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探讨雷公藤对哮喘豚鼠酸性细胞(Eosinophil,Eos)凋亡及与白介素-5(IL-5),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mRNA表达的作用。方法:实验豚鼠分为哮喘组,雷公藤治疗组和下沉对照组,采用原位细胞凋亡(TUNEL)和原位杂交技术分别检测豚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涤中的Eos的凋亡率和肺组织IL-5,GM-CSF mRNA的表达强度均显著高于处理和对照组,哮喘组BALF中Eos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哮喘时哮酸性粒细胞(Eos)浸润与IL-5mRNA表达的关系以及糖皮质激素对其影响。方法 采用孵蛋白(OA)吸入致敏制作豚鼠哮喘模型,在诱发哮喘24d后,检测气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不同密度的Eos的数量及其百分比,肺组织中原位IL-5mRNA的表达,以及地塞米松预防用药6d对其变化的影响。结果:①哮喘组BALF中Eos总数增加,低密度Eos(HEo)增加尤为显著;肺组织中IL-5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对哮喘豚鼠支气管组织中的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mRNA,E-选择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豚鼠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缚,地塞米松(Dex)治疗组和哮喘组,用原位杂交方法显示ICAM-1mRNA及E-选择素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原位杂交结果显示,ICAM-1mRNA,E-选择素mRNA在正常豚鼠支气管粘膜下的小血管,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或)支气管上皮细胞有基础表达  相似文献   

4.
哮喘中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白细胞介素5表达及意义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研究了哮喘豚鼠嗜酸性粒细胞(EOS)在外周血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变化,用RT-PCR半定量测定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及支气管组织白细胞介素5(IL-5)mRNA表达量。结晶显示哮喘豚鼠EOS及IL-5mRNA表达量均较对照组及地塞米松干预组显著升高,PBMC中IL-5mRNA表达量与支这组织IL-5表达及外周血EOS计数成正相关。提示哮喘豚鼠PBMC、IL-5mRNA表达  相似文献   

5.
雷公藤甲素对哮喘动物模型气道反应性的作用及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卵白蛋白致敏和激发豚鼠,形成哮喘动物模型(哮喘组)。用雷公藤甲素(简称“雷公藤组”)处理哮喘模型后,测定以上二组和正常对照组豚鼠对组织胺的气道反应性、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嗜酸性粒细胞(Eos)绝对计数、低密度Eos(HEos)百分比以及EALF中的嗜酸性粒细胞活力增强活性(EVEA)。发现哮喘组气道反应性非常显著高于正常组(P<0.001)、雷公藤组(P<0.01),雷公藤组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而且,哮喘组Eos绝对计数和HEos%均与气道反应值(PC20值)显著相关(r=-0.76和-0.88,P<0.05和0.01)。雷公藤甲素处理不能抑制哮喘模型肺内的Eos聚集,但却降低HEos%至正常组水平。哮喘组BALFEVEA显著高于对照组、雷公藤组。哮喘组BALFEVEA与HEos%呈显著的正相关(r=0.75,P<0.05)。以上结果表明,雷公藤甲索具有降低哮喘动物模型气道反应性的作用,其机理可能与减少“活化”的HEos有关。雷公藤甲素可能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在下肢静脉曲张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和凋亡相关基因在下肢静脉曲张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凋亡细胞原位检测、原位杂交、免疫组化研究83例曲张静脉和10例对照组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结果:①曲张静脉囊性扩张型Ecs及SMC凋亡指数显著增高(P<0.01);②曲张静脉囊性扩张型Bcl-2 mRNA阳性细胞表达率均显著低于非囊性扩张型(P<0.05);③非囊性扩张型其Bcl-2基因蛋白阳性细胞表达率均显著高于囊性扩张型和对照组(P均<0.05);④囊性扩张型其Bax 和Fas基因蛋白阳性细胞表达率均显著高于非囊性扩张型和对照组(P均<0.05);⑤Bcl-2 mRNA表达阳性细胞数和表达率(0.25±0.23)与Bcl-2基因蛋白(0.30±0.27)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795381(P=0.001981)和0.688216(P =0.000844)。结论:①细胞过度凋亡导致静脉血管重塑,可能是静脉曲张发病机制之一;②曲张静脉囊性扩张型其ECs和SMC过度凋亡可能与Bcl-2 mRNA、Bcl-2蛋白低水平表达及Bax、Fas高水平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病中的作用及基因调控机制,为进一步阐明ARDS的发病机制和在细胞凋亡水平防治本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ARDS组9例,对照组5例,采用TUNEL法以及免疫组化技术观察ARDS患者肺组织细胞凋亡及Fas/FasL系统表达的变化。结果:ARDS早期患者肺组织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且主要表现为肺泡上皮和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增加;Fas抗原、FasL在ARDS早期患者肺组织表达明显上调,并且Fas、FasL表达的增加与肺组织细胞凋亡增加呈平行关系。结论:肺泡上皮和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增加和Fas/FasL系统活化可能参与临床ARDS早期的发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哮喘豚鼠模型研究雷公藤多甙(tripterygiumpolyglycoside,TⅡ)对哮喘豚鼠炎症的抑制作用。方法:用卵白蛋白诱发致敏豚鼠哮喘发作,同时进行TⅡ与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的对照治疗,观察豚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学、肺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豚鼠诱发哮喘后24h和72hBALF中炎性细胞、嗜酸细胞总数及其分类计数的结果显示,哮喘组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多,而TⅡ和DEX治疗组尤其是TⅡ大剂量组则明显减少,与正常对照组比无显著差异(P>0.05),与哮喘组比有明显差异(P<0.05)。组织形态学也显示TⅡ对哮喘豚鼠迟发性哮喘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TⅡ对哮喘豚鼠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瘢痕成纤维细胞的MMP-3 mRNA表达及其基因转染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细胞外间质(ECM)的过度沉积机制,并探索其基因治疗途径。方法:体外培养瘢痕成纤维细胞(HSF),构建间质溶解素1(MMP-3)逆转录病毒载体,利用基因转染技术将MMP-3基因转入HSF,核酸分子杂交检测MMP-3的mRNA表达水平。DNP-多肽降解法检测间质金属蛋白酶(MMPs)活性,辅以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作对照。结果:HSF表达MMP-3mRNA水平及降解DNP-多肽  相似文献   

10.
阎庆国  王文亮 《医学争鸣》1997,18(4):382-382
胆管细胞癌癌细胞中FasmRNA的原位杂交检测*阎庆国王文亮黄高升(第四军医大学病理学教研室西安710033)关键词胆管细胞癌凋亡Fas原位杂交中图号R735.8Fas又称Apol或CD95,为凋亡相关基因fas的表达产物,是近年来细胞凋亡研究领域中...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Fas抗原介导的死亡效应在超抗原诱导T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SEA诱导从人外周血建立的短期SEA反应T细胞系凋亡,1.8%琼脂凝胶DNA电泳观察凋亡的特征条带;FCM检测Fas,FasL的表达量变化,Fura-2/AM荧光批示剂检测胞浆「Ca^2+」i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半枝莲碱A对EB 病毒阳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EB virus-positive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EBV+DLBCL)细胞株Farage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将Farage细胞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半枝莲碱A 处理组,采用CCK 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分布,RT-qPCR法检测半枝莲碱A作用于Farage细胞后细胞周期蛋白D3(cyclinD3)的mRNA 表达以及Westernblot法检测cyclinD3蛋白表达。结果 CCK 8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半枝莲碱A能够明显抑制Farage细胞增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半枝莲碱A 诱导细胞凋亡呈剂量依赖性,且主要使细胞阻滞于G0/G1 期。RT-qPCR 和Westernblot结果显示,半枝莲碱A 以剂量依赖形式使Farage细胞cyclinD3的mRNA 和蛋白表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半枝莲碱A 具有抑制Farage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的作用,可使细胞阻滞于G0/G1期,并可能通过下调cyclinD3表达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肝癌血清可溶性Fas与可溶性FasL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真  陈晓阳  庄岳鹏 《河北医学》2000,6(12):1059-1061
目的:进行原发性肝癌血清可溶性FasL(sFasL)与可溶性Fas(sFas)的检测,以探讨其在肝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18例原发性肝癌血清sFas与sFasL水平。结果:肝癌组sFas与sFasL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可溶性Fas与膜Fas竞争性地与FasL结合,抑制肿瘤细胞凋亡。可溶性FasL可能通过转式机制导致别的表达Fas的免疫细胞发生凋亡。从而使肿瘤细胞躲避免疫攻击。  相似文献   

14.
利用地高辛标记的cDNA探针,原位检测DDPH[1-(2,6-二甲基苯氧基)-2-(3,4-二甲氧基苯乙胺基)丙烷酸盐]对缺氧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致猪PASMCPDGF基因表达的影响。实验分6组:常氧、低氧无血清培养液组(N、H组),常氧、低氧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组(NECCM、HECCM组),NECCM+DDPH、HECCM+DDPH组。用自动图像分析仪检测各组细胞PDGF-A和-B链杂交产物的平均光密度(OD)值。结果:HECCM组PDGF-A和-B链mRNA表达量分别是NECCM组的1.40、1.49倍(P<0.01),分别是N组的1.8倍、1.7倍(P<0.01),HECCM+DDPH组PDGF-A、-B链mRNA表达量分别为HECCM的0.73倍、0.65倍(P<0.01),与NECCM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提示DDPH在PDGF基因转录水平抑制HECCM诱导的PASMC的增殖。  相似文献   

15.
复方威爪龙制剂是根据临床抗癌验方应用现代药剂技术制备面而成的口服液和注射液,由白花蛇舌草(Oldenlandiadiffusa(Willd.)Roxd.)DGV VO WM (cLEMATISCHINENSISoSBECK),苓(Poriacocos(Schw.)Wolf),天花粉(TrichosantheskirlowiiMaxim.)TFFUQQ KFI WFXYK AJJ AX RN XED  相似文献   

16.
地塞米松及雷公藤甲素对哮喘CD4、CD8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DM)和雷公藤对哮喘CD4、CD8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卵蛋白致敏复制哮喘豚鼠模型。哮喘豚鼠经腹腔内注射DM和雷公藤甲素(TP)后,用淋巴细胞分离液的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采用免疫细胞化学(ICC)与3’末端转移酶介导的脱碱磷酸尿苷(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双标染色对CD4、CD8细胞凋亡进行检测。结果:DM和TP均能诱导哮喘外周血CD  相似文献   

17.
血管生成及细胞凋亡与喉粘膜上皮癌变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志宏  金岩 《医学争鸣》1999,20(1):17-20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及细胞凋亡与喉粘膜上皮癌变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末端标记(ISEL)方法分别检测正常喉粘膜(N)、炎症(IF)、不典型增生(DYS)和鳞癌(SCC)中间质的微血管数量及上皮的细胞凋亡情况,标记后的血管和凋亡细胞通过计数分别以微血管密度(MVD)及凋亡指数(AI)表示.结果:MVD值从N,IF,DYS至SCC依次增高,DYS及SCC组的MVD值与N,IF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DYS组的凋亡指数(AI)在所有病变中最高;DYS及SCC组的AI值较正常N及IF组明显增多,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管生成及细胞凋亡与喉粘膜癌前病变和癌变关系密切,在喉粘膜上皮癌变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哮喘中IL—5和IL—10基因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31只健康豚鼠分为哮喘组、地塞米松干预组及对照组。测定各组豚鼠肺泡灌洗液细胞成分,应用RT-PCR方法检测支气管组织白细胞介素-5(IL-5)和白细胞介素-10(IL-10)mRNA表达强度。结果显示,哮喘组豚鼠肺泡灌反。IL-5mRNA表达与EOS百分比呈正相关,而与IL-10mRNA表达呈负相关。说明EOS,IL-以正相关参与了哮喘发病。哮喘时IL-10表达受抑制,这可能是炎症细胞因子IL-5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细胞粘附分子(celularadhesionmolecules,CAMs)在炎症角膜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角膜炎症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冰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了18只炎症角膜、3只正常角膜和2只圆锥角膜组织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ularadhesionmolecule1,ICAM1)、人类白细胞抗原DR(humanleukocyteantigenDR,HLADR)、CD11a、CD11b、CD18、CD2和CD20的表达及变化。结果:正常角膜中,ICAM1主要表达于角膜缘血管内皮细胞,基质细胞、角膜内皮细胞中仅有微弱表达或不表达。炎症角膜中,基质细胞、内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ICAM1表达增强,尤其在炎症细胞浸润处最为显著;原不表达ICAM1的上皮细胞亦出现异常表达;ICAM1和HLADR常共同表达于同一部位,炎症明显组角膜ICAM1和HLADR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炎症轻微组;炎症浸润细胞中表达LFA1(CD11a/CD18)的细胞较表达Mac1(CD11b/CD18)的细胞多;浸润淋巴细胞以T(CD2)淋巴细胞为主;属非炎症性病变的圆锥角膜中I  相似文献   

20.
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CV和Fas抗原检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丙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内丙型肝炎病毒抗原(HCVAg)及Fas抗原(FasAg)表达状况及意义。方法:采用HCV核心区及NS3区单克隆抗体,对28例慢性丙肝患者PBMCs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并同步检测FasAg。结果:HCVAg及FasAg阳性率分别为85.7%(24/28)和82.2(23/28),经相关分析显示。两者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546,P〈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