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 评价手外科骨折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手外科骨折患者152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120例骨折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比较2组的术前焦虑恐惧及术后疼痛等多项观察指标.结果 2组患者术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骨折部位疼痛、肿胀、睡眠障碍以及焦虑、恐惧等心理障碍,经干预后研究组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舒适护理能改善手外科骨折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2.
手外科骨折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手外科骨折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手外科骨折患者152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120例骨折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比较2组的术前焦虑恐惧及术后疼痛等多项观察指标。结果2组患者术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骨折部位疼痛、肿胀、睡眠障碍以及焦虑、恐惧等心理障碍,经干预后研究组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舒适护理能改善手外科骨折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3.
全程护理干预对乳腺肿块活检枪穿刺活检术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琳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32):3389-3390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于减轻乳腺肿块活检枪穿刺活检术患者的焦虑症状、术中紧张恐惧及术后局部疼痛的积极作用.方法 80例乳腺活检枪穿刺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干预组行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分析两组术前焦虑症状、术中紧张恐惧程度及术后局部疼痛程度的差异.结果 患者术前焦虑情况、术中紧张程度及术后疼痛程度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采用全程护理干预方法 可以减轻乳腺穿刺患者焦虑紧张程度及术后局部疼痛.  相似文献   

4.
心理干预对乳腺包块患者在门诊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乳腺包块患者在门诊手术中恐惧、焦虑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乳腺包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按常规进行手术和护理,其中干预组还实施心理干预.结果:干预组的焦虑和恐惧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心率、血压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缓减患者焦虑、恐惧不良情绪、稳定生命体征、增强手术安全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改善消化道肿瘤化疗患者焦虑抑郁负性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康复作用.方法 将60例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按常规实施系统药物化疗,对照组给予普通护理和心理支持疗法,研究组除此之外则接受为期4周的以健康模式信念教育和语言诱导式音乐治疗为主要方式的心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程度和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程度和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程度和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心理干预能够缓解消化道肿瘤化疗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对患者的身心康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心理干预对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前焦虑及术后疼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前焦虑和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89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专人负责进行心理行为干预.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焦虑、心率、血压及术后疼痛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前焦虑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施心理行为干预可缓解患者术前焦虑和减轻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消化内科患者抑郁、焦虑及疼痛缓解率的影响。方法:将130例消化内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负性情绪及疼痛的变化。结果:两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干预前(P0.01),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观察组疼痛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消化内科患者因恐惧、焦虑情绪导致的心理负面反应,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结肠镜检查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50例行结肠镜检查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25例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评估2组患者焦虑状态、紧张与恐惧程度、疼痛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紧张和恐惧、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6.0%(24/25),高于对照组的68.0%(1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缓解结肠镜检查患者焦虑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MECT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行MECT治疗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治疗1、2、3次前焦虑、恐惧情绪及配合程度,存在的心理问题,疗程完成的次数及治疗依从性。结果研究组在治疗1、2、3次后焦虑、恐惧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配合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疗程完成次数及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减轻患者焦虑恐惧情绪,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减轻或控制患者精神症状,降低病残率,提高生活质量,早日回归社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萧莉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20):1470-1471
目的探讨利用护理干预改善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恐惧心理的效果.方法8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干预组术前实施访视,给予心理辅导和卫生教育等护理干预措施.非干预组按常规护理,比较其术前24h和术前10min焦虑水平和部分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对两组患者术前1h心理状况进行调查比较.结果干预组平均焦虑总分、血压、心率平均变化值、肌紧张程度、术前疼痛反应程度等均低于非干预组.两组患者在担心手术疼痛、手术不成功、术前失眠、恐惧、术后遗留疤痕等5项观察指标中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术前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手术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并能减轻其疼痛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输卵管结扎术妇女心理状态及疼痛状况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妇科施行输卵管结扎术850例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450例和对照组4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根据其不同心理问题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心理状态及对疼痛的反应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消除输卵管结扎术妇女心理障碍、降低疼痛级别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将46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3周后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心理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干预后冒险量表、强势他人量表得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干预后SDS得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缓解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化疗患者抑郁情绪,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在应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时的效果。方法:对60例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支持性的心理治疗法。包括语言劝导法、说理治疗和信念治疗,使患者的心身、精神行动上在术前均得到充分的预期准备。结果:通过对照,干预组术前焦虑、术中痛感与对照组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对手术的自我感觉满意度增高(P<0.05)。结论:术前心理干预减轻术前焦虑、术中痛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冠心病病人的疗效、焦虑及抑郁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冠心病病人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干预组在接受常规心内科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以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为评估工具。对两组病人治疗前后SAS、SDS评分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治疗后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是降低冠心病病人焦虑、抑郁情绪障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疗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舒适护理在中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中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提出增加患者舒适度的护理方法。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住院全程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并发放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定。结果两组焦虑评分及患者满意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实验组术中疼痛及术后穿刺部位出血、尿潴留、迷走神经反射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脉介入治疗的中年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可使患者在心理、生理上以最佳的状态配合手术治疗与护理,同时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结合运动疗法对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49例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4例和对照组25例,实验组给予早期心理护理干预,急性期后积极进行运动康复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和随访2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的精神心理状况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实验组并发抑郁/焦虑症状的概率低于对照组(P<0.05),恢复2个月后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可减轻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的心理负担,结合运动疗法可有效促进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7.
欧少青  姚慧  何翠华  曾兰芬  徐小萍 《护理研究》2006,20(17):1554-1555
[目的]减轻拔牙病人焦虑、恐惧心理。[方法]将102例患牙科焦虑症的拔牙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多维互动干预;对照组只采用常规拔牙护理。[结果]两组病人焦虑水平、疼痛程度、脉搏变化、病人满意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多维互动干预可减轻拔牙病人焦虑、恐惧心理,减轻疼痛,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两种护理模式下开胸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方法:将120例开胸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60例,在遵医嘱预防性应用镇痛药物的同时分别给予术后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每位患者根据疼痛程度标准分级,比较两组患者开胸术后镇痛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常规护理比较,护理干预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护理干预模式配合预防性应用镇痛药物可提高开胸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此方法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应用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对其焦虑情绪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收集医院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肝癌手术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手术室心理护理。比较对照组和研究组的SAS、SDS和VAS评分。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的SAS、SDS、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22,P=0.000;t=3.672,P=0.000;t=3.366,P=0.000)。结论手术室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肝癌手术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并改善痛疼症状,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Abdominal surgery, pain and anxiety: preopera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IM: This paper reports a study examining the effects of preopera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ain on abdominal surgery preoperative anxiety and attitude to pain, and postoperative pain. METHOD: I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conducted between January and August 2001, patients undergoing abdominal surgery in a medical center in southern Taiwan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an experimental (n = 32) or control group (n = 30).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care and preopera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ain,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care only. A structured questionnaire including an anxiety scale, pain attitude scale, and Brief Pain Inventory was used to assess the results. RESULTS: Participa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experienced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preoperative anxiety and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preoperative pain attitude. They also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lower postoperative pain intensity for 4 hours after surgery and lower highest pain intensity within the first 24 hours after surgery. Perceived pain interference during position changes, deep breathing/coughing, and moments of emo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same situation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lso started out-of-bed activities 1.5 days earlier. CONCLUSION: Preopera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ain has positive effects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abdominal surgery. The intervention used in this study could serve as a guide for nurses to improve the pain care of these pati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