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移植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前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移植肾动脉狭窄患者进行血管成形术(PTRA)和支架植入术(PTRAS)治疗前的应用价值。方法 CDFI以主肾动脉峰值流速(Vp)≥200cm/s。肾内段动脉峰速加速度(Ac)≥150cm/s^2为诊断肾动脉狭窄量为标准,对410例肾移植患者进行筛选检查并对11例行介入治疗的移植肾动脉狭窄者进一步确定狭窄部位和类型。结果 CDFI筛选诊断出肾动脉狭窄48例(11.7%),其中21例行肾动脉造影数字减影(DSA)检查,均示肾动脉内径狭窄>50%,证实CDFI诊断符合率100%,阳性预测值100%。11例介入治疗的移植肾动脉狭窄者吻合口狭窄8例,其中4例为成角狭窄,供肾动脉狭窄3例,CDFI对狭窄部位、类型判断符合率90.9%。结论 CDFI是对移植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前进行筛选诊断的首选方法;CDFI对狭窄类型、部位的确定、可为介入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介入治疗16例肾移植术后肾动脉狭窄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告了16例经动脉内血管成形及支架治疗移植肾动脉狭窄患者的护理.术前做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讲解介入治疗的目的、方法以及术中如何配合,消除疑虑.术后密切观察血压变化,监测尿量及肾功能,对可能出现的出血、感染、肾动脉血栓等并发症予以严密观察.本组中14例术后血压及肾功能逐渐恢复,2例术后肾功能恢复不良,移植肾被切除.介入治疗前后采取有效而完善的护理措施是介入成功治疗肾移植术后肾动脉狭窄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CDFI)评估移植肾动脉狭窄经皮血管成形术(PTRA)和支架植入术(PTRAS)疗效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例移植肾肾动脉狭窄者于介入治疗前、后行CDFI检查并每隔3-4个月随访复查,取多普勒参数肾内段动脉血流加速度(Ac)和主肾动脉峰速度(Vp)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介入治疗后Ac显著增加,Vp明显减低,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植入的支架呈并行相间的线样回声,支架出、入口血流速度最高,依次大于支架内、大于支架外流速。术后并发症包括支架脱落、假性动脉瘤、静脉血栓和再狭窄,均经CDFI准确诊断从而得以及时处理。结论:CDFI检查是评价移植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近、远期疗效和诊断并发症的理想、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PTA)并支架置入治疗移植肾动脉狭窄。方法对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并发移植肾动脉狭窄的4例患者,应用PTA方法扩张狭窄段,同时于狭窄处动脉内置入内支架,解除狭窄。结果4例患者移植肾动脉狭窄被成功解除,术后高血压消失或明显改善、肾功能均恢复正常,蛋白尿消失。结论PTA并网状支架血管内置入治疗TRAs见效快,创伤小,与开放的外科手术比较,具有损伤小、成功率高、适应证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5.
背景:移植肾动脉狭窄的外科治疗包括摘取栓塞或切除狭窄段后重新吻合血管,或者利用自身静脉进行肾动脉与髂动脉的搭桥手术,虽然手术技术逐渐改进,但仍有部分病例发生移植肾的丧失。目的:分析移植肾动脉狭窄的病因、分类、诊治方案的选择及效果。方法:对2002/2010收治的10例移植肾动脉狭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36.9(22~55)岁。发病时间移植后5d~7年半,其中8例患者为移植后半年内发病。常规超声筛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确诊。结果与结论:除1例患者拒绝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以及1例开放手术患者,最终有8例接受介入治疗,8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测均确诊移植肾动脉狭窄,狭窄程度为60.3%(40%~80%)。4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4例支架置入,其中7例均取得显著的效果,5例肌酐降至正常,2例肌酐降至发病前水平,所有患者移植后早期即尿量显著增加、血压降至正常。在之后的长期随访中,也未发现再次狭窄或者血栓形成等并发症。但其中1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中出现动脉出血,最终导致移植肾切除。提示对于移植肾动脉狭窄患者,应结合发病时间、发病原因以及狭窄程度等因素综合分析,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取得最佳的疗效,并将风险降到最小。 相似文献
6.
移植肾动脉狭窄1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移植肾动脉狭窄的外科治疗包括摘取栓塞或切除狭窄段后重新吻合血管,或者利用自身静脉进行肾动脉与髂动脉的搭桥手术,虽然手术技术逐渐改进,但仍有部分病例发生移植肾的丧失.目的:分析移植肾动脉狭窄的病因、分类、诊治方案的选择及效果.方法:对2002/2010 收治的10例移植肾动脉狭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36.9(22~55)岁.发病时间移植后5 d~7年半,其中8例患者为移植后半年内发病.常规超声筛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确诊.结果与结论:除1例患者拒绝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以及1例开放手术患者,最终有8例接受介入治疗,8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测均确诊移植肾动脉狭窄,狭窄程度为60.3%(40%~80%).4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4例支架置入,其中7例均取得显著的效果,5例肌酐降至正常,2例肌酐降至发病前水平,所有患者移植后早期即尿量显著增加、血压降至正常.在之后的长期随访中,也未发现再次狭窄或者血栓形成等并发症.但其中1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中出现动脉出血,最终导致移植肾切除.提示对于移植肾动脉狭窄患者,应结合发病时间、发病原因以及狭窄程度等因素综合分析,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取得最佳的疗效,并将风险降到最小. 相似文献
7.
吴肃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1,2(1):69-69
患者,女性,47岁。八个月前因肾功能衰竭、尿毒症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术后恢复良好,血肌酐/尿素氮均在正常范围,尿量正常,但血压一直较高(23/15kpa)。药物治疗效果不佳。B型超声于右髂窝处检查发现:移植肾大小,形态及内部结构均未见异常,移植肾动脉内径为0.59cm,肾静脉内径为0.62cm。肾动脉吻合口处局限性狭窄,狭窄段肾动脉内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肾动脉狭窄(RAS)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肾动脉狭窄的认识,并评价介入治疗RAS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将我院2004~2010年收治的RAS患者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除1例大动脉炎者介入治疗未获成功,其余9例均成功植入支架1枚,术后血压改善7例,2例无效;肾功能治愈1例,好转3例。结论详尽的临床资料采集有助于提高RAS的诊断,RAS的介入治疗成功率高、安全,是肾血管性高血压及缺血性肾病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可进一步推广,但有待规范化。 相似文献
9.
肾动脉支架安置治疗肾动脉狭窄的研究现状—Meta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用Meta分析的方法 ,比较肾动脉支架安置和经皮腔内肾动脉成形术 (PercutaneousTransluminalAngioplasty,PTA)治疗肾动脉狭窄患者的优缺点。材料和方法 :检索截至 1998年 8月发表的报道肾动脉支架安置(14篇 ,6 78例 )和PTA术 (10篇 ,6 44例 )的文章 ,以随机 -效应模式合成数据。结果 :肾动脉支架安置显示出极大的优势性。安置成功率 98% ,重大并发症发生率 11% ,高血压治愈率 2 0 % ,缓解率 49%。肾功改善率和稳定率分别为 30 %和 38%。 6~ 2 9月随访示再狭窄率为 17%。操作成功率及再狭窄率均优于PTA (分别为 98% :77% ,17% :2 6 % ;P <0 0 1)。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支架安置后 ,与PTA比较 ,高血压治愈率较高 ,但肾功改善率较低 (分别为 2 0 % :10 % ;30 % :38% ,P <0 0 1)。结论 :肾动脉支架安置在技术上优于PTA ,但临床上二者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移植肾动脉狭窄(TRAS)介入治疗术前、术后血流动力学改变的观察价值。方法TRAS组患者14例,肾移植术后临床生化及超声检测正常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超声测量其肾动脉主干、段动脉及叶间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及血流加速时间(AT),分别计算肾动脉分别与段动脉、叶间动脉PSV比值。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TRAS组肾动脉主干狭窄段PSV增快,叶间动脉PSV及RI减小,AT增加,肾动脉主干分别与段动脉、叶间动脉PSV比值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介入治疗术前比较,TRAS组术后肾动脉主干PSV减低,叶间动脉PSV增高,段动脉PSV减低,叶间动脉RI增高,肾动脉主干分别与段动脉、叶间动脉的PSV比值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监测TRAS介入治疗后肾动脉和肾内小动脉流速变化,是筛选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与肾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ARAS患者64例,分析其临床资料,并选取36例肾动脉正常者为对照。结果肾动脉狭窄组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外周血管疾病、肾功能不全的发病率增高(P<0.05),年龄、脉压、肌酐、尿素氮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高龄、冠心病、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宽脉压、外周血管疾病及肾功能不全为ARAS患者的危险因素;严重的肾动脉狭窄可导致肾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中同时进行肾动脉造影,观察肾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研究。方法200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全部行选择性双侧肾动脉造影,对临床资料和肾动脉狭窄之间的关系进行单变量分析。结果肾动脉狭窄者27例,占13.5%,其中轻度狭窄者(〈50%)13例,占6.5%,明显狭窄者14例,占7.0%。明显肾动脉狭窄单变量分析,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颈动脉斑块形成、严重冠状动脉病变是肾动脉狭窄的影响因素。结论在冠状动脉造影尤其冠心病患者中,肾动脉狭窄发生率高,多见于老年合并高血压、严重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在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同时应常规进行肾动脉造影,以便及早发现肾动脉狭窄。 相似文献
13.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肾动脉狭窄的评价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报道82例共163条肾动脉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其中,18例可疑肾动脉狭窄的患者,肾脏病及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各10例,高血压病15例,健康自愿者29名。经血管造影证实,肾动脉内径减少0%~49%19条,50%~99%11条,闭塞5条。每例患者的肾动脉峰值流速(Vp)及其与腹主动脉峰值流速之比(RAR)进行了测量。结果表示,对于≥50%的肾动脉狭窄,Vp>180cm/s显示90.9%的敏感性和98.5%的特异性,RAR>2.0显示81.8%的敏感性和97.9%的特异性。肾动脉闭塞的诊断正确率为100%。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颈动脉狭窄患者行腔内介入治疗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 :对 14 2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血管内介入诊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 2例DSA检查均能获得明确的诊断 ,主要狭窄段位于颈总动脉 14例 ,颈内动脉 12 8例。狭窄段长度 8~ 6 5mm ,平均 14 .5± 2 .5mm。 38例颈动脉狭窄患者拟行腔内介入治疗者 ,37例成功地置入了血管内支架 ,1例患者因严重狭窄与扭曲 ,导丝无法通过而改行外科手术治疗。即刻DSA显示狭窄程度由术前的 78.7% (6 4 %~ 10 0 % )下降到约 32 .4 %(0~ 5 8% )。 2例患者在支架置入过程中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在平均 6个月的随访中 ,无一例再发生短暂性脑缺血或脑梗死。结论 :腔内介入治疗是颈动脉狭窄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初步探讨糖尿病(DM)伴脑血管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的检出率并与非DM脑血管病ARAS发生的情况进行比较。对象及方法:61例脑血管病患者,DM18例,非DM43例,均行全脑血管和肾动脉造影,比较DM和非DM脑血管病ARAS的检出率,对ARAS的发生与脑血管病的严重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脑血管病患者ARAS检出率为16.3%,其中DM组为11.2%,非DM组为18.6%,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ARAS的发生及严重程度与其脑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0.319。结论:未发现DM伴脑血管病变时ARAS发生增多,可能与样本含量较小有关。ARAS的发生与脑血管病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Tsung-Yi Chen MD Li-Tung Huang MD Chi-Di Liang MD Sheung-Fat Ko MD Chih-Yuan Fang MD 《Academic emergency medicine》2002,9(12):1445-1447
In children, renal artery stenosis is an uncommon but important cause of secondary hypertension. In this report, the authors describe a 5-year-old boy with no history of seizures who experienced status epilepticus. Postictal blood pressure, relative hypotension, was misinterpreted as normal on the day of admission. Two days later, his blood pressure rose gradually and peripheral plasma renin activity showed more than 1,700 micro U/mL.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suggested renal artery stenosis. After successful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the patient was seizure-free and had well-controlled blood pressure. This case describes renal artery stenosis present with status epilepticus, and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serial measurements of blood pressure in children.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炎性肾动脉狭窄的临床特点以及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6月—2013年11月收治的31例行外科治疗的炎性肾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31例患者共接受外科治疗33例次,其中手术治疗17例次,包括腹主动脉肾动脉旁路术10例次,自体肾移植术5例次,肾切除2例次;腔内治疗16例次,包括球囊扩张术9例次(其中切割球囊术2例),支架成形术7例次(其中药物涂层支架1例)。结果;31例患者围手术期病死1例,其余30例患者中有23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41.8±35.7)个月,随访期内无病死病例。23例患者的随访显示,患者血压[(135.7±16.3)mmHg/(85.5±10.6)mmHg]较术前[(1 59.6±19.4)mmHg/(96.3±16.7)mmHg]显著下降(P0.01);治愈3例,好转16例,降血压的有效率为82.6%;23例患者的血肌酐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彩超随访显示,传统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有3例发生吻合口轻度再狭窄,而腔内治疗的患者中有4例发生中度再狭窄甚至闭塞。结论:炎性肾动脉狭窄多见于年轻患者,主要表现为顽固性高血压;外科治疗控制血压的效果确切,传统手术疗效优于腔内治疗。 相似文献
18.
脉冲反相谐波声学造影诊断移植肾动脉狭窄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脉冲反向谐波声学造影诊断移植肾动脉狭窄的可行性。方法 对 15例临床疑诊移植肾动脉狭窄患者进行脉冲反向谐波声学造影 ,并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证实。结果 注射造影剂 2 2~ 32 s后移植肾动脉显影并呈带状增强 ,确诊移植肾动脉狭窄 12例 ,移植肾动脉内均见造影剂局部充盈缺损。结论 脉冲反向谐波声学造影能完整显示移植肾灌注血管床并增强移植肾动脉局部结构的显现 ,可能成为诊断移植肾动脉狭窄的又一简便、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肾动脉狭窄是继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病因,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重要病因之一。腔内治疗已成为肾动脉血管再通的首选治疗方法,但由于缺乏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的数据支持,对于这一治疗方法相对于药物治疗的疗效是否更优,至今仍存在争议。本文从适应证选择、腔内治疗操作技巧、围手术期用药方面对肾动脉腔内治疗的常见误区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及自身经验进行阐述,以期为同道在临床实践中减少肾动脉狭窄腔内治疗的并发症及改善疗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