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MRI检查椎管外神经根囊肿的成像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我院MRI诊断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外神经根鞘囊肿患者7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表现特点、MR检查方法及表现。结果:椎管外神经根囊肿在常规T1WI、T2WI成像不易检出,应用脊髓水成像(MRM)及斜冠状位扫描技术容易发现病灶,病灶小,呈长T1WI、长T2WI信号,附着在椎管外神经根鞘膜上,压迫神经根。结论:椎管外神经根囊肿病灶隐匿,应用MRM及斜冠状位扫描技术容易发现病灶,对临床不明原因的部分腰腿痛患者有重要的检查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骶管内蛛网膜囊肿的MR表现特点。方法:本组20例,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6—82岁,平均48.2岁。采用2.0T磁共振扫描仪作T1WI和T2WI矢状位和轴位扫描,4例作增强扫描。结果:20例中,骶管内脊膜囊肿14例,根性囊肿6例。囊肿信号与脑脊液相同,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囊肿未见强化。结论:MRI是骶管内蛛网膜囊肿的最好检查方法,其影像表现具有特征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骶管囊肿的临床表现特点和MRI诊断。方法 :分析 30例骶管囊肿的临床及MRI表现。结果 :囊肿位于骶管内 ,一般呈圆形或卵圆形 ,也有部分呈长囊袋形、串珠形和不规则形。囊边界清晰 ,囊壁菲薄 ,T1WI呈低信号 ,T2 WI呈高信号 ,信号均匀 ,与脑脊液信号一致。部分病例囊肿内可见T1WI、T2 WI等信号细条状神经根影 ,囊肿增强扫描无强化。结论 :MRI检查是目前诊断骶管囊肿最好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戴捷  于尧  候秋萍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4):1279-1280
目的:探讨骶管囊肿的临床表现特点和MRI诊断.方法:分析30例骶管囊肿的临床及MRI表现.结果:囊肿位于骶管内,一般呈圆形或卵圆形,也有部分呈长囊袋形、串珠形和不规则形.囊边界清晰,囊壁菲薄,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信号均匀,与脑脊液信号一致.部分病例囊肿内可见 T1WI、T2WI等信号细条状神经根影,囊肿增强扫描无强化.结论:MRI检查是目前诊断骶管囊肿最好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颅内皮样囊肿及表皮样囊肿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皮样囊肿和7例颅内表皮样囊肿病例,对其MRI表现、病理和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其中8例行MRI增强扫描。结果:5例颅内皮样囊肿病例中,3例表现为T1WI低信号,T1WI为高信号,2例T1WI及T2WI均为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的3例均表现为厚壁中等强化。7例颅内表皮样囊肿病例中,4例表现为T,WI低信号,T2WI高信号,2例TlWI及T2WI均为高信号,l例T1WI及T2WI均为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的5例中4例表现为薄壁轻微强化,1例壁无强化。结论:颅内皮样囊肿和表皮样囊肿均有较典型的MRI表现,可实现术前正确诊断,MRI鉴别诊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磁共振(MR)弥散加权成像(DWI)、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T2-FLAIR)以及常规平扫(T1WI、T2WI)在颅内表皮样囊肿诊断中的作用,比较各序列在病灶检出以及诊断特异性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表皮样囊肿的术前MR常规平扫、T2-FLAIR以及DWI资料。结果:33例T1WI呈低信号,1例T1WI呈高信号。脂肪抑制像未能抑制。T2WI呈高信号,稍高于脑脊液。T2-FLAIR囊内见不同数量的絮状稍高信号影,其中有4例仅在边缘出现少量絮状等高信号影。DWI均表现为明显高信号,信号不均匀。结论:无论在颅内表皮样囊肿病灶检出还是在信号特异性方面,DWI均优于MRI平扫以及T2-FLAIR,是颅内表皮样囊肿最具诊断价值的扫描技术。  相似文献   

7.
马尾神经区肿瘤MRI及MRM的诊断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马尾神经区肿瘤的MRI及MR脊髓成像(MRmyelographyMRM)的表现特征,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56例马尾神经区肿瘤的MRI及其中7例的MRM表现特征。结果神经鞘瘤16例中9例有囊变,增强扫描肿瘤实质部分明显强化,13例可见受累的马尾神经明显增粗强化;2例马尾神经鞘瘤MRM旋转观察示肿瘤上、下方的“脑脊液柱”呈“杯口状”截断。室管膜瘤7例,T1WI呈等或稍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2例有囊变。神经纤维瘤5例中2例多发。肿瘤T1WI呈等或低于脊髓的信号,T2WI呈等或高于脊髓的信号。脊膜瘤4例增强扫描均呈明显强化,其中1例可见“脊膜尾征”,马尾神经受压显示不清。脂肪瘤16例中14例合并先天畸形,2例可见马尾神经被包绕,1例排列紊乱。3例MRM旋转至矢状位可见蛛网膜下腔于一侧弧形受压变窄。多发转移瘤3例中2例MRM示脊髓圆锥及马尾神经多发充盈缺损。皮样囊肿1例,肿块T1WI及T2WI均为混杂信号,无强化。血管母细胞瘤1例,肿瘤上方可见流空的血管影。副神经节瘤、淋巴瘤及血管瘤各1例。结论MRI结合MRM可清晰地显示马尾神经区肿瘤的形态、信号特征、与马尾神经的关系及马尾神经的细节变化,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颅内皮样囊肿及表皮样囊肿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皮样囊肿和7例颅内表皮样囊肿病例,对其MRI表现、病理和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其中8例行MRI增强扫描.结果:5例颅内皮样囊肿病例中,3例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2例T1WI及T2WI均为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的3例均表现为厚壁中等强化.7例颅内表皮样囊肿病例中,4例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2例T1WI及T2WI均为高信号,1例T1WI及T2WI均为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的5例中4例表现为薄壁轻微强化,1例壁无强化.结论:颅内皮样囊肿和表皮样囊肿均有较典型的MRI表现,可实现术前正确诊断,MRI鉴别诊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黄训  吴车福  谢群仙 《河北医学》2005,11(6):507-510
目的:探讨马尾神经区肿瘤MR的表现特征,提高MR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分析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确诊的50例马尾神经区肿瘤的MR表现特征。结果:脂肪瘤15例中12例合并先天畸形,2例可见马尾被包绕,2例无规律,3例MRM旋转呈矢状位可见蛛网膜下腔于一侧受压变窄。神经鞘瘤13例中有10例有囊变,增强扫描实质部分强化明显;2例马尾神经鞘MRM旋转观察示肿瘤上、下方的“脑脊波柱”里“杯口”状截断。神经纤维瘤7例中3例多发,肿瘤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室管膜瘤5例,T1WI呈等或稍高信号,T1WI呈高信号,1例有囊变。脊膜瘤4例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其中1例可见“脊膜尾征”,马尾显示欠佳。多发转移瘤2例MRM中示马尾神经区多发充盈缺损。胆脂瘤,副神经节瘤,淋巴瘤及血管瘤各1例,其中胆瘤无强化。结论:MR可清晰显示马尾神经区肿瘤的形态、MR信号特征、与马尾神经的关系及马尾的各种变化,对其诊断的鉴别诊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桥小脑角表皮样囊肿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探讨磁共振(MR)扫描技术在桥小脑角表皮样囊肿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桥小脑角表皮样囊肿的MR扫描技术及MRI表现。结果 12例中1例T1WI呈高信号,其余T1WI呈低信号。所有病例T2WI均呈高信号,稍高于脑脊液。9例FLAIR囊内见不同数量的絮状稍高信号影,其中有2例仅在边缘出现少量絮状等高信号影。DWI均表现为明显高信号,信号不均匀。结论桥小脑角表皮样囊肿MRI表现具有特征性,MRI对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价值,联合应用DWI和T2 FLAIR有利于桥小脑角皮样囊肿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椎管内胚胎性肿瘤的MRI诊断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估椎管内胚胎性肿瘤的MRI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6例椎管内胚胎性肿瘤的MRI表现。结果 表皮样囊肿3例,T1、T2加权显示各种不典型信号类型;脂肪瘤2例,T1加权示高信号,T2加权衰减为中等信号;髓内肠源性囊肿1例,T1加权显示低信号,T2加权示高信号,结论 除脂肪瘤外,椎管内胚胎性肿瘤的MRI表现缺乏典型的特征,MRI诊断应当结合发育异常病史,病理学和病原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区常见肿瘤的MRI表现,用以指导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桥小脑角区肿瘤的MRI资料,总结MRI表现及特征。结果:100例病人中,男性68例,女性32例,年龄12~72岁,平均55.47±9.68岁,左侧桥小脑角区36例,右侧64例。听神经瘤38例,含双侧发病的神经纤维瘤病Ⅱ型5例;表皮样囊肿28例;脑膜瘤20例;蛛网膜囊肿8例;三叉神经瘤4例;血管母细胞瘤1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结论:MRI在桥小脑角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19例Rathke囊肿的CT及MRI资料。CT平扫发现4例为低密度,1例为等密度,14例为高密度。MRI平扫发现病变1例位于鞍内,18例位于鞍内并向鞍上延伸。病变呈圆形、椭圆形或哑铃形,T1低信号、T2高信号有6例;T1高信号、T2等信号有5例;T1等信号、T2高信号有4例;T1等信号、T2等信号有3例;T1高信号、T2高信号有1例。19例MRI增强扫描,均未见明显强化。Rathke囊肿囊液密度和信号变化多样,但结合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对其中多数病例可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椎管内胚胎性肿瘤的MRI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6例椎管内胚胎性肿瘤的MRI表现。结果 表皮样囊肿3例,T1、T2加权显示各种不典型信号类型;脂肪瘤2例,T1加权示高信号,T2加权衰减为中等信号;髓内肠源性囊肿1例,T1加权显示低信号,T2加权示高信号。结论 除脂肪瘤外,椎管内胚胎性肿瘤的MRI表现缺乏典型的特征。MRI诊断应当结合发育异常病史、病理学和病原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部脉络膜裂囊肿的MRI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脉络膜裂囊肿的MRI资料,对MRI影像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结果:21例病灶均位于脉络膜裂内。MRI表现:冠状面呈“双凸透镜”形、卵圆形,矢状面呈卵圆形、“箭头样”表现;内部信号均匀且在各个序列上均呈长T1长T2信号,FLAIR序列示囊肿信号呈低信号。囊壁及其周围无软组织信号,平均大小为0.8cm×1.4cm×1.6cm,病灶周围均无水肿。3例行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增强扫描后均未见病灶强化。结论:脑部脉络膜裂蛛网膜囊肿是一种良性的先天性发育异常,通常与临床表现无关。由于脉络膜裂囊肿发生在特殊的位置,横轴面扫描易误诊为脑内病变,MRI冠状面及矢状面扫描可做出明确诊断并能够与其他囊性病变相鉴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病例资料及复习相关文献,提高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MRI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分析南京同仁医院2009至2013年55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MRI表现,并与腹腔镜手术及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55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中24例为单发,31例为多发;共检出97个异位囊肿病灶。其中T1WI、T2WI呈均匀高信号44个;T1WI呈高信号,T2WI呈"阴影"样信号24个;T1WI呈高信号,T2WI呈低信号的16个;T1WI呈混杂信号,T2WI呈低信号2个。11个囊肿内信号出现分层,26个囊内有分隔,20个囊内见含铁血黄素沉着;囊肿边缘均见纤维包膜低信号,其中21个边缘见"卫星囊",4个"囊壁缺口征"。腹腔镜下证实:13例患者卵巢边缘光滑,42例卵巢与周围组织、器官不同程度粘连;另发现10例卵巢外内膜异位病灶。结论:MRI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定位、定性诊断上具有较高的准确性。MRI所表现的囊肿内信号变化、囊肿边缘特征性改变以及周围粘连情况为内膜异位囊肿的诊断及术前评估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椎管内皮样囊肿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15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椎管内皮样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5例患者均行Siemens 3.0T(TrioTim)MRI扫描。其中4例患者行颅脑及全脊柱MRI检查,5例行全脊柱MRI检查,3例患者行腰椎MRI检查,1例患者行胸、腰、头MRI检查,1例行腰、头MRI检查,1例行胸、腰MRI检查。结果15例患者椎管内皮样囊肿病灶的MRI图像表现为分层8例,椎管扩大6例,发生椎管内皮样囊肿破裂3例。所有患者病变信号均不均匀,其中T1WI示不均匀高信号12例,T1WI示不均匀等或低信号3例,LWI示不均匀高信号13例,T2WI示不均匀低信号2例。15例行脂肪抑制序列扫描患者病灶呈不均匀低信号13例,不均匀等信号2例。结论椎管内皮样囊肿的发病部位及MRI表现具有特征性,MRI能为椎管内皮样囊肿患者提供很好的定位、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MRI对脊髓动静脉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近年来我院8例确诊动静脉畸形病例,全部病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胸椎椎管内5例,腰椎椎管内3例,所有病例均为确诊病例,病灶MRI表现为串珠状,蚯蚓状流空影,沿脊髓长轴走行,3例短T2WI,长T1WI信号,2例等T2WI、等T1WI信号,3例混杂信号。相应脊髓节段增粗,部分病灶周围可见水肿表现,病灶增强扫描为轻中度强化。结论 MRI可以早期发现椎管内动静脉畸形,对其定性诊断具有很好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国内Rathke囊肿文献病例的常见临床和MRI表现,提高认识水平。方法分析1995年至2015年8月间的国内原始中文文献29篇469例Rathke囊肿,总结文献中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症状、病变部位和MRI表现。结果患者男:女性别比约为3:4,平均年龄约37.0岁。87.4%患者出现头部不适、下丘脑-垂体功能异常和视功能障碍的临床症状,临床无症状者仅12.6%。Rathke囊肿45%位于鞍内,52.7%位于鞍内并向鞍上延伸,2.3%位于鞍上。40.3%囊肿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45.8%T1WI高信号,T2WI高、等或低信号;10.1%T1WI等信号,T2WI高信号;MR增强扫描后27.7%囊肿边缘或环形强化,72.3%无强化。8.6%可见囊内结节,0.9%囊底出现沉淀物。结论国内Rathke囊肿患者女性略高于男性,平均年龄约37.0岁,多因周围结构受压出现症状而就诊。囊肿以鞍内和鞍内并向鞍上延伸常见,T1WI高信号最常见,其次为T1WI低信号和T2WI高信号组合,增强扫描后不足1/3囊肿边缘或环形强化,囊内结节和囊底沉淀物的出现率不高。  相似文献   

20.
张岗  刘文义 《黑龙江医学》2007,31(4):297-298
目的 分析脊柱结核的MRI表现,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柱结核患者的MRI资料。结果(1)28例患者69个椎体受累,单椎体4例,2个椎体11例,3个椎体10例,4个椎体以上3例。T1WI呈均匀低信号31个,混杂低信号38个。T2WI及T2-TIR呈均匀高信号33个,混杂高信号36个。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2)21例32个椎间盘受累。T1WI呈低信号,T2WI及T2-TIR呈不均匀高信号。(3)椎旁寒性脓肿19例。T1WI呈稍低信号,T2WI及T2-TIR呈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称不均匀强化或环形强化。(4)6例8个椎弓根受累;6例脊髓受压。结论 MRI多平面成像有利于观察脊柱、脊髓及周围软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改变,综合分析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