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建立模式病房医护协作组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报道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抓住医疗消费信息,开设特诊病房的经验,并重点介绍了特诊病房的设置、人员结构、疗护理管理细则、收费和分配原则等。  相似文献   

3.
4.
产科模式病房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产科模式病房的建立BuildingoftheObstetricModeWard胡苏丽李玉华窦月萍HuSuli,LiYuhua,DouYueping(SecondPeople’sHospitalofHuaiyinCity,Jiangsu223002C...  相似文献   

6.
关节炎对社会和经济的冲击是巨大的。我国类风湿性关节炎(以下简称类风关)患者绝对数是非常可观的。随着老龄人口增多,近年来骨关节炎的发病率已有增高趋势,因此建立关节病的康复机构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院与燎原农场职工医院在1984年12月联合成立类风关康复病房,床位50张,到87年2月底止.共收治327人,其对象主要为类风关或强直性脊柱炎,220例曾做各种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责任制在基层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设置护理岗位层级,制定各岗位职责,强化护士岗位培训,实施医护一体化责任制模式等护理方法。结果实施医护一体化责任制护理模式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度、临床护理质量均明显提高,护理不良事件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医护一体化责任制护理模式是一种优化组合的护理工作模式,调动了护理人员工作积极主动性,密切了医护配合程度,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临床护理质量,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贺曦 《当代护士》2018,(3):176-179
目的探讨医护助一体化服务模式在神经内科病房临床实践应用中对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医护助满意度的作用。方法总结本科2016年7-9月无陪护病房采用医护助一体化服务模式予以住院患者全方位的立体治疗、护理和照护后,应用《无陪护病房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应用医护助一体化服务模式前后患者及家属对医生工作的满意度分别为86.7%和97.8%,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分别为84.4%和97.8%,对生活助理员的满意度分别为80.0%和100.0%。护理后满意度均高于护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助一体化服务模式可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医护助的满意度,值得在神经内科病房推广。  相似文献   

9.
相互间授课;参与特殊病例讨论;参加医疗查房;随时交流患者病情变化情况;为护士设立注意事项登记本。新护理模式下ICU病房内的医护沟通$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五四医院!河南信阳464000@陈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模式在烧伤病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科自2016年用实施医护一体管理模式,即医护合作加强慢性创面修复管理,通过责任护士每日跟班换药了解伤口情况,完善敷料管理,科主任及医生的满意度及责任护士提升专科内涵建设,对比实施前后院内感染发生率、科室成本、患者满意度及医师满意度。结果实施医护一体模式管理1年后,慢性创面感染发生率下降,科室成本下降,患者及医师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都有提高。结论医护一体模式有利于控制院内感染、耗材支出,有效促进医护合作,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护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蒋艳  周玉萍  彭小华  宁宁 《护理研究》2013,27(3):273-274
有关医护合作(nurse-physician collaboration)的研究最早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美国护士协会将其定义为医护之间的一种可靠的合作过程,即在医护双方都能认可和接受各自行为和责任的范围内,保护双方的利益和实现共同目标[1]。研究表明,良好的医护合作可以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病人的转归,并能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2-6]。医护合作强调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一体化模式在综合性ICU病房中的应用及实施效果。方法:2013年1~12月在综合性ICU病房中未实施医护合作一体化模式,2014年1~12月实施医护合作一体化模式,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三管感染率、医护患满意度及临床护士工作能力。结果:实施后护理质量评分、医护患满意度及临床护士工作能力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三管监测千日感染率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综合性ICU病房中运用医护合作一体化模式,促进了专科特色护理服务工作的开展,提高了ICU科室综合护理质量、临床护士工作能力及医护患满意度,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3.
实施整体护理 建立模式病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佩玉 《现代护理》1998,4(4):32-33
为适应护理模式转变,提高护理质量,我院自1996年4月份开始模式病房试点工作,从过去的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模式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模式。通过加强培训和学习,转变了观念,提高了认识。坚持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注重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危重病人护理,加强护理质量评价,提高护理质量,使模式病房建设工作逐步完善,并将在全院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小组责任制在儿科病房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8月~2012年3月收治的患儿22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小组责任模式,观察组运用医护一体化小组责任制模式。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儿平均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小组责任制模式是一种优化组合的新型工作模式,增加了医护配合程度,提高了患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真正实现以病人为中心,促进了医疗改革。  相似文献   

15.
关于建立疗养员专家库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每年来自全国各地的全军各行各业的疗养员中有不少是专家,如何发挥疗养院的平台作用,将这笔独特、宝贵的资源组成专家库,借用外脑来推动疗养院又好又快地持续发展,是值得尝试的创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设立医护协作组模式进行健康教育的体会.方法:在科室设立了12个医护协作小组进行健康教育,充分应用了协作组内医护间的协调机制,如共同查房、双向阅读资料、共同交流等.结果:随机调查了120例病人,对宣教内容理解率为92.4%,完全掌握率80%,技术满意率93.3%,服务态度满意率95.1%,健康需求率100%,健教满意率91.8%,病房综合满意率92.1%.结论:充分体现了"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提高了病人的自护能力和满意度,提高了护理质量,促进了健康教育的发展和升华.  相似文献   

17.
我院急诊病房因为收治全院各专科(如:普外科、脑外科、骨科、呼吸科、消化科等)患者,我们的护士不可能对各个专业都了解,势必造成护理质量下降,产生这样和那样的问题……。那么如何去提高护理质量,配合医生更好的治疗,让患者尽早康复。我们采用了护士同医生共同查房的办法,结果较好的改变了这种现状,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医护一体化诊护模式在普外科老年病房应用的体会。方法将普外科172例老年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86例,对照组采用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化诊护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患者满意度、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医护人员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普外科老年病房采用医护一体化诊护模式,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9.
建立整体护理模式病房管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诊断为核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的护理模式。我科学习日本综合责任制及全程优质服务的护理模式后,结合具体情况,建立具有自己特色的整体护理模式病房,现介绍如下。1人员组织结构我科是呼吸消化科,开放床位46张,护士14人。其中主管护师1名,护师5名,护士8名。将护士分成两大组,每大组组长由护理系毕业的护师担任,不上夜班,相对固定,单独分管4张床位,并利用岗位查房形式指导本大组护士运用护理程序解决病人存在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每大组又分两小组,共四组,即A、B、C、D组。…  相似文献   

20.
骨科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提升护士疼痛管理理念,使患者得到优质的无痛服务.方法 构建骨科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具体方法包括:明确组织架构与职责,进行持续性的人员培训、教育与考核,制订及实施疼痛控制程序,落实疼痛教育,进行阶段总结与反馈.结果 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建立后,护士在疼痛评估、疼痛一般知识、药物镇痛知识、疼痛知识的综合应用4个指标的得分均高于此模式建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无痛病房管理后,患者接受调查时、过去24h、手术后所经历的最严重疼痛程度均在5分以下(0~10级评分);患者对疼痛治疗方式、疼痛照顾、止痛效果的满意度评分在4分以上(5级评分),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满意度评分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科无痛病房以患者为中心,实施规范化的疼痛管理,提高了护士的疼痛管理知识和技能,提高了患者的疼痛控制质量,患者得到了优质的无痛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