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同正常对照者的对比,发现17名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脑室增大且在脑室的增大与认识障碍之间有非常显著的关系.研究精神分裂症的大师克雷丕林和布鲁诺都认为该病的智能和记忆不受损害.智能受损和记忆障碍被认为是器质性精神病的标志,都伴有脑的结构改变.这种观点同时认为在精神分裂症中不存在解剖学的改变.精神分裂症脑内的病理解剖变化的问题一直有  相似文献   

2.
据文献报告,大约25%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急性精神病症状过后发生抑郁。本研究对15名随机选择的有精神病后抑郁的病人进行了前瞻性追踪观察。观察期为三周,每周进行一次精神状况评定。满足以下五个条件的病人均纳入研究:①按RDC标准最近一次精神病发作为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情感性障碍。②诊断为精神病后抑郁时病人没有精神病性  相似文献   

3.
一些作者对分裂情感性精神病、预后良好的精神分裂症和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和遗传研究表明,除幻觉和妄想外,其症状和家族史与典型的躁狂抑郁症没有什么不同.Carpenter等人指出在双相情感性精神病患者中,大约有1/4的患者具有精神分裂症的一级症状.Clayton等人报告半数以上的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患者有情感性精神病家族史.Taylor和Abrams报告入院诊断为急性精神分裂症的48个病人都有足以诊断为双相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75年对首钢公司职工和家属中的精神病人进行登记、诊治和管理。 回顾分析我们历年所登记、管理的病人,发现曾被我院或其他精神病专业医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490例病人中,27例(5.5%)改诊躁郁性精神病。 我们更改诊断的根据是:(1)长期服用吩噻嗪类  相似文献   

5.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临床实践中常碰到这样的病人,兼有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病两类症象,起病较急,间歇发作,缓解良好。Kasanin(1933)用分裂情感性精神病(Schizoaffctive Psy-chosis简称SAP)一词称呼这组病人,并报告9例。虽然SAP一词沿用至今,但对其本质属性仍不清楚。这组病人既不能简单归于精神分裂症,也不能认为是情感性精神病的变异。目前,应将SAP从诊断索引中独立出来,仔细观察和研究,以便搞清楚其本质属性。一、关于SAP的最新概念和分类  相似文献   

6.
虽然精神分裂症的家族史是精神分裂症最确知的危险因素,环境因素如出生地点和出生季节也很重要。作者在丹麦用公民登记系统资料研究了家族史和非家庭危险因素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患精神分裂症的危险性。方法:用丹麦公民登记系统资料,我们获得了从1935年4月1日至1978年3月31日在丹麦出生的母亲和她们的后代共1750万人,获得父亲的资料共1996726人,这些人中有2669人在丹麦精神病登记中心曾被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结果:在2.5千万人的随访中,共有1857名男子和812名女子被确诊为精神分裂症。在这些病人中79人其母有该病,33人其父有该病,4人双亲皆…  相似文献   

7.
序言血型和精神病状态之间的联系已有过一些研究,但其结果常常是不一致的.血型和精神分裂症之间的联系已有五篇研究报导.Lafferty等人报告在精神分裂症病人中有一个A~ 型的高频率(ABO混合型为A,Rh混合型是阳性).Missik和Kostkowski等人同样发现在精神分裂症病人中A型血是高频率的.相反方面,Andersen和Ekstr-om Larsen报告精神分裂症中O型是高频率的,但他们仅限于研究女病人.Irvine和Miyashita则报告,血型和精神分裂症之间最终是没有联系的.血型和抑郁症之间的联系的研究已有四篇报  相似文献   

8.
导言"环性精神病"(Cycloid Psychoses)是"内源性"精神病综合征的名称之一.这类精神病既非"典型"的精神分裂症,也非"典型"的躁狂抑郁症.其一般特点是:患者在同一发病期或不同的发病期,既有情感性精神病的症状,也有精神分裂症的症状.而且有痊愈和反复发作的明显倾向.Leon-hard最初称之为"非典型精神病",后来则常用环性精神病这一名称,在分类学上以别于情感性精神病和精神分裂症.虽然Leon-hard提出的这一疾病已被大多数精神病学家所接受,但在分类学上仍有争论.类似的名称多达二十余种,造成极大混乱.  相似文献   

9.
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杀的特征和原因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自杀是一个重要的医学和社会问题。WHO估计在一般人群中约有1%的人死于自杀,其中94%的人有精神疾病史,在自杀的精神病人中,精神分裂症占30%。有几项长期随访资料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杀越来越多且越来越严重。大约10%的精神分裂症病人死于自杀。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在我国已引起重视。本文旨在分析有关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杀特征和原因的一些问题。一、自杀病人的特征: 1.年龄:在一般人群中,自杀多发生在中年或中年以上,但精神病人的自杀则越来越年青化。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杀尤其如此。80年以来,六篇关于精神分裂症自杀的报告  相似文献   

10.
抗癫痫药物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疾病,其常用治疗药物是典型和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然而,这种治疗并不是对每个患者的每种症状都有效,大约有10~20%的患者治疗后没有任何效果,一些病人仍会出现情感症状、阴性症状或认知功能障碍,还有些人可能会出现敌对或暴力倾向,即使这些抗精神病药维持治疗有效的患者也会出现精神分裂症的复发[1]。为了减少病人症状的反复发作以及由此所带来的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出现了很多新的治疗策略,其中将抗精神病药与抗癫痫药物合用为这些病人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我们总结了近年来抗癫痫药在精神分裂症中应用的相关文献,现综…  相似文献   

11.
编辑先生: 精神分裂症的早期干预主要是指在精神分裂症前驱期实施的干预,请问在现今常用的诊断系统中有无相应的诊断标准?如何使用? 江苏一名医生 答读者来信 江苏医师: 大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首次疾病发作前会出现感知觉、思维、认知、行为、社会功能、情绪或心境等方面的异常变化[1-2],这一时期被称为精神分裂症的前驱期.在精神分裂症前驱期和在精神病发作之后为缩短未经治疗的精神病阶段(DUP)实施的干预统称为精神分裂症的早期干预[3].目前只有DSM系统曾对精神分裂症前驱期做过详细界定,但是几经变迁仍未能达成一致.精神分裂症前驱期这一概念常被用于科学研究中,下面简要介绍界定此期的相关标准和工具.  相似文献   

12.
抗精神病药物的广泛使用,在治疗中改变了精神分裂症的某些临床病象,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治疗问题.因之,在一个阶段充分治疗之后仍须进行长时期的药物维持疗法,借以巩固疗效,减少复发或再住院.一、适应指征和病人选择一般认为住院或非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以及大部急性病人皆需进行抗精神病药物维持疗法.有人则认为,维持疗法对预后良好的精神分裂症或对病情极其严重者价值不大.对这两者之间的各类型则有价值.  相似文献   

13.
方法:研究对象为14名符合DSM-Ⅲ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病人,年龄19~51岁,接受11种抗精神病药物的一种治疗至少1月,1名年龄58岁曾服用氯去甲替林2月的情感障碍病人也被编入本研究。所有这些病人在末次服药后6小时稳定状态下,用正电子断层扫  相似文献   

14.
精神分裂症研究中最令人振奋的趋势之一是从治疗学研究转向精神分裂症的早期识别和早期干预研究。后者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处于精神病"前驱期"或"临床高危"的青少年或年轻的成年患者,他们出现的认知功能障碍和社会功能障碍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相似,因而被认为具有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的高患病风险。有学者将这种认知和社会功能障碍的表现称为精神病风险综合征(psychosis risk syndrome,PRS)。在某些范围内已有试图将这一状态重新定义为一种精神障碍的举动,如: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将"轻微精神病综合征"(attenuated psychosis syndrome,APS)列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状态"。存在PRS的个体出现精神病性障碍的风险的确比没有PRS的人要高,但多数PRS个体以后也不会患精神病性障碍,因此,我们反对将PRS或APS作为一种亚型列入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中。  相似文献   

15.
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病程及转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经有人发现 ,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一些特征及其特异性的生物学变量与其转归有关 ,本文试图就此作进一步的概述。1 精神分裂症的病程精神分裂症可识别的发病形式通常在青春期或成年早期 ,并以急性精神病发作形式而出现。有理由相信 ,精神分裂症的病理基础往往前于它的正式发病期 ,因为疾病有遗传因素影响。病人通常没有发病前的病态感觉 ,但在精神病性症状形成以前 ,可能有一些疾病的微妙表现、一些非特异性的症状或行为[1] 。这些早期的警告性的症状体征在许多同事的研究中均已证实 ,因不严重 ,而未明显超出人类行为的正常范围 ,它仅能被有…  相似文献   

16.
预测性研究的方法学问题预测药物疗效,必需与疾病治疗前检测相一致。不过,疾病和病人的药物代谢作用都提示受到某一种遗传或环境性质的大量变异的综合影响,这就必要把这些变异都计算进预料性研究中去。此外,为了预测抗精神病药物的反应,紧要的是估计药物和安慰剂间疗效差距。大多数治疗前变异都被集中在常以诊断作简单表白的临床特征上。然而,精神病诊断并非一种统一的测量法。人们在七十年代就有兴趣于各种治疗前变异的测检方法包括:药源的,生化的,神经生理的,心理学的和临床的。电子计算机的帮助和先进的统计方式:如因素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便了药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精神病人的自杀行为比一般人群中更经常出现,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自杀常常产生特殊的治疗问题,需要住院或一些其他的治疗方法.φdegard(1963)研究了1926-1941年死于挪威精神病院内的3,370例病人,其中62例是自杀.最常见的临床诊断是精神分裂症,自杀最普通的方法是自缢.而那些自杀者急  相似文献   

18.
虽然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疗效较好,但对阴性症状作用甚微。淡漠、社会退缩、情感迟钝和动作迟缓等阴性症状的存在严重地阻碍着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康复。精神分裂症的多巴胺假说已被人们广泛接受,但亦有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尤其是阴性症状)的病理过程也涉及到其它的神经递质。有人报告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血浆及血小板中血清素浓度增加;作者曾报告未经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催乳素对氟苯氧丙胺兴奋试验的反应较正常对照组降低,而应用氟苯氧丙胺、赛庚啶等血清素活性剂可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提示精神分裂  相似文献   

19.
皇姑区亚明公社共有精神分裂症病人七十二名,过去,由于没有及时治疗和管理,病人和家属都感到很痛苦,也给社会带来很大负担。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公社党委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带领群众,勇于变革,敢于创新,在巩固、发展街道卫生防治站和赤脚医生的同时,于一九七四年七月一日创办了一所精神病防治站,将全社的精神分裂症病人,根据不同  相似文献   

20.
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与妊娠、分娩的相互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8例妊娠前已在我院精神科诊治多年,确诊为精神分裂症、躁郁症的病人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表明:1.精神病对妊娠、分娩、新生儿的影响:除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病率较一般群体明显高以外,其余均无明显影响。2.妊娠、分娩对精神病的影响:不使精神症状加重。但妊娠期间精神分裂症病人不宜随意停用抗精神病药物,而躁狂抑郁症病人可停药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