有自杀倾向者。共5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米氮平组男12例,女13例;平均年龄(31.2±7.8)岁,平均病程(3.3±1.3)年。丁螺环酮组男10例,女15例;平均年龄(29.8±8.5)岁,平均病程(3.2±1.3)年。两组以上各项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米氮平初始剂量15mg,治疗剂量15~45mg/d。丁螺环酮初始剂量15mg/d,治疗剂量10~45mg/d。疗程6周。采用HAMA及…  相似文献   

17.
大剂量纳洛酮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大剂量纳洛酮对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30例采用脱水等常规脑出血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4.0mg,1次/d静滴。2组均治疗14d,同时观察意识状态恢复时间及治疗后评价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结果纳洛酮治疗组意识恢复时间及神经功能缺损减少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大剂量纳洛酮治疗急性脑出血不仅可以缩短昏迷时间,而且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择住院的急性脑梗死病人,分为治疗组50例:降纤酶10U静滴,1次/d,连用3d,第4d改为降纤酶5U静滴,1次/d,再连用4d;对照组50例:复方丹参16ml静滴,1次/d,连用15d。治疗前后观察肝肾功能及纤维蛋白原,治疗后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60%,总有效率92%;对照组显效率40%,总有效率70%。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降纤酶能明显降低纤维蛋白原,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疗效优于复方丹参。  相似文献   

19.
纳络酮对重型脑损伤患者脑脊液中IL-6含量及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纳络酮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按患者入院序号将68例sTBI患者平均分为纳络酮治疗组与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纳络酮治疗前、后不同时段脑脊液中IL-6含量变化,同时对两组患者GCS、颅内压(ICP)及预后进行比较观察。结果sTBI患者早期脑脊液中IL-6含量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纳络酮治疗后1d,治疗组病人ICP值与IL-6含量明显降低(P〈0.05);3d后IL-6含量达到最低水平,直到治疗后21d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在纳络酮治疗后3d和7d患者意识障碍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伤后6个月治疗组恢复较好者的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sTBI患者急性期脑脊液中IL-6含量增高,纳络酮可以降低ICP和抑制IL-6超表达,改善sTBI患者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比较盐酸帕洛西汀与丁螺环酮治疗焦虑症患者的躯体化障碍的疗效。方法选择44例伴有躯体化障碍的焦虑症患者,男性20例,女性24例,年龄(42±22)岁,服用盐酸帕洛西汀,20-40 mg,1次/日,疗程8周。同时选择44例伴有躯体化障碍的焦虑症患者,男性21例,女性23例,年龄(40±18)岁,服用丁螺环酮,1周内加至30~45 mg/日,3次/日,疗程8周。结果 盐酸帕洛西汀治疗焦虑症患者的躯体化障碍显效率为68.2%,丁螺环酮为72.7%。结论 盐酸帕洛西汀可以有效治疗焦虑症患者的躯体化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