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下肢血管团注跟踪造影技术与评价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评价团注跟踪造影技术在下肢血管疾病的应用。方法 使用SIEMENS COROSKOP PLUS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数检查了10例下肢血管团注跟踪造影,其中的4例还进行了常规DSA。结果 本法一次注射造影剂可跟踪显示一侧下肢动脉的全程。结论 下肢血管团注跟踪造影技术较其他方法获得的信息量大,造影剂用量少,检查时间短,具有快捷,准确而且有效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利用床位移动追踪技术(moving bed infusion brack-ing,MobiTrak)和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DCE MRA)相结合的应用效果,探讨该技术在导致功能障碍的下肢动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1例(男7例,女4例)下肢功能障碍颖有下肢动脉疾病的患,应用MobiTrak造影剂跟踪技术,行下肢动脉增强MRA扫描及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技术重建,从而获得下肢连续的动脉全程图像。结果 11例患均获得清晰图像,可直观、完整地显示下肢的动脉正常结构和疾病分布情况,经手术及治疗后,患症状得到缓解。结论 MRI-MobiTrak造影剂跟踪技术,可以全面地观察下肢多发性动脉疾病,了解病变的程度及范围。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利用床位移动追踪技术(movingbedinfusiontrack-ing,MobiTrak)和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DCEMRA)相结合的应用效果,探讨该技术在导致功能障碍的下肢动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例(男7例,女4例)下肢功能障碍疑有下肢动脉疾病的患者,应用MobiTrak造影剂跟踪技术,行下肢动脉增强MRA扫描及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技术重建,从而获得下肢连续的动脉全程图像。结果11例患者均获得清晰图像,可直观、完整地显示下肢的动脉正常结构和疾病分布情况,经手术及治疗后,患者症状得到缓解。结论MRI-MobiTrak造影剂跟踪技术,可以全面地观察下肢多发性动脉疾病,了解病变的程度及范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下肢CTA中造影剂的合理用量。材料和方法:60例下肢CT血管造影(CTA)病例随机分为3组,采用的造影剂量分别为150ml、120ml和90ml。检查所得图像由专业影像科医师读片,评价3组图像的清晰度及诊断价值;并测量动脉内造影剂的浓度。结果:下肢动脉在3组病例中均能清晰显示。3组动脉内的造影剂浓度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经统计学分析,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64层螺旋CT下肢血管造影中使用低剂量造影剂(90ml)图像质量较好,可以满足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静脉声学造影剂对下肢动脉彩色血流信号的增强作用,方法,19例患者分为2组;(1)正常组13例;(2)血管病变组6例,超声造影剂经左前臂浅静脉注射。结果 正常下肢动脉经造影剂增强后表现彩色血流信号增多,血流束增宽,4例股,国动脉闭塞者造影增强后管腔内仍无彩色血流信号,在闭塞管腔远侧,见3例胫前和1例胫后动脉内有彩色血流,上段有侧支血流进入,另2例患者胫前和颈后动脉彩色血流信号稀少,经造影增强后彩色血流信号增多并有充盈缺损,X线血管造影亦证实管腔有狭窄存在,结论 经静脉超声造影剂能够显著增强下肢动脉彩色血流信号,有助于肢血管病变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阻生病变的DSA成像特性。材料与方法:对67例中的56例下肢动脉阻生病变的DSA成像进行分析,采用常规造影与加大造影剂量比较,髂外动脉与股动脉造影比较及曝光延时的比较。结果:正常11例,病变56例,双侧病变10例。加大造影剂量、股动脉处注药及特殊曝光延时,均增加了DSA的成像质量和诊断信息。结论:对下肢动脉阻塞性病变,增加造影剂用量、近病变处注射造影剂,使用准确的延迟时间,可提高阻寒病远端血管和侧支循环的显示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静脉声学造影诊断下肢动脉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12例患者接受造影检查,造影剂经左前臂静脉注射,结果:注射造影剂后,下肢动脉彩色血流信号增多,血流束增宽,8例股,Guo动脉得造影前闭塞段及其远侧血管均无彩色血流信号,造一闭塞段仍无彩色血流信号,但远侧2例胫前动脉和6例胫后动脉有细窄彩色血流束,并可见侧支血流汇入,另4例股,国动脉狭窄者,造影前3例胫前动脉和2例胫后动脉无彩色血流信号,但造影后仅2例胫产动脉无彩色血流信号,4例胫后动脉均有彩色血流,结论:经静脉超声造影有助于准确诊断下肢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氟碳声学造影剂对下肢动脉彩色血流信号的增强作用。方法:15例接受造影检查,超声造影剂经左前臂浅静脉弹丸式注射,剂量0.005ml/kg。结果:注射造影剂后下肢动脉彩色血流信号迅速增多、血流束增宽。高峰期持续时间20~30s(平均25±5s),消退期持续时间52~76s,平均61±6s。结论:氟碳声学造影剂能显著增强下肢动脉彩色血流信号,有助于了解深部血管血流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造影剂注射方案对头颈部动脉 CT 血管造影扫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本院收治的需要进行头颈部动脉造影的112例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观察组采用下肢团注造影剂方法,对照组采用上肢团注造影剂方法。原始数据采用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及多平面重组技术进行后处理,观察各部位血管 CT 值及血管显像质量,对比两组患者头颈部动脉血管显像质量,并采用主观评分3级评分法评估图像质量。【结果】观察组双侧颈总动脉 CT 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双侧锁骨下动脉、颈总动脉起始部、头臂干血管显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不增加造影剂和辐射剂量的前提下,通过下肢静脉团注造影剂,可取得较好血管显像质量,还能得到更多显像质量较好的血管信息,有利于及早发现相关部位的病变。  相似文献   

10.
下肢动脉造影是应用影像学方法检查下肢动脉有无病变或为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治和研究提供可靠依据的介入性诊断技术.目前,股动脉穿刺仍然是选择性下肢动脉造影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超声造影在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门静脉、颈动脉及下肢深静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超声造影观察门静脉,颈动脉及下肢深静脉疾病患者63例,其中门静脉栓子2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5例,颈动脉狭窄28例,分别观察造影剂增强及血管充盈情况,并与增强CT及DSA对照.结果 15例门静脉瘤栓造影后均表现为不同程度增强,5例血栓无增强,表现为充盈缺损,颈动脉超声造影可清晰显示动脉内-中膜厚度,发现21个造影前未发现的斑块,勾勒出动脉斑块大小及形态.与DSA对照,应用CDFI、超声造影诊断动脉粥样硬化所致颈部动脉闭塞的敏感性分别为55.6%、55.6%,特异性分别为84.2%、94.7%,准确率分别为75.0%、82.0%.普通超声检查下肢下肢DVT的发现率为47%,超声造影后下肢下肢DVT的发现率为87%.患侧股总静脉造影剂出现时间及达峰值时间分别为(56.76±11.24)8、(61.43±7.12)S,健侧造影剂出现达峰值时间为(42.46±7.28)S、(51.57±5.79)s,双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低回声带宽度为(0.31±0.08)cm,健侧为(O.09±0.03)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造影有助于门静脉栓子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提高了颈动脉斑块及静脉栓子的显示率,有助于动脉狭窄程度判断以及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Blous Chasingimage技术在下肢DSA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Blous Chasingimage(造影剂跟踪)技术的优点及其在下肢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下肢血管病变16例患者进行该技术DSA检查。结果:进行25次该技术DSA检查,其中22次检查血管显示优良,占88%,其余经图像后处理仍能达到放射诊断及介入治疗要求。结论:该技术一次造影即可获得下肢动脉DSA的血管解剖结构和血流情况,是一种连续实时观察多段血管结构的新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下肢深静脉造影术是一种将造影剂通过下肢静脉注入,使下肢静脉血管显影,以诊斯下肢静脉返流性疾病和下肢静脉阻塞性疾病的方法。造影包括顺行和逆行两种,顺行性下肢深静脉造影是将造影剂顺静脉血流方向充盈下肢静脉。逆行性下肢深静脉造影是将造影剂注入殷总静脉以观察深静脉有无返流。我科自1993年8月~1995年2月行下肢深静脉造影22例共28条肢体。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小腿挤压法在下肢静脉造影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腿挤压法在下肢静脉造影中对显示髂静脉的应用价值。方法设备是CE公司生产的LCV+型DSA机,选用Bolus chase数字化采集模式,对61例患者行追踪法下肢静脉造影。结果61例追踪法下肢静脉造影中,42例髂静脉显影良好,19例髂静脉显影不佳,占31.15%,行小腿挤压法补充造影后,髂静脉显影良好。结论追踪法(Bolus chase)下肢静脉造影有31.15%的患者髂静脉显影不佳,使用小腿挤压法技术能使髂静脉显影良好,是追踪法下肢静脉造影的有效补充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下肢静脉造影在各种造影中是一种比较简单的造影,但对护理上的要求和配合比较仔细,否则将会因为一个简单造影而引起患者不必要的痛苦,现将造影过程中护理要点介绍如下。下肢静脉造影的适应证:下肢静脉畸形,下肢静脉曲张,血管瘤,侧枝循环,深浅静脉交通枝的瓣膜是否健全。禁忌症:急性闭塞性脉管炎及碘过敏患者。造影剂选择:用低浓度,刺激性小的造影剂,离子型及非离子型造影剂均可,非离子型造影剂刺激性虽然小但价格昂贵,目前我们用上海信谊药厂出品的60%复方泛影葡胺。  相似文献   

16.
动脉造影CT在腹部疾病诊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腹部疾病影像诊断水平,探索动脉造影CT在腹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象与方法:22例腹部疾病患者与行动脉造影CT检查,检查后均经手术或活检明确诊断。常规血管造影操作将导管抽入的病变供血动脉后,注入造影剂同时行CT扫描。观察影像学改变,做出诊断;同时观察离子造影剂和非离子型造影剂的差别。结果:诊断符合率95.5%,离子型造影剂和非离子型造影剂之间的检查中未见差别。结论:动脉造影CT对于腹部  相似文献   

17.
下肢动脉Perivision造影成像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全景外周血管自动减影(Perivision)造影成像技术。方法 使用Siemens Multistar T.O.P.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的Perivision造影成像技术检查了45例下肢动脉血管病变,就有关造影导管端口的位置,注射参数的设置,C形臂的移动等技术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除2例因为血流速度太快而没有显示病变血管外,其余Perivision造影图象均达到了诊断的要求。结论 Perivision造能快速准确诊断下肢动脉血管疾病,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成像技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MRI移床跟踪造影扫描技术在腹腔、盆腔和下肢动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例疑有腹腔、盆腔和下肢动脉疾病患者,应用移床跟踪造影扫描技术,行腹腔、盆腔和下肢动脉增强MRA扫描及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技术重建,从而获得腹腔、盆腔和下肢连续的动脉全程图像。结果:11例患者均获得清晰图像,可直观、完整地显示腹腔、盆腔和下肢的动脉正常结构和疾病分布情况。结论:MRI移床跟踪造影扫描技术,可以全面地观察腹腔、盆腔和下肢多发性动脉疾病,了解病变的程度及范围,利于手术及其他治疗方案的制定,极具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动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肢动脉疾病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残疾,甚至截肢,及早诊治十分重要。虽然血管造影已被公认为诊断四肢动脉疾病的“金标准”,但因其有创、费用昂贵,不宜于重复检查和长期的追踪观察。近年来,随着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的普及和应用,下肢动脉疾病的超声检查越来越受到重视,已成为手术前或治疗前不可缺少的观察方法。本研究通过对53例下肢动脉疾病CDFI结果的总结及分析,旨在探讨CDFI在下肢动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灰阶超声造影在定量分析四肢骨骼肌血流灌注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自制超声造影剂及脉冲反向谐波造影技术对8只正常雄性新西兰大白兔下肢骨骼肌组织进行超声造影及定量分析.结果 造影剂剂量为0.05~0.6ml/kg时,骨骼肌显像良好,除50%清除斜率外,其造影开始增强时间、绝对峰值强度、上升支斜率、降支减半时间在各剂量组与肌内动脉主干造影参数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剂量为0.8 ml/kg和1.0ml/kg时,增强峰值后出现短暂的声衰减.在剂量0.025~0.6ml/kg范围内,骨骼肌开始增强时间、绝对峰值强度和降支减半时间与造影剂剂量呈直线相关(r=-0.9032,P<0.01;r=0.9882,P<0.01;r=0.9718,P<0.01),上升支斜率,50%清除率与剂量无相关关系(r=0.6774,P<0.05;r=0.6845.P>0.05).结论 灰阶超声造影可用于骨骼肌血流灌注的定量研究,定量分析时应注意造影剂剂量及肌内动脉主干血流对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